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四川

四川

四川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千年古都,人杰地灵;多元文化,民族走廊;巴山蜀水,巍峨壮丽;中国国宝,熊猫故乡;天府美食,誉享天下;无法拒绝的热辣美食,让人惊艳的自然风光,古蜀文化的发源之地,在四川。

刘氏庄园

刘氏庄园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属社会历史类的遗址性博物馆,原名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1958年10月建馆,199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之一。
大邑刘氏庄园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西郊52公里的大邑县安仁镇。整个庄园占地总面积7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建筑时代为清末至民国,分布为南北相望的两大建筑群,南部俗称老公馆,北部俗称新公馆,南北相距200米。
建馆四十年来,大邑刘氏庄园积累了丰富的藏品,馆藏数量较多,内涵丰富,现有文物、藏品2万余件。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庄园建筑群。庄园遗存的大量实物和文献资料以及独具特色的庄园陈列,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是认识和研究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文化及四川军阀史、民俗学的重要场所和实物现场。这座庄园是近代四川地主庄园建筑形式和风景的典型。是旧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是社会发展史的一个断面。
庄园位于四川大邑县安仁镇场口,是解放前大地主刘文彩的宅园。它修建于1928一1942中,占地70余亩,房屋三百五十余间,分老公馆、新公馆两处。庄园四周风火墙高达两丈余。当年刘文彩在这里每霸占一户农民的房产土地,就修一层墙,开一道门,整个庄园重墙夹巷。建筑十分侈豪,有长方形、方形、梯形、菱形等各种造型,处处楼阁亭台,雕梁画栋;各种格子窗栅,雕花门缕刻飞禽走兽、奇花异草、吉祥博古图案等艺术装饰,多达数百种。庄园内部分为大厅、客厅、接待室、帐房、雇工院、收租院、粮仓、秘密金库、水牢和佛堂,望月台、逍遥宫、花园、果园等部分。存有大量实物,是研究中国封建地主经济的一处典型场所。1958年在此建四川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内有著名泥塑艺术《收租院》。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原名大邑地主庄园陈列馆,位于成都市西南52公里处大邑县安仁镇。修建于1928一1942中。占地70余亩,房屋三百五十余间。分老公馆、新公馆两处。庄园四周风火墙高达两丈余。当年刘文彩在这里每霸占一户农民的房产土地,就修一层墙,开一道门,整个庄园重墙夹巷。建筑十分侈豪,有长方形、方形、梯形、菱形等各种造型,处处楼阁亭台,雕梁画栋;各种格子窗栅,雕花门缕刻飞禽走兽、奇花异草、吉祥博古图案等艺术装饰,多达数百种。庄园内部分为大厅、客厅、接待室、帐房、雇工院、收租院、粮仓、秘密金库、水牢和佛堂,望月台、逍遥宫、花园、果园等部分。存有大量实物,是研究中国封建地主经济的一处典型场所。
该博物馆建于1958年10月,196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9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之一。该馆建立四十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藏品,内涵丰富。现有文物,藏品2万余件,规模宠大,保存完好的庄园建筑群,及庄园遗存的大量实物和文献资料,加上独具特色的庄园陈列,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为认识和研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文化建筑及中国四川军阀史、民俗学的重要场所和实物现场,是旧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是中国社会发展史的一个断面。
1965年,在原庄园主刘文彩的收租现场,雕塑家们将中国的传统雕塑技法和西方的现代雕塑艺术结合起来,运用典型化的创作手法,创作出了中外闻名,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超级现实主义雕塑杰作《收租院》,对外展出后,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和广泛的影响。
刘氏庄园“小姐楼”
小姐楼系民间俗称,又称“绣楼”、“闺楼”或“绣花楼”。在封建时代,青年女子遭到诸多约束,在衣食住行上均有成文或不成文的要求和训诫,于是,民居中把少女活动限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建筑随之而生,这便是“小姐楼”之缘起。
刘氏庄园“小姐楼”建于三十年代,共三层,为六面六角平面,一、二层面积等同,与外围形成连续式拱廊,恰好构成一个浑圆的圆圈,而顶层天廊,正是下两层廊道上房面积之和。顶层面积适度,光线良好,视野开阔,既可府视庭院,也可遥望田野。 这栋“小姐楼”基本为砖木结构,皆系青砖勾白线柱墙框架,尤其精道别致在六面攒尖屋顶,它和丰园,三角窗户及柱式拱廊结合在一起,透溢出二、三十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中西式建筑风貌。
然而,由于诸多原因,这座颇有艺术价值的小姐楼长期关闭,现该楼整理一新,后于97年元月一日正式对外开放,为游客参观刘氏庄园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同时,该馆还在“小姐楼”墙体张挂名人字画和左代仕女图,并搜集近30处全国各地“小姐楼”的照片和图画,以“风姿绰约的小姐楼”为题,专门设置“小姐楼辅助陈列室”,供慕名前来的省内外游客区别、鉴赏。

