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很小,台湾也很大,从城市到乡村,高山到大海,峡谷到湖潭,每个地方都散发着不同的风情,值得细细品味。9月-11月,天气晴朗凉爽,是适合旅游的好季节。 每年6~10月是台风季节,其中7~9月台风次数最为频繁,需特别留意气象报导。台湾知名的旅游景点有:台湾苏花公路、台北故宫、日月潭、阿里山国家森林公园......
这里是一条农田灌溉沟渠,咋一看,潺潺水流顺着水沟由低处蜿蜒往高处流去,令人啧啧称奇。其实是因为这里两旁的景物因倾斜度大于路面,故而造成水往上流的错觉。因为水往上流,使得一条毫不起眼的灌溉沟渠声名大噪,经常吸引游客前来观看,无论是信或不信,都值得亲自到现场眼见为凭 ,亲身体验闻名全台的奇观。台湾东海岸国家风景区管理处管理在这里设有休憩中心、停车场,并立有“奇观”两字石碑,使这里成为东海岸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了解更多>>
水头赏鸟区在基隆麦金公路上,位于大武仑溪畔,是一个新建的赏鸟区,这里常可见水鸟白翎鸶等翱翔觅食。 白翎鸶因具有白色丝状长饰羽而得名,是爱清洁的鸟类,为了保持全身白色羽毛的清洁,在胸、腹和胯部,有些则在背部等处有粉绵区,为其它许多鸟类所无之特殊羽毛。其羽毛先端经常分化成细粉状,它们常用其嘴,或脚趾,将此白粉涂于体羽,以避免被鱼类的粘液或淤泥污染。 白翎鸶为颈长,脚亦长的涉禽。通常在浅水处涉水觅鱼虾之外,亦好吃水边之小蟹、水蛙等水生动物。 分布于台湾之鹭科鸟类,18种之中,只有小白鹭、黄头鹭、夜鹭等三种有群集繁殖习性,而其群集营巢处,即所谓白翎鸶穴、白翎鸶洞,依勘奥学所言,为地灵厚实凝聚之奇穴,并非指洞穴。惟依生态上而言,其营巢之环境,大都在山脚或近海边的树林,选择在浓密的树林、竹林,能避风,不受任何人为干扰,附近有供给充份食物之溪流、泥滩、海滩或水稻田等。
位于新竹县尖石乡内,尖石乡是新竹县内土地面积最广,也是人口较为稀少的山地乡,水田村则是靠近关西镇,由县道120经尖石循指标入乡道可抵.这里山景迷人朴实,尤其在旭日东升时,最能感受大自然伟大之美。
北港溪下游的塭底段湿地位于蕃薯厝下方约5公里处。水林乡塭底一带候鸟丰富,冬春两季是观赏水鸟的最佳时期。可观察到红嘴鸥、里海燕鸥、姥鹬、滨鹬、苍鹭、尖尾鸭等水鸟,其中尤其以海燕鸥与姥鹬较为罕见。水林乡境有牛挑湾溪与北港溪,平原地区灌溉沟渠杂陈,塭底感潮带位于水林、口湖与东石乡交界,是县内水鸟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相关单位正积极规划为赏鸟主题区以及湿地生态保育区。因位于北港溪出海口咸淡水交界处,浮游生物众多,泥沙淤积形成一湿地,是县内招潮蟹的天堂,也是冬季候鸟展聚过冬的佳处。 是云林县沿海地区重要的赏鸟点。 ZEEU提示开放时间:07:00-18:00
蛇窑创建于82年源自大陆福州,此窑系顺着山坡地形以土砖砌成,窑身甚长,远远望之似蛇之形,因而得名,窑身长达百余台尺,蛇窑主要以木柴为燃料。园区规划有文物馆:陈列旧有制陶工具及先民生活陶制用品;陶艺教室-可同时提供五百人捏陶,另有来宾拉坏机二十台;有两间多媒体简报室可容纳分别为120人及80人,不定时播放水里蛇纪录片,介绍蛇窑的历史背景及制陶过程。 台湾现有,最古老、最具传统乡土文化的柴烧窑。 ZEEU提示:半票100元,团体票100元(30人以上);6岁以下儿童免门费. 开放时间:08:00~17:30
水里蛇窑位于南投县水里乡,蛇窑源起于福州,因窑长似蛇且顺着山坡砌成,因此而得名,蛇窑乃烧炼陶瓷成品的火窑。游客除可参观各式陶瓷品的制作过程外,也可付费自己制作拉坏,待隔日烧制完成,再由厂方寄给游客,此举十分受到游客欢迎。 水里蛇窑随着陶瓷业的没落,业者把此烧炼陶瓷行业转行为休闲产业经营,进而成为闻名的观光旅游点台湾首座陶艺文化园区。
峰林山莊
澎湖双心石沪相传已有700多年,是利用玄武岩及珊瑚礁在潮间带筑成的捕鱼石墙,也是一种海中陷阱,当涨潮时,鱼儿游进墙内,退潮时归路受阻,而身陷石沪中,这特殊景观的休闲渔业,也为这美丽的岛屿,纪录下永恒的浪漫传说。 澎湖双心石沪是独具特色的人工扑鱼景观。
双溪公园位于士林区至善路上,园区呈三角形,面积不大,仿中国江南庭园格局设计而成。公园内遍植草木,满眼花团锦簇,古典的回廊、凉亭点缀其中;有两座亭阁屹立于水塘之上,并以九曲桥相连,精雕细琢,景致典雅秀丽,为摄影留念的好地方。
双十吊桥,位于中潭公路草屯双冬段,故又称双冬吊桥,横跨乌溪之上,桥的弧度造形优美,仿佛一道长虹。这座吊桥是吊桥大王林枝木于民国38年独自建造完成,共使用200块厚达10公分的木板,30支大条梁铺设完成,全长三六○公尺,早期为铜索所设之流笼,后经二度改建成今之吊桥。 本省保固最完整、最长之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