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西藏

西藏

西藏

7月-9月是西藏户外旅游的最佳时间。 但每年10至2月间前往拉萨旅游也是不错的选择,那时游客较少,因高原日照时间长,白天并不是很冷,夜间较冷,早晚温差大。 阿里地区建议夏季前往,那时路况较好,且可以转山。 有“中国瑞士”之称的林芝地区夏季去较好,可以看到茂密的林海和河流及成群牛羊。

宇妥桥

宇妥桥

又名琉璃桥。在大昭寺西藏医院对面。“宇”,藏语意为松耳石;“妥”意为顶。因桥顶采用绿色琉璃瓦盖成,远望似松耳石顶,故名。该桥建于清乾隆年间。  据藏史记载,因驻藏大臣衙门与布达拉宫之间有条小河,人畜来往不便。清政府拨专款修建此桥。在高原阳光的照射下,绿色琉璃瓦桥顶犹如碧玉流光,分外妖娆

了解更多>>

有神奇传说的乃穷寺

有神奇传说的乃穷寺

screen.width-460)this.width=screen.width-46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style="BORDER-LEFT-COLOR: #000000; FILTER: ; BORDER-BOTTOM-COLOR: #000000; BORDER-TOP-COLOR: #000000; BORDER-RIGHT-COLOR: #000000" alt="" src="http://www.tibettour.cn/cms/ie_edit/uploadfile/20060707051203629.jpg" border=0>点击更多图片  乃穷寺,全称“乃穷扎央林”,简称“乃穷贡巴”,即“乃穷寺”,民间称“乃穷角”。在拉萨市区内,位于拉萨西郊约10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麓,距哲蚌寺约1公里。     乃穷寺建于7世纪,是西藏宗教中最大的世间护法神白哈尔的代言神巫乃穷护法神居住的寺庙。关于寺庙的来历在藏文文献中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一是说白哈尔是乌仗那地方神,后将其居处移到了裕固境内巴达霍尔的寺庙,当地人把白哈尔作为霍尔部落的保护神。桑耶寺建成后,莲花生大师根据念钦山神的建议,从霍尔迎请哈尔做了桑耶寺的保护神,居于白嘎岭。据说白哈尔在桑耶寺度过了七百年,后来搬到了拉萨河南岸的噶举派寺庙贡塘寺。在贡塘寺期间,白哈尔与寺庙住持祥喇嘛(即喇嘛祥蔡巴)不和。祥喇嘛就在建寺时指使画工不要在寺庙壁画上画白哈尔的画像。白哈尔对此非常愤怒,于是他变成一个帮画工干活的小帮手,深受画工喜爱。壁画快完成时,画工部小帮手有何要求?小帮手要求画工在壁画上的任何一个位置画上一只手持燃香的猴子。深夜,白哈尔变成了壁画中的猴子,用燃香将寺庙付之一炬。祥喇嘛对此很生气,设计用十字网纹灵器将白哈尔捕获,装进木箱抛入吉曲(拉萨河)。木箱顺水流经哲蚌寺时,被一名喇嘛捞出。这位喇嘛十分好奇,掀开箱盖瞧了瞧,白哈尔趁此变成了一只白色的鸽子飞到附近的一棵桦树上消失了,后人绕树建寺,称“乃穷寺”。从那以后,白哈尔就一直证明自己住在乃穷寺,有自己的代言神巫,这位神巫后被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指派为噶厦政府的宣谕神。其二是说第五世达赖在哲蚌寺看见囚禁白哈尔的木箱漂在拉萨河上,他令哲蚌寺德阳经院的堪布从水中捞出木箱,并告诉他不准打开,堪布把木箱迎回寺院的途中,出于好奇掀开一条缝隙,就在那一霎时,从箱中冰出一只鸽子落到一棵古树上。达赖喇嘛得后对堪布严加斥责,然后下令绕树建寺,取名“乃穷寺”。其三是说白哈尔之所以被移到哲蚌寺是履行他对宗喀巴的大弟子绛央却吉扎西(1379~1449)曾经许下的诺言。据说这位护法神曾在始建哲蚌寺时保证他将保护这座大寺院。于是,修建了乃穷寺。