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陕西

陕西

陕西

三秦大地的每一寸土壤都饱负历史的厚重内涵,以文明见证者的姿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去陕西自驾游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春季到秋季。有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西安城墙,大唐芙蓉园,华清池,翠华山,黄帝陵,骊山国家森林公园,黄巢堡国家森林公园,秦始皇陵等陕西景点。

桥上桥

桥上桥

桥上桥:   在华县赤水镇西的赤水河上有一座保护完好的古代双重石桥,即赤水桥上桥。桥为东西走向,桥面宽5米,长70米。桥身全部以花岗石条砌筑, 下桥为7孔拱形石桥,上桥为九孔拱形石桥,在第2孔至第8孔桥拱上方正中,各有一个石雕龙头,桥北有石雕龙尾。据《三续华州志》记载:下桥始建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竣工于康熙六年(1667年)。后因山洪暴发,河床淤高,桥眼堵塞,遂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又在原桥之上叠建了一座九孔石拱桥,从而形成了桥上桥的奇观。后来下桥被淤泥淹没,与八十年代初,被当地群众挖取砂石时发现,从而使”桥上桥”的奇姿展现于世。  赤水桥上桥1992年4月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乾陵博物馆

乾陵博物馆

乾陵博物馆是中国陵墓博物馆。位于陕西省乾县乾陵东南方的永泰公主墓处,1978年建立。它的前身是1960年成立的乾陵文物管理所。乾陵是唐朝皇帝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陵当初地面建筑 378间。东南有17座子孙儿女王公大臣陪葬墓。陵园内现尚存 124件精美的大型石刻群,从南往北有八棱柱形华表1对、翼马和朱雀各1对、石马5对、戴冠着袍持剑中郎石人像10对,并有两通高达 7米以上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或友好国家特使石刻像61尊。内城四门各有石狮 1对。这些石刻,造型逼真,神态生动。 乾陵博物馆  1960年以来,先后发掘了陪葬乾陵的永泰公主李仙蕙、章怀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中书令薛元超、右卫将军李瑾行等 5座墓葬,出土三彩物俑、器皿、金银饰品、彩绘陶器等珍贵文物4300多件,一百多幅绚丽多彩的墓室壁画和1500平方米石椁线刻画,堪称唐代瑰丽的地下艺术画廊。《宫女图》《打马球图》《客使图》《狩猎出行图》及《仪仗阙楼图》等壁画,成为人们领略唐代绘画艺术、研究唐代建筑、服饰、风俗、体育活动、宫廷生活及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贵资料。发掘整修后,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和懿德太子墓道地宫常年对外开放,供中外游客参观。乾陵成为人们领略盛唐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重要遗迹。 乾陵博物馆  以这些独具特色的文物景点建成的乾陵博物馆,陈设着号称乾陵文物三绝的唐三彩、唐墓壁画和石椁线刻画,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当您步入乾陵,漫步于碑石林立的大型石雕群旁,游览在墓道两侧的壁画长廊中,参观过栩栩如生的唐三彩偶俑后,乾陵将在您的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图像。     该馆藏品主要是已发掘的5座陪葬墓出土文物4000多件。藏品还包括该馆征集的文物共计4598件,其中一级品27件。有一面 4.25千克重的铜镜,镜上铸有麒麟、龙凤等图案,并有铭文。

