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天津

天津

天津

天津有很多欧式建筑,能感受到浓郁的异域风情。风景不错,意大利风情区和五大道都值得走走看看。美食更是独树一帜,很有特色,推荐煎饼果子、狗不理包子和十八街麻花,还能吃到海鲜。由于毗邻京城,近代史上天津卫成为各色人物避居或者韬光养晦的地方,也留下一个”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称,漫步于各个租界,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这样的空间穿梭感会让你驻足。

中环线

中环线

中环线为天津市区交通干道,集道路、桥梁、园林和建筑于一体,环线两侧置千姿百态的雕塑、壁画和园林小品等。著名景观有中山门蝶式立交桥,北宁公园致远塔,丁字沽桃柳堤等。

了解更多>>

中国民用航空学院

中国民用航空学院

·学校概况历史沿革 中国民用航空学院是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直属的一所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的前身是1951年9月成立的军委民航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1958年12月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高级航空学校,1963年6月列入普通高校序列,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机械专科学校。1981年8月10日,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 历经54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已成为目前我国唯一一所民航学科专业门类齐全、将航空科学技术与交通运输工程两大学科群交叉融合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中国民航人才的摇篮,科学技术研究的中心,国际文化交流的窗口。 办学条件 学院占地面积110.26万平方米(1654亩);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20.9万平方米,学生宿舍10.05万平方米,各类体育场所面积7.32万平方米;建有多媒体教室103个,13380座;语音教室12个,586座;普通教室72个,4301座;固定资产总值近10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91亿元;建有国内一流的工程技术训练中心,有实习飞机24架,各种类型飞机发动机40台;图书馆现有馆藏总量99万多册、电子图书76万册、国内外数据库29个;校园网出口带宽1000兆,可供近万台计算机同时上网。 学科专业 学院学科专业涉及工、管、理、文、法等5个学科门类,有通信与信息系统、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和工商管理学等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25个硕士学位点,另有3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和2个国际合作硕士项目(中法航空安全管理硕士、中澳航空工商管理硕士);有24个本科专业,其中飞行器动力工程、交通运输、通信工程和工商管理等4个本科专业为天津市重点建设专业。 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741人,其中博士90人、硕士35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有正高职称105人,副高职称30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有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民航特聘专家3人,民航中青年技术带头人4人,天津市教学名师1人。 人才培养 建校以来,学院为民航和社会培养了四万余名各类毕业生,毕业生遍及民航各生产岗位及技术领域。全国民航七分之一的员工、三分之一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来自学院,一大批毕业生成为民航工程技术和管理的中坚骨干,许多人成为业界精英。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9363人,研究生496人。 学院坚持教学工作是中心,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重点,强化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建设与质量管理,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近年来,学生在全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英语竞赛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校女子柔道队在全国锦标赛荣获四金一银,名列全国第一;男子篮球队连续两年打入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八强。学院毕业生深受民航和社会欢迎,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 科学研究 学院现有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中国民航航空地面特种设备、中国民航航空运输经济与管理科学、中国民航机场工程和中国民航机务维修工程等5个省部级科研基地,智能信号与图像处理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个,11个校级研究所。近五年,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2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7项,科研经费总额11495万元,出版专著和教材70部,发表论文2141篇。科技成果获近五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9项。学院建有省部级大学科技园,现有科技型企业7家,2004年销售收入达4635万元。 对外交流与合作 学院与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民航运输协会、欧盟工业委员会、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欧洲联合航空局(JAA)等民航组织和机构;与波音公司、空客公司、罗?罗公司等知名航空制造企业;与美联航等航空运输企业;与美国普渡大学、法国国立民航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等国外院校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法国航空工业大学合作培养了2期“航空安全管理硕士”,成为中欧航空合作项目的典范;与澳大利亚合作培养了5期“航空工商管理硕士(AMBA)”;与法国4所航空大学签署了建立“中法航空工程师学院”的协议;与欧盟合作进行了航空人为因素、航空规章一体化体系等项目的研究。学院另建有中英罗?罗培训中心、中新航空培训有限公司,设有美联航办事处,拥有波音公司、空客公司、法国赛峰集团航空资料特藏室以及波音公司在全球唯一的一个非客户单位网站。学院在选派教师出国做访问学者、攻读学位和培训进修的同时,也先后为新加坡、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培训了多批民航专业人才

