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四川

四川

四川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千年古都,人杰地灵;多元文化,民族走廊;巴山蜀水,巍峨壮丽;中国国宝,熊猫故乡;天府美食,誉享天下;无法拒绝的热辣美食,让人惊艳的自然风光,古蜀文化的发源之地,在四川。

成都学院

成都学院

成都大学位于中国成都市东郊十陵镇,成都大学成立于1978年,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经教育部批准的以工学、文学、管理学为主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成都大学于2002年7月由荷花池迁至十陵历史文化风景区,占地面积92.7万平方米(1390亩),校舍建筑面积29万余平方米,2004年被成都市政府评为“园林化校园”。

了解更多>>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始建于1951年,原名成都气象学院,由中国气象局领导,2000年初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划转四川省领导。同年7月,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四川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并将其确定为“一号工程”的需要,结合学院的学科结构和办学特点,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报请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院英文名: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CUIT。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是我国西南地区普通高校中唯一的一所独立设置的信息工程类院校,主要培养电子、通信、计算机、电子商务、光电技术、大气科学、环境工程、基础数学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四川省、成都市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人才培训中心。 学院占地100公顷,现有基础数学、气象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环境科学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系,1个独立学院,3个二级学院,1个成人教育学院,34个本科专业,覆盖理、工、管、文、经等6大学科,在校学生20000多人。 建院伊始,学院根据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确立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以电为主、气电结合”的办学特色和专业发展方向。体制划转后,学院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确立了“理工结合、以工为主、文理兼容”的办学思想,抓住四川省和成都市把信息产业作为“一号工程”的良机,果断地把自己置身于信息产业发展前列,置身于西部大开发的潮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较好地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四川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同步发展,并形成了学院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即扩大规模,调整结构,保证质量,提高效益,努力使学院成为立足四川、面向全国、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属重点高校和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人才培养基地。 学科建设:强化优势 突出特色 根据学院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在“巩固传统专业,发展优势专业”思想指导下,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整合教育资源为重点,通过几年的努力,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光电技术、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专业为主、同时保留了大气科学等传统优势特色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 巩固传统优势专业和独特专业。学院曾是中国气象局直属的独立设置的三所气象院校之一。大气科学一直是学院的优势专业和独特专业,也是四川省唯一的气象类专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积累,特色明显,形成了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稳定的科研基础,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子课题,使之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席之地。大气学科在注重基础研究的同时,一直致力于大气科学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以提高大气科学的信息化水平,为我国气象事业现代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类及其相关专业。近年来,学院围绕“信息工程”做文章,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类及其相关专业,不断完善电子信息工程类本科专业的设置,相继增加了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增设了控制工程系、通信工程系、网络工程系、软件工程系等电子信息类系别。目前,信息工程类专业已经基本覆盖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中的电气信息类(0806),占学院专业总数的52.14%,年招生人数占招生总人数的60%以上,电子信息类系别已占全院系别总数一半以上,从学科专业设置上完善了电子信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任务。 调整学科布局,从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院校发展。经过几年的大调整,学院现有17个系,37个本科专业,覆盖了理、工、管、文、经等6大学科,基本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管文经协调发展”的格局,为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结构 提高素质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养提高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优化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建立激励机制,加快人才培养与引进。学院实施了选拔学术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师资培养力度,通过采取有力的措施,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高级职称教师占一半以上,中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55%以上。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学科专业建设急需的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人才,近两年来信息工程类专业教师人数增加了15%。建立了一支由60多位两院院士和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兼职教授队伍,这些兼职教授在学院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工作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院已形成了以在校教师为主体,科研合作单位高级专家为补充的新型的教学科研队伍。 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的作用,注重学术梯队建设。学院现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院级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60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关键。学院根据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打破系(部)壁垒,克服分散主义,整合教学科研资源,基本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中青年学术骨干为支撑的教学科研队伍。同时,注重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利用国家和省(部)对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的支持,积极选派有培养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和深造;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本科与研究生教育:深化教改 保证质量 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不断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是高等学校肩负的历史使命。