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四川

四川

四川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千年古都,人杰地灵;多元文化,民族走廊;巴山蜀水,巍峨壮丽;中国国宝,熊猫故乡;天府美食,誉享天下;无法拒绝的热辣美食,让人惊艳的自然风光,古蜀文化的发源之地,在四川。

三国八阵图遗址

三国八阵图遗址

八阵图遗迹位于弥牟镇西南的一个农贸市场边。穿过熙熙攘攘的市场,精致石栏围了数百平米空地,便看见全国仅存的八阵图遗址的6个土垒全部整齐列在不到100平方米的范围之内,每个土垒高不到两米,大小相近,高矮相当,成圆锥状,均散落在竹林中。其中的三个土垒基座完好,另外三个则已被破坏成半垒状。新近整修的用天然石材的围栏石柱上,手法精湛地雕琢出一幅幅体现三国时代的画卷。在土堆正面重竖了刻有清代李调元《八阵图歌》的石碑。每个土堆周围五米内都被纳入了保护范围,其间的建筑物拆除的痕迹宛然犹存。驻足遐思,不禁遥想诸葛亮当年演习布阵的场面。 南朝粱李膺《益州记》载;八阵图纵横皆八,共六十四垒方阵,每垒高三尺,宽一平方丈,外围以上城,有四门,用以练兵。每垒可站一人或一个战斗小组,粗看为简单方阵,实为变化多端的战斗组合。根据指挥信号变化,适应攻击与退守。晋桓温的常山阵势,唐李靖的四头八尾或六花,独孤及的衡抗于外、轴布于内……皆可顷刻组成。未动时,仍为八八行方阵。此弥牟八阵的垒数和摆法,后人有所改置。宋人赵柞,明文学家胡应麟等均有记述。八阵图两方阵各六十四垒,加上两垒作为指挥台,共一百三十垒,名“当头阵法”。此后即以128垒作为基本定数,但排列已不是整齐的方阵,至清末仍为128垒,与阵图并存的还有武侯祠。阵图历代皆有毁损和修复,现存四垒,武侯祠已毁。 按孙子兵法,已有八八六十四阵。史称武侯“据兵法推衍为八阵图”,则八阵古已有之,但推衍成图,则是诸葛武侯。武侯对兵学,有精确的理论,有实战的成绩。后世曾用以克敌而功效卓著,如晋马隆依八阵图作偏厢军攻克凉州。后魏刁雍用以抵御柔然之进犯。对八阵图最有研究而加以活用,应推唐初常胜将军李靖,他由八阵图演化出六花阵对敌,战无不胜。

了解更多>>

三岔湖风景区

三岔湖风景区

三岔湖风景区三岔湖风景区位于简阳市西南,以三岔水库为中心的风景区,距成都60公里,是四川省拥有岛屿数量最多的人工湖泊,有113个岛屿,现已开发的有花岛、鸟岛、月亮岛和天鹅山庄等。蓄水达2.23亿立方米,湖周长240公里,南北长18公里,东西宽7公里,湖水总面积110平方。 湖区雨量充足,气温宜人,三岔湖形态秀丽,湖水清沏,登高眺望,犹如一个巨大的碧玉珊瑚,其西南湖汊迂回婉蜒,西北层峦叠嶂,东岸有玉带般长堤十九道,将湖光水色装点得十分壮美,若值冬春,岛屿附近聚居的数千只水鸟,此起彼落,使三岔湖充满生机与活力。 景区包括湖内花岛、鸟岛、月亮岛、天鹅山庄及湖周丹景山、牛角寨、乾封庙、川空集团度假中心等20余个景点,设有宾馆、餐厅、茶园书社、舞厅、游艇、水上自行车等服务娱乐设施。