了解更多>>

千阳望鲁台

千阳望鲁台

望鲁台为春秋战国时期大教育家孔子贤徒燕伋所筑,位于陕西省千阳县境内,距今2400余年,是中国尊师第一台。   燕伋(前541-前476年),字子思,秦地千阳燕家山(今陕西省千阳县水沟镇水沟村)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燕伋一生三赴鲁从师孔子。归里后在渔阳(今千阳县裴家台台)设教18年,积极传授孔子学说,伋辞世后历代朝庭对其大加封赠: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玄宗封伋渔阳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伋千源候;明追称"先贤燕子"。山东曲阜孔庙供有燕伋牌位和石刻像,圣贤祠内还塑有燕伋像。   燕伋为人谦虚诚厚,很受孔子常识,深得其亲传。燕伋二次从鲁归里后,于公元前501年在渔阳设馆办学,有教无类,广收门徒,传播儒学,为秦陇、川、滇、宁、蒙、新等地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推动了当地的教育、经济、文化事业的巨大发展。燕伋是西北大地上孔子唯一贤徒,"开西秦设馆教学之先河",在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儒家学说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燕伋在渔阳设教的18年间,因思师心切,便每日在学堂后面的黄土塬边,登高远望鲁国。为了能站得更高望得更远,燕伋日用衣襟撩土垫足登高以望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遂形成了一锥形土台,这个土台后世人称"望鲁台"或"燕伋望鲁台"。   望鲁台高11米,底径35米,四周及广场占地约8000多平方米,虽几经沧桑和历史变迁,但保护完好,气势仍旧巍然,形体依然高大。它不但是燕伋用心血和日撮土的具体行动日积月累而成的真情台,而且是燕伋以思师念师感师敬师之大德大美品性、精神层加浇铸起来的尊师台。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涵蕴全在燕伋笃敬恩师的赤诚与日撮土登高以望鲁的尊师情结中,此是燕伋尊师真情、尊师行为的凝定与释放,是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的历史见证和真实写照,在中国教育史上都是极具创意的伟大之壮举。燕伋-我国古代尊师第一人,望鲁台--我国尊师第一台。  望鲁台有设教塾门、启文坛、思师亭、六棱碑、尊师祠、民俗宫、燕居宇等景观。这里人杰地灵,景观独特,是旅游休闲、畅适心志、陶冶情操、润泽灵魂、激励后辈、育化学子的好地方和理想之选择。望鲁台,"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规模之巨、体象之奇、人文意蕴之丰、史学价值之大、震撼人心灵之深,在当代堪称我国之最!

了解更多>>

千尺幢

千尺幢

过了回心石,就来到华山的咽喉要地“千尺幢”。 这是一处在山崖极陡处开出的一条小路,共370多磴石级,石级的宽度只能容纳一个人上下,两旁挂着铁索,人们手攀铁索,一步步向上登,往上看,只见一线天开;往下看,就像站在深井上。千尺幢的顶端,就像井口一样。这里的崖壁上刻有“太华咽喉”、“气吞东瀛”的字样。其形势真像咽喉一样的险要。当小心翼翼的游人,手脚并用地爬上千尺幢,再往前走,还有一处险路──百尺峡。出峡后,过仙人桥,前面又是一段险路“老君犁沟”,传说是太上老君牵来自已的青牛,在这个陡壁处犁出的一条小路。[[div align=right]][[/div align=right]] 千尺幢

了解更多>>

洽川风景名胜区

洽川风景名胜区

    中国最大的湖泊型湿地陕西洽川风景名胜区,位于陕西省合阳县城东20公里的黄河岸边,是陕西省人民政府1995年9月公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洽川风景名胜区已逐渐成为人们回归自然,开展生态旅游的绝佳去处。距西安180公里,地108国道和陕西省"十五"重点项目西禹高速公路纵贯县城,交通十分便利,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根据《总体规划》,总投资1.59亿元的面积164.99平方公里。距西安180公里,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洽川景区目前有国内最大的芦苇荡,面积达4万余亩,栖息着丹顶鹤、黑鹳、大鸨、大天鹅、苍鹭等珍稀鸟类;景区有华夏绝景-瀵泉七眼。日出水量7.3万立方米,水温常年保持在29C至31C,富含人体需要的硒、铜、锶等微量元素,经常洗浴可祛病健身。其中尤以处女泉最奇,人入水不沉,泉涌沙动,如绸拂身,似"沙浪浴";景区西部古朴的黄土峰林地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刻的自然奇观;洽川古为"有莘国",历史文化悠久,夏、商、周、汉遗风犹存,今民风淳朴,民情浓厚。    天上人间,地下洽川。洽川风景名胜区将以崭新的面貌欢迎您前来旅游、观光。

