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台湾

台湾

台湾

台湾很小,台湾也很大,从城市到乡村,高山到大海,峡谷到湖潭,每个地方都散发着不同的风情,值得细细品味。9月-11月,天气晴朗凉爽,是适合旅游的好季节。 每年6~10月是台风季节,其中7~9月台风次数最为频繁,需特别留意气象报导。台湾知名的旅游景点有:台湾苏花公路、台北故宫、日月潭、阿里山国家森林公园......

台南市永汉民艺馆

台南市永汉民艺馆

永汉民艺馆位于台南市安平古堡右侧,为清光绪13年(1887年)所建的税务司公馆遗址,台南市政府遂于1979年重新整修,更名为“永汉民艺馆”。民艺馆为一幢砖造外敷灰泥的二层楼建筑,外观平实无华,与馆内丰富的典藏恰成对比;文物陈列于二楼,馆内分为9个展示区,收藏早期台湾民间艺品与生活器物,其中以明清及晚近汉族先民器物较多,原住民文物居次,包括各式出土陶石断片、原信民的琉璃珠、车轮板、陶瓷瓮罐、长袍马褂、彩盒、木偶、皮影戏偶、渔猎用具、粿模糕印等,印证先民生活的轨迹;馆中最特别的应属后来在安平海滨所发现的“安平古壶”,是汉族在台活动最早的出土文物,相传此物乃当年郑成功攻打荷兰人时,所用的火药容器。 安平区内收藏最丰富的民俗博物馆。半票:20元。开放时间:08:00~17:00 休息时间: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前三天

了解更多>>

台南市民族文物馆

台南市民族文物馆

台南市民族文物馆隶属于台南市民政局,并附属于台南市延平郡王祠内。文物馆的前身为“台湾史料馆”,创始于1932年4月1日,馆址设在安平古堡,保存早期的台南乡土资料和历史文物。1937年迁移至赤坎楼,以文昌阁为第一展室,陈列史前、荷据、明郑等时代的文物资料;以南海神庙为第二展室,专门陈列清代史迹之物。1963年易名“台南市民族文物馆”。1965年,各界民众集资修建延平王祠时,为纪念郑成功的丰功伟绩,决定将民族文物馆迁入。1975年,台南市政府为举办观光年,大量搜集先民遗留的文物史料,充实陈列内容,并将原有陈列室扩建成四室。

了解更多>>

台南弥陀寺

台南弥陀寺

弥陀寺是全台最古老的寺庙之一,规模虽不大,但颇为雅洁。前后两殿,前祀弥勒,后祀诸神,中间庭园花木扶疏,宁静幽静。寺庙坐落在台南市东区的庆东街,是人们避嚣觅静的好去处。 全台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了解更多>>

台南梅岭风景区

台南梅岭风景区

位于台南县楠西乡湾丘村,因土壤肥沃,以出产香蕉闻名,质量好,口碑佳,故称为『香蕉山』。后因,香蕉价格不佳,果农纷纷改种梅子,种植面积有二千余公顷,年产梅子500万台斤,经前副总统谢东闵先生赐名为梅岭,沿用至今。每年的1-2月为梅岭的梅树开花期,这时期是梅岭的旅游旺季。梅岭有多达10余万株的梅树,在海拔800公尺处一带的二层坪,沿梅树的步道,可抵观音寺,寺旁步道可以通往海拔1100公尺处的竹子尖山,沿途有梅园、槟榔树、香蕉树、茶园、桃花心木,还有老梅树等,风景区内辟有烤肉区以及露营区。向北可眺望曾文水库,向西可俯瞰嘉南平原。 全台最大的默林区,也是台南近郊著名的登山路线。

了解更多>>

台南孔子庙

台南孔子庙

我国自古以来有个传统,地方官上任前必先谒孔庙而后莅政,所以在每个大城市,孔庙都是不可或缺的建设之一,而台南孔庙,是全台湾最早建立的一座文庙。郑成功复台初期,由于军务倥偬,无暇顾及文教建设。直到明永历十九年,辅政的郑成功旧部--陈永华,眼见在台的各项措施已渐次就绪,为了提倡文教事业,便奏请当时在位的郑经兴建「先师圣庙」,经过二次上奏,才终于打动郑经,决定采纳陈永华的建议,为本省的儒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清康熙二十三年,朝廷将「台湾府学」设立于此。
此后,到台湾割日的二百余年间,台南孔庙共历经三十多次的修建,直到清末建省前,「台湾府学」一直是台湾士子心目中的最高学府,文教地位无与伦比,因而博得「全台首学」之名。