了解更多>>

刘光第墓

刘光第墓

刘光第墓,原在赵化镇罗汉寺,1984年,经自贡市人民政府批准,将刘光第先生骨殖迁葬于县城五府山革命烈士陵园后部,供后人凭吊。由赵朴初为刘光第墓题写了墓碑。

了解更多>>

刘伯坚烈士纪念碑

刘伯坚烈士纪念碑

刘伯坚烈士纪念碑位于平昌县城二公里的佛头山腰,一九八六年落成.
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亲自为纪念碑揭幕,邓小平题写碑名,纪念碑以“忠魂盛开革命花,正气凛然照万代”为主题,纪念碑列为省级重点文物,现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置:位于平昌县城二公里的佛头山腰
纪念碑南为江阳公园,北为省级森林公园佛头山,佛头山雄姿高距,苍郁葱茂,桃李芳香,桔梨遍山,俯视山下,江阳十景尽收眼底,通巴河烟波浩渺,滔滔东逝,小艇逐波,双桥飞架,山城相辉。

了解更多>>

刘备墓

刘备墓

史称惠陵。在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内之正殿 (刘备殿)西侧。史载,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刘备病死永安宫(在今四川奉节县城),五月梓宫还成都,八月葬惠陵。后主从诸葛亮之意,先后将甘、吴两位夫人合葬于此。墓拔地而起,呈圆堆形,高12米,周长180米,占地3亩,形若小丘。茔上树木参差,绿草茵茵,墓边古柏森森。四周围墙环绕,万竿修竹,枝叶婆婆,寂静清幽。陵墓建筑,由照壁、栅栏门、神道、寝殿等组成,排列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自成一体。照壁长10米,高5米,正中镶嵌菱形石雕,上刻环绕双龙戏珠,与四角石雕蝙蝠相映成趣。栅栏门宽12米,进深7米,三开间,正中悬挂“汉昭烈陵”匾额。神道两旁翠柏绿树参差错落。寝殿面阔11米,进深8米,建于高0.4米之台基上。左右两壁嵌有石碑3块,是后人为惠陵留下的题记。殿内正中置明代铸造的三足大铁鼎一个,造型古朴,鼓腹双耳,纹饰繁复,口径0.7米,高1.24米。寝殿之后,矗立着阙坊建筑(清康熙七年1668年建)。阙坊正中镶嵌墓碑一通,弧形碑帽上雕刻双龙抢宝彩绘浮雕图案。碑身正中阴刻楷体“汉昭烈皇帝之陵”七大字,是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阙坊后面是千年古家刘备墓。