其四是说从桑耶寺迁到拉萨贡塘寺的不是白哈尔本神,而是他的化身“主臣”金刚称护法。这位金刚称护法很早就想成为贡塘寺里重要而显赫的护法神,为了证明他在贡塘寺,便在众僧面前显现各种幻像。然而,寺僧们不喜欢这位招惹麻烦的护法神,称他为“恶鬼”。最后,僧人们就以禳邪之法强行使他进入木箱内抛入拉萨河。木箱被一喇嘛从河从中捞出背到哲蚌寺。开箱后,金刚称护法就从箱中逃出飞到一棵古树上消失了,后绕树建寺称“乃穷寺”。不久,白哈尔应乃穷寺。其五是说蔡公堂地方的一位居民曾像死人一样被装进了木箱,投入拉萨河,箱子被哲蚌寺的喇嘛从河中捞出。打开木箱后,从里面冲出一道火焰消失在附近一棵古树上;同时躺在箱底之人也恢复了知觉,被人反映进了哲蚌寺。后来,绕树建寺称“乃穷寺”,那人也成了乃穷寺的第一位白哈尔代言神。     据藏文史书记载:白哈尔亦被称为“战神大王乃穷”,是王系魔神的首领。本教徒称其为“象雄护法神”。至于白哈尔的形貌,藏文文献中是这样记述的:“协松多吉米沃且(白哈尔)三头六臂,各有白、天蓝和红色的面孔一个,三只右手持铁钩、箭和剑;三只左手持刀、弓和杖。身穿白丝上衣,用人皮、虎皮做围腰。头戴类似于草帽的藤帽;骑白狮,由门普布查牵引。陪伴之神是阿曲玛,派遣寒鸦做他的使臣。”     乃穷寺布局呈长方形,前部回廓院约占整个面积的三分之一强,古殿占三分之二。寺庙的前方和东侧为僧舍,故僧人出入经东门,东门两侧各有一小石狮。进入东门便是回廓院,面积约50平方米。院内青石板铺地,中央立一座汉式碑顶的无字碑。碑两侧有煨香炉。回廊院南门是一扇小门,终年紧闭。据说金刚具力神(1我吉秀丹)一直在南门等待着他成为主护法神的一天。届时,白哈尔将成为出世间护法神升入天界而且由多吉秀丹继任白哈尔作为世间护法神的主神。据史书记载:金刚具力神常被称作“战神大王”或“命主”,是第五世达赖在位期间由哲蚌寺一位高僧索南扎巴的精魂演变而成的护法神。回廓院西门西北约20米处建有3座土石神龛:中央神龛供奉白哈尔,西侧神龛供奉金刚具力神,东侧神龛供奉载乌玛保(亦称“红夜叉护法神”,是所有赞系神魔的首领。他继白哈尔之后担任了桑耶寺的主护法神,他的代言神巫也是噶厦咨请的宣谕神,居住在桑耶寺的载乌玛觉乌康)。中央和西侧的神龛为白色,东侧神龛为红色。为了阴挡邪崇恶力进入寺庙,西门门廓的顶棚上铺满了铁制的箭镞,过去这里曾悬挂着很多野兽的头骨。     乃穷寺正门前有两尊汉地造型的石狮,拾级而上是双排8柱的檐廓。正门两侧的墙上分别绘有白哈尔和多吉秀丹护法神像。由正门进入主殿,主殿正厅被三排大柱自然分割成几条通道,中间通道靠柱铺有卡垫和藏桌,供僧人诵经。沿主殿四周各有配殿数个,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主殿西北角的白哈尔殿。殿内有白哈尔变成白鸽栖落的古树,但现在只能看见用哈达包裹的一截树干。圣树左侧为供有武士的装束的白哈尔神龛,神龛左侧为莲花生大师像。主殿正北的大殿是乃穷寺最神圣的地方,称“乃穷法王殿”,殿中安放着包银雕花的法座,座位上安放着乃穷神巫降神时所穿用的法衣和头盔,座前放着神巫的靴子。主殿的东北角为护法神殿,内供一般说来丹玛索杰姆(班丹拉姆的又一化身)和尼玛旬努女神像。据史书记载:本世纪初(指20世纪)乃穷寺非常兴盛,寺庙专门有藏宝的库房;寺庙装饰华丽;寺周围有林卡,林卡中养有豹子和其他猛兽。寺庙有比丘101名,乃穷法王卸位后即从中挑选继位神巫。整座寺庙精致、小巧、肃穆、庄严,红色的墙体掩映在蓝天、绿树和灰褐色的岩石之中。     乃穷寺的壁画艺术除古格王朝壁画、白居寺壁画之外是最具特色的,遍绘于大殿及廊院四壁,绘于17世纪中叶。从风格看,乃穷寺壁画是一个时代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它与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寺庙壁画在描绘题材、画面构图、用色、人物造型等方面都有所差别。