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台湾

台湾

台湾

台湾很小,台湾也很大,从城市到乡村,高山到大海,峡谷到湖潭,每个地方都散发着不同的风情,值得细细品味。9月-11月,天气晴朗凉爽,是适合旅游的好季节。 每年6~10月是台风季节,其中7~9月台风次数最为频繁,需特别留意气象报导。台湾知名的旅游景点有:台湾苏花公路、台北故宫、日月潭、阿里山国家森林公园......

省议会

省议会

是台湾省最高民意机关,走进大门就可看到两排高大的椰子树,两旁是草坪并植有花卉,往前经过圆环,有议事厅和议员会馆,议事大厅是一座圆顶两层的建筑物,肃穆庄严。

了解更多>>

生态教育农园

生态教育农园

台一生态教育农园成立于民国80年,以培育花卉和蔬菜的种苗为主,近来在花卉有较显著的成就,培育出多种迷你品种的盆栽花卉,很受欢迎。走进农园内,一块块的苗圃,植满五颜六色的花卉,连成一片花海,甚是状观。农园内另有压花生活馆,除了展示美丽的压花作品外,游客也可以自己动手作压花;教育农园则让游客认识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并提供栽种蔬菜的机会,体会农家的生活。

了解更多>>

社顶自然公园

社顶自然公园

社顶自然公园占地达180多公顷,园内以珊瑚礁林形成的地形为主,此外,公园内的生态丰富,光是植物就有超过239 种以上,随处可见原生之马兜铃科、芸香科、萝藦科等植物,还有100 种以上的蝴蝶。公园里可以看到长在岩壁上的树木因受到落山风的吹袭,而形成特殊的风剪树。公园全区以长达13公里的步道衔接,穿过仅容一人通过的一线天之后,继续前行便可进入草原景观区。每年九、十月,公园制高点的凌霄亭,则是观赏赤腹鹰和灰面鹫的最佳地点。游览公园全程时间约需2个小时至2个半小时。

了解更多>>

射日塔

射日塔

位于嘉义公园内,是园内眺望塔暨忠烈祠新建工程,塔高62公尺,底层为忠烈祠,最高层可俯瞰嘉义全景。

了解更多>>

少年溪风景区

少年溪风景区

少年溪风景区位于台湾省高雄县,区内著名的景点有少年谷、少年溪瀑布群、黄金瀑布等,是个景观十分原始丰富的风景区。少年溪温泉位于桃源村北侧,源自桃源山,即老浓溪的支流中,水质清澈透明,可以饮用。

了解更多>>

上新花园休闲游乐区

上新花园休闲游乐区

于北宜公路58.8公里处,台北县与宜兰县的第一交界石碑附近,园区占地广约17公顷,海拔400公尺,以花园为主题,规划有原始森林及花卉园圃 可欣赏太平洋日出奇景、眺望龟山岛之美、鸟瞰绮丽的兰阳平原全貌及兰阳夜景。

了解更多>>

上坪溪谷

上坪溪谷

是头前溪的上游,溪谷沿岸处处是营地,较具规模的有位在122县道29公里公路里程碑西方200公尺处的五指山口营地、昌惠吊桥下的下坪营地、瑞丰大桥下的上坪营地及南昌吊桥营地,宽敞的河床,清溪绿野的景色,十分怡人。

了解更多>>

上安观光果园

上安观光果园

涵盖水里乡上安、郡坑两大地区之农场,农园生产之作物包括青梅、番石榴、葡萄、水蜜桃、脐橙、龙眼等水果生产面积将近六十公顷,葡萄为十一至十二月番石榴九月至次年四月;水蜜桃为五月母亲节时候,脐橙在十二月到一月;龙眼则在十月。 可以满足都会人追求纯朴,自然田园之需求。开放时间:不定,依農場主人而定

了解更多>>

赏鸟健行步道

赏鸟健行步道

日月潭有两条结合人文与景观特色,颇值得推荐的健行路线:涵碧楼步道与猫阑山步道。
涵碧山旧名“手网地”,因地形如先民捕刀所用的手网撒开之状而得名,因山形似碧,又称碧山,在先总统蒋公行馆设立后,才改民涵碧楼。
涵碧楼步道乃指蜿蜒于整个涵碧楼的森林小道,步道穿梭于海拔七百五十公尺至七百八十公尺间,全长约为一点五公里,环抱涵碧山,蜿蜒缓行。海拔七百九十三点三公尺的涵碧楼(原蒋公行馆)就在步道旁,全程步行时间约一个小时。过去曾为管制区,蒋公小住时,常散步其间,或由步道下方的码头搭船至月潭,前往慈恩塔,至今步道下方仍可见码头与一岗哨站。
涵碧楼步道坡度平缓,阶梯处均以红砖砌筑,于绿林中更显古朴典雅。步道两侧林木苍苍,常见五色鸟、山红头、绣眼画眉等低等海拔鸟类。由步道远眺日月潭,水面如镜,倒映蒙眬山色,风光旖旎,堪称一绝。
猫阑山紧依日月潭畔,步道入口处位于台汽客运日月潭站斜对面,全长约四点六公里,行走此道需要一点脚力,但因分层两段,可因个人脚力与兴致决定走半程或全长,沿线风光明媚。
步道第一段是登山口至半山腰的台湾省茶叶改良场,距离约三点三公里,高度约海拔七百五十公尺至八百五十公尺。沿途可欣赏到日月潭特有的阿萨姆红茶种植区茶园风光,如果清晨上山,还可在茶改场广场上欣赏壮丽日出景色。茶改场是日据时代留下来的建筑,东洋味浓厚,博物馆内展示阿萨姆红茶发展史,可自由参观。

了解更多>>

闪源古厝

闪源古厝

闪源古厝,又称陈四裕古厝或马鸣山古厝,位于彰化县秀水乡,是泉州籍人陈荣华于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兴建的。古厝占地近1万平方米,规模仅次于板桥林宅和雾峰林宅。据记载,当年陈家曾派人到大陆采购福建武夷山杉木作为建筑材料,聘请大陆设计师、建筑师和名工巧匠到台设计建造,因此,古厝结构全是大陆的传统式亲友,被人称为“中华民族传统建筑”、“唐山巧匠精心杰作”。古厝采取三进式,用红色砖墙、青绿色瓷窗、灰色石牖砌筑而成,尽管历经百年,色彩仍鲜艳漂亮。门楼即颇有名气的“积善楼”,顶层有一间空房,燕尾式屋檐,使用筒仔瓦及乘帘瓦,塑有花草,装上镜片,雕梁画柱,构成整个建筑中最精彩的部分。底层三间,中间为通路正面悬挂“积善楼”匾额。积善楼楼内有很深的庭园,园里各有榕树,环境优雅。西厝住宅部分的厅堂前有轩亭,布局相称,古朴悦目。外护龙为高大堂皇、马背型的屋檐,围墙上图案精巧。整个古厝建筑匠心独具,令人赞叹不已,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