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台湾

台湾

台湾

台湾很小,台湾也很大,从城市到乡村,高山到大海,峡谷到湖潭,每个地方都散发着不同的风情,值得细细品味。9月-11月,天气晴朗凉爽,是适合旅游的好季节。 每年6~10月是台风季节,其中7~9月台风次数最为频繁,需特别留意气象报导。台湾知名的旅游景点有:台湾苏花公路、台北故宫、日月潭、阿里山国家森林公园......

德源禅寺

德源禅寺

德源禅寺原名观音寺,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寺庙。德源襌寺因兴建年代久远,原寺早因岁月风霜的侵蚀而毁坏,嗣后并历经嘉南大地震等浩劫,经过多次重修,始有今日巍峨辉煌的规模。步上大殿台阶,两旁有两只大白象,正中则是襌寺正殿,殿中供奉释迦佛祖神像,正殿两旁各有厢房、襌房,殿后则有比丘尼亲手栽植的酪梨树,是清修极佳场所。 德源禅寺四周林木苍郁,风景清幽,花木扶疏,景色宜人,为一嘉义市郊之旅游胜地。

了解更多>>

德文风景区

德文风景区

人气指数:11951 德文山地风光/屏东县政府 从三地门前往雾台会经过一分叉道,此即往德文的产业道路。整座村落依山势而建,处处可见石板屋、石板墙和石板图腾等文物。 此处为欣保育类动物蓝腹鹇最佳之处。

了解更多>>

德基水库

德基水库

原名达见水库,位于台中和平乡梨山村,是一个鹅蛋形的人工湖。后为纪念因建水库而殉职的人士才改名为德基。水库的容量很大,碧绿的湖水颜色深浅不一,与山上的青松、白石相映成趣,四周迭崿秀岫,树古云封,高山区常有的薄雾给远山近水披上一层淡蓝的轻纱,一片迷蒙,好似一幅淡雅的山水画。水库大坝高达180米,坝长290米,坝底宽20米,坝顶宽4.5米,是一座双曲线的薄型拱坝,属世界十大水坝之一。水库边有一仿茅草凉亭风格建造的观坝亭,柱子漆成杉木的颜色,别有特色。湖色青翠碧绿,四周群山环绕,风景非常秀丽。

了解更多>>

德化社

德化社

旧名“化蕃社”,邵族主要居住于此,是日月潭边人口聚集最多的村落。当年蒋公最喜爱乘舟到这儿观赏邵族山地歌舞,遂使该社成为日月潭重要的原住民文化园区。现德化社是邵族、泰雅族与汉族共居,村内有艺品店、餐厅与旅馆等。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前后,这里的邵族会举行盛大的祭典,届时整族全员出动,游客若选择此地光临,当可一饱邵族迷人的风情。此外,德化社也是水社大山的登山口。

了解更多>>

蛋之艺博物馆

蛋之艺博物馆

蛋之艺博物馆是个以“蛋”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展示了百余种少见动物的蛋、蛋壳工艺及蛋雕等,馆内还有专业导游人员的解说,在这里可以看到蛇、壁虎、驼鸟、乌龟、鸟、企鹅等大小不一的蛋。 蛋之艺博物馆是个以“蛋”为主题的博物馆。