了解更多>>

中国民航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CAUC)(原中国民用航空学院),是中国民航唯一一所民航学科门类齐全、将交通运输与航空科学技术两大学科群交叉融合的高等院校,位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学校前身是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民用航空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简称军委民航局第二航校),成立于1951年9月25日。1958年12月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高级航空学校,1963年6月列入普通高校序列,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机械专科学校。1981年8月10日,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2006年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

了解更多>>

中、上元古界国家自然保护区

中、上元古界国家自然保护区

在蓟县北部山区,始于县境东北端的常州村,沿东北至西南方向层层叠复,直至临近县城的府君山。这里有一块保存完好的古代地层,地层总厚9197米,剖面长约24公里,以顶底清楚、构造简单、变质极浅、古生物化石丰富而著称。据测,该地层的地质年龄约为19亿至8.5亿年,由老至新分为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三个地层单位,包括11组105层。1984年国务院批准将该剖面列为第一个国家级地质自然保护区,下设陈列馆,集地学资料、学术研究、自然景观于一体,填补了中国此类自然保护区的空白。

了解更多>>

张学良故居

张学良故居

位于和平区赤峰道78号,是已故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1927年至1932年间的常住寓所。张学良字汉卿,辽宁海城人,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长子。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时年仅28岁的张学良遂继其位,拥兵东北,人称“少帅”。1936年12月12日,他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以迫蒋介石抗日,并力促国共第二次合作,而他也从此开始了漫长的软禁生涯。 寓所是砖木结构楼房,建筑以西洋巴洛克风格为主,房间布置考究,楼梯、地板、门窗等均为菲律宾木料,豪华美观。前楼二层有张学良书房、以及于凤至、赵一荻的卧室。

了解更多>>

义和团纪念馆

义和团纪念馆

坐落在红桥区永丰屯如意庵大街,由供奉“纯阳真人”吕洞宾而得名,始建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是目前我国仅存的较完好的义和团坛口。义和团领袖之一的曹福田在这里设总坛口,领导义和团进行抗击帝国主义的斗争。现在这里被辟为天津义和团纪念馆,馆内陈列有复原后的坛口原状,以及义和团发展简史等。 目前天津市对该纪念馆进行进行大规模扩建与整修,以改变设施陈旧、周边环境差的现状,改建后的吕祖堂将成为一个全新的旅游、休闲以及爱国教育基地。

