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四川

四川

四川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千年古都,人杰地灵;多元文化,民族走廊;巴山蜀水,巍峨壮丽;中国国宝,熊猫故乡;天府美食,誉享天下;无法拒绝的热辣美食,让人惊艳的自然风光,古蜀文化的发源之地,在四川。

竹庆寺

竹庆寺

竹庆寺,汉语意译即“大圆满寺”,全名“竹庆邬坚禅林”。竹庆寺位于四川甘孜州海拨3800米的德格县北部,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六大传承寺院之一。竹庆寺是藏传密宗大圆满法的教授传承发源地,又译为“佐钦寺”。寺院建于公元一六八五年,在此后三百多年历史中,该寺曾出现过十三位虹化大成就者以及许多修成正果的通人证士(如麦彭仁波切、巴珠仁波切等)。现有僧人五百多名,寺院管理极为严格,道风淳正,地理灵峻,寺院所在的雪山上下布满成就者的修行山洞与道场,是极具加持力的修行圣地。 虽然竹庆寺历史悠久,享有盛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上个世纪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后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各方面热心人士的帮助下,竹庆寺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在法王白马格桑仁波切、珠巴仁波切、伍金仁波切三位前辈的亲切关怀下,由几位年轻主事活佛挑起了寺院重建的重任。在他们的具体领导下,全寺僧众与护法信众一起进行了艰苦与有成效的各项重建工作,使竹庆寺这一古道场正在恢复其历史上昌盛时期的面貌。   竹庆寺总寺虽只有500多出家众,但有分属寺300多个座子寺,遍布康藏地区及海外;是颇具影响力的藏传佛教寺院。如珠巴仁波切(亦称“竹巴仁波切”、“土登尼马活佛”)是藏传佛教“大宝伏藏”殊胜灌顶的持有者。《大宝伏藏》是工珠·云登嘉措仁波切所汇集的,即将桑杰喇嘛至德庆岭巴之间所有百余名伏藏大师所得伏藏经藏汇为一集,共六十二函;《大宝伏藏》是藏传佛教各派共同珍视的佛教宝典,也是全人类的伟大精神财富。据了解,历史上竹庆寺仅举行过二次“大宝伏藏”的灌顶法会。目前许多汉藏弟子都在祈请竹巴仁波切传“大宝伏藏”的殊胜灌顶。 位置:位于四川甘孜州海拨3800米的德格县北部   到马尔康转乘康定至石渠的班车,竹庆镇下车后步行前往 竹庆寺相册

了解更多>>

竹核温泉

竹核温泉

竹核温泉可分为一大一小两个温泉。竹核大温泉位于昭觉县竹核乡大温泉村,距县城14公里,海拔1905米,属热泉,泉眼水温50℃以上,矿化度0.2-0.21克/升,PH值为8.4,水化学特征为碳酸氢纳、钙(HC03-NaCa)型,流量19.69立升/秒,主泉眼位于志留系灰岩,角砾岩破碎带。现修建有四季皆宜的游泳池一个(1000m2),沿牛洛河河岸修有占地达27亩的养鱼池,所喂养的罗非鱼内外驰名。竹核小温泉距大温泉约1公里,水温44℃左右,流量5.6立升/秒,矿化度为0.075克/升,PH值6,水化学特征为碳酸氢钠、钾,氯钙型水(HC03CL-K+Na+Ca),该泉下游也建有养鱼池7.8亩。

了解更多>>

竹巴龙自然保护区

竹巴龙自然保护区

竹巴龙矮岩羊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濒危动物矮岩羊及其天然繁殖基地为主的州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建立。保护区面积142平方公里,区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1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

