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四川

四川

四川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千年古都,人杰地灵;多元文化,民族走廊;巴山蜀水,巍峨壮丽;中国国宝,熊猫故乡;天府美食,誉享天下;无法拒绝的热辣美食,让人惊艳的自然风光,古蜀文化的发源之地,在四川。

螺髻山群英大峡谷

螺髻山群英大峡谷

螺髻山“群英”大峡谷位于德昌县小高乡境内。一入风景区口,但见一道溪水似一把利剑将高千丈的山峰劈为两半,分成南北两岸,悬崖峭壁随漫长岁月之后仍保留着奇景,即南岸凸出的崖壁,便是北岸对称凹入的部分。 仰望峭壁,一水帘高挂于一线蓝天之间,两峰间相距仅二三十米。登高探头俯视谷底,只见朵朵水花溅溪水湍急。撞击两壁的溪水发出狮子般的狂吼声。

了解更多>>

螺湖

螺湖

螺湖,与射洪县城太和镇仅一山之隔,将射洪县城、平安寨、独坐山子昂墓和金华山连成一体,山、水、城结合,为射洪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驱车行进在湖畔公路上,可看水上渔舟点点,望湖岸炊烟袅袅。  螺湖两岸的山,树木葱茏,苍翠欲滴,不象四川的许多水库周围的山那样光秃秃的。这里的山,有悬崖绝壁但并非高不可攀,无奇峰异石而气势夺人。杜甫当年从这里经过,曾写下“山连越西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的名句。   螺湖两岸还有一种景观,即小桥流水和平畴沃野。农家房舍点缀其间,颇似江南风光。也有依山的人家,有绿竹掩映,桃李渲染,公路从门前穿过,小溪在窗下奔流,诗情画意盎然。   走进螺湖公园大门,一汉白玉雕成的螺女侧卧花坛之上,象是在欢迎游客的到来,昔日被人诅咒的螺丝精变成了美丽的迎宾小姐。拾级而下,左边是一组狮身人面雕像。这组以“母爱”为主题的狮身人面像,受埃及狮身人面像的启发,但又表达了截然不同的内容。人面为一漂亮的东方女性。狮身下面是一大群造型生动、活泼顽皮的幼狮。它们依偎在母亲的身旁,眷恋着美丽的螺湖,真是其乐融融。狮身腹部可容游人走过,并有幼狮在下面捉迷藏,逗得游人好笑。   右面岩壁,则是《八仙过海》、《老寿星》和《摸佛》等浮雕。弥勒佛的肚脐写了一巨大的“福”字,何仙姑风姿绰约,有现代女性之美。再往下走,一边是陈子昂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中外专家学者留下的咏吟螺湖的墨宝石刻,一边是国画大师王辛先生碑廊。螺湖公园也可以说是兽的乐园。里面有狮、狼、虎、豹、牛、马、羊等石雕,更有一根巨大的石柱立于花园中央,这根名为“猴柱”的石柱上,雕刻着28只神态各异,动作敏捷的猴子,其中一只立于顶端,以手遮阳,象是在寻找远方的同类,又象在侦探“敌情”。立这根“猴柱”,也同时表明这座公园是在猴年兴建的。螺湖公园里还有16条石龙,尤以公园两边围墙上的两条龙最为壮观,一条以河中卵石为鳞甲,一条的龙头是从金华山搬来的,就是这条不知倒卧了多少年,长180米的巨龙的头。另一些龙则只有龙头而没有龙身龙尾,其中一条龙头从岩石伸出,口吐泉水,喷得老远。公园内称得上古迹的只有那口井,叫做“方义泉”。据说三国时,赵云带兵打仗路过此地,将士多害痢疾,赵云手持宝剑,将山岩劈开,冒出一股水来,将士喝了,很快痊愈。   晴天看螺湖,有如桂林山水的清丽;雨中游螺湖,有如杭州西湖的空蒙;傍晚观螺湖,有如泸沽湖的神秘;雾里听螺湖,更有&"人语驿边桥&"的诗情。月光下漫步湖畔,见湖上清波荡漾,睹对岸车灯游曳,领略这螺湖的美,真是惬意极了。 每到冬天,湖上便有从北方飞来的成千上万只水鸟栖息。它们时而凌空飞舞,时而扑落湖面,成双成对,成群成团,成行成串,为螺湖又添几分姿色。