因寺庙的性质特殊,壁画所描绘的主要是白哈尔和他的化身及其伴神,还重点描绘了众生因前世所做恶业而在地狱所受惩罚的场景。画面内容相对独立,没有西藏传统壁画中常见情节壁画。因没有情节,画面背景与装饰较少,画中人物所占比例较大,显得构图饱满。背景多用冷色和金色、黑紫色,色调浑厚辉煌,绘制手法交替使用单线平涂和晕染法,并用与主体相近略深的色彩勾勒形体。从造型看,由于受到中原汉地、印度和中亚蒙古游牧艺术的共同影响,乃穷寺壁画完美地表现了诸神的特点。如:壁画中戴头盔、穿铠甲、持兵器、骑骏马的武士,最初出现在西藏艺术造像中是13世纪,到17至18世纪初日臻完美,这种造型明显带有中亚蒙古游牧艺术的风格;而密宗造像则受到印度艺术风格的影响;汉地艺术与邻国尼泊尔、克什米尔的影响集中地表现在俗人造像及饰物方面:清前期人物的服饰、汉地图案龙的造型等等,是西藏珍贵的壁画艺术遗产。 乃穷寺,全称“乃穷扎央林”,简称“乃穷贡巴”,即“乃穷寺”,民间称“乃穷角”。在拉萨市区内,位于拉萨西郊约10公里的根培乌孜山南麓,距哲蚌寺约1公里。     乃穷寺建于7世纪,是西藏宗教中最大的世间护法神白哈尔的代言神巫乃穷护法神居住的寺庙。关于寺庙的来历在藏文文献中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其一是说白哈尔是乌仗那地方神,后将其居处移到了裕固境内巴达霍尔的寺庙,当地人把白哈尔作为霍尔部落的保护神。桑耶寺建成后,莲花生大师根据念钦山神的建议,从霍尔迎请哈尔做了桑耶寺的保护神,居于白嘎岭。据说白哈尔在桑耶寺度过了七百年,后来搬到了拉萨河南岸的噶举派寺庙贡塘寺。在贡塘寺期间,白哈尔与寺庙住持祥喇嘛(即喇嘛祥蔡巴)不和。祥喇嘛就在建寺时指使画工不要在寺庙壁画上画白哈尔的画像。白哈尔对此非常愤怒,于是他变成一个帮画工干活的小帮手,深受画工喜爱。壁画快完成时,画工部小帮手有何要求?小帮手要求画工在壁画上的任何一个位置画上一只手持燃香的猴子。深夜,白哈尔变成了壁画中的猴子,用燃香将寺庙付之一炬。祥喇嘛对此很生气,设计用十字网纹灵器将白哈尔捕获,装进木箱抛入吉曲(拉萨河)。木箱顺水流经哲蚌寺时,被一名喇嘛捞出。这位喇嘛十分好奇,掀开箱盖瞧了瞧,白哈尔趁此变成了一只白色的鸽子飞到附近的一棵桦树上消失了,后人绕树建寺,称“乃穷寺”。从那以后,白哈尔就一直证明自己住在乃穷寺,有自己的代言神巫,这位神巫后被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指派为噶厦政府的宣谕神。其二是说第五世达赖在哲蚌寺看见囚禁白哈尔的木箱漂在拉萨河上,他令哲蚌寺德阳经院的堪布从水中捞出木箱,并告诉他不准打开,堪布把木箱迎回寺院的途中,出于好奇掀开一条缝隙,就在那一霎时,从箱中冰出一只鸽子落到一棵古树上。达赖喇嘛得后对堪布严加斥责,然后下令绕树建寺,取名“乃穷寺”。其三是说白哈尔之所以被移到哲蚌寺是履行他对宗喀巴的大弟子绛央却吉扎西(1379~1449)曾经许下的诺言。据说这位护法神曾在始建哲蚌寺时保证他将保护这座大寺院。于是,修建了乃穷寺。其四是说从桑耶寺迁到拉萨贡塘寺的不是白哈尔本神,而是他的化身“主臣”金刚称护法。这位金刚称护法很早就想成为贡塘寺里重要而显赫的护法神,为了证明他在贡塘寺,便在众僧面前显现各种幻像。然而,寺僧们不喜欢这位招惹麻烦的护法神,称他为“恶鬼”。最后,僧人们就以禳邪之法强行使他进入木箱内抛入拉萨河。木箱被一喇嘛从河从中捞出背到哲蚌寺。开箱后,金刚称护法就从箱中逃出飞到一棵古树上消失了,后绕树建寺称“乃穷寺”。不久,白哈尔应乃穷寺。其五是说蔡公堂地方的一位居民曾像死人一样被装进了木箱,投入拉萨河,箱子被哲蚌寺的喇嘛从河中捞出。打开木箱后,从里面冲出一道火焰消失在附近一棵古树上;同时躺在箱底之人也恢复了知觉,被人反映进了哲蚌寺。后来,绕树建寺称“乃穷寺”,那人也成了乃穷寺的第一位白哈尔代言神。     据藏文史书记载:白哈尔亦被称为“战神大王乃穷”,是王系魔神的首领。