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四川

四川

四川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千年古都,人杰地灵;多元文化,民族走廊;巴山蜀水,巍峨壮丽;中国国宝,熊猫故乡;天府美食,誉享天下;无法拒绝的热辣美食,让人惊艳的自然风光,古蜀文化的发源之地,在四川。

龙泉砾宫

龙泉砾宫

龙泉砾宫,位于安县县城东南1.5公里安(县)绵(阳)二级水泥公路右侧300米处,交通十分便利。该洞规模宏大、独特,属全国最大的砾岩溶洞,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具有很高的旅游和科研价值。现即将被审定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还被规划为“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景点之一,旅游者日逾千人。

了解更多>>

龙泉花果山

龙泉花果山

龙泉山林木面积约50平方公里,水果有水蜜桃、梨、苹果、枇杷、葡萄等。
花果山中的景观也与别处不同。游客在这里大饱眼福,大饱口福,他们感受到强烈的兴奋与快乐。景区内开放型的果园早先有8个,近年越来越多,游客可进园内自行摘取新鲜水果品尝。每年一度的桃花会和仙桃会、楷杷节等更为热闹,龙泉湖、百工堰的水上活动与都市公园相比更有乐趣。
每年农历二月,是成都居民外出踏青,春游的最好时节。一路上菜花满山遍野,而此时的龙泉山桃花盛开,灿若红霞,满山遍野;山脚下成片的梨花如白雪铺撒大地。加上其他各种时令花卉,把整个龙泉山打扮得春意盎然,姹紫嫣红。缤纷的花朵,如织的游人,使桃花盛会应运而生。
桃花会期间,最有特色的项目是花农们开办的家庭接待站-“农家乐园”,游人在花农家中饮茶赏景,娱乐消闲,更有可口的农村家常风味餐,吃的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别有一番情趣。

了解更多>>

龙泉风景区

龙泉风景区

龙泉风景旅游区位于成都市东部龙尔山上,是1984年以来新开辟的市级风景名胜区。包括花果山、百工堰、龙泉湖、石径寺等景区景点,成渝、成昆铁路和成渝高速公路贯穿区内,另有成赵(镇)、成洛(带)公路也可直达景区景点,交通十分便利、顺畅。

了解更多>>

龙脑桥

龙脑桥

龙脑桥靠近河心的八个桥墩最上面那层条石,分别圆雕成古代传说中象征吉祥的龙、狮、象和麒麟四大神物。气势磅礴,从刀法和布局上看,整座石桥的雕刻比例匀称,工艺规整,造型别致,逼真生动。
特别是对险要部位的雕制精妙入微,龙头上的眼、耳、鼻、须、眉、角、龙甲、龙翅和流云栩栩如生,口内直径仅40厘米、重达30公斤的球形“宝珠”,运用镂空雕刻的技法,竟可在龙口中滚动自如!狮、象、麒麟雕得体质厚重丰硕,昂首挺胸,落落大方,处理得非常洗练,线条轮廓清晰明快,显得刚毅无比,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了解更多>>

龙门山回龙沟

龙门山回龙沟

回龙沟生态旅游区位于彭州市白水河,与著名风景区丹景山、银厂沟在同一旅游线上,紧邻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景区交通便利,距成都市仅76公里。目前已经被国家林业部审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那里的山——雄、奇、险、峻,那里的水——青、幽、秀、美。夏季,最高气温仅24.5℃ ,回龙沟独特的景点还有中草药园区的数百种中药,高山森林区中的森林保健浴。