了解更多>>

三奥雪山风景区

三奥雪山风景区

青藏高原东麓,四川西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的黑水县境内,有一片还未被人类涉足的人间仙境, 她千山迤俪,万岭连绵,群山苍茫,雪峰耸立,河流纵横,溪谷交错,湖水如镜,这就是素有“东方阿尔卑斯”之称的登山天堂三奥雪山。 三奥雪山由三座独立的雪山组成,它们皆为金字塔型山峰,成“品”字形并列相连。。分别是主峰奥太基(藏语意为群山之父)海拔5286米,奥太美(藏语意为群山之母)海拔5257米,奥太娜(藏语意为群山之子)海拔5210米。 三奥雪山终年积雪不化,四周岩石裸露,占地面积140平方公里。其山势险峻壮观,气势磅礴。雪山四周分布着十几个大小不等的高原海子,这些海子颜色各异,有的呈碧绿色、有的呈金黄色、有的呈天蓝色…….山脚第一个海子----哈姆湖,长约1600米,宽约300米,湖水呈碧绿色,湖中常可以看见成群的野鸭嬉闹,无以记数的鱼儿在湖中自由的游弋,与游人和睦的相处,令人不禁陶醉于这湖光山色中,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在宽阔的草甸上极目远眺,莽莽的原始森林、巍峨挺拔的雪山尽收眼底。在阳光照射下,三座雪山笼罩在灿烂的金黄色之中,更见的神秘、辉煌。在黑水的任何地方都可瞻仰它那气势雄伟、美丽壮观之势。 三奥雪山是藏民心中的&"神山&",在藏经佛典里对主峰奥太基有这样一段充满神奇色彩的描述:坤在嘉戎的东方,有个叫措曲(即黑水)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叫奥太基的大神山,它有着最大的活佛和最大的喇嘛的神灵,是神山之首领,只要诚心的敬仰他,就能驱魔除害,降福百姓,解除苦难。每当节庆、婚丧、播种 、收获,当地藏民都要对着雪山祈祷,祈求&"神山&"给予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三奥雪山,因其地势险峻、山型复杂、美丽壮观,因此是人们挑战自我、体验自然的人间极地。是登山探险,徒步穿越等运动的好地方。是观雪山奇峰、进行摄影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了解更多>>

萨玛王朝遗址

萨玛王朝遗址

