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四川

四川

四川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千年古都,人杰地灵;多元文化,民族走廊;巴山蜀水,巍峨壮丽;中国国宝,熊猫故乡;天府美食,誉享天下;无法拒绝的热辣美食,让人惊艳的自然风光,古蜀文化的发源之地,在四川。

秦汉瓦日石棺墓葬

秦汉瓦日石棺墓葬

秦汉瓦日石棺墓葬群,位于四川省道孚县瓦日乡蒙拖村境内瓦日乡人民政府驻地后山黄土坡台阶上。距道孚县城10余公里,海拔2700米,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规模较大,可以见到人工建筑遗迹和石棺墓葬出露。据当地一位70多岁的老农介绍:“那里原可以看见数排100多个土丘(坟包状)及小路中央雨水冲刷出的石匣子”。后来被开垦种上了农作物,后又荒芜,所以土丘都看不见了,地下的石棺仍然保存完好。 1986年甘孜州约请四川省考古专家,组成文物普查工作组,对全州文物进行发掘清理,出土黑陶但耳罐1件、清钢法器1件、青铜耳环1只。2003年9月县文化旅游局派出专人前往再次作了仔细调查核实,据当地村民反映:蒙拖村周围均有石棺墓葬群,村子东北部苹果园内,当地村民在建房挖基脚时、铺设自来水管道挖渠时,均有石棺出现,有的是单棺,有的是群墓,有的是上下三层。均葬于黄泥土层里,深约1.3?2米。均采用先挖土坑,然后用页岩打制成1?5厘米厚的石板,镶嵌成长方形的石棺,棺长2米,放头部处宽65厘米,放脚部处宽35厘米,棺深55厘米,有盖无底,葬法基本一致。 地址:甘孜州道孚县瓦日乡蒙拖村境内瓦日乡人民政府驻地后山黄土坡台阶上

了解更多>>

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1983年石棉县在大渡河边的安顺场渡口修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邓小平亲自题写碑名,安顺场被确立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石棉县决定在纪念碑处修建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3月,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亲笔为纪念馆题写馆名。新建成的纪念馆占地20亩,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展览厅分为长征、大渡河战役、红军长征过雅安、翼王悲歌、历史评述等5个部分。

了解更多>>

千年绸都第一坊

千年绸都第一坊

千年绸都第一坊位于嘉陵城区东南面嘉陵江边的文峰镇渭钟沱村,距南充市区仅7公里,是我市“嘉陵江一日游”的重要景点。万亩古桑吐蕊,满眼嫩绿诱人,信步临江仿古栈道,饱览嘉陵江秀美风光,到“果州绣坊”体验手工刺绣,进“蚕家乐”品味桑葚美酒、桑枝炖肉、桑叶羹、桑叶茶,在“天蚕部落”观赏各种各样的蚕房、蚕具展示等等。 美丽的蚕家女,迷人的桑园风情,相信美丽的“千年绸都第一坊”定会令人留连忘返。

