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大地的每一寸土壤都饱负历史的厚重内涵,以文明见证者的姿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去陕西自驾游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春季到秋季。有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西安城墙,大唐芙蓉园,华清池,翠华山,黄帝陵,骊山国家森林公园,黄巢堡国家森林公园,秦始皇陵等陕西景点。
商洛学院是陕西省教育厅直属的一所多科性本科学院,其前身是成立于1976年的“陕西师范大学商洛专修科”,198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商洛师范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西部大开发和陕南中药材药源基地建设的需要,紧紧围绕商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服务“三农”,已形成以师范教育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模式,是商洛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了解更多>>
此山雄居城北,居高临下,既是战略要地,又是旅游佳景。戴云山高耸入云,奇峰峻峭,它以欲雨先云而得名。亦名松朵山、戴云峰,民间有“松朵山戴帽,长工睡觉”之说,即意“有云必雨来,地主憎恨长工欢”。旧时山上有“玄帝庙”“玉皇阁”,三月三逢庙会。满山古木参天,松朵如云,烟树渺茫,望之如画。站在山巅了望,商州城池尽收眼底,顿觉悠悠忽忽,缥缥缈缈,久雨天晴,云山雾海,犹如进入蓬莱仙境。如果定睛凝神远眺,可环顾四周百里,山天相连,水绕山转,林果葱葱,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美好的山水图画;近涉,满目青山无数峰,翠柏青松数不清,鲜花遍野似锦锻,层层梯田上峻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戴云山上新建了两座电视、广播转播台,这两座铁塔好似“戴云峰”两把长剑刺向蓝天,给商州古城又增添了一大景观。
陕西自然博物馆位于西安市长安南路88号舟形岛上,电视塔的南北两侧。全馆占地面积9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整体建筑以电视塔为对称点,包括科技和自然两大展馆,两展馆建筑分别呈玻璃球形和月牙形,犹如“日”和“月”,蕴含“日月同辉”之高远寓意。如果要仔细地把整个展馆参观一遍,需要5个小时左右。 玻璃体球形建筑为科技展馆,建筑面积7165平方米,设有科技环廓、声光隧道、穹幕影院、观景平台等设施和科技展项;半月形下沉式建筑为自然展馆,建筑面积8940平方米,设有地质万象、古生物长廊、神奇的秦岭、昆虫王国、生命之光等主题展厅。 此外,这里有西北地区目前唯一的大型穹幕影院,球形外径22米,半球形银幕直径18米,银幕倾斜30度,设有183个观众座位。博物馆还附带有观景平台,游客可以坐下来慢慢欣赏四周的风景,电视塔、和谐广场、曲江会展中心……四周的建筑尽收眼底,如果与朋友坐在这里聊天,也是非常不错的享受。
陕西中医学院简介陕西中医学院于1959年在古城西安成立。1962年迁址于古都咸阳,位于渭河之滨,已有46年的办学历史。 陕西中医学院现设有中医学专业、中医骨伤科专业、针灸学专业、中药学专业、中药制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预防医学、护理学和制药工程以及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方向)、汉语语言文学、英语(医学英语方向)、公共卫生事业与管理、康复治疗学等本科专业;现有本、专科专业及方向28个,部分专业招生文、理兼收;其中中医学、中药学、针灸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为省级名牌专业。1978年开办成人函授教育,对其中的中医、中药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197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第一批具有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到目前为止,有15个学科、94个专业与方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了所有中医药类二级学科;具有研究生同等学力在职人员授予硕士学位的授予权。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港澳台生教育和外国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医(药)学、理工、文科、管理等学科综合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校46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名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目前有在校研究生543名,在校本、专科生7000余名,成教生1000余名,海外留学生43名,海外联合办学在校生100余名。