了解更多>>

绿茵园

绿茵园

渠县绿茵园地处渠县县城东南1公里处占地面积120余亩,园内栽植果观树100余种,林木茂盛郁郁葱葱,四季花香,万紫千红,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有渠城“天然氧吧”之称。园内各种娱乐设施齐全,开设有垂钓、游船、棋牌、卡拉OK等十余个娱乐项目,并有“太空椅”、“高架车”、“卡丁车”、“冲浪车”等大中型娱乐设施供游客选择。园内有供200人同时进餐的餐厅、客房、会议厅齐备,可接待会议和喜庆宴席。绿茵园每年定期举办的活动有春节迎春灯会,三月的桃花会,五月的品桃会,十月的菊展,冬天的篝火晚会,绿茵园的名吃“烤全羊”更是誉满巴渠。

了解更多>>

鹿野苑博物馆

鹿野苑博物馆

鹿野苑博物馆占地五十亩,栖息于郫县新民场镇云桥村徐堰河(府河)河畔,上游有石桥,下游为河湾,野生乔木、河滩卵石与现代性的建筑和传奇性的收藏相映成趣。主体建筑面积为900平方米,采用展厅环绕中庭的布局,其外墙面肌理的处理、室内缝隙光、天光和壁面反射光的采用,以及坡道入口的抬高,由上而下的参观路线,都给人以反日常化的体验。建筑设计曾参加过2001年9月德国柏林文化节亚太周的展览,获得欧洲建筑权威展示机构AEDES的好评,认为其建筑观念和美学意味,已迈入当代建筑文化讨论的视野。 博物馆目前收藏有自远古到明清时期的石刻艺术品1000多件,而主要展示的则是汉代到唐宋时期的佛教石刻艺术,其中,汉代石刻艺术品除了为一般人所熟悉的画像石外,还有技法已见熟稔的单体石雕,展示了在外来佛教造像艺术传入前,我国雕塑原滋原味的形态,是研究早期雕塑不可多得的凭据。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而目前具有说服力的实物,除了在四川发现的摇钱树插座上或墓门上的几个符号外,几乎杳无踪影,故该馆所收藏的东汉末年的佛教单体石刻造像更显珍稀,其它100余件佛教造像,则贯穿两晋南北朝,隋唐,乃至五代宋朝各个时期,风格样式丰富而多样化,基本上能给予佛教造像风格演变一条比较明晰的线路! 景区门票:30元 景区咨询电话:028-87976835(Fax)

了解更多>>

芦山县

芦山县

芦山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资源可开发量57万千瓦, 已开发10万千瓦;森林面积57万亩,活立木储量400多万立方米;竹林面积12万亩,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天独厚,有大、小熊猫,金丝猴.羚羊。苏门羚、贝母鸡、水獭,布氏哲罗鲑以及兰花等珍稀观赏动植物。矿产资源尤以与“印度红”齐名的“中国红”系列红花岗石闻名于世,加之黑色、绿色花岗石和汉白王大理石矿储量达10亿立方米以上,铝土矿14储量800O多万吨,富矿占三分之一;煤炭储量7300万吨;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灵鹫山、大雪峰原始森林风景名胜区被列为地级风景名胜区,正申报省级、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四大峡谷风光绮丽,特别是省属铜头电站,在铜头峡上筑起“高峡平湖”景色尤为壮丽,原始森林广袤深邃,是目前距成都最近的一片原始森林,人文景观独特,有全国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汉石刻馆,樊敏碑、平襄楼、王晖石棺及陈列馆艺术珍品,展示了芦山古朴民风和传统文化,芦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很快。全县水电装机9000千瓦,为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交通形成网络,成都到芦山的主干公路——成雅高速公路,明年将建成通车;全县14个乡镇通水泥公路,东南西北皆可出境。电话市话通讯普及率商,每百户安装电话率43%,实现光缆通讯和程控电话,并开通了国际国内电话直拨和移动通讯系统。服务设施和接待条件不断改善,有两座涉外宾馆和一批素质较高的接待队伍。