了解更多>>

千米石刻经墙

千米石刻经墙

甘孜县草原广阔,东部有洛戈梁子草原,北部有达通玛大草原,天然草场面积达617927公顷,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89.98 %,牧草丰茂,主要集中在茶扎、大德、查龙、卡龙、下雄等乡。藏历三月,草原上青草开始发绿,曲曲弯弯的河水漫流在达通玛草原上,雄鹰在蓝天上盘旋翱翔,宽阔无垠的牧场上,碧草如菌,繁花似绵,百花随风俯仰,散发着清香。在这儿,牦牛在悠闲地低头吃草,骏马在纵情驰骋,羊群象天上的星星点缀着大地。这里有金碧辉煌的古刹扎拉寺,庄重巍峨的铜色山宫(莲花生大师所居住的净土之名),纯洁无暇的白塔,还有被喻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石刻藏文《大藏经》。藏文《大藏经》,是藏民族的一部灿烂的文化遗产,它记载了藏民族的历史、地理、佛教、医学、天文、工巧等各方面文化知识,是藏民族的古代百科全书。 藏文《大藏经》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甘珠尔》意为佛语部,亦称“正藏”,即释迦牟尼本人语录的译文。第二部分《丹珠尔》意为论述部,亦称“副藏”,即佛教众弟子对释迦牟尼的教义注释及僧人的论著。全藏经共有三百二十六部,四千五百六十九种,二十一万七千多块经板,六千八百多万字。石刻藏文《大藏经》,位于达通玛区西北部的大德乡境内离县城120公里,海拔4080米。在达曲河的最上游东岸与嘉仁河的西岸,两河汇合处的嘉仁塘大草原上,扎拉寺巴尔多活佛首次发愿创建和民间发愿雇佣(工匠)雕刻堆积成的石刻经墙。其雕刻功底深厚,经墙窟处有佛尊,其佛像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该经墙长2000米,宽2米,高2米。据创建人统计,此地经典内容远远超过了《甘珠尔》和《丹珠尔》,估计石片约有十一万个。石片经书大小不一,大者如桌面小者如椅面,平均约有一公分左右厚,石面光滑,字迹清晰,粒粒可见。在石经的东端建造了一座高大的白塔,与经墙互相映衬,形成了草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它的周围竖了无数的经幡。甘孜牧民制作“经幡”与藏区其他地方有所不同,不仅用长长的白纱布,还用红、黄、绿、蓝等五种(喻为金、木、水、火、土等“五行”)布料上印上祝福或祈祷的文字挂在高高的木杆或绳线上,借着风的动力,让它翻习、诵呤。古刹铜色山宫、白塔、石经和经幡等一样是善良、真诚、精神的象征。 景区咨询电话:0836-7521950、7521749(甘孜县旅游局)

了解更多>>

千佛寺摩岩造像

千佛寺摩岩造像

千佛岩摩崖造像位于通江县城西郊2.5公里处的诺江镇千佛村,通江至汉中公路通过岩前。从公路至上有四层踏道通往分布造像的石岩,造像被清末民初建造的保护性建筑遮盖,该建筑系双重檐、巴壁式,面阔五间25米;进深一间10米,穿斗式木结构,青瓦屋面,四角微翘。 据石刻题记和有关文献记载,千佛岩造像开龛于唐龙朔三年(663年),终于开元七年(720年),前后历时57年。共造像54龛3000余身,题记6幅,碑2通,分布在崖高10米,宽53米的白砂岩石正面和左侧。正面共有28龛,多为盛唐刻造;左侧共有26龛为初唐刻造,由于在二十世纪90年代前没有采取过保护措施,致使大多风化。 整个造像群由净土变、天龙八部、说法图、七级佛塔、千佛屏等龛窟组成。刻有释迦牟尼、观世音、大世智、四佛、三世佛、药师佛、护法力士、供养人、乐伎等。龛窟的主要形制有单层方形龛、外方内圆龛、双重方形龛、方形龛、拱形龛等;雕刻手法有深浮雕、浅浮雕、线刻,部分龛窟的力士还出现镂空的雕刻手法。 千佛岩摩崖造像共有题记6幅:1、“阿弥陀佛,大唐龙朔三季,岁次癸亥元月辛亥朔建;麟德二季,岁次乙丑二月庚辰朔新观音(以下字剥落)”;2、“大唐干封元年四月八日广纳县马明府为夫人□氏敬造”;3、“大唐神龙元年……”;4、“父母及儿亡夫□愿平安发心造观音菩萨龛身并得就”;5、“维开元七年六月一日,弟子王?发心敬造释迦牟尼佛一身,大世智菩萨、观世音菩萨各一身。诸佛证明,愿一切众生长宁授福,志供养”;6、“河中府西北门外住人雷信夫妇等重妆此。发心功德一堂,乞寿年永固者千秋。时以绍兴八年戊午五月八日庆祝”。碑刻2通,已全部风化剥落,无法辩识。 千佛岩造像中最大龛窟宽3.7米,高3.3米,深2.2米,最小宽0.15米,高0.20米,深0.05米。造像大如真人,小如手指,规模宏大,装饰华丽,雕艺精细,栩栩如生。既有初唐时期的简朴,又有盛唐时期的风韵,是研究唐代服饰、美术、彩绘、雕刻、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特别是高3.7米的七级浮雕佛塔龛和4佛跏趺并坐龛,前为仿西安大雁塔,其人字形斗拱并重迭使用,除西安大雁塔门楣石上的线刻外,是仅有的例证,后者则违反三佛、五佛并座之常规,十分罕见。 1962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文革”中遭到破坏,后被取消。千佛岩造像虽然破坏较重,但权威专家仍给予了高度评价。1996年9月,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保存完好的有三龛,大部分完好的20余龛。该处造像既有初唐时期的简朴,又有盛唐时期的风韵,是研究唐代建筑、彩绘、服饰、音乐、舞蹈、佛教等的珍贵实物依据,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及保存价值,是祖国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了解更多>>