本教徒称其为“象雄护法神”。至于白哈尔的形貌,藏文文献中是这样记述的:“协松多吉米沃且(白哈尔)三头六臂,各有白、天蓝和红色的面孔一个,三只右手持铁钩、箭和剑;三只左手持刀、弓和杖。身穿白丝上衣,用人皮、虎皮做围腰。头戴类似于草帽的藤帽;骑白狮,由门普布查牵引。陪伴之神是阿曲玛,派遣寒鸦做他的使臣。”     乃穷寺布局呈长方形,前部回廓院约占整个面积的三分之一强,古殿占三分之二。寺庙的前方和东侧为僧舍,故僧人出入经东门,东门两侧各有一小石狮。进入东门便是回廓院,面积约50平方米。院内青石板铺地,中央立一座汉式碑顶的无字碑。碑两侧有煨香炉。回廊院南门是一扇小门,终年紧闭。据说金刚具力神(1我吉秀丹)一直在南门等待着他成为主护法神的一天。届时,白哈尔将成为出世间护法神升入天界而且由多吉秀丹继任白哈尔作为世间护法神的主神。据史书记载:金刚具力神常被称作“战神大王”或“命主”,是第五世达赖在位期间由哲蚌寺一位高僧索南扎巴的精魂演变而成的护法神。回廓院西门西北约20米处建有3座土石神龛:中央神龛供奉白哈尔,西侧神龛供奉金刚具力神,东侧神龛供奉载乌玛保(亦称“红夜叉护法神”,是所有赞系神魔的首领。他继白哈尔之后担任了桑耶寺的主护法神,他的代言神巫也是噶厦咨请的宣谕神,居住在桑耶寺的载乌玛觉乌康)。中央和西侧的神龛为白色,东侧神龛为红色。为了阴挡邪崇恶力进入寺庙,西门门廓的顶棚上铺满了铁制的箭镞,过去这里曾悬挂着很多野兽的头骨。     乃穷寺正门前有两尊汉地造型的石狮,拾级而上是双排8柱的檐廓。正门两侧的墙上分别绘有白哈尔和多吉秀丹护法神像。由正门进入主殿,主殿正厅被三排大柱自然分割成几条通道,中间通道靠柱铺有卡垫和藏桌,供僧人诵经。沿主殿四周各有配殿数个,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主殿西北角的白哈尔殿。殿内有白哈尔变成白鸽栖落的古树,但现在只能看见用哈达包裹的一截树干。圣树左侧为供有武士的装束的白哈尔神龛,神龛左侧为莲花生大师像。主殿正北的大殿是乃穷寺最神圣的地方,称“乃穷法王殿”,殿中安放着包银雕花的法座,座位上安放着乃穷神巫降神时所穿用的法衣和头盔,座前放着神巫的靴子。主殿的东北角为护法神殿,内供一般说来丹玛索杰姆(班丹拉姆的又一化身)和尼玛旬努女神像。据史书记载:本世纪初(指20世纪)乃穷寺非常兴盛,寺庙专门有藏宝的库房;寺庙装饰华丽;寺周围有林卡,林卡中养有豹子和其他猛兽。寺庙有比丘101名,乃穷法王卸位后即从中挑选继位神巫。整座寺庙精致、小巧、肃穆、庄严,红色的墙体掩映在蓝天、绿树和灰褐色的岩石之中。     乃穷寺的壁画艺术除古格王朝壁画、白居寺壁画之外是最具特色的,遍绘于大殿及廊院四壁,绘于17世纪中叶。从风格看,乃穷寺壁画是一个时代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它与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寺庙壁画在描绘题材、画面构图、用色、人物造型等方面都有所差别。因寺庙的性质特殊,壁画所描绘的主要是白哈尔和他的化身及其伴神,还重点描绘了众生因前世所做恶业而在地狱所受惩罚的场景。画面内容相对独立,没有西藏传统壁画中常见情节壁画。因没有情节,画面背景与装饰较少,画中人物所占比例较大,显得构图饱满。背景多用冷色和金色、黑紫色,色调浑厚辉煌,绘制手法交替使用单线平涂和晕染法,并用与主体相近略深的色彩勾勒形体。从造型看,由于受到中原汉地、印度和中亚蒙古游牧艺术的共同影响,乃穷寺壁画完美地表现了诸神的特点。如:壁画中戴头盔、穿铠甲、持兵器、骑骏马的武士,最初出现在西藏艺术造像中是13世纪,到17至18世纪初日臻完美,这种造型明显带有中亚蒙古游牧艺术的风格;而密宗造像则受到印度艺术风格的影响;汉地艺术与邻国尼泊尔、克什米尔的影响集中地表现在俗人造像及饰物方面:清前期人物的服饰、汉地图案龙的造型等等,是西藏珍贵的壁画艺术遗产。