了解更多>>

朱氏节孝坊

朱氏节孝坊

朱氏节孝坊位于井研县与荣县交界处广胜乡杨佳村四组。该节孝坊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距今已有160多年历史。它呈“一”字形布局,仿木石质结构,四柱三开间,三重檐歇山式顶,面阔4.8米,高8米,上面用浮雕形式塑6条腾云祥龙,14幅戏剧人物,以及栩栩如生的花木、动物等图案。特别让人赞不绝口的是整个牌坊上的图案造型生动、雕刻细腻,人物表情神态极为传神,衣带飘舞的情景都活灵活现。牌坊中心上方有以阴刻手法书写的一道“圣旨”,而中段阴刻朱氏节孝事迹,让其孝贤德行流芳千古。   1988年8月4日,该坊被县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3月,被乐山市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珠山风景区

珠山风景区

珠山,原名“猪山”,在南充市嘉陵区文峰乡,距市区约六十公里。 关于“猪山”的由来,曾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据说早年嘉陵江常泛洪水,给沿江人民的生命与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尤其是人们横渡嘉陵江十分不便,许多人葬身鱼腹。此事为鲁班爷知道了,他一面在江对岩的鹤鸣山上修了一座塔(据说是今天的白塔)以镇江水,一面又准备在嘉陵江上架起一座石桥。架石桥自然需要大量的石料,如果靠人工搬运这些石料将十分费事,于是鲁班施展法力将石料变成一对“猪儿”,从石场赶往果州城走。据说天下之水尽归龙王管理,鲁班修桥事先没同龙王商量,龙王很生气,便化作画个白发老头前来阻拦。那天,鲁班正赶着“猪儿”往果州赶路,当来到离州城不远的射洪庙时,便于龙王变化的“老头”相遇了。“老头”问“师傅毫米样急冲冲地是要到哪去呀?”鲁班说“赶猪儿到城里去卖。”“老头”装着很惊讶的样子指着“猪儿”说:“这哪里是一对猪儿?!这明明是一堆烂石头嘛!”有一种说法,神仙之事称为“天机”,“天机”不可泄露,一旦被人点明,一切便将还为本相或化着一片烟云。“老头”的话刚一出口,那对“猪儿”立刻变成了两座卵石山丘,从此文峰乡射洪庙前便有了这座山坡,人称之为“猪山”。 其山倚江而立,雄刺长天。北斗星望市区,南眺青居,风光独秀。从1973年起,原南充市党政机关干部开始在卵石山坡上种植马尾松,几十年过去了,如今这些松树已基本成材,将昔目的荒坡装点得青翠满野,碧树映晖。近几年,人们又在山上建了麒麟阁,古朴典雅,风格独具;山的一侧还有古汉墓,可入穴以探。为适宜旅游发展的需要,山上还添了路道、亭台、茶园等设施,山名也改名为“珠山”,初步形成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要体的旅游风景区。每当春天来临,来此春游的人络绎不绝。徜徉于苍翠柏之间,流连于山色古墓之中,快意非常。登临麒麟阁,远山近江尽收眼中,江风袭来,清新无比,真有“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快慰。 地址:嘉陵区文峰乡

了解更多>>

珠日神山景区

珠日神山景区

来雪域旅游,就不得不看神山金马之神----珠日神山。传说此山原是一头紫色的野牦牛,为寻觅一个美丽而富饶的栖身之地,从遥远的地方逃遁至金马草原。野牦牛赋于神灵的嘱托,在遁至金马草原的刹那间,升化成永恒的雄姿。千百年来,色达人便把该山视为他们共同拥有的守护神,并成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成为金马儿女精神力量的源泉。 据记载,珠日神山是莲花生大师曾加持过的雪域支神山之一,这里不论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都有神奇的传说。珠日神山有很多形状奇特的岩石,绝壁上还有各种有趣的难以解释的天然神秘图案,以及天然形成的笔力遒劲、刀法圆润的各种诤言,各有奇姿,各具妙色,颇具抽象之美,且随处可见历代高僧大德的正果印迹,还有格萨尔大王征战四方的足迹和王妃珠姆的背水桶。传说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有缘之人能超越时空,进入时空隧道(曾传言一牧童在神山脚下睡着,醒来时,已历过了五十年)。每至夏季,神山四周碧草如毯,满山遍野绚丽多彩的野花以醉人的芬芳飘溢在娇绿的原野,湛蓝的天空浮动着旖旎的白云。每年藏历六月初六,朝圣、祭祀的骑手们,穿上华丽的服装转山、煨桑.挥撒隆达、插立经幡、高诵佛经,祝愿五谷丰登,祈祷六畜兴旺。