了解更多>>

芦山博物馆

芦山博物馆

芦山博物馆座落在县城南街汉姜侯祠内,是一个综合性历史博物馆陈列有石器时代石器、陶皿,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印玺、大量汉代石刻、铜、铁、陶器、陶俑,以及唐、宋、元、明、清各代的珍贵文物。姜侯祠是纪念三国蜀汉名将姜维的祠堂。姜侯祠分为正门、平襄楼(姜庆楼)、姜公庙大殿,姜城遗址,古城墙等部分。   平襄楼始建于北宋,为纪念三国蜀大将军平襄侯姜维而建造。芦山在蜀汉时为汉嘉郡首府为蜀之边郡。传为姜维屯兵守边御羌、封荫食邑和肝胆归葬之地,有姜城,姜维墓等诸多遗迹。县民历代崇祀姜维,据明代《请建屠侯祠碑记》等的记载,自西魏起,春秋以少牢祀之。农历八月中秋,传为姜维殉难之日,全城高搭彩楼四十八座,“壮其品之高,节之坚”,于诸彩楼,歌舞竞胜,娱神娱人,成为当地千古民俗一景:“八月彩楼”,所谓“四十八台竞胜罢,满城歌舞乐中秋!”(清胡联云《八月彩楼》诗)此项纪念姜维的地方民俗活动,在北宋时即已十分隆重热闹,达到“彩包凌霄汉,鼓声震寰区”,以致“扶观塞道途”(宋杨巽《彩楼诗》)的盛况。平襄楼便是地方官员主持这项祭祀姜维的场所和观赏演出活动的中心。至明代,以平襄楼为中心,逐渐增建临街的牌坊,仪门和平襄楼后的有姜维木雕坐像的大殿,平襄楼成为祭祀姜维的享殿,整体形成“汉姜侯祠”的格局。延至清代,楼内成为祭祀姜维的娱神演出傩戏庆坛的总坛所在,楼名亦逐渐演变为姜庆楼。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了解更多>>

楼东古镇

楼东古镇

坐落于金沙江畔、书楼山下的屏山古镇楼东,因为蕴藏着深厚的客家文化而为外人所向往。今秋八月,乘着初秋的气息,笔者来到了这座心仪已久的小镇。   客家人的文化,更多地体现在他们的建筑中。屏山自古就是?道县地。元代置马湖路,明代设马湖府。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设府治,清代雍正存县于今。楼东古称罗东,民国初年改为楼东,它自古就是宜宾通往雷波、马边、屏山的重要驿道,可以想见它悠久的历史和曾经的辉煌。明末清初,大批客家人进入楼东,其中一些如凌家、胡家、黄家的大户望族,在此大量修建了如凌家商号、万寿宫、员外府、大夫第等一些与当地风格截然不同的建筑,成就了楼东深厚的文化底蕴。   精美的客家建筑   沿着镇中心一条长300余米的青石板街道,由东向西一路走来,精美的客家古建筑让人流连忘返。   镇东老街尽头是占地近千平方米的清乾隆11年的南华宫,尽管部分建筑已经坍塌,但飞檐翘壁、雕梁画栋间还是依稀可见当年的辉煌。南华宫是清代广东移民在四川的会馆,而今它已经成为客家建筑的标志。   紧连南华宫的是员外府,清道光年间建造的员外府内有两楼一底的大小天井、花厅4个,宽大的门庭和过道,全木框架的前厅、正堂、后书院处处幽深,檐口、窗棂、厢房门壁等的雕刻繁复精致。   与员外府一墙之隔的是凌家祠堂,作为一处有着西洋教堂建筑元素的全砖式房屋,显见楼东于清末民初是一个受外来文化影响巨大的地方。位于凌家祠堂后面的万寿宫,坊上石刻题记“忠孝神仙”四字刚劲有力,“渔樵耕读”浮雕人物造像精美别致。   镇上最古老的建筑,当是老街上的驿站了。驿站坐北朝南,青瓦覆顶,是穿斗木结构两层楼房。整个驿站占地约400平方米,厅、堂、院落布局合理,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明朝马湖府(今屏山)提学唐振曾有《罗东驿》诗曰:两山碧立见青天,百道飞泉洒尽船。伐鼓阗阗催去棹,不知身是地行仙。此外,在老街尽头,还有凌家老房子、新房子等多处古建筑。   客家人文融入生活   客家人的文化更多地溶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在古镇上,每个四水归堂式的宅中都住有七八户或十多户人家,大家合住一家大院,颇有趣味,你家炒什么菜,我一闻便知,他家电视放哪个台,你一听便晓。哪家来了客人,便是大家的客人,上茶敬烟。哪家出了个事,便是大家的事。忙前忙后,众人互亲互敬,互帮互助,和和睦睦,其乐融融。至今,古镇上的人们在婚、丧、娶、嫁时都还要摆 “九大碗” 吃,这都是客家人文的体现。   在金沙江水能开发建设中,古老的楼东将被淹没。一些文物将被搬迁至其他地方重建,一些文物则只能长眠江底。走在楼东古街上,你更能分明体会出什么叫沧海桑田,何为浮云苍狗。   楼东,一个几百年前因“湖广填四川”移民而兴盛的古镇,21世纪初也将因支援国家水电建设而“移民”,成为川南最后的客家文化古镇。