了解更多>>

亚东

亚东

亚东在历史上是非常非常有名的地方。1902年6月,英军驻锡金政治专员怀特带领军队100人侵入西藏甲冈,开始其武装侵略西藏的第一步。那次英军就是从印度穿越边界进入亚东,并顺着拉亚公路攻打西藏,但没有成功;次年12月10日,英国著名的流氓荣赫鹏上校率1150名英军大举进攻西藏,也是从这里进入,一举攻下离亚东以北约250千米的江孜县城,为数众多的藏民在江孜保卫战中牺牲。1904年,英军攻占拉萨,并导致了《拉萨条约》的签订。 亚东与樟木一样,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拔比较低,气候十分湿润。突出于西藏的南部,它的东面是不丹,南面是印度,西面是锡金,位于四国交界处,既是商埠,又是军事要地。从地形上看,整个亚东县是一个大山沟,海拔从4360米急降为3000米。再往南,进入印度、孟加拉境内的平原地带,海拔更是急剧降低。这就在横亘东西绵延数千米的喜马拉雅山脉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使得印度洋暖流能够源源不断地吹进来,造就了亚东以至康马、江孜、日喀则年楚河谷丰富的物产。 亚东的政府驻地在下司马镇,只有几百户人家,由于这里全是原始森林,很方便就地取材,因而民居以松木阁楼为多,虽有一些藏式石砌楼房点缀其间,但门窗还是离不开木头,所以这里被誉为木文化的世界。这些房屋,门窗、栏杆和屋檐等处往往有手工雕刻或绘制的藏族风俗图案,色彩缤纷艳丽,让人目不暇接。不过,留给游人更深印象的应该还是鲜花。不管是屋前的小院,还是楼上的阳台,抑或是窄窄的窗台,到处都是盛开的鲜花。 同是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上的小镇,这里没有樟木的喧闹杂乱,亚东永远只有一种幽静祥和的气氛。全年最热的天气才20多度,从早到晚,淡淡的如带的云雾围绕着终年青绿的群山,发着雪蓝色光芒的亚东河一路欢唱而下。同时这里民风纯朴,全然是世外桃源的感觉,当地居民的摩托车和山地车随便放在家门口不上锁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西藏民间流行说法,到亚东要办四件事:那就是“洗温泉,吃亚东鱼、贝母鸡和虫草鸭”。 亚东河横贯下司马镇,由雪水溪流汇集而成,虽然河仅几十米宽,但水流很急。亚东鱼就是独产于亚东河的一种有七色斑点的珍贵鱼种,这种鱼既无甲也无鳞,雪白的肚子,泛青的脊背,形似鲫鱼。亚东鱼尤其好动,最爱在奔涌不息的激流中穿梭畅游,少有大鱼,一般仅重一至两斤。在当地难得见到捕鱼人用小网穿行于河中怪石急流中捕鱼的景象。在当地饭馆里,亚东鱼要价大约是100元/斤,而在亚东的小饭馆里一个人一顿平常的饭花15-20元就够了。   在西藏南部的原始密林里,有一种专食虫草、贝母、三七等名贵药材的“白当山鸡”。它外形似鹰,体态略胖,公的重达5斤左右,母的则以3、4斤居多,个个羽毛红中带绿,色彩鲜艳,样子煞是可爱。白当山鸡翅膀和双足发达,能飞善走,行动敏捷。寒冷的冬季,它们以海拔两三千米的森林为家,到了气候凉爽的夏季,它们则成群结队地转移家园,向高处挺进,进驻海拔三四千米的雪山高原间。山鸡性情温顺,胆小,喜群居。以虫草、贝母、三七等名贵药草为食,药用价值自然极高,而且肉质细嫩、鲜美无比,是体虚气亏的良药。 从下司马镇沿河继续往下,朝边境的下亚东方向走,不远就是中锡的边境。沿途全都是各具特色的木头吊桥和被漆成五颜六色的小木屋,背景是大片的葱郁的原始森林。 虽然亚东是边境县,但是从这里却不允许出境。东面是喜马拉雅小王国——不丹,西面则是印度的锡金,两个地方与亚东都隔着7000多米的高山,但为了做生意,他们都会找到海拔比较低的山口,相互往来买卖东西,所以在下司马和帕里镇常会看到不丹的人。