了解更多>>

珠母措

珠母措

珠母措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的龙灯乡境内,川藏北线上侧,紧邻然姑寺,交通方便,传说珠母措,格萨尔的一位爱妃曾在此洗头,留下了一个千古绝唱的风流佳话,湖水碧波荡漾,水草丰饶,五颜六色,黄鸭成群,嬉戏自如。

了解更多>>

周口古镇

周口古镇

位于蓬安县城区西北的周口镇,迄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有不少明清风格的民居建筑和古代文化遗迹尚存。最近,我和新闻界的朋友,在县文物管理所郑所长和小汤陪同下,兴致盎然地参观了这个古镇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三条老街。   盐店街在周口镇最北端,宋代以前叫驿马道,是早年从仪陇、营山方向进入周口镇及蓬安县城的重要门户。后来商贸繁荣,处于水陆要冲的周口镇成为川北货物的集散地,各种盐号商铺云集于此,遂改名为盐店街并一直延续至今。1933年,红四方面军一部即由此街进入蓬安县城,沿街留下不少石刻标语,故又称红军街。   此街宽约4米,长约百米,呈东北西南走向。街的东北端伸入龙角山麓,一株需5人合围的黄桷古树傲然挺立于街头。高逾3米的砖砌老式门坊,其上嵌有“周子镇”三个大字,矗立在街的西南端,与街那头的黄桷古树遥相呼应。   据郑所长介绍,此门坊为正式进入古镇的标志。《蓬安县志》载,周口原名舟口,又叫舟镇,取嘉陵江上往来舟船皆停泊于此之意。宋代大学者周敦颐,所作《爱莲说》一文传诵天下,世称濂溪先生,曾路过舟镇,转乘船只顺江下合川。蓬安士绅学子慕其学识人品,闻讯列队于驿马道旁,欢迎并盛情挽留濂溪先生逗留舟镇讲学,因此,舟镇又称周子镇。宋以后,特建濂溪祠,立石碑刻铭诗以作纪念。   街两旁是木穿斗结构的传统民居,看上去立柱因年代久远已经倾斜,而内行人讲实则相当牢固。屋檐下的石头街沿黑黝黝的,用手一摸,似有潮意;传说是盐挑子和盐包数百年间经常囤积在街沿上,盐粒长期渗漏渍染所致。偶见银发老人坐在门前藤椅上,眯了双眼晒太阳,神情闲而自得。又见两个穿开裆裤的顽童,头碰头趴在门旁一水桶粗的鹅卵石上玩耍,任人走过却连觑也不觑一眼。见我们惊奇,郑所长笑道,过去古镇的街沿上,家家户户门旁都有如此大一个鹅卵石,苦夏溽暑时节,人们便坐在上面纳凉聊天,好不惬意。这是古镇沿袭已久的风俗,而今在其他老街,却是难得一见的独特风景了。   穿过“周子镇”门坊,向西拐就到了长约800米的下河街。此街比盐店街略宽,自东向西抵达嘉陵江水码头。街上的小饭馆、杂货铺、剃头店、小客栈等比比皆是。来这儿的,多为附近沿江乡镇进县城办事的农民。事情办完,往往时已近午,与老街仅百步之遥的县城新街区那些装潢漂亮的餐厅,他们大多消费不起或不习惯,便邀约二三熟人,在此街经济实惠的小馆子,点几个菜,打一壶泡酒,再舀一大碗帽尖儿干饭,酒足饭饱之后,各自挑担背包,从水码头坐船回家去。   下河街古迹甚多,万寿宫和武圣宫分布在街中心地段的两边,沿江的街头,即今县土产公司库房处有濂溪祠遗址;正对街口的江岸有画江楼和刻诗石碑,传说唐代大画家吴道子曾登临此楼描摹嘉陵江景色……可惜这些珍贵文物古迹大多不存了,仅留遗址供后人凭吊缅怀。   唯有老式民居保存较好,听居委会曹大妈说,去年峨嵋电影制片厂“古镇纪录片”摄制组,专门来这里拍摄过两个四合院的镜头。此街还有?景:因地势由高到低,下河街的台阶甚多,凡在台阶梯步处,堡坎上头的老房子外面,必有一排带长条凳可供休憩的木栏杆,当地人趣称为“美人靠”。说是过去古镇上,有姿色且又有闲暇的青春女子,常斜倚栏杆嗑葵花籽,看街上来来往往的红男绿女以消遣时光。这在我们听来,真是一幅艳美的古镇风情画。   顺河街最短,仅几十米长,紧挨着下河街南侧。与江面平行的街道上,其实只有半边老房子,另一边临江,视野十分开阔。半边街的房门大多紧闭着,鲜有人声。一个戴老花镜的大爷,在自家门口烧了一炉炭火,坐在矮板凳上,一只赤脚用脚趾居然拉得风箱呼呼生风;一只手握钳子夹住烧红的铁块,另一只手举铁锤在铁砧上敲打,“叮叮当当”的清脆声使这半边老街愈加显得空寂冷清。郑所长告诉我们,不久这条街就要消失了,它已列入了滨江大道的开发规划中。   半天的匆匆游览,周口古镇的三条老街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像这样基本完好且集中的老街,应该说在很多地方今天都难以见到了,这是历史留给后人的不可再生的宝贵遗产。如果政府能够投入适当的资金妥善保护及合理的规划古镇老街,这将推动当地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了解更多>>