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已经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26届,授予学士学位23届;作为一所教学型高校,学院始终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坚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学院办学生命线的思想,紧紧围绕教学这一中心环节,不断深化改革,在规模较快增长的同时,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 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以学科专业发展为依据,加强院内重点课程建设;修订教学计划,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设立教改基金,加大对教学改革研究立项支持力度,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与改革;强化教学督导和常规性教学检查。这些改革措施带来了丰硕的改革成果,近5年来,学院先后获得各等级教学成果奖30余项,教材成果奖20余项;教师编写出版的教材、专著共有110多部。 加大教学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1、新建和改造配套专业实验室。根据四川省电子信息人才培养基地和大气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的要求,在原有的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与微机接口、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数字信号处理(DSP)、通信原理、卫星通信、天气雷达、图象处理、电子商务模拟、会计电算化、金融电子化模拟等专业实验室以及气象综合实习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专业实验室建设力度,改善实验教学环境。新建了环境工程实验室、光电技术实验室、数学模拟实验室,扩建了接口与单片机实验室、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室等,另外还拨款新建了一批开放实验室。努力建设“实时信号处理及应用实验室”等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大大改善了教学条件,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大幅度增加,由1998年的1269.6万元增长为5643.5万元;图书馆藏书50多万册,订有中外文期刊8705种,新增了大量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已初具规模,受到四川省教育厅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评估专家组的好评;建成了与CERNET、INTERNET相连接的宽带校园计算机网络。3、设立了计算中心、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室等公共教学设施。4、建成了包括一批多媒体教学系统在内的设施先进的电教中心和一批研究条件较好的实验室,使实验室建设形成了以学实验室为主体,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为延伸的新型的校内外实习实验(基地)教学网络。 强调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并重,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院始终坚持全面素质教育的育人观,强调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并重,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全面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具备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应用开发、设计、维护和管理的能力。学院还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勇于向传统知识和传统认识发起挑战,在用学科前沿知识不断丰富提高学生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在校内外举办的科技发明大奖赛、数学建模比赛、软件制作比赛等活动,都取得较好成绩。在近几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捷报频传,仅2002年就获国家级奖项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奖项10项。 学院与国内外3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中国气象局和全国各省级气象局建立了全面合作的局校合作关系。这些合作关系的建立,为学院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队伍建设等方面拓展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学院于近两年先后建立了印度NIIT软件工程师培训学院、美国CISCO网络技术学院、美国CSM西南培训中心等继续教育机构,其中的NIIT技术培训现已达到西南地区第一、全国排名第三的水平,得到了合作方的好评,这些合作对于增强学院信息技术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96年,学院顺利通过了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0年,学院被四川省确定为“电子信息人才培养基地”;2001年,被信息产业部确定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人才培训中心”;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本科教育质量专家组对学院扩大招生规模以来的本科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检查,专家组对学院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状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教学管理到位,教学质量得到了基本保证。 长期以来,学校十分重视硕士研究生教育,注重硕士点的建设、培养和管理,依据国家和社会需要,科学制定硕士点规划,严格认真地做好研究生导师的遴选、考核和评估,完善和落实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建设与教材规划,严肃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以及硕士论文答辩的审查工作,坚持“质量第一,确保素质”的培养原则,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科学研究:基础研究成果丰硕 应用研究特色明显 学院一直重视科学研究。通过50多年的积累和建设,培养了一支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学术队伍,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形成了颇具优势和特色的科学研究方向。 学院现有专硕士生导师52人,兼职博士生导师3人。80年代初以来,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青岛海洋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0余名。 学院现有独立设置的研究所(室)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产学研基地2个。学院先后承担了一批有重要价值、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开发项目。其中既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攀登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省部重点科技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又有一大批有较高应用价值和学术水平的横向科技开发项目,不少科研成果已经直接用于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建设中。近年来承担和主研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2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子课题10项;目前在研科研项目21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子课题8项;近几年科研经费每年以十分明显的上升趋势递增,其中纵向科研项目经费每年的上升趋势尤为突出;高级职称人员年人均科研经费呈逐年上升趋势;近5年论文被三大检索系统(SCI、EI、ISTP)收录的有80多篇。 学院颇具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主要有:(1)气象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和开发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该方向利用学院气象与信息技术交叉与融合方面的独特优势,瞄准国内外气象雷达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前沿,长期致力于气象雷达中的信号与信息处理。研制的“双极化雷达”被美国权威气象雷达专家Dusan S.Zrnic评论为“世界上首部应用于气象业务的双极化雷达”;研制的“PD天气雷达信号处理器”作为核心部件用于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国家投资30亿元在全国布网126台,并销往韩国、欧美;研究开发出的“雷达数字化终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信息系统”的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80%。同时,在电子信息技术、CAD系统、生产管理信息测控系统、机电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与科技开发成果。(2)青藏高原天气气候研究成果特色明显。“大气科学”是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是四川省唯一的气象类专业,在大气探测、信息采集传输与处理、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开发取得了重要成果;特别是利用学院地处青藏高原边缘的特殊地缘和研究队伍优势,在青藏高原天气气候观测和研究方面独具特色,参加了所有国际国内有关青藏高原的大型大气科学实验,近5年完成了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子课题,在青藏高原天气动力学与东亚季风、气候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大气探测与卫星遥感信息的采集与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特色明显,这些成果在西部地区的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环境科学研究成果显著。