了解更多>>

龙门山丹景山

龙门山丹景山

丹景山坐落在沱江之源——湔江南岸,为龙门山余脉,相对高度不大,但是山峦迭翠,风光秀丽,自古就是“灵秀独钟”的“西蜀名山”,享有“丹岳岱宗”之称。汉时即为道家先哲静修炼丹处,佛教东渐后又为佛道共处之山,寺观特盛。“崇峦架殿,叠嶂营楼,鹤林圣迹,龙泉佛影”,就是其真实写照。然而,令古今名人向往,留恋的还是丹景山的牡丹。丹景山自古就是著名的牡丹观赏地,肇源无端,唐时即盛,历五代至宋大盛。洛阳沦陷于金,丹景山为全国唯一著名牡丹观赏基地,但绝非仅因治、曹陷落而彰名,最主要的是丹景牡丹盛开于山野崖间,花叶倒垂,极具野趣而闻名遐迩。据史文典籍记载:初唐四杰之首王勃遭贬入,应故友九陇县令柳太易之邀游丹景山,留下了传颂千古的〈益州九陇县龙怀寺碑〉,对丹景山恣意描绘,大加赞赏:“丹溪漏月,碧洞栖烟。叶蹬三休,花严四密。”这即是对悬崖牡丹的真实写照。元宣年间,诗圣杜甫流寓成都,应挚友著名诗人彭州刺史高适邀请,游丹景山赏牡丹,面对如霞国色,花海倘佯,远观近玩,诗兴大发,写了著名的牡丹诗《花底》:“紫萼扶新蕊,黄须照万花。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恐是潘安县,堪留卫介车。深知颜色好,莫作委泥沙。”用古代美男子潘安、卫介做比喻衬丹景牡丹的美丽动人,尾联表达了诗圣珍爱丹景牡丹的惜花情结。五代前蜀皇帝王衍奉徐氏太后、太妃游览丹景山,其势“绵锈披山谷,金紫塞林峦,繁盛古今无比”,饱览丹景风物后吟诗唱和:“云坡分景象,黛锁显楼台……翠屏夹流水,何必羡蓬莱”。“碧烟红雾扑人衣,宿露苍苔石径危……好把身心清静臼,角冠霞披事希夷”。丹景山水风光,牡丹花色竟使人迷恋不返。入宋,历任成都四路置刺使对丹景牡丹情有独钟,每值花时,派专人快马送到成都,置于著名的园林——西园花槛,夜宴观赏,留下了不少咏赞牡丹的诗篇。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尤爱丹景牡丹,专程到丹景山考察,写下了弥足珍贵的《天彭牡丹谱》。晚年居浙江,距蜀遥遥仍对其魂牵梦绕。元初,赵宋遗臣著名音乐家汪元亮慕名入川赴丹景山赏牡月,但到时已错过花期,仅空闻花时万人空巷的盛况,借景抒发故宫离黍的亡国悲情。明朝时新都人,正德状元杨慎三游丹景山,挥毫赋诗描写丹景胜境,翠微中的“连层蓝若”可与梁时的同泰寺相比,钟声佛唱,四时谷响,悠悠远扬;丹溪绿水流倘若歌,牡丹坪上盛开的牡丹有如满天的彩霞,诗人携酒怀诗,面对流瀑彩虹,连云碧水,梵阁篆烟,遍山牡丹,祈愿用江淹神笔“百遍豪吟”。清代,四川才子罗江李调元(曾任广东学政、史部主事),冤狱平反回归故里,几次畅游丹景,忱玩于山野花丛,赋诗咏景,赞叹“九陇云峰多出奇”、“牛心山下花如斗”。又着芒鞋踏翠微,登上“磐陀石上一回脉,始信人间此景稀”。近代,光绪初年,知成都府、剑南道兵备按察使黄云鹤偕诗僧雷堂等告假专游丹景,兴致勃发,相互唱和留下了不少诗联,其事、诗、联载于所撰的《彭游行记》中。著名学者、国史馆馆长王凯运在川期间,登临丹景赏牡丹,为花流连,欣然题联“山中昼永看花久,树外天空任鸟飞”。著名的艺术大师张大干、冯灌父、陈子庄等也慕名丹景山清水秀、野趣天成,独具特色的牡丹,赴山写生作画,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东方凡高”陈子庄题赞:“悬崖断壁皆生牡丹,天娇寻女,倒叶垂花,绚烂山谷”;更有甚者,几十年后,大千先生侨居巴西,还念念不忘丹景之游,作诗直道;“不是长安不洛阳,天彭山是我故乡,花开万等春似海,无奈流人两鬓霜。”当代,丹景山在僧俗共同努力下已逐步恢复建设,成为省级旅游区,全国著名三大牡丹观赏地之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张秀熟、张爱萍和马识途、杨超、郝好炬、杨忻综等省老领导也亲临考察游览,指导工作,题词赞美丹景山和牡丹。特别是敬爱的秀熟老,首倡恢复牡丹并做为彭州市市花,钟爱牡丹,毫塞之年竟三访丹景赏花,“天彭三访何频频,为爱名花更爱人”。甚至因腿伤未能亲赴花会盛况,独座小斋也神往丹景:“朦胧偶忆放翁谱,丹景遥赠也坦然。”秀熟老仙逝后也静卧在丹景山牡丹丛中,足见其至爱之情。西德、日本等国的植物学界专家学者也不远万里来考察丹景牡丹。山水风光、牡丹香色使他们大开眼界,惊叹不已,直誉为“人间天堂”。丹景山和牡丹不仅为历代名流学者、文人墨客向往、钟爱和折服,平民百姓更是如此,每年四月花期,人们蜂拥而至,朝山、拜佛、赏花(自唐以来逐渐形成勘花节),热闹非凡,不亚洛阳。以诗为证;“不让中州独香艳,倾城千古自流芳。马龙车水观丹是,山下形成闹市场”。