了解更多>>

天津音乐学院

天津音乐学院

天津音乐学院简介天津音乐学院于一九五八年十月四日建院。发展和繁荣音乐文化事业,为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是学院的办学宗旨。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德艺双馨的音乐理论、音乐创作、音乐表演专门人才和音乐师资是办学的中心任务。建院四十年来,已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四千多音乐人才。毕业生中许多人已成为著名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优秀音乐教师和管理骨干,其中有多人次在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有大量的已毕业或在校的学生在国内各种比赛中获奖。他们为音乐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可喜的贡献。 二○○○年底以前,本院设有音乐学系、民乐系、作曲系、管弦系、键盘系、声乐系和音乐教育系。还设有夜大学、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音乐研究所和学报编辑部。七个系中所设置的三十余个专业方向均面向国内外招收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此外,还招收函授生和进修生。夜大学招收成人三年制专科生和二年制专科起点升本科生。七百三十七人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为实现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二○○一年我院拓宽了专业,增设了戏剧影视系、舞蹈系、现代音乐系、艺术管理系和高等职业学院(专科)。到目前为止,在校生已达一千一百多人。附中主要为大学培养后备生源,学制分为三年制(招收初中毕业生)和六年(招收小学毕业生)两种。大学和附中均面向社会,积极举办社会上不同年龄层次的音乐爱好者的业余培训班,每年参加培训的成人和少年儿童多达千余人,为社会音乐普及教育和公民素质的提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院办学一贯的主旨。大学现有专职教师二百三十八人,他们是办学的中坚力量。教师中有教授二十六人,副教授五十四人,其中二十二名正副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还聘请了数十名兼职教师。许多教师德高业精、殚精竭智培养人才,赢得了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尤为可喜的是一批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在教学或艺术实践中已崭露头角,他们的茁壮成长预示着学院未来的希望与辉煌。 科教兴国的战略和改期开放的国策为学院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由于政府的关怀与重视,使学院的办学条件明显改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近十多年来,学院十分重视教学、科研、创作与表演水平的提高。为此,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管理,增加与国内外院团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曾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邀请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艺院团和著名音乐家来院讲学或演出;多次选派学生到国外留学、短期访问考察、比赛和演出;并聘任外籍专家来院长期任教。这些交流与合作切实地促进了教学、科研、创作与表演水平的提高。 学院积极开拓办学空间,在原有校舍基础上,目前正筹措资金征地扩建,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天津音乐学院是音乐学人成长的一片沃土,立志成材、勤学苦练、德艺双馨追求完美、创造卓越已成为音乐学子的共同追求和愿望。学院将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音乐学人的健康成长、成材,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以育人的优秀成果为共和国音乐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了解更多>>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的前身天津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政务院批准新建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著名内分泌学家、医学教育家朱宪彝教授首任校长。1958年,天津医学院更名为天津医科大学,1962年,天津市委、市人委决定将天津医科大学与市卫生局所属的天津医学院合并,再次恢复原名天津医学院。1993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合并组建天津医科大学,同年12月得到国家教委批准。1994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正式组建成立。学校现任党委书记为杨桂华教授,校长为著名肿瘤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教授。学校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学校发展层次类型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建设以医学为核心,以生命科学为主要依托的多科性医科大学。 学校现有16个学院、4个学系、3个教学部: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肿瘤临床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眼视光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中西医结合国际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医科大学一中心临床学院、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南开临床学院、天津医科大学泰达国际心血管病临床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系、医学影像学系、医学检验学系、医学人文科学系、社会科学部、体育教学部、外语教学部。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7500多人。其中,研究生1600人,留学生780余人。 天津医科大学是继协和医学院后,国家最早批准试办八年制的医学院校,也是首批试办七年制的15所院校之一。学校现有本科专业16个:临床医学(七年制、五年制)、口腔医学(七年制、五年制)、麻醉学(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五年制)、医学检验(五年制)、预防医学(五年制)、护理学(五年制)、生物医学工程学(四年制)、药学(四年制)、药物制剂(四年制)、法学(四年制)、眼视光学(四年制)、运动康复与健康(四年制)、公共事业管理(四年制),其中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医学影像学为全国首办专业。本科专业方向6个:生物医学工程学(信息工程方向四年制)、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方向七年制)、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方向七年制)、临床医学(临床心理学方向五年制)、医学影像学(影像技术方向五年制)、护理学(涉外护理方向五年制)。 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0个,博士生导师118人,硕士生导师500名。 自建校以来,学校已培养了26000余名各层次医学人才。其中,博士436名,硕士2614名。2000年,博士生王桂琴的学位论文被评选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2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和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1996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科技攻关、“863”、“973”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天津市科委、教委、卫生局等纵向科研项目2085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0项,其中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际合作奖1项;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奖励212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6项。 学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泌尿外科学。天津市重点学科9个:内分泌与代谢病、神经病学、影像医学、心血管病学、核医学、普通外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天津市重点发展学科2个:眼科学、口腔修复学。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卫生部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乳腺癌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肿瘤防治实验室、天津市泌尿外科基础医学实验室、天津市神经损伤变异与再生实验室、天津市激素与发育实验室、天津市生命科学实验室。 学校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学者,现有教职工7493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8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7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进入国家级人才资助项目人员、国家人事部、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35人,天津市授衔专家28人。 临床教学基地有6所大学医院、4所非直属临床学院、26所教学医院,11950张教学床位。大学医院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其中四所为三级甲等医院,总医院是天津市首家三甲医院,获得全国“百佳医院”称号;教学医院中附属第一中心医院、附属第三中心医院等均为三级甲等医院。 学校先后与16个国家的50余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聘请了108位世界知名医学专家、教授担任我校各学科的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学校是教育部首批认定接收外国留学生的74所大学之一,目前在校学历留学生规模位居我国西医院校之首,与北京大学等四所高校一起被选为教育部医学(西医)专业来华留学生教育专家工作组成员单位