了解更多>>

留春苑

留春苑

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张道陵创立了五斗米教(即道教),并亲自开创了传教区域 共二十八处,道都作为中国唯一的“国粹”开始生根发芽于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在张道陵二 十处传教区域中,什邡共有两处,即后城山治和公慕治。这两处地方是氐族聚居地,其家教 鬼道就是道教的基础。晋末,道教在雍齿城北面兴建紫极观,供奉“三清”。帝建德 三年(公元574年)灭佛道二教,罢沙门道士,易学家卫元嵩从长安返蜀,住紫极观隐居著书 年。卫元蒿卒后,即葬棺观内。
卫元嵩作为一代易学专家,其成就留名史册,中国易学三派:“连山”易、“归藏”易、“ 周易”,其中“连山”早云佚,“周藏”鼎盛,“归藏”一家现今只剩卫元嵩一家的《元包 经》了。嵩卒后,唐代追封他为“希微真人”,宋时又为其建“卫先生祠”,其墓被称为“ 卫真人墓”。
现在留春苑为古紫极观一角,可见当时紫极观之鼎盛。
从历史上看,历代五朝及什邡治守都 注重对留春苑修复增补经营,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什邡复肢,县署为紫极观,留 春苑作为县署一隅,种植花木,名为“西圃”,圃外对城墙,墙身为灰土版筑,明正德上( 公元1513年),知县梁迁易土为砖。明嘉靖年间,什邡知县熊儒在西圃“露青轩”外植樟、 竹、梧桐、芭蕉、桑、松等树,以资观赏。
留春苑初具古典园林之貌,是清初以后。康熙五十九(1720年),什邡知县丁士一主持挖曲池 ,各润泽池,池中污泥积池东岸以种竹,积西岸都为屿为亭,知寄畅亭,再于全园遍植桃、 柳、梅花。丁士一还赋诗“署圃西边靠女墙,昔时荆棘半成荒;年来次第删除尽,为种梅花 阔拓桑”。丁士一之后有乾除九年(公元1744年)知县史进爵在池南建“伴鹤亭”、“观德亭 ”,建“留春坞”于池北;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知县陈锡霈挖池池垒山,上建斗室, 三十七年知县钟寿康将“伴鹤亭”改为三面临水的“青白轩”,作为赏荷品茗处——至此, 留春苑已独立于紫极观外而自成佳山好水的园林景点。

了解更多>>

灵鹫山风景区

灵鹫山风景区

芦山县有两大旅游资源。一是灵鹫山大雪峰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原始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可开发冬季赏雪、春季观花、夏季避暑、秋季看红叶的四季旅游区。二是以汉代文物古迹为主的名胜资源,即樊敏碑、阙、王晖石棺等文物馆藏,是以自然景观与汉代文化紧密结合的旅游胜地。
  (1)大雪峰:距芦山县50公里,海拔5364米,终年积雪,山势险峻,雄伟壮观,幽谷青溪,高山湖泊,宁静美丽。是距成都较近的观光赏雪的旅游区。
  (2)杜鹃林:成片杜鹃林带(1千多亩),位于灵鹫山下,四周原始森林和灌木丛生,春季红、黄、紫、白色30多种杜鹃花,争艳盛开,秋天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奇丽壮观。
  (3)南天门:穿过一段峡谷,进入汇源桥,山势陡然增峻,山封林密,微见漂涉天际。这里海拔2800米,积雪半年,雪厚0.5-1米之间,游人滑雪,登山至顶,天际豁然开朗,蓝天白云,大雪峰巍然屹立,雄伟壮观。
  (4)飞人瀑布:位于南天门之下的群瀑之一,瀑水从山崖直下,形成左右分流,形如“人”字,好似神笔书法苍劲有力。
  (5)象头山:沿黄水河东岸而上,回首南山,形如象头。象耳、象鼻,好似精工雕作、栩栩如生。
  (6)东汉石刻馆:建于东汉建安十年,位于芦山县城。芦山是有“汉代文物之乡”之誉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馆内藏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樊敏阙及石刻”等二十多件(组)汉代珍贵文物。有其观赏和研究价值。
  (7)王晖石棺及石刻:位于芦山县城相距樊敏阙1.5公里。王晖墓早年被盗,1942年发掘。石棺造型雄伟,棺体及棺盖分别为整块红砂石雕造,全长2.5米,宽1.01米,高0.83米。以高浮雕工艺在盖首和四壁分刻5幅图像。其精湛的石雕艺术很有观赏和考古价值。
  (8)芦山县博物馆:馆内收藏有新石器石代至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物近万件,有一、二、三级珍贵文物数百件。是雅安旅游线上历史文化景点。
  (9)黄山松:在灵鹫山景区悬崖地带,山石裸露,松攀峭壁,多姿的松树相映成景,略显黄山风貌。