是西北地区建校最早、规模最大、办学水平较高的一所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科研、医疗协调发展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陕西中医学院占地725余亩,分南、北两个校区,建筑面积达26余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13,500平方米,藏书56余万册,建成了集电子阅览与查询、办公自动化为一体的服务系统;建有设施齐全的体育场和正在建设的室内体育馆。现有十个系、三个教学部和一所继续教育学院;有五所直属、非直属附属医院,分布在本省咸阳、西安、宝鸡和宁夏银川等地;有十五所教学医院和八个药学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陕西中医学院制药厂是在全国中医院校建设较早的制药企业之一,是全国高校为数不多的校办中医药科技产业的主导力量。于2003年通过了GMP认证。是学院药学各专业教学基地之一,也是中医药科技产品研发的基地。建有具有高校特色、馆藏文物独特且丰富的陕西医史博物馆。学院院本部有63个教研室、20个实验中心和11个研究室。全院(含附属医院)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正高职104人、副高职219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10余名;有兼职博士生导师4名,分别与北京、广州、上海、黑龙江等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学院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院级重点学科11个;建设有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国家级新药临床研究基地和陕西省中药饮片工程技术中心。投资400余万元建成了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居于一流水平的临床医学实训中心、护理学实训中心。 陕西中医学院切实围绕“质量立校、科技强校、人才兴校”的三大战略和“以法治校、民主管理、规范运行、团结协作”的四项原则,大力实施内容丰富的“亿万千百十工程”,校园的环境和教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和省政府提出的“注入高新科技,保护和开发秦岭地区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提高中医药产业科技含量,推进陕西省中医药产业现代化”的战略,把中医药科技产业做大、做强。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力争早日建成西北地区一流的中医药大学。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陈阳寨世纪大道 邮编:712046 电话:(0910)8185000 传真:(0910)8185333 网址:http://www.sntcm.edu.c
·历史沿革 陕西科技大学创办于1958年,时为北京轻工业学院;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定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7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学校原隶属于轻工业部(后为中国轻工总会),1998年划转到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 ·院系设置 建校40余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6万多名专门人才。现有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医学、法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45个本科专业;拥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研究生免试推荐权、研究生单独考试权及工程硕士、同等学历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各类在校学生18000余人。 学校设有15个学院、1个系、2个教学部、2个中心,拥有30余个研究所、40余个实验室及体育馆、游泳池等其他配套设施。现有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中心。 ·在校师生情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00余人,教授、副教授340余人,国家杰出青年人才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2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陕西省跨世纪优秀人才5人·在校师生情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00余人,教授、副教授340余人,国家杰出青年人才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2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陕西省跨世纪优秀人才5人·其它 第四条办学地点: 咸阳校区地址:陕西省咸阳市人民西路49号邮编:712081 西安新校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北郊未央湖渡假区南邮编:710021 西安校区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太华北路43号邮编:710016 注:2005年新生本科部分均在西安新校区学习。 第五条办学层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普通本科、?职