了解更多>>

龙湫虎穴

龙湫虎穴

一条长约28米的青龙蜿蜒于明镜般的池边,顺着悬崖盘旋而上,穿土破石,从6米高 的草丛中伸出头来,往水池中喷洒着清泉。清泉像银色的珍珠,时缓时急,如琴键上弹出的音符,滴落在透明的水池中。 据记载:唐代诗人岑参于大历2年(公元767年)任嘉州刺史,次年被罢官,离任前专程游凌云山,所到处为景色所感,写下了《登嘉州凌云寺作》,留下了“回风吹虎穴,安雨当龙湫”的佳句。相传古时凌云山有猛虎出没,三江汇流处有蛟龙翻腾,危及百姓和行船,后受佛法感召,化为石虎石龙,所以自古以来“龙湫虎穴”便是世人游凌云山的必经之处。据说“龙湫”的龙吐出的水是龙宫里流出来的水,若在此放生,定能消灾祛病,长命百岁,历来至此放生的人络绎不绝,当地人也把“龙湫”叫作“放生池”。

了解更多>>

龙肘山

龙肘山

龙肘山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又名玉墟山,因山势蜿蜒如龙,主峰顶像龙头,两侧峰耸立似龙肘,故称龙肘山。 龙肘山是会理坝子北部的天然屏障,山脉源泉于螺髻山,主峰高3585米。西面坡较陡峭,多绝壁,毗邻米易县;东北坡较缓,多谷地,有公路直达山顶,是游览龙肘山的主要途径。 龙肘山自然风光奇特,巉崖险峰、山溪流泉、茂林幽篁、古树奇花、烟霞雾雪、鸣禽走兽等,最吸引人的当属万亩杜鹃林——玉岭花海。每年的四五月间,龙肘山上各种杜鹃花次第开放。晴天看花,五光十色,灿若彩霞;而雨中赏花,则云雾迷蒙,若隐若现,气象万千,令观赏者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无限风光在险峰,站在海拔3585米的龙肘山顶,极目远眺,山峦起伏,一览众山小,平畴沃野、村庄农舍、会理城郭,尽收眼底。龙肘山顶也是观日出、云海、佛光的好地方。

了解更多>>

龙须沟风景区

龙须沟风景区

“龙须沟”坐落在邻水县甘坝乡境内,位于华蓥山最高峰----高登山南麓,方圆十五平方公里,距县城十公里。华蓥市十二公里,广渝高速路五公里,公路四通八达,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如同蒙上面纱的美女羞涩地掩隐在深山沟壑之间,难为外人所知晓。在风景区内,有神奇百态的“川心洞”,有惊险迷人的“清溪峡”,有人杰地灵的“天生桥”,有百练彩虹的“龙须瀑布”,有稀奇古怪的“无名树”,有姹紫嫣红的“桃花园”,有香火鼎盛的“川古庙”。似惊似险,似神似奇,似幽似静,融容一起,是人们休闲纳凉,旅游观光,探险求奇的世外桃园。 如今,华蓥山资源开发方兴未艾,旅游开发的春风拂开“龙须沟”风景区的神秘面纱,她笑脸相迎八方宾朋来此一游。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