了解更多>>

天津外国语学院

天津外国语学院

·天津外国语学院概况 天津外国语学院是一所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开放型的高等院校,是全国八所独立设置的高等外语院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964年。现有2个校区:马场道区和滨海校区,总占地面积 1204.88 亩。其中,马场道区地处市中心,坐落在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占地面积209.88亩,校内建筑多为西欧古典风格,造型高雅,校园环境整洁幽静,是天津十景的标志性建筑群之一;滨海校区坐落在大港高教生态园区内,占地面积 995亩,校园宽阔,湖光映翠,景色秀丽。校园整体建筑面积24万多平方米。 学校目前下设的教学单位有:英语学院、东语学院、西语学院、国际经济与法学学院、汉学院、管理学院、教育技术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基础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应用外语教学中心、研究生部、继续教育学院。另外,学校还有按新机制办学独立设置的滨海外事学院,有两所附属中学、两所附属小学和一所附属幼儿园。学校在原有单一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形成了涵盖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的22个本科专业,即英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朝鲜语(韩语)、对外汉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教育技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新闻学、行政管理、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汉语言文学、阿拉伯语、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专业。现有英语、日语、法语、俄语等12个硕士点。学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天津市“十五”重点建设学科;英语、日语为校级重点学科;法语、俄语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现有两个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国际教育政策研究基地;校级研究机构有:翻译研究所、中外比较文化研究所、美国研究中心、美国黑人文学研究所、英语语言教学研究所、莎士比亚戏剧与诗歌研究所、日本文化研究所等;学校编辑出版并公开发行的刊物有:《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和《世界文化》。 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电化教学仪器设备。各类实验室42个,其中市级实验室1个天津市外语教学实验中心、语言实验室26个、计算机实验室7个、专业实验室9个;固定多媒体教室24个;移动多媒体设备6套;计算机953台;学校还拥有8个语种、25套国际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和视听室;所有教室均安有可接受卫星电视的闭路电视系统,均可方便快捷地接入互联网。学校图书馆藏书92.5万册。建有学校建有2块标准田径运动场、14块篮球场、8块排球场、12块网球场、1座网球馆及1座健身房等体育设施;1.1万的综合体育馆已经开工建设。 截至目前,学校在校生8000(8107)余人,其中本科生7691余人,研究生328人;生源覆盖28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56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200余人,外籍教师32人;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为63.3%;学校还聘有23位客座教授,99名外聘教师。 目前学校已同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朝鲜、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13个国家、近52所大学和教育组织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学校积极探索“3+1”、“2+2”和“4+1”等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每年派出学生100余人次。另外,学校还委托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培养博士师资。 几十年来,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广开办学渠道,高质量、全方位地培养了各类高级外语人才,在开展教学科研、拓展专业方向、探索办学模式、培养学生规格、建设师资队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扩大对外交往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迄今,天津外国语学院已培养出本、专科生和研究生万余名,为天津市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对外开放、国际交流、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了解更多>>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体育学院

