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台湾 >燕子口

燕子口

景点评级:暂无评级景点地址:

燕子口是指中横公路距靳珩公园约500公尺的大理石峡谷峭壁上,无数小岩洞的奇景。这些景观的形成,乃因峭壁上的岩质为变质石灰岩,流水顺着石灰岩岩层侵蚀,终成许多小洞穴,久而久之,山谷间的燕群在其间筑巢而居,形成”百燕鸣谷”的奇景,也因此而有燕子口之名。如今燕群已被车声、人迹惊走,只留下一个个空空的巢穴,但此地峻峭的奇岩、冰凉的山风,每令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燕子口 燕子口 燕子口
  • 游客点评
  • 游客点评

hopesky

2018-02-26 21:17:38

燕子口是种在峡谷峭壁上有着无数小岩洞的奇景。此处景观的形成是这样的:因为峭壁上的岩质为变质石灰岩,流水顺着石灰岩岩层侵蚀,最终成为许多小洞穴,久而久之,山谷间的燕群在其间筑巢而居,便形成了”百燕鸣谷”的奇景。但如今,燕群已被车声、人迹惊走,只留下了一个个空空的巢穴。


hopesky

2018-02-20 10:02:09

首先,来到的是“燕子口”,它是种在峡谷峭壁上有着无数小岩洞的奇景。此处景观的形成是这样的:因为峭壁上的岩质为变质石灰岩,流水顺着石灰岩岩层侵蚀,最终成为许多小洞穴,久而久之,山谷间的燕群在其间筑巢而居,便形成了”百燕鸣谷”的奇景。但如今,燕群已被车声、人迹惊走,只留下了一个个空空的巢穴。


jbwxh

2018-01-16 11:25:31

中横公路的一大奇观,是人力开凿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结合,壮观的景色,让人不得不佩服当年的开路先锋。


雪梨99

2018-01-22 20:50:41

当大家真的见到了满地的大块落石,被砸得到处是凹陷的铁扶手和黄色的警戒线,才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威慑力,真的不敢雷池一步。


糕糕Quincy

2018-04-01 11:19:15

砂卡礑和燕子口步道是司機導遊都會帶領必走的步道啦~著名當然有道理 風景很好看喔~


day11

2018-01-06 20:23:35

燕子口是我在太鲁阁公园里面非常喜欢的一处景观。悬崖峭壁、清澈见底的溪水、被水流冲刷洗涤出五彩颜色的大理石、岩壁洞穴内鸣叫的燕子。


小灰

2018-01-08 22:45:47

燕子口,我觉得很壮观啊,山的险峻,水的清澈。景点那里都有步道可以走的。景点和景点之间,那么就只能走在路上了,旁边就是车,还要穿隧道,所以要注意安全。


黛希马克

2017-12-29 12:05:53

穿过黑漆漆的山洞,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象,湍急的溪流对面,大理尺峡谷峭壁上有无数小岩洞,是很像燕子窝吗??可能也是燕子口得名的来由。


小肠爱科比

2018-04-01 07:29:55

到燕子口步道啦,遇到一家台湾当地的人,他们好心地提醒我们,最近地震多,进去要小心落石哦,好不容易来一趟不要让在大陆那边的家人担心。。。呃,谢谢提醒,应该没这么背吧,哈哈!从燕子口开头走进去,彻底被震撼了,特别是我这种有一点点怕高怕险的人,小心脏啊,真的有点受不鸟了。 燕子口这边的山都比较险峻,步道的外面都有护栏挡着,但像我这种sula(看台湾综艺节目的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哦)连护栏都不敢靠近,呃,见笑了说。最近刚下过雨,所以水比较浑浊。快走出燕子口的时候看到旅行团的旅游巴士,从上面下来一堆内地的游客,下来拍拍照,吃吃东西,到此一游之后就又上车被拉走了。看吧,像我们这种自由行的才能玩的爽呢!


慢慢走且行且远

2018-04-13 09:21:53

燕子口峡谷以其路边山崖间分布着许多大小不同状似燕巢的的洞而得名。这些洞是因长期的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及流水旋涡冲刷的共同作用形成。以前这里确实有许多燕子出没,但因修建公路,燕子们嫌吵,已经跑光了。


  • 写点评
  • 写点评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