了解更多>>

歧山县

歧山县

位于八百里秦川西端,太白山北麓的宝鸡市歧山县五丈原镇,是三国时代诸葛亮屯兵用武、劳竭命陨的古战场,胜迹累累,远近闻名。五丈原为何名为“五丈”,其说法有三;一说此原前阔后狭,最狭处仅五丈;二说秦二世西巡至此时,原头曾刮起五丈尘柱大风;三说原高五十余丈,原称五十丈原,口口相传,简成了五丈原。五丈原主要胜迹是诸葛庙(武侯祠),庙内有匾额、题词、碑记、碑刻、壁画、塑像等。庙外有遗迹如“豁落城”、“诸葛锅”、“棋盘山”、“诸葛泉”、“诸葛田”、“盘盘道”、“魏延城”、“古葫芦峪遗址”石碑等。据《三国志》等史书记载,蜀汉建光十二年(公元234年)春,诸葛亮改变了前4次伐魏的路线,率领10万大军从汉中出发,沿着秦汉时代的古栈道,披荆斩棘,踏艰历险,一举攻下秦蜀道的咽喉要塞斜峪关。随即挥锋西向,占据五丈原,安营扎寨,分兵屯田,佯作持久战。“据险先收五丈原,驻军分辟渭南田”,就是当时的真切写照。足智多谋的蜀汉丞相常有高招,胸藏城府的曹魏元帅知己知彼。当司马懿得知诸葛亮率军北上,取道斜峪,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文原,则诸军无事矣!”所以然者,因武功以东,川宽野阔,适宜大兵团作战,那儿又地肥粮丰,给养容易得到补充。司马懿还担心的地盘,诸葛亮没去攻占,他自然感到欣慰。至于诸葛亮屯田军垦,作长久计,他更是付之一笑。他是深知“兵不厌诈”,这一道理的。他洞悉诸葛亮前几次伐魏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军粮不济。这一次虽改变策略,用木牛流马运粮,但毕竟有限。屯田等粮,倒也可取,但五丈原下,渭河南岸的少许土地,即是季季丰稔,也不足以维持10万大军之以屯田常驻,不过是掩人耳目。因此,司马懿针对蜀军粮缺,利在速战,来了个深沟高垒。闭门不出。孔明数次派人下战书,他甘愿示弱。急得孔明无法,送给他一身女人衣服想激怒他。谁料,这个老谋深算的魏国元帅,忍辱受侮决不上当。诸葛亮纵有满腹筹策,遇着如此顽敌,也无法施展;加上军务浩繁。使他积劳成疾,于是年8月,病逝于五丈原军帐中,时年54岁。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忠贞不二的蜀汉良相,在五丈原北端建庙筑祠,凭吊怀念,世代相传,一直延续到今天。从元代起,后人就开始在五丈原为诸葛亮建祠立庙。经历代修建,已是庙宇轩昂,碑石丛生,古柏挺拔,老槐苍劲。从“盘盘道”上原。祠庙的门楼为砖木结构,四角翘起,古色古香。门楣中央刻着“汉室孤忠”4个大字,笔锋遒劲而飘洒。门外西侧,竖立着一座一人多高的青石巨碑,为清光绪年间峻山知县胡升猷所立。上面雕刻着他撰写的《重修五丈原武侯庙碑记》。从碑记和苏轼的《题五丈原武侯庙》来看,它可能始建于北宋末年。武侯庙现今庙门上是“五丈原诸葛亮庙”竖匾,门廊两侧是“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对联。由山门而入进到第一座院子,东西两侧耸立着钟、鼓楼,左右对称,相互呼应。由此往里,步入宽敞典雅的献殿。献殿左右墙壁上,保留着清代的彩色壁画,分别绘着草船借箭、空城计等内容,形象逼真,神采飞扬,不失为我国传统壁画中的上乘。东墙壁下,镶嵌着0.7米见方的青石4O块,上刻岳飞所书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龙飞凤舞,气势磅礴,与诸葛之文一起被称为“两绝碑”。“两绝碑”使人一进门就感受到一股凛烈之气。正殿3间,左右各有1间陪殿。正殿中间安放着诸葛孔明的泥塑彩色坐像,纶巾羽扇,仪态端庄,犹如仍在此处运筹帷幄。两边是姜维、杨仪、关兴、张苞、王平、廖化塑像。庙内有诸葛亮衣冠冢,冢旁有一落星亭,亭内有一石,青褐色,表面凹凸不平,相传是诸葛亮逝世时天上陨落的将星。五丈原东麓至今有落星湾、星落坡地名,据传此石即从彼处移来。今天的五丈原除历史遗迹外,还因建设而形成了一些新的景致,其中最为游客称道的是斜峪关水库的“亚洲第一土石高坝”。此坝高114米,人望之不禁目弦,汽车也需多次盘折才能上去。登上坝顶,俯视着脚下这片古战场和万顷碧水,你一定会惊叹这里的沧桑巨变,深感这里是一个游览的佳境。 1、交通:西宝高速公路蔡家坡出口向南至五丈原,西宝南线五丈原镇转,宝鸡一日游旅游车。2、开放时间:8:00—18:003、咨询电话:0917—877864