了解更多>>

龙马潭

龙马潭

龙马潭是泸州忠山景区中的一部分,位于市东郊10公里处,潭水清澈,岛上殿宇巍峨,古木参天,花草繁茂,竹影扶疏。杨桥水上公园以山青、水秀、花香、鱼肥闻名。小河碧绿水深似潭,潭内小山若岛。《泸县志》记,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山上建寺名冲虚观,后来四周广植梧桐,又名碧梧以。其后历经明崇祯,清乾隆、宣统重建和培修,使之具有较大规模的观宇。现存楼阁系近年重修。清代探花江国霖《龙马潭》诗中有“船头鱼影花千片,镜里螺痕翠一堆”的咏赞,颇能看出龙马潭恬静幽美的景色。“摇竹观鱼”为“泸州八景”之一。现楼前有石碑一通,上刻清代书法家黄云鹄诗:“龙马归何处?仙人未可寻。惟余潭下水,终古照丹心。”书法遒劲,诗意隽永。历代文人对龙马潭赞咏颇多,其中永宁道台赵藩书刻在大门上的对联:“借问好游人,来何所闻,去何所见;别有会心者,山不在高,水不在深。”读之耐人寻味。龙马潭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每逢节日,游人不绝。

了解更多>>

龙居寺壁画

龙居寺壁画

位于广汉市区南8公里许新丰乡。相传龙居寺为唐代禅宗人祖马祖所建,后历经沧桑,现存建筑为明、清时重建。主要建筑为中殿,坐北朝南,宽、深各10.1米,为正方形。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建。殿壁有壁画10幅,面积86平方米,内容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绘佛像、十二回觉菩萨、护法诸天、七十二门徒、供养人等。笔法灵巧,线条柔和细腻。菩萨面有胡须,表现真实生动。所绘楼台亭阁,辉煌壮丽。据西壁题记,为明成化二年(1466年)所绘。

了解更多>>

龙居寺

龙居寺

龙居寺是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广汉市城西八公里新丰镇龙居村。据记载:龙居寺“相传为唐代禅宗八祖大寂禅师马祖道一创建的佛寺”。寺内尚存其塑像。
殿堂建筑40多间,周围楠木、香樟近百株。主要建筑中殿,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三间九檀歇山式筒瓦屋顶,正方形建筑,屋顶为角柱、檐柱和外檐横枋上的斗拱承重(托住)。内壁有明成化二年(1466年)彩绘壁画12幅,画面各高3米,宽2.3至2.5米。绘有十二贺觉、护法、诸天、四众弟子等。神态生动,笔法灵巧。属国中珍品,已被收入《中国名胜词典》一书。中殿后10余米为藏经楼,左厢壁间有一“梅花碑”,镌刻瘦梅数枝,有较高艺术价值。
中殿建于明正统十二年,坐北向南,宽深各10.10米,呈正方形。其格局系九宫八卦模式,融入“八天干”“十二地支”组成的搁榫式建筑体系。这种格局是古代天子居住的“明堂”,为一般建筑少用。四周不用裙板,而采用中国的传统建材,从阑额到地袱高3米,通体编篾,然后涂上棕丝捣绒泥和白灰。主体工程完在后,隔了19年(明成化二年)方在壁上绘上“十二园觉菩萨”。历时550年,无虫蛀、无裂纹。而阑额部分楼台亭阁,犹金光熠熠,神采飞扬,烟云舒卷自如,堪称民间壁画精品,《中国佛像艺术》赞美有“唐代遗风”。惜“大跃进”进期,毁掉佛像,作为仓库堆积粮食,致画斑剥。据壁画师研究,此画非一般颜料,乃矿物精粉,可管800余年。
寺门上方嵌石刻“龙居古刹”四字,其字笔势雄浑,庄严古朴。中殿外两侧耳门,石刻对联二副,系清代著名书法家半支笔、县人张怀泗撰书,至今完好无缺。

了解更多>>

龙江湖和九龙峡

龙江湖和九龙峡

龙江湖离城36管理,湖面宽阔,曲线周长近100管理,长15管理,最宽处1.2管理,平面面积5.2平方公里,总容量2500万立方米。湖中有大小岛屿9个,公路桥16座,人行桥116座,水域直通安岳。岛屿之上绿树成荫,湖泊之中渔舟荡漾,“水秀、山青、鱼肥、果香”的田园风光分外妖娆。九龙峡离城3公里,峡长5公里,水面宽50米,深20-30米,水域面积2.5平方公里。水上可以乘舟,一路上峰回路转,山花烂漫,清波荡漾,凉风习习,宛如桂林风光,故有“小桂林”之称。舟行3公里,迎面一座雄伟而峻拔的山峰傲然挺立。此山被当地人称为“土匪山”,相传明末清初有一股武装人员在山上安营扎寨,打家劫舍,盘踞了好几个年头。山顶山至今还有一座石门,上面刻着“天成寨”几个大字,使人一看到这几个字就会想起宋江的“忠义堂”。再看这儿的山光水色与天成古寨融为一体,很有点水泊梁山的态势,于是又有人将它喊成“好汉峡”。这儿还建有九龙峡娱乐城,给人的感受是:来了不想走,走了又想来。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