了解更多>>

灵鹫山大雪峰

灵鹫山大雪峰

芦山县有两大旅游资源。一是灵鹫山大雪峰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原始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可开发冬季赏雪、春季观花、夏季避暑、秋季看红叶的四季旅游区。二是以汉代文物古迹为主的名胜资源,即樊敏碑、阙、王晖石棺等文物馆藏,是以自然景观与汉代文化紧密结合的旅游胜地。
大雪峰:距芦山县50公里,海拔5364米,终年积雪,山势险峻,雄伟壮观,幽谷青溪,高山湖泊,宁静美丽。是距成都较近的观光赏雪的旅游区。
杜鹃林:成片杜鹃林带(1千多亩),位于灵鹫山下,四周原始森林和灌木丛生,春季红、黄、紫、白色30多种杜鹃花,争艳盛开,秋天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奇丽壮观。
南天门:穿过一段峡谷,进入汇源桥,山势陡然增峻,山封林密,微见漂涉天际。这里海拔2800米,积雪半年,雪厚0.5-1米之间,游人滑雪,登山至顶,天际豁然开朗,蓝天白云,大雪峰巍然屹立,雄伟壮观。
飞人瀑布:位于南天门之下的群瀑之一,瀑水从山崖直下,形成左右分流,形如“人”字,好似神笔书法苍劲有力。
象头山:沿黄水河东岸而上,回首南山,形如象头。象耳、象鼻,好似精工雕作、栩栩如生。
东汉石刻馆:建于东汉建安十年,位于芦山县城。芦山是有“汉代文物之乡”之誉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馆内藏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樊敏阙及石刻”等二十多件(组)汉代珍贵文物。有其观赏和研究价值。

了解更多>>

灵岩叠翠

灵岩叠翠

位于山中一大古寺。位于金顶睹光台下的高桥河边。此地与金顶相对高差2400多米,峨眉三峰千佛顶、金顶、万佛顶俨如一道锦屏播种于寺前,层峦叠翠,形成了山中一大恢宏遍地开花美丽的景观。
早在公元4世纪,中印度高僧宝掌大师来此结茅;7世纪初,中国高僧灵龛禅师来此开建佛寺名灵岩:公元1135年,宋高宗赵构重建名光林寺。其时殿宇林立,规模宏大;东至淦洞山,南至卷洞溪,西至解板山,北至石佛岭,下抵临江河,纵横十里,可惜于公元13世纪初一炬成灰。
大约一百年后,宝峰禅师重建,仍名灵岩。从此,爱年续建,到了15世纪,殿宇竟达48重,僧众千人,有策马巡夜之说,成为国中大寺名驰中外。因有红莲溪萦绕于寺区之内,故俗称红莲寺。中国武侠小说《火烧红莲寺》,就是以此为原型而写成的。
寺群建筑于山环水抱丘陵起伏之中,山掩古寺,寺出群峦;山中有寺,寺外有山,景色格外幽静。明代有名的“喜州七贤”常信寺中,唱和不断,佳作累累。
历代的画家们常说:“峨眉如画画不成”。其实他们没有寻觅到这个绝妙的视点。临江河畔的高桥古镇,与灵岩隔桥相对。这里的水流自峨眉三峰之下的柳溪,这里的茶采自人迹罕至的深山,这里的酒是老农的家酿,这里的蔬果是刚刚采自田舍翁的篱园。到此观赏重重的叠翠,品品清香扑鼻的山茶,尝尝醇美的家酿,将会使你找到好的镜头,画出惬意的峨眉山水。