该方向在环境系统分析和环境监测与环境评价的研究中已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合理的学术队伍;该方向近5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14篇、EI收录10篇,CA(化学文摘)收录20余篇,获省部级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三项,《环境信息分析计算的新理论与新方法》项目获2002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奖项目;学术带头人李祚泳教授的论文被引用次数1999、2000、2001、2002年全国排名分别居前3、6、14、18名;他们针对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了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研制开发、中国西部山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合理利用、气候与农业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建立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基础数学研究成绩突出。该方向在代数、函数论方面的研究成绩突出;1991年至今连续获得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毕业生:素质好 能力强 出口畅 学院建校50年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各类专门人才,毕业生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各级气象部门以及国防、民航、通讯等部门。自1978年建本科院校以来,共招收本科生26届,授予学士学位23届。 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学生理想、道德、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奋上进、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学院学生积极要求进步,申请入党的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45%,学生中党员占10%。积极开展各项社会公益活动,目前参加志愿者协会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2.3%。积极响应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的号召,围绕“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的主题,每年坚持组织大规模“三下乡”活动,用所学专业知识为老少边穷地区开展计算机及外语培训、家用电器维修、农业气象知识讲座、咨询等科技服务。2002年,大气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组队参加由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主办的“走进国际湿地——2002年湿地使者活动”,其方案在全国57所高校的激烈竞争中,以全国第二名的优秀成绩中标,“使者行动”荣获全国三等奖。学院团委多次被共青团省委授予“红旗团委”称号。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坚持学科建设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学生基础理论学习和实习实验等实践环节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成绩较好。大气科学专业学生主要考取的是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重点院校,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考取的是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重点院校。大气科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有30%在各级学术刊物上正式发表,环境工程专业99级在校生有22%的学生已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参与技术开发的科技项目已被生产厂家采用。 许多毕业生已成为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管理骨干。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省级以上气象台站的通信中心、防雷中心、雷达台站等业务部门的技术骨干70%是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培养的,他们在天气预报服务、气象信息采集、处理、传输等方面为我国的气象现代化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有的毕业生在学术上卓有建树,典型代表有中国工程院李泽椿院士、美国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博士生导师曾庆安博士、美国IBM公司高级研究员吴韧博士、上海信息港首席顾问、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宇航教授、青岛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罗德海教授、四川省气象局局长助理陈忠明研究员,以及现在学院工作的四川省跨世纪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李国平教授、青年学术带头人何建新教授等。此外,还有不少人走上了领导岗位,担任司局级领导职务。 由于毕业生爱岗敬业,凭借自己较强的综合实力为行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学院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较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高出6-8%。大气科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每年都高达95%以上。近3年平均有50%以上的毕业生直接进入了信息产业和其它相关行业的知名企业,如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诺基亚(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摩托罗拉(中国)通信公司、国内各民用航空公司等。2001年,学院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由于培养的学生素质较高,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使学院招生就业工作呈现出“出口畅、入口旺”的良性互动局面。近几年来学院生源充足,生源质量比过去也有新的提高,山东、山西等省市已把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列为重点院校批次招生。学院被四川省大学中专招生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联合表彰为“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 总之,几十年的育才历程,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专门人才,他们政治思想好,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美好的未来:建设现代化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二十一世纪头20年,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将本着“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继续坚持“扩大规模、调整结构、保证质量、提高效益”的发展思路,努力建成“省属重点、国内知名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信息工程大学”。 继续推进学院的规模发展。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是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今后几年,仍然将继续推进学院的规模发展。学院将集中精力,投入足够的财力、物力、人力,高质量地完成航空港新区建设任务,将其建设成为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普通本专科教育基地。到“十五”末,学院普通本专科生稳定在20000人左右,同时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创办博士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扩大专业规模。面向现代化建设,面向西部开发,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时增加新的专业,增加新的学科门类。巩固发展传统优势专业,积极支持优势学科发展,大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以信息技术及其交叉学科为主,促进理、工、经、文、管多学科协调发展。到“十五”末,本科专业数发展到40个左右。 在扩大规模,调整结构,提高办学层次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科研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积极推进教育创新,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建设规模适度、质量较高、特色明显、效益显著的现代化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了解更多>>