千佛古镇景区

千佛古镇景区

千佛古镇位于井研县城南郊,茫溪河穿镇而过,沿河而建的青瓦民居错落有致、因势成景。这里明清楼台别具风格,石板小街古风尚存,参天古榕俯瞰千载,潺潺福泉润泽古今。雨雾迷蒙的黄昏,或是月朗星稀的秋夜,置身于此,你会觉得进入梦里水乡。   千佛镇的自然风光令人迷恋,而人文景观更是令人陶醉。这里哺育了南宋忠臣邓若水,革命前辈李亚群。千佛的传说扑朔迷离,九子十翰林的故事家喻户晓,梅家湾的台柚名扬四方。镇内有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雷畅故居、千佛岩、雷氏宗祠及尚待开发的汉墓群和恐龙化石遗址,是井研台柚的发源地和集中产区,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窗口,现正规划中的民风、民俗旅游景点,是乐山佛文化的联接点和独具特色的千年古镇。   古镇位于国道213线上,距县城6公里,距乐山30公里,距成都140公里,距重庆350公里。该镇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镇内有线和无线通信信号遍及古镇及梅湾村和民建村。   目前,井研县正抓住乐山打造“中国第一山”有利契机,在乐山以“名人、名佛、名山”的主题下,将千佛打造成以“唐风、宋韵、明清特色”为主题的嘉州第一古镇。   1、千佛岩(千佛寺)  位于千佛镇东砂岩石壁上,有佛龛若干,其中有大佛1尊,小佛1000尊。据清《光绪井研县志》记载:“东岩佛像长丈余,盖唐代伽兰也”,可知该摩崖造像建于唐代。传说该佛像与乐山大佛同时建造。明代县人李如达有诗:“千佛岩头倚碧空,水光山色画图中。昙花遥映藤萝月,贝叶时翻杨柳风……”,可见当时此地礼佛之盛况。岩左侧有“聚仙洞”,籀文清晰可见,洞内泉水叮咚,四季不涸,又名“福泉”,岩上原建有福泉寺。   2、崖墓景点  以千佛岩为中心,沿山周围岩壁上有大大小小崖墓十余座。是公元前2世纪,由汉文帝的一位大臣张释之提出的一种墓葬形式。其实,崖墓不过是土坑葬、棺椁葬、建台屋葬等多种墓葬形式中的一种,这种丧葬制度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期。它的雕刻,形式结构让旅游者能认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3、雷畅故居  清内阁侍读学士雷畅故居是县、市两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千佛镇北约500米。大门西向、背山面水,崇坦环护,气势宏伟,远望之,俨然城堡。故居占地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占三分之二,共由12个四合院组成,有房屋121间。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结构牢固,左右对称,柱、础、斗拱、横梁、门窗等木石雕刻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该故居为目前乐山市范围内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一座民用建筑。雷畅故居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余年。据《光绪井研县志》记载: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雷畅以内阁侍读学士告休,其子?霄以翰林院编制乞养待父归里,翌年春,在宅前隙地筑随春园以娱亲。园有池,广荫数亩,积乱石为阜,建月到亭、香光阁于其上,香林梅坞,极幽丽之观。      4、雷氏宗祠  雷氏宗祠是井研雷姓一支自明洪武年间从湖广麻城移民来川入居井研的祠堂,与雷畅故居相邻约100米。现大门围墙及整个建筑保存了历史原貌。   5、台柚  又名“文旦”,俗称“梅家湾柑子”。清朝乾隆年间本籍人雷轮任清廷“兵科给事中转户部掌印”之职时奉旨巡视台湾,其随从梅医生从台湾带回三株柚树苗,在千佛梅家湾经240多年的培育和繁衍,从而遍布全县。村内现有产果台柚树20万余株,成片成林年产各类柚果1千多万颗,是难得的自然景观。台柚果型硕大,皮香若兰,果汁甘甜,营养丰富,被誉为“天然水果罐头”,被评为省无公害农产品,是清朝大陆与台湾宝岛相交流的历史见证。并衍生有一系列民间传说,已演变成独特的台柚文化。   6、恐龙化石遗址  井研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部,中生代侏罗纪地层非常发育,其中埋藏着十分丰富的以恐龙为主的动物化石群资源。古镇内所发现的巨型恐龙化石是在原地封存,为古镇的旅游开发增添了新的内容,是旅游者了解远古时期地球生命的发生、演变过程等知识