萨玛王朝遗址位于沙马乡境内扎马寺侧。遗址呈长方形基址周长220m。从残石土坯尚可看出,共3排房址,相互毗连,门径相通,中间有一庭院。据史书记载,南宋景定四年(1263),德格县家族第二十九代四郎仁青曾在此建亦思马儿干军民万户府,德格土司第一居位地。史称“萨玛王朝”或“萨玛政权”,公路两旁建筑物的瓦随处可见。 萨玛王朝遗址相册 萨玛王朝遗址据省考古专家考证,该遗址是迄今为止康区发现有汉式琉璃瓦建筑群的唯一遗址。此处也被称为渡母居住地。二十一座渡母石像(石像以上金沙江一级支流降曲河冬天结冰,以下近百公里至金沙江不结冰)是古代藏族与拉萨齐名的朝圣地。 萨玛王朝遗址相册 公元842年,吐蕃赞普朗达玛被弑,其子威宋和云丹分别由王族、外族支持,为争夺王位而连年混战。混战过程中,吐蕃东部朵甘思地区爆发了平民和奴隶暴动,并迅速波及全境,吐蕃贵族连同各地的军政建置,全部被横扫一空,但由此也形成了各地分割的局面。对此,藏文史籍《智者喜宴》第七品第140叶记载,“吐蕃本土历经此火并内讧,日趋支离破碎,于是境内各处每每分割为二,诸如大政权与小政权,从多部与微弱部,金枝与玉叶,肉食者与谷食者各自为政,不相统属。”《宋史》卷492“吐蕃卷”也记述道:“唐末,瓜沙之地复为所隔,然而国亦。自衰弱,族种分散,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无复统一矣。”曾经称雄中亚的吐蕃王朝就此瓦解。 萨玛王朝遗址相册   公元985年,吐蕃王室受到奴隶起义军的痛击,狼狈向西逃窜。威宋之子贝考赞在娘若香堡地区(今西藏江孜城),被起义军首领许补氏擒诛,其子吉德尼玛衮逃至西部羊同今阿里普兰地方,娶大臣之女没庐氏,生三子,之后,长子日巴衮占据磨域(又称芒域),以今克什米尔的列城为中心,后成为拉达克之首领;次子扎什德衮占据普兰,以西藏普兰县为中心,成为当地首领;三子德祖衮占据乍布朗,继承其父的事业,以今西藏扎达县为中心,建立古格王朝。从此吐蕃原来辖属的大小羊同地区改称纳里索古鲁孙,意为领域三部。这三个首领可说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大动乱后的幸存者。此后下传数代,王室后裔中还有人北上宗喀(今青海东部湟水流域),南入亚泽(今尼泊尔西北部)等边远民杂居地区,建立过政权。 古格王宫坐落在一个陡峭高峻的土山之巅,只有一条用石板铺成的台阶,曲折穿过山洞暗道,通往山顶。路旁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土洞,分别是军火库(堆放鹅卵石块)和打造兵器的作坊。王宫分为内千和外千,内千(围墙内)有君王家族及文臣武将1000人驻扎;外千由1000军民把守。      民间传说到古格末代,国王觉达布时期,拉达克首领森格南加向古格发动战争。按血缘关系,森格南加还是觉达布的表哥。表哥调来千军万马,团团围住表弟的王宫,外千很快沦陷,内千紧闭宫门顽强抵抗,将领们一个个阵亡,势力锐减。虽然如此,表哥的猛攻仍不能奏效,他就强迫山下的百姓从远处背来石头,依山峦垒起高墙,准备等石墙齐宫时占领王宫。热爱觉达布的百姓们痛苦之极,觉达布于心不忍,便手捧一盘金子,走出宫门,向森格南加投降。

