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陕西

陕西

陕西

三秦大地的每一寸土壤都饱负历史的厚重内涵,以文明见证者的姿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去陕西自驾游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春季到秋季。有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西安城墙,大唐芙蓉园,华清池,翠华山,黄帝陵,骊山国家森林公园,黄巢堡国家森林公园,秦始皇陵等陕西景点。

延安纪念馆

延安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在延安市西北王家坪革命旧址西边,面向西南。该馆创办于1950年,是一座陈列展出革命文物,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陕西地区革命斗争历史的纪念馆。    纪念馆原址在凤凰山麓,1973年重建新馆。新馆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使用面积4500平方米,其中陈列馆由6个面积相等的展厅组成,展厅内部高大宽敞,采 光性能良好。整个纪念馆外观朴素大方,结构紧凑,高大宏伟,具有传统的民族风格。    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出的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按历史顺序列了11个单元,主要介绍1937年10月至1948年3月将近12年间,党中央在擅甘宁地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

了解更多>>

延安大学

延安大学

延安大学坐落在革命圣地延安,是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吴玉章任校长。1943年至1944年,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和行政学院相继并入,其历史可以上溯到1937年。在艰苦的战争岁月,延安大学努力贯彻学以致用的方针,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繁荣和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特殊的政治地位。建校60多年来,学校的建设发展受到了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创建伊始,中共中央政治局两次召开会议,讨论并成立延安大学。毛泽东同志亲自确定校名,并多次去学校参加开学典礼和做报告。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叶剑英、陈毅、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视察学校工作;周恩来总理在百忙中批示要把延大办大办好;1988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同志亲自过问延大建设,将延大列为“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院校;1998年,江泽民、李鹏同志为延大建校60周年题词;2004年,延安大学建设发展再次引起了新一届中央领导的关注,胡锦涛总书记亲笔批示支持办好延安大学。 经过60多年的风雨历程,延安大学已成为文、理、工、管、医、法、教、经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教育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陕西省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医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学院、鲁迅艺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体育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外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信息学院、化工学院、政法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西安创新学院16个学院47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28个硕士专业点。各类在校学生22000多人,专任教师741多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 技术职务者400多名。图书馆藏书百万余册,订有中外期刊3000多种。占地面积1300多亩,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学校建有中共党史研究院、延安学研究院、陕北文化研究院、陕北能源研究院和陕北区域经济研究院5个研究院,计算中心、现代化教育中心和陕北历史文化、韩国历史文化、陕北经济技术开发、延安学等40多个研究所。学校依山傍水、环境优雅、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每间宿舍都配有电话和校园网,为同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一贯坚持“教师为本,人才第一”和“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的办学指导思想。近年来,我校十分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96年以来,在陕西省高校应届毕业生省级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录取率一直名列前茅。我校近年来曾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10多项。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和交流论文20000多篇,出版专著650多部,承担各级各部门研究课题1500多项,有52项通过省部级鉴定或评审,17项成果获国家专利,141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的各种奖励。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社会实践先进集体”、“优秀志愿者服务队”和“校园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延安大学依山傍水、苍松翠柏、亭台廊榭,高楼与窑洞错落有致,延河与杨家岭交相辉映。校园建有兰惠园、同心园、文汇山公园,首任校长吴玉章先生、文学大师路遥先生的塑像矗立校园,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新世纪,延安大学师生员工决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同心同德、加快发展,努力把延安大学办成既有传统精神,又具有时代特色,西部一流、国内外知名的综合大学。

了解更多>>

亚童梦国游乐园

亚童梦国游乐园

    亚童梦国游乐园位于南门外的亚童梦国游乐园于96年建成,游乐园内建有恐龙博物馆,有童话剧表演,还有各种游乐设施(海盗船、碰碰车等),游乐园依城墙而建,环境亦很优美,尤其受孩子们的欢迎。

了解更多>>

旬河漂流

旬河漂流

旬河是汉江最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秦岭腹山之中,常年水量相对稳定,水质清澈,或缓或急,蜿蜒曲折,滩头深潭甚多,非常适宜做水上漂流活动。漂流河段选在两岸风景优美的清泥湾至太极城祝尔慷大道外侧河堤游乐中心段,是太极城重要的旅游项目,全长12km,途中多险滩,多激流,漂流期间既刺激又浪漫。 旬阳县城因位于旬河以北而得名,旬河的水绕城而过,随山势回旋,水面较宽,河床中遍布大石头,有不少急流险滩。每四五人一组,分坐15只橡皮船向河下流漂去。由于河水太急,而水中石头又多,第一处险滩就翻了六只船,激起一片笑声和惊呼声。由于此处河水尚浅,因此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危险。觉得过一次险滩不过瘾,甚至又抬了船返回来再漂一次。 漂流到较为开阔的水面,乘坐的皮艇首先开始挑衅打起水仗。顿时,在调动下,各艇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水花肆溅,喊声叫声响成一片。只见参加战斗的人个个跟落汤鸡一样,其情景不亚于傣族的泼水节。水仗几乎是漂一路打一路,其结果是有呼吁暂停的,有俯首称臣的,有和平共处的,有精疲力尽而任人宰割的。战斗的趣闻数不胜数,如果漂流未到终点,那么战斗的精彩场面将会层出不穷。