了解更多>>

象泉河

象泉河

象泉河又称朗钦藏布,印度河主要支流之一的萨特莱杰河主干流和河源。发源于西藏西北部,流出中国进入印度后称为“萨特莱杰河”。象泉河流域面积22760平方公里,河长309公里。中国河流:西南边境诸河 编辑 印度河水系:狮泉河 - 象泉河 - 奇普恰普河 恒河水系:甲扎岗噶河 - 乌热渠~乌扎拉渠 - 孔雀河 - 朋曲 - 波曲 - 吉隆藏布 - 绒辖藏布 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康布曲 - 洛扎怒曲 - 达旺─娘江曲 - 西巴霞曲 - 卡门河 雅鲁藏布江水系:杰马央宗曲 - 库比曲 - 马泉河 - 多雄藏布 - 年楚河 - 拉萨河 - 尼洋曲 - 帕隆藏布 - 易贡藏布 - 米堆藏布 - 波德藏布 伊洛瓦底江水系:独龙江 - 大盈江 - 陇川江 - 南苑河 - 瑞丽江 - 畹町河 怒江水系:南卡江 南滚河 - 南定河 - 南马河 - 芒库河 - 南衣河 湄公河-澜沧江水系:子曲 - 扎曲 - 吉曲 - 巴曲 - 香曲 - 昂曲 - 漾濞江 - 威远江 - 罗梭江 - 沘江 - 南允河 - 罗闸河 - 小黑江 红河水系:元江 - 把边江 - 李仙江 - 藤条江 - 盘龙河 - 普梅河 - 南溪河 - 曲江 - 甸溪河