了解更多>>

灵宝塔

灵宝塔

灵宝塔又名凌云塔,因位于凌云山灵宝峰上,故名灵宝塔。凌云山地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汇流处,除因青衣江而得名青衣山外,又因为有栖鸾、集凤、灵宝、丹霞、祝融、拥翠、兑悦、望云、就日等九峰而得名为九顶山。九峰中以灵宝峰最为奇特,又有宝塔一座,更加引人入胜。清人有诗赞曰:揭开灵宝擘云根,三水交投万马奔;光相娑罗坪外见,诸峰罗外此峰尊。据载,自唐以来,峰峰皆有寺庙,是佛教圣地。这里山高林密,风景幽雅,素有天下山水之胜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嘉之山水在凌云之誉。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有诗赞云:生不愿封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但原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灵宝塔建在灵宝峰上。世上的古佛塔有的葬有佛教徒的舍利子,相传通法师的骨灰就安入在灵宝塔中。塔建于唐代,宋建,明清两代均曾修葺。塔形呈密檐式四方锥体,砖砌而成,坐东向西,高38米,共十三级。塔体中空,塔内实际是五层,每级都开有窗眼,既可以采光,又能供游人四处眺望。每层设佛室,内置石刻佛像。石阶沿塔轴盘旋至顶,自塔门而入,可经95级红砂石阶登塔顶。塔顶为四角攒尖式。灵宝塔的结构和风格与西安小雁塔相似。灵宝塔登临塔顶,视野开阔,东面山峦重叠,气势雄伟;南面可见藏经楼、东坡楼;西面江水似天外泻来,三峨如舟浮云海;北面鸟瞰乐山全城,如一只展翅彩凤俯卧在绿波之上。真是东西南北,气象万千。凌云山地处三水汇流处,这里水急滩险。根据山川形势,修建此塔的目的,主要还是作为三江合流处的标志。高71米的大佛是为了镇水保平安,灵宝塔则作为航船标志引导船只,使船工提高注意力,以便安全渡过急流险滩,如今,灵宝塔已成为嘉州古城的一座标志,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凌云栈道

凌云栈道

凌云栈道隐藏在乐山大佛左侧栖鸾、兑悦两个山峰的悬崖绝壁间,被诗人赞为“崖壁上的交响诗”。它削壁穿洞,架虚构空,藏奇露险,婉蜒曲折,似一条腾空的云龙。栈道开凿于1983年初,1984年竣工,同年10月开放。全长约500米,北端与大佛相连,南端与璧津楼相接,构成一条回环曲折的旅游路线。绕佛足,穿“洞天”,便到了栈道北端。相传这里是龙王三太子求学于苏东坡的上山路径,因此被称为“三太子入海处”。往前,是一段悬空架设的“百步栈道”,崖壁上刻着张爱萍、马识途等人的题咏。走在悬空栈道上,脚下涛涛江水,浪涌翻卷。过悬空栈道,攀“窄宽”、“低高”的险坡,上“天梯”,便可到“松韵亭”小憩。距松韵亭10米处有一独立的巨石,高30多米,人称“降魔杵”。立于降魔杵上,叠叠青峦、漠漠沙洲、渺渺烟霭、点点舟帆似一幅画卷映入眼帘;水击、松涛、鸟鸣像交响乐章在耳畔回荡。离松韵亭前行,数十步便到了栈道南端一方亭,名“兑悦”。亭为凿栈道时所建。因分为上下两层,又名“子母亭”。歇息于亭中,抬头,苍峰屏峙;低头,流水潺潺;回首,栈道婉蜒曲折。大自然的造化与人工的雕凿融为一体,美不胜收。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