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体育学院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现由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前身系建于 1942 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 1953 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西南体育学院, 1956 年 2 月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 1961 年重庆体育学院并入。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学院已成为以体育学为主体,体、医、人文协调发展,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等体育学府。学院占地总面积 50 余万平方米,校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区,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成都武侯祠。学院教学训练场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现拥有图书文献资源总量 80 多万册,已建成以网络数据库、本地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为支撑的网上图书馆服务体系。60 多年来,学院涌现出不少蜚声体育界的专家、学者。有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体育总局高层次学术技术人才,四川省和国家体育总局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博士生导师 50 余人,并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20 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 700 多人,其中专任教师 500 余人,高级职称近 200 人,中级职称 200 多人,助教和实验员 100 余人,国际、国家级裁判 60 余人,运动健将 30 余人。学院本科教育层次设有体育系、运动医学系、运动系、武术系、经济管理系、新闻系、外语系及航空港校区等教学单位,开设有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医学专业(中医骨伤科学方向)、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管理方向)、经济学专业(体育经 济方向)、英语专业(体育外语外事方向)、旅游管理专业(体育旅游方向)、表演专业(形体与动作表演方向)、舞蹈学专业(现代舞、国际标准舞方向) 13 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 5 大学科门类。其中体育教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专业为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具有 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 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新闻学 7 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可向同等学力人员授予硕士学位; 为全国首批体育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单位, 可培养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博士研究生。学院成人教育面向全国各地招收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本专科学生;学院附设有 3 年制的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及中国篮球协会成都篮球学校。学院形成了体、医、人文协调发展的学科特色。体育史学、中医骨伤科学、武术和运动生理学为国家体育总局的重点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重点建设项目,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为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四川省学术理论类质量一级期刊、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录)》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学院办学质量优良,教学、训练和科研成绩显著。 1999 年获全国首届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教育部“新苗体育奖学金”。体操、田径、篮球、排球、足球、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理论、运动解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9 门课程为四川省重点建设课程。有体育保健学、武术、全民建身概论、运动生物力学、田径、新闻采访与写作等 6 门四川省精品课程。获 2004 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3 项,获 2005 年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被批准为英语专业四、八级考点。“十五”期间毕业生保持了 90 %以上就业率。近年来,学院的竞技体育成绩显著,在举重、艺术体操、武术项目 上 形成一定的优势与特色。“十运会”学院共有 69 名师生参加了 12 个大项的决赛和一个表演项目的比赛,获得金牌 3 枚,银牌 6 枚(含 2 枚奥运银牌),铜牌 5 枚,总分 318 分。在第四届东亚运动会和第八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男子武术散打比赛中,我院选手共获得 3 枚金牌。 74 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获 1 枚金牌、 2 枚银牌的优异成绩。附属竞技体校被确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十五”期间,学院科研水平稳健提高,共承担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 226 项,其中主持国家社会科学科基金项目 12 项;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 83 项;并有 33 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十五”期间,学院教师共出版教材、专著 52 部。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富有特色,成绩显著。学院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连续五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授予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并被四川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和教育工委评为“ 2000-2003 年四川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学院的国内外交往不断加强,现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 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德国、奥地利、韩国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并与 20 余个国家互派专家、学者,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学院常年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现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朴茨茅斯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协议,采取“ 2+2 ”或“ 3+1 ”方式联合培养学士学位学生