了解更多>>

南郑县

南郑县

南郑这块秀美的土地,镶嵌在汉中盆地西现,汉水流经其北,巴山环护其南,灵山秀水织成了大西北"小江南"的特殊地貌。全县面积 2849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501个村,总人口53.8万。境内交通通讯便捷,生物、矿产、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对外开放县,全国粮油生产基地县,造林绿化百佳县,科普示范先进县。 南郑历史悠久。自公元前451年秦历公派左庶长修筑南郑城起,便一直是汉中的政治经济中心。民主革命时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郑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曾有刘邦、诸葛亮、曹操、萧何、何挺颖、左明等众多人杰志士在这里留下了足迹,全县现在文物遗址景点318处。梁山地貌被誉为"中国天然秀珍地质博物馆"。龙岗寺人类古遗址闻名海内外,美国俄勒冈大学阿金斯教授曾激动地赞叹:"我从这里看到了中国文化的根源。 重 南郑自然资源丰富。全县有林地13万公顷,耕地5.1万公顷;有金、铁、钢、锰、花岗石等26种矿藏。县内河流密布,水量丰盈,森林茂密,有豹、猕猴、水獭、獐子、锦鸡等国家保护动物100多种。境内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青山长绿、花香四季、风光绮丽。全县已对外开放的自然风景区11处,南湖、红寺湖、小南海、黎坪原始森林风景区,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游客。 改革开放以来,南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年来,南郑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开放、开发、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结构调整、对外开放、项目带动"三大战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农业通过调优结构、调新品种、调大规模,初步形成了优质粮油、"三叶"(茶、烟、桑)、经济林、中药材、花卉苗木、畜牧养殖六大主导产业;工业通过改组改造和引进高新技术,以中央产业驻县7大军工企业和县办工业为基础,形成了县境内工业发展的良好构架。产品涉及机械制造、烟草、化工、建材、印刷包装、农副产品加工六大体系,"公主"牌系列卷烟、"汉水银梭"名茶、藤编制品闻名遐迩;以城镇化目标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连接两省六县的交通及西汉高速公路即将穿境而过的区位优势逐渐凸显,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了解更多>>

木王国家森林公园

木王国家森林公园

木王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境内。总面积3616 公顷,是秦岭南坡仅有的两个国家森林公园之一。属北亚热带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 98.3% ,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 5 万个。园内森林植被繁茂,原始森林葱郁神密,千亩草场险象环生,珍禽异兽随处可见。这里生长着有种子植物 1300 余种,有红豆杉、连香、水青、秦岭冷杉等国家保护树种 30 余种,这里栖息着 200 余种野生动物,有羚牛、云豹、金雕、黑熊、白冠长尾雉、大鲵、林麝等 10 余种保护动物,也是大熊猫的潜在栖息地。被誉为“植物的世界,动物的王国”。  木王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以林海杜鹃和奇峰怪石景观为主,浓缩秦岭精华,融林、花、峰、石、水、洞景为一体,集雄、奇、秀、险、野、幽、闲于一身。有 3 河、 9 溪、 18 瀑、 36 潭、 72 峰、 108 个主要景点,分为四海坪、双头马、茨沟三大景区和鹰嘴峰特别保护区,处处呈现着北亚热带优美的森林景象。千年冷杉林带为秦岭最好,千山杜鹃为西北第一,鹰嘴奇峰(现叫大鹏顶)为华夏一绝,千米石瀑为世所罕见。公园内春观杜鹃,夏纳清凉,秋赏红叶,冬戏冰雪,原始原真,野情野趣,一年四季,美景不绝,有“天开画卷”之美称。是驴友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探险摄影的理想之所。