周家溶洞群

周家溶洞群

兴文县石海洞乡周家沟,山峦起伏,秀色苍然,就在这崇山峻岭之间,谁也说不清埋藏着到底有多少溶洞。据二十世纪80年代初步勘测,仅景区内就在大大小小的溶洞50多个。它们纵横交错,构成一个庞大的洞穴群体。其中神龙洞、神风洞、神烟洞三洞相连,规模最大,总面积达100多平方米。三洞各具特色,神龙洞瑰丽堂皇,宛如“东海龙宫”;神风洞宏佛深邃,面积有40万平方米,是天泉洞面积的4倍多,洞道长6公里,又称“地下长宫”;神烟洞烟雾弥漫,人称“迷宫仙境”。   如此神奇的地下世界,据地质学家考察,早在距今2亿7千万年到2亿4千万年时,这里原是一片汪洋大海,大约在2亿4千万年到2亿3千万年之间,这里才上升为陆地。在距今约7千万年时,全世界发生了大的造山运动,这里石灰岩地层发生褶皱、断裂,经过含二氧化碳和草酸的雨水和流水长期淋滤,浸蚀及崩塌,形成了今天的面貌。这就是所谓的“石海洞乡之谜”。  1980年,兴文县拉开办旅游业的序幕,三“神洞”随天泉洞的开发问世。引起了国内外旅游者的极大兴趣,并成为保险猎奇者和地学家考察的必选之地。1983年,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石海洞乡,赞誉兴文的岩溶风光为“天下奇观”。不少人游观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瞿塘之险、剑门之雄;或者欣赏过广西溶洞之美、云南石林之奇、但是当见到兴文石海洞乡乃集秀、幽、险、雄、美、奇之大成,不禁为之震惊,拍案叫“绝”!三“神洞”面积均在10万平方米以上。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仅宏伟壮观,琳琅满目,而且冬暧夏凉。因此,既是赏心悦目,探险猎奇之所,又是名副其实的休闲避署胜地。在神风洞内,距进洞口号3000多米,离地面垂直深度300多米处,一股强劲寒风吹出,风速达1.2米/秒到1.4米/秒,令人毛骨悚然。进洞不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根拔地而起,岿然矗立,直抵天棚的“镇海神柱”。从神柱下行,便进入深邃而又美妙的地下世界。洞内光线昏暗,道路坎坷,且洞中有洞、石柱、石笋、石帘、石梯田、石钟乳、石花等比比皆是,千姿万状。其中,参差耸立的怪石,酷似身着武装的“镇洞武士”千雕万镂,顶平如台的一蹲巨石,名“三笛台”。传说从前,有三个?族牧童,见其精雅别致,放牧时常相约攀上台顶席地而坐,竟赛笛技。洞内的风声和流水声交汇在一起,活像从笛中飞出的抑扬顿挫的美妙旋律。台侧,“玉树琼花”,其上花果累累,大如柚桔,小似樱桃,玲珑剔透。如此精雕刻,即使雕家见了,也不免为之感叹!洞中一走廊,名“水晶宫”,银装素裹,壁间石花纷呈,如珊瑚、翡翠、琥珀,令人目不暇接。更奇特的是,洞中竟有层层叠叠的石“梯田”。