了解更多>>

兴善寺

兴善寺

    始建于晋,初称遵善寺,隋文帝开皇二年扩建,更名大兴善寺。印度僧人达摩笈多等曾住寺内译经。唐玄宗开元年间,号称“开元三大士”的印度僧人善元畏、金刚智、不空到此寺传授密宗,成为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成为中国佛教密宗的发源地。

了解更多>>

兴平市

兴平市

兴平市位于关中平原腹地,紧靠渭河北岸,东经咸阳距西安50公里,西经法门寺至宝鸡162公里,是一个以大中城市为依托的"卫星城"。面积510平方公里,全市辖7镇4乡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2万人。   兴平资源充裕,物产丰富。辖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利条件优越。耕地57万亩,盛产小麦、玉米、油菜和鲜鱼禽蛋、蔬菜等农副产品,素有"平原米粮仓"的美称,且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年产粮食、果品、蔬菜、肉类分别为22.5万吨、9万吨、18万吨、3万吨。  兴平古迹驰名,文物丰富,计有39处6548件。兴平大中型企业林立,工业生产实力雄厚。现有中央、省属大中型企业、研究所16家。  兴平交通极为发达,距西安空港咸阳国际机场仅20公里。增内有陇海路、"312"国道、西(安)宝(鸡)一级高速公路。西宝公路中、北线横贯东西。邮政通讯业发展迅速,已开通了26000多门市内程控电话,300条长途传输电路可直通国内外,并建立了无线寻呼、移动电话通讯系统。上网用户已接近2000户。  兴平商贸繁荣、前景广阔,已建成粮食、蔬菜、果品等9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2个农贸市场。环境、园林、供水、客运、房地产开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金融保险等社会服务事业配套齐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兴平具有经济开发、经贸协作、外贸出口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诚恳欢迎海内外各界人士前来投资开发、观光旅游、洽谈贸易,以共谋繁荣振兴。

了解更多>>

湘子庙

湘子庙

湘子庙,建于宋,盛于元明。全真道观。传说是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故居。全国的湘子庙有十多处,西安南门里的湘子庙是韩湘子出家之地。故而,历代以西安湘子庙为湘子文化的发源地。

了解更多>>

咸阳市博物馆

咸阳市博物馆

    咸阳市博物馆是在明代孔庙的基础上扩建的,于1962年正式开放。    咸阳市距西安28公里,曾是我国著名的秦王朝首都的一部分。秦始皇以威阳为根据地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西汉11个皇帝,9个埋葬在咸阳。在这些帝王陵墓附近,还陪葬了许许多多的皇亲国戚、文臣武将。因此咸阳地上地下秦汉文物遗存十分丰富,文化遗址及古墓到处皆是。咸阳市博物馆就是以展出秦汉文物为重点的一个博物馆。共有6个陈列室。陈列面积800多平方米。    (一)第一陈列室 第一陈列室主要展出秦代的生产工具、兵器、度量衡和一些生活用品,铁钟、铁锄和铁铲等,说明当时冶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第二、第三陈列室 第二、第三陈列室主要展出秦都咸阳一号宫殿遗址模型及出 土文物。秦咸阳古城遗址在今咸阳东约15公里的窑店镇一带,因年代久远,现在地面上仅能看到两处残存的宫殿建筑遗址,两处相距约0.5公里。    1973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对一号宫殿遗址进行了部分试掘,掘结果表明,这是一座高台建筑。这种宫殿在我国建筑史上还是首次发现,它充分显示了秦代建筑工匠们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三)第四陈列室 第四陈列室集中展出西汉文物。展出的铁制农具,装有粟的陶粮仓说明了汉代使用铁器,推广牛耕,使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展室里的彩绘陶器和釉陶器是采用通体轮制方法制作的。    (四)第五、第六陈列室 这两个陈列室展出杨家湾汉墓出土的彩绘陶兵马俑。这些汉马俑为研究西汉军事编制、雕塑艺术、人物服 饰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了解更多>>

