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大地的每一寸土壤都饱负历史的厚重内涵,以文明见证者的姿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去陕西自驾游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春季到秋季。有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西安城墙,大唐芙蓉园,华清池,翠华山,黄帝陵,骊山国家森林公园,黄巢堡国家森林公园,秦始皇陵等陕西景点。
在万佛洞南侧上方是诗湾,有历代名人学者摩崖题刻50多处,真草篆隶,参差错落,布满全湾。位于诗湾旁有3米多长的一个平石台,中间有一个月牙形水钵,从水钵右角斜视水面,可见凤凰山上的延安城墙,故名“水照延安”。水钵边上矗立一块二龙戏珠小石牌,倒刻着“水照延安”4个字,围绕水钵俯视见水中有“水照延安”4字,格外壮丽,非常有趣。
了解更多>>
鲁艺旧址位于延安城东北5公里桥儿沟,现保存有天主教堂一座和石窑洞数十孔。属1961年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8年2月,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杨联名公布《创立缘起》,指出“艺术、戏剧、音乐、美术、文学是宣传鼓动与组织群众最有力的武器;艺术工作者——这是对于目前抗战不可缺少的力量。因此培养抗战的艺术工作干部在目前是不容稍缓的工作。”为纪念已故文豪,定名为鲁迅艺术学院,4月10日在中央大礼堂举行成立典礼。1940年改称“鲁迅艺术学院”,1943年4月并入延安大学,为延大文艺学院。1945年抗战胜利后,鲁艺迁往东北。延安时期,赵毅敏、沙可夫、吴玉章、周杨先后担任正、副院长。“鲁艺”校舍是利用原西班牙一神甫在桥儿沟修建的一座教堂和周围的一些窑洞。也是当时延安惟一的地道的西式建筑。“鲁艺”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艺术学校。1940年,毛泽东题写校训;“紧张、严肃、刻苦、虚心”。自1938年3月至1945年11月迁往东北,共开办了文学系四届,戏剧、音乐、美术系各五届,培养学生685人,其中文学系197人,戏剧系179人,音乐系192人,美术系147人。后来名满天下的郑律成、刘炽、莫耶、王昆、成荫、罗工柳、钟惦、李波、贺敬之、时乐、于蓝、秦兆阳、黄钢、康濯等作家、艺术家均是“鲁艺”学员。一时间,西北黄土高原的这个小山坳里,群贤云集,文星荟萃,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划下一道灿烂的光芒。“鲁艺”在革命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对中国现代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新文艺圣殿”受到广大游客的注目。
万佛洞位于县城南7公里无定河东岸悬崖上。由大小27处石窟组成,分别为伽蓝护法殿、九天圣母殿、无量寿佛殿、观音殿、白衣洞、关圣殿……南北跨度192米。伽蓝护法殿窟最大,宽9米,深12米,高4.7米。殿内有残缺一佛二菩萨石雕,右侧摩崖造像15层,左侧20层,每层佛雕像165尊;殿中有两根造像方形石柱,左右柱周长分别为5.5米和6.9米,每柱正前和两侧面各有19层造像,正面每层7尊,侧面每层10尊,总计6411尊。窟顶有两次开凿成的浮雕八卦及龙狮、麒麟、神马、花卉图案。 万佛洞是陕北罕见的一组大型摩崖石窟。洞造于何时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建于宋至元代。1982年被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亦名华塔寺, 位于西安城永宁门内书院门街口北侧。原在隋唐长安外郭城安仁坊。隋文帝仁寿(601~604年)年间建。隋文帝与唐中宗尝亲临幸该寺。唐文宗时因以五色砖作塔,故又名华塔寺。五代时殿宇毁于兵火,惟塔存。明景泰二年(1451年)移建该寺与塔于今址。万历(1573~1620年)年间,冯从吾讲学于其中。清雍正元年 (1723年) 住僧文天重修寺阁。
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门,考古发现为五个门道,是隋唐城门中等级最高的;“天子五门”是最高等级的城门,唐末迁都洛阳以后,长安城缩建,大明宫沦为一片废墟,丹凤门遗址长期暴露郊野。宋元丰三年(1080),吕大防亲临唐长安城各处遗址踏察测量,绘出都城与三宫分图共四幅并刻于碑石,现只有残石存世,其中《长安城图》的大明宫部分损失了北边约三分之一,而大明宫分图仅残存南城垣及附近部分,庆幸的是在这些现存最早的大明宫图刻上,可以看到标识的丹凤门。清嘉庆十一年(1806),王森文调查长安城迹并绘制《汉唐都城图》时,记述丹凤门遗址近旁有午(五)门村,此村落就是今天的新城区自强村的前身。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陇海铁路通到西安和花园口黄泛区难民的到来,使丹凤门遗址一带居住人口大量增加,逐渐变成市区,形成自强路、二马路、革新街、童家巷等街巷,大明宫南城垣地面以上的部分则随着市民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加剧而逐渐损毁消失,仅有残存的丹凤门遗址南北20多米、东西100余米范围仍高出周围地面2米多,四周布满现代民居,形同孤岛,高台上建有一所平房,属一家私人诊所,周围生长不少树木,因被称为花园。1949年西安解放后,此诊所被收归国有,逐渐发展成西安市第六医院,在医院和文物部门的共同管理下,这处重要遗址得以保存下来。
于右任故居,坐落于西安书院门52号(原20号、32号),始建于十九世纪末期,二十世纪初。于右任二弟于孝先(字伯行)购入做全家住宅,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故居面宽三间,进深八十米,占地面积八百余平方米,建筑面积五百平方米,由门房、花园、听房、厢房、上房、后院组成,为砖木结构的三进院落 交通
牡丹苑是一个弘扬唐代建筑风格和牡丹文化的主题公园。围绕历代关于牡丹的诗词、歌赋、神话传说、历代名人与牡丹的逸事,以及不同牡丹品种命名的渊源,药理功能等,深刻挖掘牡丹文化,充分展示牡丹的个体及群体效果。通过营造“姹紫嫣红”、“花中之王”、“国色天香”三维空间,展示牡丹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