田中虽无禾苗、稻谷,但田水澄澈如镜,内陈无数晶莹白里透黄的“洞珍珠”,还有“普贤骑象到峨眉”、“文殊青狮吼连天”、“观音菩萨渡南海”栩栩如生,教人浮想联翻。  神龙洞是三洞中的佼佼者。该洞为两大洞穴连生体,有天然石桥即徐霞客所谈的“石梁”使之相通。桥高30米,呈拱圆型。拾级70余步,便是顶端“龙门”。洞道倾斜曲折,分上下两层。洞口以西为上段,长165米,由两廊接一厅构成:前廓长80米,宽4至5米,高2至4米;后廓长85米,宽、高略似前廓;厅高20米,广2500平方米。洞口以东为下段,长180米,宽12至14米,高3至5米,末端有洞口。  除进洞口外,另有几个洞口和天宫分地面相通。洞道上看的“水晶长廓”,两侧钟郛洁白晶莹,给人光明、清凉、宁静的美感。长廓直达“龙宫大殿”。殿顶钟郛垂悬,宛如宫灯。殿中一石柱名“镇海神塔”,高20多米,径5米,面量灰间殷红,纹理精美,使大殿显得更加恢宏华丽。殿内大大小小的钟乳石,击之为钟、鼓、磬、木鱼声,若同时敲打数石,各种声响齐鸣,如同庆典奏乐。在“龙宫宝座”前的“龙子求婚”一石形若少年,屈膝呈跪拜状,像是龙子向父王倾吐爱慕恋人的心愿,维纱维肖。其左“龙女吹笙”,一石宛若少女,粉项低垂,怀抱玉笙,若有所思。是龙女在抒发闲愁苦绪,还是在讴歌宫廷太平战世,颇费思想。四周的“虾兵蟹将”、“巡海夜叉”肃立,守护着龙宫大殿。殿旁,由石柱、石笋围成的“龙女闺房”,其顶端钟乳悬挂,如珠帘高卷,室内石花纷呈,婀娜多姿,若龙女妆奁。殿外,无数石花堆砌,状如麦菽、稻谷、瓜果、蔬菜、家禽等,一派丰收景象,帮名“丰收台”。最神奇不过的是“三滴水”洞顶一缕清泉滴在一巨石上,早滴东,午滴中、晚滴西,周而复始,从古至今。考其原因,主要是受洞中气流影响,使滴水有规则地改变方向所致。此外,“雄狮望月”、“仙女下凡”、“玉佛莲台”、“龙宫习瀑”等,无不耐人寻味。游人至此,工作的疲备和旅途劳累,不禁爽然自失  神烟洞最神奇莫测,常年烟雾缭绕。烟雾涌出洞口,或飘浮滚动,如惊涛巨浪;或冉冉升起,形成五彩云霞,气象万千。洞中阴森,寒气逼人,石柱、石笋、石钟乳星罗棋布。洞道迂回曲折,扑朔迷离,宛如“八阵图”,人多望而却步,故非勇者不敢入。  神奇绝妙的地下世界,埋藏达亿年之久,无人问津。昔日徐霞客先后考察过我国各地的101个溶洞,可在他的巨著《徐霞客游记》里,却没有留下石海洞乡的只言片语,不能不说是一种憾事。这大概是历史的、地理的、交通的和物质条件诸因素限制的原因吧。要不是新中国,要不是改革开放,要不是要振兴兴文经济,不知道她在地下还要继续埋藏多久?可如今她终于出露在祖国的大地上。然而,好毕竟是初出深闺的少女,虽然天生丽质,但时移俗易,她不可能没有一点外包装。只有这样,她那天姿国色,才能充分地展现出来,获得更多人的爱慕和拥抱。可以断言,在当今全球方兴的旅游大潮中,随着兴文建设旅游大县开发计划的实施,她有希望一改旧容,成为四川省山河又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成为国内不可替代的岩溶景观胜地。