咸阳石门山

咸阳石门山

石门山地处旬邑、淳化、耀县三县邻接地域,其主峰和大部分山区位于咸阳市旬邑东南部。面积156平方公里,境内有54个自然村,总人口约3290人。石门山是子午岭南端的一部分,地质构造属于中朝准地台陕甘宁台坳南部的坳缘褶断束。大约在距今6700万年至2亿多年间,本区是陕甘宁内陆湖盆一部分,在湖盆内堆积了巨厚的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陆相碎屑岩系。到白垩系末,受晚期燕山运动的影响,本区和陕北一样缓慢抬升,并发生褶皱,地貌骨架基本形成。第四纪以来,在黄土堆积的同时,以多期间歇性上升为主要特征的新构造运动,加强了地面侵蚀和河流的切割深度,使部分山峰基岩裸露。裸露的岩石以三迭纪或白垩纪的黄绿色、灰黄色、紫红色的砂岩、砂质泥岩、页岩及砾岩为主。砂岩和砾岩构成了雄伟山势、深邃峡谷、瀑布深潥等地貌景观。石门山最高海拔1855米,最低海拔1270米,高差585米。年平均气温6-8℃,7月月平均气温19-21℃,1月平均气温-5-7℃,全年≥10℃积温2800-3000℃,年日照2400时数左右。年降水量600-650毫米,无霜期140-160天。石门山是渭北黄土高原上不多见的水土流失十分轻微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得益于良好的植被条件。石门山植被类型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组成落叶阔叶林的群系有:辽东栎林、栎林、树林、麻栎林、锐齿栎林、山杨林、白桦林、油松林和刺柏等温性针叶林也有分布,有纯林,亦有针阔混交林。此外,还有分布于针、阔叶林下和林中隙地的落叶阔叶灌丛及建国后营造的人工林。由于立地条件和树种适生性能的不同,林木多分布于阴坡和沟掌,阳坡大部为旱生杂草和灌丛,形成森林与荒山相间的分布特点。石门山野生植物种类丰富,堪称黄土高原的“植物王国”,林地总面积18.25万亩,覆盖率达78%,郁闭度高,石门山野果资源有桃、杏、梨、板栗、沙棘等;药材资源有党参、黄芪、苍术、野蔷薇(防爱滋病)、沙棘(防癌)、当归等120多种,特殊的地形、植被、气候条件,使大量的动物种群在繁衍生息。据不完全统计,有全钱豹、狐、狍、林鹰、青蛇、草兔、青羊、花面狸、狗灌、花鼠、岩松鼠、喜鹊、寒鸦、黑脸嗓鸡、绵鸡、环颈雉、石鸡、岩鸽、鸳鸯、灰鹤等数十种。石门山有人工湖四座,主要河流3条,湖泊与河流深潭中有鱼、鳖、水赖等。独具魅力的地质、地貌、气候、植被与河流水文条件,构成渭北地区小见的自然景观。这里随着季相的变化,形成“春花”、“夏荫”、“秋果”、“冬雪”的四季景观。石门山的人文景观也颇具特色。有秦北直道、秦兵站、风火台等古交通军事设施,还有琅吞天洞的悬石窟。这里的村寨、耕牛、羊群、小桥、流水、人家,形成独具特色的风土民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溶一身的,亟待开发的旅游处女地。

了解更多>>

咸阳师范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简介 咸阳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本科师范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1978年5月,原名陕西师范大学咸阳专修科,同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命名为咸阳师范专科学校。主要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中学教师及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2001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咸阳师范专科学校与咸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咸阳师范学院。2004年11月,咸阳市广播电视大学也并入学院。 学院占地6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设有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资源环境与城市科学、土木工程、外语、政法、计算机科学、体育、艺术、教育科学等14个系及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远程教育中心、成人教育部和继续教育部,43个本、专科专业,现有教职工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00余人,教授、副教授150余人,博士、硕士100余人,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成人教育在册学员10000余人。学院拥有各类专业实验室30余个,图书馆藏书7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800余种,建有固定教育实习基地145个,其中野外专业教学实习基地14 个。 学院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在秦汉史与隋唐文化、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西文学比较、数值分析、小波与图象处理、微分流形理论、离散介质中电波的传播与散射、高电荷态粒子物理、微波成像、光化学分析与电化学分析、功能材料、湿式摩擦材料、秦岭种子植物区系地理研究、地貌学、环境变迁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学院对外交流广泛,先后与12个国家的政府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有文化学术交流关系,开设的汉语言文学、中国历史、中国美术、音乐等专业招收留学生。 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为重点,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的”的办学指导思想,把建设“以师范本科教育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多层次、高水平、有特色的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学院的定位。在二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以“厚德、博学”为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严谨笃学、修德育人”的教风和“勤学善思、励志进取”的良好学风。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不断加大教学投入,突出师范特色,积极探索“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先后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社会实践先进集体”、“陕西省教育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咸阳市“市级文明单位”、陕西省“文明校园”等称号。 学院布局合理、环境幽雅,校园学术、文化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建校二十多年来,学院共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和管理干部2万余名,许多已相继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一部分已成为地方基础教育的骨干。近年来,学院始终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