了解更多>>

成都市植物园

成都市植物园

成都市植物园位于北郊天回镇,紧靠川陕公路,距城区10公里,交通方便。园内绿树成荫,花繁叶茂,环境幽雅,景色宜人,地形起伏,气候温和。1987年成都市植物园与成都市园林科研所合署办公,实行两个牌子、一套人员。现有土地面积43.26公顷,绿地率94%。现有木本栽培植物1000余种,园艺栽培品种800多个,其中银杉等国家一、二、三级保护植物67种。本园是一座具有风景园林外貌,融科研、科普、旅游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植物园。1990年被市政府评为蓉城新八景之一,命名为“绿海藏珍”。   全园分为五大功能区:新大门区、前山专类园区、信息服务中心区、树木园区和苗木试验区。本园以城市园林植物和花卉的栽培、繁育、植物病虫防治、植物迁地保护、引种驯化为主要研究方向与任务,以优良的园容园貌、优质服务为广大游人提供优美、舒适、整洁的游览园地。

了解更多>>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位于中国四川成都市成华区,成都理工大学是一所以理学、工学为主、地学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教学型大学。现为四川省重点大学。校园面积2888亩,校舍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3亿元。2007年在校学生总数25314人

了解更多>>

成都国际会展中心

成都国际会展中心

成都国际会展中心是成都市人民政府的重点项目,由美国加州集团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投资14亿元人民币建成。成都国际会展中心由规模庞大的建筑群体组合构成,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达21万平方米,是成都现代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成都国际会展中心集展览、会议、酒店、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为一体,是目前中国西部建筑规模最大、功能配套最完备、设施最先进的多功能大世界,拥有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展览中心、会议中心、购物中心、娱乐中心、美食中心,知名度很高的成都现代艺术馆和金色歌剧院。 成都国际会展中心拥有2个大型室内国际展馆,总面积5.5万平方米,可提供2400个国际标准展位;全馆配有先进的保安监视系统,消防自动报警及喷淋系统,同时拥有1.3万平米的露天展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国际标准展馆之一。 中心旨在促进中国国内与国外的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尤其是为中国国内和国外了解西部、开发西部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 主办、承办、协办各种中国国内和国外的展览会、博览会;承办各种中国国内和国际的会议;提供包括展位搭建、展览工程设计、制作和施工在内的全套展览服务;独家拥有中心内部和周边地区的广告发布权,提供各类广告的设计、制作等服务;提供酒店、餐饮、娱乐、购物、旅游等配套服务。 景区咨询电话:028-87649999、87693154 传真:028-87640123

了解更多>>

成都川菜博物馆

成都川菜博物馆

依托郫县中国川菜产业化基地打造的中国第一个川菜博物馆----成都川菜博物馆面积12000平方米,展出了上千种从战国至现代的川菜饮食器皿,而新颖的川菜互动演示,更让参观者折服于川菜文化的魅力:“川菜不仅好吃,它的历史更让人为之倾倒。”千件藏品让人大开眼界整个成都川菜博物馆分为序厅、典藏馆、互动演示馆、品茗休闲馆等区域。走进博物馆,记者立即被眼前古色古香的设计所吸引,不管是门前的太平缸、还是盛酒用的大酒壶,都渗透着地地道道的“成都味”。据介绍,目前该博物馆已经收藏了3000多件藏品,目前展出的藏品共1000多件。使用功能上可分为煮食器、盛食器、酒器、用餐器、茶具,从材质上可分为青铜、牙骨、陶、瓷、铁器、木、竹,从战国到近现代的都有。另外,还有与川菜有关的文字介绍和书籍、图稿等展品,不管文字还是图稿,都详细而有趣。清代火锅就是个艺术品琳琅满目的川菜相关藏品,让参观者目不暇接。风格各异的器具,令人啧啧称奇:清代的泡菜坛子上,兰花、蝴蝶等清晰可见;木头雕刻的果盘是专门用来送外卖的;高约1米的定餐牌豪华气派……而室外的广场上,陈列着木制榨油机、榨蔗糖的碾子等川菜原材料加工工具,承载了川菜精彩的历史。清代的火锅是粉彩瓷,直径约30厘米,外观精美绝伦,完全就是一件艺术品;而它的设计更为巧妙:锅内有一个分隔区,菜品可分区,锅底可盛装燃料。还可边吃边看大厨做川菜作为互动演示区的一部分,博物馆餐厅厨房设计非常特别。厨房在大厅的正中,而且是全透明的。观众在品味川菜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川菜的刀功、拿捏川菜的火候及全部的成菜过程。如果有兴趣,观众完全可以亲自上阵,进入厨房与大厨们同台PK一把。

了解更多>>

城厢古镇

城厢古镇

城厢古镇自汉代即为居民聚落,建成历史至今已1400多年;城厢原为金堂县城所在地,为金堂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据历史记载已有890余年的县城史,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和名胜古迹众多;根据文物勘察发现城镇周边及城镇内有大批汉朝坟墓;现有的城镇格局为明朝建设,清朝、民国均又培修,原建有城墙和四城门及护城河,解放后城墙陆续拆除,护城河至今完好,仍然小桥流水,古风悠悠;城内有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东西为古街)和30余条小巷,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城厢镇为辛亥革命四川三大革命英烈之一彭家珍的故里,也是当代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出身地,原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也曾随其母赵君陶1936-1939年在城厢生活三年,李鹏在此期间就读于金渊小学(现城厢小学)。 镇内现保存有彭大将军专祠、家珍公园、明教寺觉皇殿、文庙、武庙及老县衙、绣川书院等历史古迹,1993年2月被省政府正式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了解更多>>

