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台湾

台湾

台湾

台湾很小,台湾也很大,从城市到乡村,高山到大海,峡谷到湖潭,每个地方都散发着不同的风情,值得细细品味。9月-11月,天气晴朗凉爽,是适合旅游的好季节。 每年6~10月是台风季节,其中7~9月台风次数最为频繁,需特别留意气象报导。台湾知名的旅游景点有:台湾苏花公路、台北故宫、日月潭、阿里山国家森林公园......

汐山大尖山

汐山大尖山

汐山大尖山乃为五分山群的姜子寮山列之一,其山腰向来以寺庙多而著称,其中又以慈航堂最为著名;登山的途中还可顺道游览秀峰瀑布,亦是爬山、郊游者们的最好去处。 适宜登山,旅游。

了解更多>>

汐平公路

汐平公路

是汐止镇与平溪乡间的联络通路,以汐止镇的保长坑为起点,穿过了姜子寮山西南棱,石门峡谷、姜子寮绝壁、东山瀑布、姜子头展望台等景点及游息设施齐全的天峰谷渡假山庄,经盘石岭后达平溪镇,可与106县道相连。全程行来清晰怡人,精华所在则是视野辽阔的姜子头展望台,左可望大屯山曼妙山棱曲线,右眺基隆港之河谷景致,景像如画,尘嚣尽忘。

了解更多>>

溪州山登山步道

溪州山登山步道

又称“福山岩登山步道”,位于石门水库北岸溪洲山的西北侧,沿图坡度平缓,生态丰富,为热门的郊山路线。
步道沿途大多为相思树林,小石狮、大石狮、大坑仑等平台或山头,是不错的远景展望点!由这里可见石门水库的后池及桃园台地的美丽风光!

了解更多>>

溪州山

溪州山

又称“福山岩登山步道”,位于石门水库北岸溪洲山的西北侧,沿图坡度平缓,生态丰富,为热门的郊山路线。
步道沿途大多为相思树林,小石狮、大石狮、大坑仑等平台或山头,是不错的远景展望点!由这里可见石门水库的后池及桃园台地的美丽风光!

了解更多>>

溪头森林游乐区

溪头森林游乐区

头森林游乐区位于鹿谷乡凤凰山麓,溪头因位于北势溪源头而得名。溪头森林海拔1150公尺,面积约2500公顷,属于台大实验林场。区内种植红桧,银杏,扁柏等珍贵树种。溪头森林游乐区内三面环山,气候凉爽,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其主要景观有大学池,银杏林,青年活动中心,竹庐,溪头神木,孟宗竹林,红桧林等。 溪头森林游乐区内林道四通八达,茂林修竹,林相丰富,旅游据点内容丰富且具多元化。

了解更多>>

溪头

溪头

位于南投县鹿谷乡凤凰山麓,海拔1150米的高山上,是台大农学院的实验林场,因位于北势溪源头而得名。区内遍植杉、柏、红桧、银束与孟宗竹等,古木参天、林道四通八达,除游玩、森林浴外,陈列馆、竹类标本园、大学池、神木、孟宗竹林等,均适合植物观察与赏鸟活动。
溪头可谓一活的自然教室,区内约有木本植物 300科、草木植物1,300 种,除了可依植物标示牌上的说明逐一认识外,位于溪头营林区办公室二楼的陈列馆,展有丰富的植物标本,配合幻灯片、图表与文字说明,让人一目了然。此外,设于该馆不远处的竹类标本园则收集了珍贵的46种竹类标本。
溪头内约有70种鸟类,建议不妨携带台湾鸟类图鉴与八倍左右的望远镜,以便观赏区内台湾中海拔最具代表性之鸟类。
大学池因溪头隶属台湾大学而得名,池上架有造型独特的弓型竹桥,步行其上,左右摇摆,偶而轻雾飘上,犹如梦境。
孟宗竹林素以林相优美、气氛宁静而吸引人,隐在竹林间的「竹庐」曾为 蒋公行馆,现大门深锁,不对外开放。
已有 2,800多年历史的溪头神木,高46公尺、合围16公尺,乃活的红桧巨木,树身中间因腐朽菌侵蚀而呈中空状态,当年因砍伐经济价值不高而得以留存至今,成为神木供人欣赏。
此外,以杉木搭建的溪头青年活动中心与溪头餐厅旅社则提供住宿服务。