了解更多>>

乳泉山景区

乳泉山景区

乳泉山又名小方山,亦名紫云寨,位于离南充5公里的嘉陵区西兴镇东三里。该景区面积不大,但景观独特,将地方生殖崇拜、长寿文化、生文化融为一体。山体由石灰岩、砂岩组成,山顶平缓,山体南面形成两级崖壁,上面一级崖壁高约5米,长100米,形态完整,颜色灰暗。下面一级崖壁高约5米,向内凹进,形成临空面。崖壁长约50米,半环绕整个山体。   崖壁上有两个象形石,一大一小,酷似女性乳房,称大乳、小乳,顺乳泉石有山泉流下,当地人视为神水,乳泉山因此而得名,该山与大方山对峙,山下有一道观,与西山佛教胜地构成互补型旅游资源,两山遥相呼应,构成“西山看庙,方山悟道”的文化景观组合。

了解更多>>

茹布查卡温泉

茹布查卡温泉

位于县城东南3公里处的贡巴山北麓,有著名的茹布查卡温泉,现在我们去沐浴高原那温暖的温泉。茹布查卡是因地名而命名的温泉,茹布藏语意为“朋友”,“查卡”藏语就是温泉,别名查合温泉,茹。是甘孜州著名的高温蒸气泉,温泉出口处水温一般为68℃,最高达80℃,昼夜流量高达7000立方米,温泉水质清澈,无色无味,不含硫,可饮用,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舒筋活血,调理人体内分泌功能,治疗皮肤病之功效。 茹布查卡温泉相册      目前,在茹布查卡周围已形成了具有康巴特色的旅游渡假村,人们畅游在温泉池中,沐浴着阳光浴,欣赏着民族歌舞。现在,温泉水引进了稻城的千家万户,为人们生活、生产提供了便利,这是稻城独有的温泉自来水。   相传,在很久以前,茹布村并无温泉,只有一条穿村而过的溪流,溪水清澈洁净,但却冷得刺骨。刺骨的溪水严重影响到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折磨得村民痛不欲生,村民因此天天祈祷,渴望拥有温泉。有一天,茶卡村起了一场大雾,村民同时看见三个美丽的仙女,穿着白衣,骑着白马飘然而至,三位仙女随着雾气下凡来到茶卡边沐浴,“呵,好冷的水啊!”三姐妹为茹布村冰寒的溪水连连怨道。村民们见到三位美丽的仙女光临人间,十分高兴,请求她们给予一条温暖的溪水。三姐妹虽心地善良,但无力使溪水变暖,带着遗憾和惭愧之心返回天宫。村民们为了获得温暖的溪水,不停地向上天祈祷,天天烧香、磕头、祈福,希望获得新生。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村民的举动终于打动了三位仙女的心。三位仙女决定为茹布村的民众带来幸福,牺牲自己。于是,三姊妹下凡来到茹布溪流的上游,巧施法力,变成三块滚烫的岩石,让冰冷的溪水从她们岩石身上流过。自此茹布溪流终于变成了一条温暖的溪流。随着岁月的流逝,三姐妹变成的岩石深藏大山里,茹布溪流也变成了自岩缝中流淌出的温泉。源头的泉水清澈滚烫,喝到嘴里,回味甘甜,温泉淋浴止痛去病。温泉便成为当地民众地生产生活用水,把泉水用来烧茶做饭,烧好的酥油茶、做好的饭清香可口。长期饮用此泉,可以长寿,因而茹布村又称长寿村。夏日,温泉热气逼人,冬季烟雾弥漫,泉水不但能饮用,还可医治百病,可使皮肤变得白净。为感谢三位仙女赐与的幸福,茹布村人将该泉命名为“茹布茶卡”,称耸立在泉边的三块岩石为“布母本松”(三姊妹),说三位仙女是温泉的主人,是村民的恩人,并一直作为神仙烧香供奉至今。

了解更多>>

绒绕神山

绒绕神山

绒绕神山远近闻名,位于乡城县城以南洞松乡境内,处于硕曲河下游,距县城28

了解更多>>

日照神山

日照神山

日照神山位于县城西北热打乡尼丁村,在美丽的玛依河畔。景区内多绝壁险峰,全都融在无根的原始森林之中。空气总是湿润清冽,以至于不知酷热为何物。这里有天然形成的“

了解更多>>

日则沟区段

日则沟区段

??日则沟区段是从诺日朗瀑布到原始森林,全长18公里。是九寨风景线中的精华部分。风光绝美,变化多端。 ??景点:诺日朗群海-镜海-珍珠滩瀑布-珍珠滩-孔雀河道-五花海-熊猫海瀑布-熊猫海、箭竹海-鹰爪洞-天鹅海-芳草海-剑岩悬泉-原始森林 ??珍珠滩瀑布:呈新月状,犹如一面巨大晶莹的珠帘,从陡峭的断层垂挂而下,置身其间,真有&"滚滚银花足下踩,万顷珍珠涌入怀&"的感觉。 ??五花海:是九寨沟的骄傲。同一水域,却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泽,在阳光的照射下,斑驳迷离,非常奇妙。五花海有着&"九寨精华&"及&"九寨一绝&"的美名,站在五花海最高点,即老虎石上俯视,可一览五花海全景。此处也是九寨沟最佳取景点之一。 ??熊猫海瀑布:三级叠水,极为壮观,是九寨沟落差最大的瀑布。隆冬时节,飞流结为冰瀑,俨然一派璀璨耀眼的冰晶世界。 ??熊猫海和箭竹海:是一对姐妹海,海水澄明,箭竹吐翠,柔情妩媚,婀娜多姿。   剑岩悬泉:海拨3000多米,岩峰奇特,泉水从剑岩背面山腰涌出,飞荡而下,飘逸之美,摄人心魄。   交通:进沟后乘坐环保观光车,或步行游览。