了解更多>>

西藏第二大湖色林错

西藏第二大湖色林错

screen.width-460)this.width=screen.width-46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style="BORDER-LEFT-COLOR: #000000; FILTER: ; BORDER-BOTTOM-COLOR: #000000; BORDER-TOP-COLOR: #000000; BORDER-RIGHT-COLOR: #000000" alt="" src="http://www.tibettour.cn/cms/ie_edit/uploadfile/20060724104759264.jpg" border=0>点击更多图片  色林错位于羌塘高原南部、扎加藏布下游终点,海拔4530米,面积1640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二大湖。流域面积45530平方公里,居西藏内陆水系首位。流域内有许多河、湖串通,组成了一个内陆湖群。历史上湖面曾达1万平方公里左右,但正面临着旱化、矿化、湖面退缩的过程。与藏北其他湖泊相比,流域内水网密度较大。主要入湖河流有扎加藏布、扎根藏布、波曲藏布等。扎加藏布全长409公里,是西藏最长的内流河,发源于唐古拉山,于色林错北岸入湖。河水年平均流量为26.7立方米/秒,夏季深度2-2.5米,春季深度0.5-1米。  色林错亦为大型深水湖,湖心区水深在30米以上,透明度7-8,矿化度18.3-18.8克/升,属咸水。 色林错位于羌塘高原南部、扎加藏布下游终点,海拔4530米,面积1640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二大湖。流域面积45530平方公里,居西藏内陆水系首位。流域内有许多河、湖串通,组成了一个内陆湖群。历史上湖面曾达1万平方公里左右,但正面临着旱化、矿化、湖面退缩的过程。与藏北其他湖泊相比,流域内水网密度较大。主要入湖河流有扎加藏布、扎根藏布、波曲藏布等。扎加藏布全长409公里,是西藏最长的内流河,发源于唐古拉山,于色林错北岸入湖。河水年平均流量为26.7立方米/秒,夏季深度2-2.5米,春季深度0.5-1米。  色林错亦为大型深水湖,湖心区水深在30米以上,透明度7-8,矿化度18.3-18.8克/升,属咸水。

了解更多>>

唐蕃会盟碑

唐蕃会盟碑

进入大昭寺前面的小广场,可以看到大昭寺的全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围墙围起的两块石碑。南边一块便是著名的唐蕃会盟碑,高3.42米,宽0.28米,厚0.35米,唐长庆三年(823年)用藏汉两种文字刻写。   公元7至9世纪,中国境内以唐最强盛,地域大,人口多,生产和文化都非常发达。其次是吐蕃,在公元7世纪初,藏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松赞干布进行了统一的伟业,在西藏高原上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吐蕃王朝。此后,通过联姻、庆吊、纳贡等形式,与唐朝缔强了政治上联系,经济、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公元前815年,赞普赤烈松赞死,其子赤祖德赞继位。继文成公主之后,金城公主入藏嫁与赞普赤祖德赞为妻。当时唐蕃之间大部分时间和睦相处,但时有战争爆发。此时吐蕃王朝内部分裂,国力削弱;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也由强盛转向衰落。因此,双方都愿和好,达到“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务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和“永崇甥舅之好”之目的。赤德祖赞为表示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之诚心,立此碑于大昭寺前,碑文相实无华,言辞恳切,现碑身已有风化,到今大多数碑文仍清晰可辨。碑的旁边有一棵柳树,据传由文成公主亲手种植,当地人称为公主柳。   唐蕃会盟碑又称甥舅会盟碑,因为吐蕃普赤德祖赞娶的是唐朝皇帝的公主,所以自然他的孩子自然就要管以后的唐朝皇帝叫舅舅了。 CCTV.com- 央视论坛 :: 大昭寺印象记

了解更多>>

塔尔岭曲德寺

塔尔岭曲德寺

白·塔尔岭曲德寺从羊湖西行约20公里处,就到羊卓打隆,按照惯例,每年藏历六月二十二日开始,那里举行为期7天的享誉全藏的打隆边贸会,吸引很多国内外商人。此地建有萨迦“祖拉康”镇肢寺之一的白·塔尔岭曲德寺。相传该寺是达仓译师所建,寺庙主供有塔尔岭能言度母、能言法号和许多历史悠久的唐卡等珍贵文物。

了解更多>>

索县

索县

索县位于西藏东北部、那曲地区东北部、怒江上游的索曲(河)流域。面积59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万亩,森森面积35.9万亩,草原面积52万亩。总人口近3.1万。辖1个区,1个镇,11个乡,141个村民委员会。   索藏语意为"蒙古"。元朝时期称这一带为"索格"。明代称为"琐庄"。明末清初,又归附于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1732年划归清政府西藏地方政府管辖。1751年归由驻藏大臣直接管辖。1960年成立索县人民政府。县府驻嘎切塘。  索县位于藏北高原和藏东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属南羌塘大湖盆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到东逐渐倾斜,平均海拔3572米。西部有少数较开阔的气候区。矿产资源主要有铅、煤、硫磺、石膏等。  索县经济以牧业为主,兼有农业。农作物主要品种有青稞、春小麦、豌豆、油菜、元根和马铃薯、萝卜、莲花白等。主要饲养牦牛、犏牛、黄牛、马、绵羊、山羊等。  工业以民族工业为主。主要生产氆氇、卡垫及民族服装和民族手工艺品以及制陶加工。现有一家木材加工厂,制作牛皮鞍子、挤奶桶、酥油桶和简单的家具。  1959年修建的黑昌公路,穿越本县的西北部,从而改善了索县的交通。近年来又修建了境内区乡间简易公路。交通运输条件和改善,方便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民族风情:历史上索县群众信仰苯教和红教者居多。清初随着格鲁派掌握西藏政权后,格鲁派成为县境内的主要的教派。目前最有名的增登寺,即为格鲁派寺庙。其他大小寺庙共有190多座。  赞丹雪村,地处黑昌公路要道,交通较为便利。学校、商店、银行、邮电、电视等文化设施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较为齐全。