·学校概况 天津体育学院建立于 1958年8月。当时,国家体委、教育部根据华北地区体育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以及体育师资、竞技体育和体育管理人才匮乏的状况,决定在当时的河北省省会天津市组建天津体育学院,由当时的河北省副省长、天津市市委书记、市长李耕涛兼任第一任院长。 建校初期,学校拥有田径、球类、游泳、跳水、射击等教学训练场馆以及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我国运动生理学奠基人陈家琦、著名体育管理学与体育场地建筑学专家马喻、体育理论专家牛兴华、运动心理学专家柴文秀、运动生物力学专家刘世藩以及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学专家郑必达、姚志珍、张春霈、任福兴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在学校执教。 当时,学校主要承担为包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等省份地区在内的华北地区培养体育师资的任务。1962年,学校首届毕业的本科生充实到华北地区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及体育管理岗位。同时,学生中汇集了一批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具有较高的竞技运动水平,有42人18项97次打破全国最高记录,学校的摔跤、女子跳水、游泳、男子篮球、棒球等运动项目成绩已位居国内前列。在第一届全运会上,夺得古典式、自由式、中国式三项摔跤冠军。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学校的教育事业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学校紧密贴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办学,改革以培养体育教师和运动员为主的单一本科办学模式。为适应社会对各种体育人才的广泛需求,学校较早地举办了研究生教育,开展多种体育工作者的培训与继续教育,探索多样化体育人才的培养途径。学校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等优势学科初步形成,专业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世纪之交,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事业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学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办学层次逐步提高,步入博士培养领域。为确保教学质量,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基本建设投入,一批现代化教学、科研、训练设施相继落成,教学管理日趋规范,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学校现有12个本科专业,分别是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舞蹈学、新闻学、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和英语,隶属教育学、管理学、文学3个学科门类下的6个一级学科。全日制在校学生4305名,其中本科生4122名。 学校有教职员工505名,其中教师289名。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4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天津市教学名师1名,天津市优秀教师2名;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48名,其中15名学校特聘教授,副高级职称教师76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名、硕士学位教师80名,具有运动健将等级称号教师25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43名。 学校现有六个硕士点,分别是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和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人体科学是天津市重点学科和天津市以建设全国一流学科为目标的 “重中之重”学科。学校“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天津市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2003年第九批申报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学校被批准为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单位。 学校占地534亩(356018平方米),建有综合训练馆、田径馆、篮球馆、排球馆、游泳馆、舞蹈馆等教学训练馆12座,国际标准的塑胶田径场、足球场和灯光棒球场等室外训练场地20余块。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28万元,现有各类实验室19个,其中基础实验室8个,专业实验室11个,实验室总面积为6655平方米。同时建有实习实践基地99个。 学校新建图书馆总面积8725平方米,中外文馆藏图书30.24万册,国内外期刊400余种,拥有7套中外文光盘检索系统和包括80余种全文数据库在内的16个中外文检索系统的电子期刊和数据库,宽带光缆接入天津市数字图书馆,可检索图书资源61万册。 目前,学校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96453平方米、体育教学场地面积113500平方米,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校园宽带网等基本设施齐全。 2002年以来,学校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省部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1项,发表学术论文376篇,出版独立撰写和主编的著作、教材39部,参编著作、教材42部,其中有23部为学校资助出版的特色教材。近年来,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技进步一、二、三、四等奖20余项、国家专利两项,连续获得国家体育总局第25、26、27、28届奥运会及第11、12、13届亚运会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奖,获得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等10余项。两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成果编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其中一项还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选介汇编》。学校教师主持和参加的许多研究成果为国家和地方体育工作决策采纳,主持的科研成果《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作为国家行业标准颁布实施。 学校不断加强课程建设,近三年,《健美操》、《武术》和《运动生理学》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同时还有多门校级精品课程正在建设之中。 学校积极开展竞技体育运动,棒球项目为中国棒球运动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毕业生遍及全国各省市棒球队,与天津棒球队强强合作夺得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棒球冠军。学校软式网球和藤球队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赛事,为国争光。2002年到2004年的三年中,中国式摔跤项目代表国家和天津市夺得29项国际和全国比赛冠军。在2004年“中国跤王争霸赛”上命名的中国式摔跤史上第一代8名“跤王”中,有2名天津体院学生,2005年又有4名学生荣获“跤王”称号。中长跑、体育舞蹈等项目也在国际和全国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特殊教育专业19名学生入选雅典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田径、游泳、乒乓球、举重和柔道等项目的比赛中,为中国代表团夺得9枚金牌、2枚银牌、5枚铜牌,打破4项世界纪录。 学校办有学术期刊《天津体育学院学报》,该刊一直是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首批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天津市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及《中国社会科学精品数据库》等11家国内外检索机构收录为来源刊。 学校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韩国水源大学、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美国杨百翰大学、越南第二体育大学、韩国东亚大学、日本国际武道大学等国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多次进行互访交流,师生到对方校任教与学习。根据交流协议,日本友人内藤敬自1995年至今在学校进行弓道教学,热心开展国际文化教育交流,受到中日媒体关注与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 学校的发展一直得到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中残联等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的关怀与支持,李瑞环、张立昌、李盛霖、荣高棠、伍绍祖、袁伟民、邓朴方等领导同志先后多次来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 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天津体育学院凝练出“置身时代发展,弘扬体魄文化”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明确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形成了“依托优势学科,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面向社会需求,拓展专业领域,培养多样化体育人才”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万余名各类体育人才。其中有我国第一个女子体操世界冠军马燕红的教练周济川,女子体操世界冠军莫慧兰的教练刘贵成,国家棒球队教练刘刚、林德望,国家垒球队教练俞昌和,国家体操队教练高健、黄玉斌、钱奎,国家登山队教练宋志毅等为国家竞技体育做出贡献的教练员。还有很多毕业生分别被评为全国或省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体育教师、优秀体育管理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教练员、优秀班主任、体育工作先进个人,不少毕业生工作在省、市、地、县各级体育管理部门,更多的毕业生长期工作在体育教育一线,在基层为国家的体育教育事业贡献着他们的聪明才智。 学校于2001年通过了天津市教委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随机性水平评估,2003年通过了天津市教卫工委对我院进行的党委工作评估。目前,天津体育学院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更加突出的高水平体育院校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