了解更多>>

重龙山风景区

重龙山风景区

重龙山在资阳城东北隅。据《方舆胜览》载:因其“山势盘屈,隐若龙转”而得名。山上名胜古迹甚多,有永庆寺、来鹤亭等古建筑,与北岩君子泉连在一起,自古以来为游览胜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国10年,资中县知事刘英山建重龙公园。初时规模甚小,民国15年川军王瓒绪扩建公园,修葺山房殿舍,建别看听泉楼。之后公园还建有茶园、陈列室、动物园、饭馆,公园游客众多,闻名蜀中。 永庆寺 在重龙山顶南侧,始建年代不详,明洪武时重修,嘉庆三十八年(1559年)又加以培修。永庆寺殿宇崇弘,房舍罗列。站立寺前远眺,城市景色历历在目。正如明按察使杨舜原诗云:“万丈青山插太空,楼台妆点梵王宫,昴霄鸳岭倘徉处,如带珠汇指顾中。”如实地描绘了它的绮丽风光。 寺前有石牌坊,上为“重龙古迹”,两旁有联曰:“双鹤横江,缅仙吏遗踪,百尺楼头寻鹤架;重龙绕郭,踵名贤旧址,三台渡口望龙门。”牌坊背面上书“西蜀名刹”。两旁有联曰:“倚汉凌云,洵是西方法界;闻掬水,分明胜地曹溪。” 牌坊后是“文命诞敷”牌楼,其后是永庆寺天王殿,殿后有重檐八角亭楼。传为宋代修的“来鹤亭”,亭后建有普陀殿。殿后有大旱不竭的“天池”。天池后是大雄宝殿,右侧有月池。 北岩石刻 在重龙山北坡。《中国名胜辞典》亦载:“资中东、西、南、北四岩皆有石刻,而以北岩雕刻最美。”摩崖造像分布在君子泉和古北岩上端两处岩壁间,共一百六十龛,一千六百四十八尊。北岩岩壁间有君子泉,壁间有苏东坡书写的潇洒有力的“唤鱼池”三个大字。 与北岩对应的有城西的御河沟石刻。城东罗汉洞的东岩石刻也颇具声名。其中东岩“释迦拈花讲法图”为全国仅有。唐代自湖南浯溪翻刻的颜鲁公书《大唐中兴颂》是颜鲁公平生第一书法。浯溪原刻已毁,四川仅存剑阁和资中两处。 门票:重龙山4元/人、重龙阁2元/人景区管理处电话:0832---5522506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