了解更多>>

日斯满巴碉房

日斯满巴碉房

日斯满巴碉房坐落于距壤塘县城88公里的宗科乡加斯满山前台地的石波寨中,是一座非常典型的藏族传统民居碉房,始建于元末明初,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灿烂的民居建筑星河之中,日斯满巴碉房反映了藏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崇高的审美意识,堪称藏民族建筑艺术宝库里一颗耀眼之星。   在藏区的市井城镇、山庄村寨,到处可见一种崇尚凝重、沉稳和崇高的民居风格。藏族的民居建筑,大部分为二三层的石木结构,主要依据山形地势而修筑,建筑格式为方形平顶,平面略为错开造成体块搭接,各翼以厚实的矩形的块体为基调,耸立而上,逐次收合。色彩上习惯大片石墙上粉白或涂红,嵌上梯形黑框的小窗,具有鲜明的线条和整齐的韵律,既表现了生活的热情和生命的律动,又表现了沉思的理性和脱俗的风度。在青藏高原,藏族人民创造了不少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碉房是藏东地区藏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是藏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分布广,在阿坝州和甘孜州都有,其中以阿坝碉房最为典型。   这种碉房一般是三到四层的楼房,朝向大多是南向或东南向,平面方正,外墙坚实。以四层碉房为例,其典型布置是:底层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二层为灶房和贮藏室,三层为卧室,顶层设经堂和晒台。楼上主要房间敷设地板,人席地而坐,屋中间有一小天井贯通楼层,作通风采光之用,各层之间以独木梯相连。底层一般无窗。只设通气孔,二层以上窗口既少又小,且排列不齐。墙身上窄下宽,厚实粗重,有明显收合。整座碉房外形简朴,很少装饰,在山区中显得比较活泼和富有生气。这些碉房,有的临街临河,有的傍山偎翠,特色鲜明,犹如灿烂的山花,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   日斯满巴碉房是四川省乃至全国发现的年代最久、规模最大、层数最多、建筑最高的藏族传统民居建筑,因此,它被誉为“藏族民房之王”。碉房背靠青山,前临绿水,左右两则是乡村公路、农田和石波寨,且坐西向东依山顺势而建。墙基北高南低,平面布局为长方形。碉房共分九层,下大上小,通高25米,自二层起层层靠北内收成台,北石墙自底直通顶部,顶层面积仅为底层的六分之一。因而无论侧观或正看均如拾级阶梯一般,十分精美壮观。碉房底层是牲畜圈,二层北为厨房,南为客厅,三四层为寝室,五层为佛经堂,六层以上为杂物库房。自二层起各层均置木质走廊,用于晾晒粮食或乘凉。三四层还建有木质吊脚楼厕所,二层以上每层皆开有一扇大窗户和若干小窗孔,作通风或了望之用。日斯满巴碉房系该地土司为其画师修建的,现已传承使用十三代。根据当地传孙不传子的习俗计算,其建筑年代应在元末明初。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日斯满巴碉楼的保护工作极为重视,先后斥资40万元对其进行了维修。整修后的碉房面貌更是焕然一新。   走进加斯满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加斯满山前台地南沿高高耸立的碉房,远远看去,像高大伟岸的巨人巍然挺立。走近一看,便可发现这座碉房十分浑厚、凝重、雄伟,给人一种崇高、伟力的美感。藏族先民修建碉房既是为了在高寒地区保暖、贮藏粮食,也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扰。因此重在厚实坚固,而不求表面的光洁,并且大多建于险要之地,以便防守。碉房在布局上错落有致,体现了一种整体意识和非凡的气势。这种民居形式与《史记》、《后汉书》等文献所载秦汉时期盛行于川西北地区的“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十余丈”之“邛笼”建筑可谓一脉相承,具有较高的历史及科学研究价值。   藏族碉房建筑是一种凝固了的文化,是能长期保存下来的一种文化形态。它静穆地站立在青山绿水之间,沐浴着日月光华,接纳着山川灵气,一石一木都浸透了藏族古建筑的雄风石韵,信手搬拾一块石片就能触及它数百年的石脉。它反映了藏族人民豁达的气度、博大的胸怀和民族的伟力,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