了解更多>>

淡水缘道观音庙

淡水缘道观音庙

缘道观音庙位于台北县淡水镇,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之仿唐式建筑,以木材为设计主轴,在整个山谷间透露出自然的古朴感。缘道观音庙建筑主体采SRC构造(钢骨钢筋混凝土),并特别采用兴建二十层楼才使用的坚固基础,再加上一百七十八公尺的悬臂式挡土墙,可确保不受强震及天然灾变之影响。缘道观音庙四周规划为户外休闲区──卧佛弘法、三十三尊观音石雕、修道院、森气步道、日式庭园、水濂飞瀑、小桥流水、香草花园等等景观。音庙门口有气势磅礡的水墙以及恢阔古朴的山门,镶嵌着佛乘宗万法圆通印的山门,高七米五,重达一千五百公斤,特采用婆罗洲「铁木」作为梁柱,这如铁般重的铁木,拥有百年不坏、不虫蛀、不易腐败的特性。而水墙则是暗藏玄机,白天是水濂飞瀑,到了夜晚结束开放后,不锈钢栅栏便会升起,摇身一变成为守护缘道观音庙的「铜墙铁壁」。此外,缘道观音庙所创造的每一扇门都精心设计出不同的风格,例如在门上嵌着象棋中的一颗棋子等等,这是缘道观音庙的文化特点之一,主要在为参观者创造一个艺术追寻之旅。缘道观音庙特别设计的楼梯间,是以紫檀木及铸生铁制作而成,并布置成为艺术画廊;每层楼的画作皆为佛乘宗李善单导师亲绘的「法界图腾」。除美丽的景色外,缘道观音庙的美食餐饮也是一绝。三楼道café 优雅的欧式设计风格,及四面皆可远眺山林风景的窗明几净,让人感觉无尽的悠闲自在。这里的咖啡、热饮,皆以佛乘宗李导师开光的「福慧净水」冲泡,值得细细品味。而美味的点心、三明治、潜艇堡,消暑解渴的冰沙、冷饮,同样令人赞不绝口。另设有「和风雅室」可弹性隔间成一大一小的VIP ROOM,也可打通作为会议厅使用,约容纳四十人左右。五楼彩虹天是露天庭园「彩虹天」。 造型特殊,饮食荤腥不忌。开放时间:9:30a.m. ~ 9:30p.m.

了解更多>>

淡水育婴堂碑

淡水育婴堂碑

淡水育婴堂碑位于广州街的旧仁济医院门边,记载了1870年的艋舺,即有社会士绅成立育婴堂(类似现在育幼院)的史实,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福利设施,早期广州街有“育婴堂边街”之称,就是因为当时这条街道上有一间育婴堂。那时的社会福利设施还包括照顾老人的养济院,及收纳无名尸的万善堂,可惜没遗迹保留下来。

了解更多>>

淡水龙山寺

淡水龙山寺

龙山寺乃沪尾泉州三邑街民为崇奉观音佛妈祖,经黄龙安等人募款聚资,武荣洪姓献地,建于咸丰八年(1858),由晋江安海龙山寺分灵来台,故名龙山寺。除了主祀观音之外,配祀妈祖和注生娘娘。本寺建筑巍峨,尤其以石雕、木刻、神祇塑像最为精美,特别是观音法像庄严、神韵非凡。上百年的建筑虽不复昔日风采,但庙前的石狮、虎窗、麒麟堵等仍有可观,特别是庙内石雕龙柱,造型生动检敛,值得细细端赏。据传光绪中法战争时,观音也有显灵助阵,曾获御书「慈航普渡」匾额。早年前有广场、后有花园,附近也是淡水代表性之市集,而前殿更有老人聚集泡茶开讲,可说是淡水佛境胜迹。唯近年来一度因管理不善而风采大失,但仍是难得之古剎,在民国70年之整修后, 已稍复旧观,74年时被列为三级古迹。 台北第一名剎。

了解更多>>

淡水沪尾炮台

淡水沪尾炮台

沪尾炮台建造于清光绪12年(1886年),乃由第一位台湾巡抚刘铭传所修筑的,门额上仍保留刘铭传亲笔所题之〝北门锁钥〞四个大字,充分说明沪尾炮台在当时为镇守北台湾的重要关卡。如今已成为国家第二级古迹。炮台的外廓为两道城墙,内层则为昔日的士兵寝室、储藏间、办公室等,目前已开放为展示的地方,陈列着淡水老照片以及与炮台相关的历史数据。外层的炮台上则设有炮台数座,由此亦可乌瞰淡水河,景色极美。此外,位于炮台附近的淡水忠烈祠,亦为淡水八景之一〝烈祠松涛〞。 开放时间:09:00-17:00

了解更多>>

淡水红楼

淡水红楼

建筑特色:位居五虎岗之上,外观颇像英国领事馆的红楼,其建筑特色主要表现在砖拱圈回廊的连续立面、对称的平面布局以及内石造、外砖墙的结构。看红楼外观,最显而易见的特色就是三面皆是拱状回廊,由室内往外望去时,这拱圈发挥了最佳的景观剪影的效果。这些拱墙的建材可也是有考究的,内层是砖石结构、外层则是较为轻盈的拱圈构造,营造出多层次的空间感,最特别的是一楼回廊内侧的房间外墙,全是使用唭哩岸石堆砌而成,是同时期洋楼中少见。 建筑全是使用唭哩岸石堆砌而成。
特色景观:从红楼看夜景,委实是无可挑剃。前方就可看見淡水河,再加上码头边的灯火,的确称得上是美景。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