城坝遗址

城坝遗址

城坝遗址又名宕渠城遗址,位于渠县土溪乡城坝,距县城26公里,总面积1820亩,遗址北、西、南三面渠江环绕,东西接佛尔岩,造成依山傍水之势。城坝为汉代古城遗址,是达川地区目前尚存的唯一历史最早、历时最长的古城遗址。据《华阳国志》记载:秦灭巴蜀后就于此建宕渠县,东汉车骑将军冯绲增修,俗名车骑城。“东晋末,地为‘蛮獠’所侵而廨,遂以荒废”。《太平寰宇记》;其城兴废长达700余年,其间屡为州、郡、县治。城坝触地动工,均可发现文物遗迹。解放以来,这里曾出土巴蜀青铜兵器、酒器、生活器数十件,出土发现最多的是两汉时期的文物古迹,除汉砖遍布,还发现房屋地基、窖址、水井、墓葬,出土大量的铜、铁生产工具、生活用器、兵器、钱币等,以及各式陶俑、陶家禽等。又《华阳国志》载:“长老言,宕渠为故宗国,今有宗城”。《太平寰宇记》:“故宗国,城在流江(县)东北七十四里,古宗国都也。”所指方位,可能与城坝有密切关系。城坝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该遗址1991年5月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陈家花园

陈家花园

在江口镇寿泉村寂照庵的南面,有一片四围青山、中间低平、长约二里许、宽约一里许的狭长地带。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建造过一座传统的林泉别墅式花园,那就是闻名远近的陈家花园。 民国20年代初期起,园主人(陈希虞)先是在平地中央部位,建成三间正房和耳房,围以薇、竹篱,这就是最初的寿泉山庄。以后又顺应自然地形,陆续添建一些古朴典雅、小巧别致的楼、台、亭、苑,风格各异其趣,布置错落疏朗。自北至南经石梯湾进入花园平地,右边是渔塘、田地,左面是梅岩、湘妃竹林、佛母台。沿小路向南行,左面是樱花林、柚子园,右面是先前的渔塘、田地。再向南行便人柳堤。堤长约百米,柳丝低垂。抚拂人面,有“苏堤”的称号。堤右是绿荷满盖的池塘,堤左是大渔塘,在大渔塘和柚子园的交界处有一条出色的花径,径的东头可通向主人的山庄。庄东北是茅草盖的听秋亭,庄东南是翠竹竿竿的“竹坞”。顺堤继续南走便到寿泉井,又称云根池。池下有巨石,泉水自下涌出,清凉可口,被誉为“玉液琼浆”。由井向南是味凉轩、蔬圃、星聚楼。楼西是苹果园,楼南是三友精舍。所有这些花花果果,大多是购自日本和外地的良种,真说得上是“奇花异树”、“香草珍果”。入山游人,一入此中,便觉风光满眼,目不暇接,漫步行来,佳境叠出,正如味凉轩的对联:“四面青山、天张图画”。再烦恼的人也因而面对“以翠竹竿竿意转清凉”了。寂照庵山边石岩上刻的“清凉境”三字,正是山庄给人感受的写照。 北京大学教授刘致平在其所著《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中。对陈家花园曾有如下记载:“在江口镇附近山里,有一带山峦起伏、万山重叠的地方,那里风景幽美。向山里走去,沿途时有花架、台榭、蔓延约三二里长,随山峦曲折修造。山腰里,筑有三合头房屋一所。背着山峰,面向远峦,周围种植奇花异树。正房、耳房都带前廊。右耳房满贮图书,是陈老先生读书的地方,开窗见山,景致幽静。陈宅山居修置的园、圃、亭、榭,正是中国隐居林泉的花园别墅类型之一,是很可贵的实例。” 成都西南交大民间工艺建筑系教授季正富,1992年10月去北京参加关于民间建筑工艺的国际学术会议,他写的论文提到江口古镇的陈家花园,认为它是近代史上一座独具传统风格的园林建筑。他们两位教授对花园建筑布局评价很高,认为有一定代表性。季教授还对陈先生的四子陈全仪(绵阳市地质测绘工程师)说,日本学者对中国民间这类独具风格的建筑很感兴趣,他希望陈全仪能为他绘制一幅当年陈家花园建筑布局图。 花园至今虽仅存遗址,但仍有其历史意义。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