了解更多>>

世界上第十四座高峰

世界上第十四座高峰

screen.width-460)this.width=screen.width-46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style="BORDER-LEFT-COLOR: #000000; FILTER: ; BORDER-BOTTOM-COLOR: #000000; BORDER-TOP-COLOR: #000000; BORDER-RIGHT-COLOR: #000000" alt="" src="http://www.tibettour.cn/cms/ie_edit/uploadfile/20060707051430544.jpg" border=0>点击更多图片  旧称僧赞峰,坐落在聂拉木县境内,珠穆朗玛峰西北侧,为喜马拉雅山脉高峰之一,海拔8012米,为世界著名的第十四高峰。 1964年5月,中国登山队首次登上峰顶,开创了世界第一的纪录。至此,世界上8000米以上的高峰全部被人类征服。希夏邦玛峰的北坡地形复杂,山势陡峭,布满了冰裂缝,冰崩和雪崩时常发生。北坡最大的野博康加勤冰川,像一条玉龙蜿蜒在山涧,冰塔林像片片鳞甲,层次分明透亮。希夏邦玛峰的南坡气候温暖湿润,高山杜鹃林以海拔4700米为上限,海拔3500米以下竹林翠绿,随处可见或群或只的珍贵的太阳鸟、长尾叶猴和小熊猫等。 旧称僧赞峰,坐落在聂拉木县境内,珠穆朗玛峰西北侧,为喜马拉雅山脉高峰之一,海拔8012米,为世界著名的第十四高峰。 1964年5月,中国登山队首次登上峰顶,开创了世界第一的纪录。至此,世界上8000米以上的高峰全部被人类征服。希夏邦玛峰的北坡地形复杂,山势陡峭,布满了冰裂缝,冰崩和雪崩时常发生。北坡最大的野博康加勤冰川,像一条玉龙蜿蜒在山涧,冰塔林像片片鳞甲,层次分明透亮。希夏邦玛峰的南坡气候温暖湿润,高山杜鹃林以海拔4700米为上限,海拔3500米以下竹林翠绿,随处可见或群或只的珍贵的太阳鸟、长尾叶猴和小熊猫等。

了解更多>>

狮泉河镇

狮泉河镇

这里是西藏阿里地区行署的所在地,海拔4350米,因位于狮泉河畔而得此名。也叫“噶尔”,藏意为“兵营、帐篷”,因清政府派蒙古族将领甘登次旺率军攻退了敌军,当时清军曾在此扎营,由此而得名。 这座在一大片红柳滩上新建起的西部高原的交通枢纽,虽然它在来自都市人的眼中只能算一座小城,但往北到叶城,往东到日喀则,二三千里内都没有比它更大的城市。 对它的第一印象是“发展迅猛的小城”。在陕西、河北两省的援建下,其基础设施发展得很快。它可以给旅行者们所提供的条件已经超出了旅人的想象。在阿里的荒原上奔波颠簸数天之后来到这里简直就像到了天堂。高高矗立的电视和通信发射塔及迎宾馆和对面的电信宾馆都是当地最醒目的建筑。迎宾馆后门出去就是阿里地区行署,当年孔繁森工作的地方,很宽敞气派的大院子。 在离行署不远的路口,就是狮镇最繁华的十字路口了,有连绵的川味和清真饭馆、录像厅、娱乐厅和发廊、按摩屋、歌舞厅。 这里的电讯已十分发达,可打手机也可上网,网巴集中在大十字路口附近,3元/小时。街头有很多IC卡电话。农行和邮政储蓄在这是全国联网的。 &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