    陕北在明代以前就有历代修的长城。经明代修复的有多段。如吴旗县长城乡的明长城,它沿山修筑,城墙高6米,底宽3米,顶宽2米,全长约20公里。每隔2.5公里有—烽火台,台高30米,周长27米,用大方砖砌筑,气势壮观雄伟。    榆林明长城,以宁夏盐池为起点,斜贯于府谷、神木、横山、靖边和定边等地,呈东北西南走向。    榆林明长城,历遭破坏,又被沙漠侵吞,但榆林至神木县沿公路一段长城,墩台、堡叠、崖塞的遗迹仍立在沙丘之中,大部分完好,犹如—条巨龙,绵延大漠之中,十分壮观。
??黄河象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 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加之湖口地势险要,因而有“山飞海立”的壮观景象。
曲江池在西安南约五公里的低洼地带,是古都长安最著名的风景区。 秦始皇时在这里修筑离宫名:“宜春苑”。汉武帝时,曲江池被划入上林苑(皇家苑圃)。因其水曲折,故名曲江。唐玄宗开元年间又对曲江大加兴修。从终南山义谷口的黄渠引河水入池,使它变成了一个南北长、东西短、弯曲有致、水波荡漾的大湖池,并恢复曲江池的原名。 可惜经安史之乱和唐末战乱后,曲江池畔的宫殿楼阁皆被毁坏,流水断绝,渠道干涸,曲江池便衰败下来。如今眼前是一片平凹的农田,仅存彩云亭和紫云楼两座建筑遗址。
    据史书记载,秦国包括秦始皇、秦二世、秦王子婴,共有36代国君,其中19代建都雍城(今凤翔),长 达294年。位于雍水河西面的三畸原,当时称作“北园”,距秦都雍城约6公里。这里地势坦荡,林木葱郁,地表距地下水位深度约80-100米,适宜营造大型墓葬,故被秦国统治者一眼选中,定为秦公陵园区。    现已探明,秦公陵园区南北宽3公里,东西长7公里,占地面积达2万多公顷,比河南安阳殷王陵区总面积大180倍。陵区四周有绵亘10多公里的大型护陵壕环绕。目前发现的43座大墓中,有18座“中”字形秦公大墓,3座“甲”字形大墓和若干中小陵墓,背西面东,呈雁翎形排列,规模宏大,气势非凡。    “中”字形大墓中,最大的一座是已发掘的秦公一号大墓,其规模之大令人震惊,全长300米,其中墓室长60米,宽40米。深24.5米,总面积达5334平方米。比河南安阳侯家庄商代国王陵大10倍,比湖南长沙西汉马王堆一号大墓大20倍!从墓道的一端望去,这座大墓像一条幽深的峡谷,正如《诗经.黄鸟》说的:“临某穴,惴惴其憷”,使人惊叹大墓的深邃,充分反映了当时秦国经济的发达,国力的雄强和奴隶的劳役之苦。    秦公一号大墓的殉人之多令人触目惊心。《史记》和《诗经》记载秦穆公死后曾殉人达177人之多,但无法证实。这次从秦公一大墓发掘殉人牲达184具,清楚地表明秦国当时的 奴隶制社会性质,证明了《史记》、《诗经》记载的准确性,解决了史学界、考古界多年悬而未决的疑案。    秦公一号大墓还发掘出中国最早的高级椁具装置“黄肠题凑”,这本是周天子葬仪中规定的待遇,而这次发现,证明了秦人不从周礼,大胆越制的气魄。    在秦公一号大墓,还发掘出中国最早的大碑,从而使人们看到我国古代碑制发展的源头。    秦公一号大墓虽遭严重盗扰,但仍出土了30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最重大的刻有290多个篆文的石磬,从篆文“天子郾喜,龚桓是嗣”,“高阳有灵,四方以鼐”,初步断定墓主为秦共公、秦桓公之后的秦景公,并有力地证明了秦人的族属为华夏族。此外,出土的3000余件极为精美的金器、玉器、铁器、石器的骨器,充分反映出秦人高超的工艺水平和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从而否定了历来认为的“秦国生产力落后”,“秦国奴隶制统治薄弱”等论点。对于我们重新认识秦国历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秦都雍城是春秋至战国中期近300年间秦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位于凤翔县城南、雍水以北。城平面近方形,面积约10平方公里。城垣夯筑,最高7.9米,基宽达15米,已发现3座门址。在城内,发现了可能是"雍太寝"、"雍高寝"和"雍受寝"的三大宫殿区和秦宗宙、朝寝建筑遗址,以及8条干道。马家庄宗庙遗址的3组建筑呈"品"字形布局,左右对称,并各以回廊环绕;在其中庭,发掘出各类祭祀坑181座。在城郊,还发现了蕲年宫、橐泉宫、来谷宫、竹泉宫等遗址。    秦公陵园位于雍城西南,分布面积约36平方公里,已探明环有隍壕的陵园14座,以及平面分别为"丰"字形,"中"字形、"甲"字形、"凸"字形、"目"字形、刀把形和圆形的大墓49座。其中春秋秦景公墓为"中"字形积炭墓,墓室长约60米,宽38余米,深24米,共殉葬186人。出土不少铜、铁、金、陶、石、玉、漆器、纺织品等文物。是迄今为止发掘规模最大,葬具为早期的"黄肠题凑"的先秦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