了解更多>>

米脂县

米脂县

米脂县,为古银州,是明末农民革命领袖李自成的故乡。素有“文化之乡”、“小戏之乡”、“梯田之乡”之美誉。“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 米脂县,古银州地域,李继迁叛宋,袭取银夏。韩、范诸公更互为犄角。谓此地“控山险,扼冲要,屏蔽延州(延安),为兵家在所必争也。乃堑山为城,屯兵为堡,遥制虏骑,使不敢长驱充斥。今四面皆古战场也。"延绥襟喉之地"、"北连榆林、南通川陕,为极冲要地"。汉置独乐县(今马湖峪)、北周置银州。宋宝元二年(1039)毕家寨改名米脂寨,金正大三年(1226)置米脂县。李自成西安建大顺政权,改米脂县为天保县。先后属陕甘宁边区绥德军区、榆林军区、榆林地区。迄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 米脂城,北宋初曾是一个小村落,叫惠家砭(今老城大囫囵以上)。宋太宗时,在山阜半腰平坦处建毕家寨,四周构筑土寨,并设置寨门、鹿砦,背倚小山,前呈陡壁。后来,宋、夏军队几经争占,几易其主,到宋宝元二年(1039)更名米脂寨。崇宁四年(1105)改称米脂城。元泰定三年(1326),开始修葺米脂城,夯土加宽加高寨墙,砌石垒门,今马号圪台、城隍庙湾等处,称谓上城(也叫小城)。历经洪武、正德、嘉靖、万历以及康熙、乾隆、同治、光绪等多次修整加固城垣,但无西门。民国时,又拓修新城,今已拥有南北长2.5公里、东西最宽达1公里,面积约2平方公里,是不规则三角形县城规模,迄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故民间传有“先有惠家砭,后有毕家寨”,“先有毕家寨,后有米脂城”之说。 米脂县,位于榆林地区中东部、无定河中游。古代县境辖域较为宽广,含有榆林、横山、子洲、绥德县部分地域,约三倍于今。如元代,米脂县地域东与葭州毗连,南与绥德接壤,北部至长城沿线以外,西至黑河子、小理河源头(今横山境内)一带。据弘治《延安府志》记载,米脂县“形据山川,境连沙漠。”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域变小。现境北承榆林市,南连绥德县,东接佳县,西邻横山、子洲。东西长仅为59公里,南北宽为47公里,总土地面积1212平方公里,居榆林地区12县市的第11位。辖3镇、12乡、39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1.6万,农业人口占89.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8人。米脂县地貌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呈现西北斜向的“凹”字形。210国道、西包铁路穿境而过,无定河流经18.9公里。北距榆林市76公里,南距西安市580公里。特产小米、洋芋、佳米驴。特别,糜谷种植历史悠久,所出产小米粒饱,色泽金黄,质优味佳,可制米糕、米酒、米茶多种食品,又是小米薄酥脆的主要原料。

了解更多>>

蒙恬墓

蒙恬墓

    蒙恬墓在绥德县城西南0.5公里处,大理河北岸绥德县第一 中学院内,墓前有一通石碑,高1.42米,上书“秦将军蒙恬墓”6个大字,为清代乾隆年间绥德知州张之林书立。可惜已为两截    蒙恬,祖籍齐(今山东东部)。祖父蒙骛、父亲蒙武,三代皆为秦之名将。据《资治通鉴》记载:“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蒙恬逐匈奴,收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为四十四县。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讥至辽东延裹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阴山(今内蒙包头,五原之间)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蒙恬常居上郡统治之、威振匈奴。”为安定北部边疆立下卓越的功勋。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堑山湮谷,千八百里。”就在这一年里,因始皇长子公子扶苏谏阻始皇杀儒生。“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军于上郡。”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帝外游死于归途中的沙丘。当时,赵高挟李斯等阴谋生胡亥为太,因以前“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蒙恬之弟)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官籍。帝以高之教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赵高对荣氏兄弟怀恨在心,后来日夜在秦二世面前诋毁蒙氏兄弟,二世遂决心杀蒙氏兄弟。蒙恬临死前说:“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 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导先人之教,以不忘先生也。”乃吞药自杀。秦之一代名将死于非命,朝野痛悲。据传说,蒙恬死后,部下将士含泪用战袍盛土为其起冢,以寄托对主帅的哀思。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