了解更多>>

台南孔庙

台南孔庙

台南孔庙又称作文庙,是全台湾建成的第一座文庙,也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台湾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学府,清朝初期一度是全台童生入学之所,因此亦称全台首学。有“全台首学”之称。孔庙建筑庄严宏伟,格局完整,清幽肃穆,每到孔子诞辰之日,台南市政府都会按照古制在这里举行祭孔庆典,万人朝拜,场面热闹非凡。

了解更多>>

台南佳乐水

台南佳乐水

位于恒春半岛的东北角,恒春城东约18公里处,以奇石怪岩景观闻名。佳乐水在是一片受风化后形成的景观奇特的珊瑚礁岩岸。海岸南北遍布奇岩,因地壳变动和海浪冲蚀而出现如壶穴、海蚀平台、方格石、蜂巢石、珠石等形态各异的怪石,还有一些似海龟、鸳鸯、鲤鱼、海蛙、石鸟的岩石临水傍立,任凭海浪冲击。站在岩石上,耳听潮音和涛声,仿佛置身于“海神乐园”。在海岸线的北端,有座满洲里山,海拔约400米,山脉直抵岸边,形成断崖,一股清泉从悬崖峭壁间飞落而下,直泻太平洋中,这就是佳乐水山海瀑布。佳乐水原名“佳洛水”,是高山族语“瀑布”的译音。佳乐水风景以瀑布为中心,不仅岩岸风光奇特,而且从海边岩石的狭缝或洼地内可看见成群的热带鱼、龙、虾、夜光螺、海星等海洋生物,使人如同进入一外天然的水族馆。

了解更多>>

台南古刹

台南古刹

台南市以寺庙众多特色,其中,开元寺、弥陀寺、竹溪寺、和法华寺合称“台南四大古刹”,为台南庙宇之代表。开元寺在市区东北角的开元路上,系郑成功儿子郑经所建,原名承天府行台。清康熙年间改为禅寺。命名“海会寺”,嘉庆年间再度修葺,正式定名“开元寺”,取郑成功家乡泉州的开元寺名。寺内奉释迦牟尼佛、弥勒佛、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并祀关公、延平郡王郑成功的神像,园中有茂林修竹和珍贵的叶莲、七弦竹,环境幽雅,还有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建园时所凿的一口圆形古井。
弥陀寺是全台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据说是郑经始建,后来历经修建,规模虽不大,但颇为雅洁。前后两殿,前祀弥勒,后祀诸神,中间庭园花木扶疏,宁静幽静。寺庙坐落在台南市东区的庆东街,是人们避嚣觅静的好去处。
市区南部法华街上的法华寺,也是一座由庭园改建成的禅寺,原是明末随郑军入台的名士李茂春息居的庭园。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改为法华寺,几经毁修,现为三进三开式佛寺,前殿奉弥陀佛,正殿奉释迦牟尼佛,左殿奉文衡圣帝,右殿奉南极大帝,为台湾独特的释、道合流的“通俗佛教”之显例。寺中花园内有古碑数座,并建有七层高塔。寺前修一水池,名南湖。湖旁筑楼,梵宇增辉。
竹溪寺在市区南部的体育场附近,是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创建的,为台湾最早建立的寺庙之一。1927年采用中西建筑之长改建寺庙,庙顶仍为中国传统宫殿式,而殿门却是西式落地窗,在台湾庙宇建筑中可谓别具一格,寺庙前临潺潺清溪,曲折如带,竹木苍郁,绿荫生凉,清幽之极,故而得名。

了解更多>>

台南法华寺

台南法华寺

市区南部法华街上的法华寺,是一座由庭园改建成的禅寺,原是明末随郑军入台的名士李茂春息居的庭园。现为三进三开式佛寺,前殿奉弥陀佛,正殿奉释迦牟尼佛,左殿奉文衡圣帝,右殿奉南极大帝,为台湾独特的释、道合流的“通俗佛教”之显例。寺中花园内有古碑数座,并建有七层高塔。寺前修一水池,名南湖。湖旁筑楼,梵宇增辉。 原是明末随郑军入台的名士李茂春息居的庭园,内有古碑数座,并建有七层高塔。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