了解更多>>

西屿古堡

西屿古堡

西屿古堡位在西屿岛(渔翁岛)西南端,属西屿乡外安村,始建于清光绪13年(1887年),为中法战争结束之后,清廷有鉴于东南海防的重要性而兴建,为当时澎湖五座炮台中,工程最浩大者。因是李鸿章倡建的,故亦有人称之为“李鸿章古堡”,现列为一级古迹。
11尺的玄武岩层内,由海面望去根本难以察觉。堡垒占地8.15公顷,分为内、外垣;外垣是三面高筑起的土堆,仅留有一处连外甬道,土堆上植有琼麻,作为隐蔽防御之用,内外垣间是壕沟状的凹地,而内垣则是设计成山字形排列的隧道群,每个隧道相互通达,规模庞大,以厚达2尺的砖墙及老古石筑成,墙上两侧均有窗子,采光良好。隧道宽13尺、高11尺,作为营房、贮弹室、指挥所等之用,从隧道中的石阶可步上隧道顶,其上还残留着时日炮座遗迹,古炮早已无踪,只剩下空荡荡的置弹铁架,但从其庞大的规模形制,不难想见这里曾有过火力强大的防御工事。

了解更多>>

西屿灯塔

西屿灯塔

位在西屿岛的南端尽头的西屿灯塔(又称渔翁岛灯塔),于清乾隆43年(公元1778年)以花岗石建造而成,塔顶挂有长明灯。西屿灯塔现在仍保留石葫芦、雾炮、石砌蓄水池等旧式灯塔时期的珍贵古物,而灯塔百年来不改其址的自然地理环境、浑然天成的景致。灯塔旁边有一个展览室,里面展示着有关西屿灯塔的历史,还介绍了台湾各地的灯塔。 台澎地区年纪最老的灯塔。 ZEEU提示:灯塔免费开放开放时间:09:00~16:00

了解更多>>

西门町

西门町

地理位置: 西门町位于台北市万华区东北方,是台北西区最重要的消费商圈。
人文历史:西门町的地名来自日据时代,当时的居民大多居住於台北城内,而西门区域就是最他们的休憩场所,1896年,这里有了第一家戏院「东京亭」,1922年时,正式以「西门町」为名。西门町早期以电影院为最主要的商业活动,当时的电影院大多环绕於峨嵋街、成都路与西宁南路上,故也是西门町发展的中心,民国38年国民政府迁台后,大量资金涌入此处,除了电影院外,百货业及其他娱乐场所相继出现,中华商场完工之后,西门町俨然已成全国最大的商业娱乐中心。80年代,台北的商业娱乐活动逐渐转移东区,再加上中华商场的拆除与道路整顿,西门町著实沉寂了好一阵子;一直到捷运板南线完工,中华路在台北市政府的规划之下,摇身一变成为台北的香榭大道,不仅如此,大小广场与活动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每到週末假日,人群聚集在此从事文艺或运动、音乐表演等的活动,再度把商机与人潮又拉回了西区。现今的西门町不但见证了歷史,还是新一代流行文化的带领者,许多怀旧的中老年人在此回味往事,更有打扮新潮的年轻一代在这里争奇斗艳,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型态在此交流,满足了不同需要的族群。  

了解更多>>

西螺镇延平历史街区

西螺镇延平历史街区

西螺早期为台湾水陆货运交流的重镇之一。与斗六太平老街的建筑,属于同一时期,约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大多为二层楼或三层楼,应用开模印花、洗石子、贴面砖的手法,来做为建筑的主体,每栋屋身正面上层造型多样的女儿墙,是整体建筑最醒目的部份,其图样采几何形式,以及流线形变化,轮廓鲜明,简洁有力,四柱三间的设计是典型分段隔面方式。每栋建筑最显眼的女儿墙,有多种不同的设计,常见的为扁长形外加出挑窗台,屋顶部份,以各式山头做装饰,是延平街较常见的一种设计,其中以破山头形最具特色。而街上的金玉成钟楼也是延平老街的一个独特坐标。 西螺延平老街建筑皆是日据时代时所引进的巴洛克式风格建筑.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