了解更多>>

恰朗多吉雪山

恰朗多吉雪山

位于木里县西面,距县城约210公里。此山终年严寒,白雪皑皑,有美丽的白水河、神奇的神仙水、幽幽的查米水、深不可测的溶洞、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天然形成的龙口水瀑布,绿节如菌的草场、山腰神海(高山湖泊)、雪山的腰带、一线天景点等。原始古朴、独具特色,是科考、探险的理想去处。曾有美国、新西兰、意大利、奥地利等多个国家的登山运动员共108人次,前来攀登,但尚无人登上顶峰。

了解更多>>

齐家堰水库

齐家堰水库

齐家堰水库位于旌阳区东河乡境内,属沱江干流绵远河水系,距德阳市区约10Km,总库容520万m3,坝高15m。主要功能为灌溉、旅游、养殖、生态环境保护,总投资945万元。

了解更多>>

七星山黑塔

七星山黑塔

七星山塔:俗称黑塔,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所建,是东山白塔的一对兄弟塔,在市南郊南广镇塔坝村七星山的一个山峰上,距市区十公里。塔身为空心密檐八方园锥形砖石结构。台基为须弥座,高1.7米,每边长4.4米,通高30.7米。塔身为八角形,塔顶早塌,现存七层。塔内有空室,置佛龛,多浮雕石刻,有蹬道盘旋而上。塔身逐层内收,第七层座檐上为暗层塔顶。塔内有实心柱,每至一层都有龛室。塔内踏道顶用砖相对叠涩作卷形顶,踏级绕实心柱由左至右盘旋至顶。计118级。塔西向,大门高2.2米,高1.15米,门柱园形,两侧刻圆弧形“龙柱”,底层藻井刻“二龙抢宝”。第四层藻井刻“双凤朝阳”,第七层藻井刻“盘龙”,图案。这些雕刻精细,形态逼真。整个塔身用铁青色砖石砌成,未敷涂料,加之多年没进行过维修粉饰,远观如黛,“黑塔”之名由此而得。1987年进行了一次大维修,依民俗,塔身仍敷为铁青色,但补上了塔顶隔整个塔身用铁青色砖石砌成,未敷涂料,加之多年没进行过维修粉饰,远观如黛,“黑塔”之名由此而得。

了解更多>>

七贤柏

七贤柏

安昌镇西北的大安山麓,西山之侧,九顶山下,有几株千年古柏,是安县的八景之一。这里就是有名的“七贤柏”。   相传很久以前,那里是一片荒地,只有座孤零零的古庙,庙里住了个老和尚和七个小和尚,师徒们自耕自食,过着俭朴的生活,据说老和尚是遭了水灾,从河南逃荒到这里的。当时听到这里三岁小孩都能唱:“圣灯一盏照安州,腊溪桥前水倒流,犀牛望月回头转,浮山挡住铁牛头。”  他认为歌谣很有意思,就决定不走了,选中现在的“七贤柏”处,就在古庙里住了下来。  老和尚让小和尚在庙前后栽上些树苗,在只剩几棵柏树苗时,雷声大作,风雨交加。小和尚慌忙栽下七棵,而把剩下的的几棵树苗栽在一起,准备雨后分栽。雨是数日不停,等雨过后,那柏树竟然已发出新枝来,长得十分翠绿,再也分不开了,就成了八棵柏树中最大的一棵。  几十年后,李白来到此地,叹其奇妙,惊呼“七贤挺秀”,还乘兴写下了“七贤柏”三个大字。  至今,庙虽毁,树尚在。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