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大地的每一寸土壤都饱负历史的厚重内涵,以文明见证者的姿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去陕西自驾游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春季到秋季。有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西安城墙,大唐芙蓉园,华清池,翠华山,黄帝陵,骊山国家森林公园,黄巢堡国家森林公园,秦始皇陵等陕西景点。
马栏革命旧址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总面积达1050平方公里的马栏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重要活动地区之一,留下了谢子长、刘志丹、习仲勋、贾拓夫、汪锋等革命家的足迹。
了解更多>>
西安“桃花潭公园”位于东郊十里铺的浐河段,北接浐灞大道,南抵陇海铁路桥,西接华清路,东望东三环,占地面积1516亩,其中水域面积608亩。公园地形多样,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公园以浐河河道为轴,划分为东西两大景观带,形成“一轴两带”格局。园内核心景区塑造自然岛屿,种植桃树,春来桃花绽放,形成“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生态景观,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在和谐中彰显神韵,是极具地方特色与历史沉淀的滨水景观公园,为游客和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周文王姬昌的陵寝。周文王姬昌曾被纣王封为西伯侯,在位期间,图志改革,国势强盛。其子周武王姬发继承父王灭商的事业,建立了西周王朝。相传为周文王周武王的二陵相毗邻,形状类似山丘。陵上草木丛生,陵园周围绿野烘托。陵的前面有一通石碑,是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的。祭殿里保存着历代碑石,大多为祭告之文。历来人们都把奋发图强、开基立国的周文王周武王的业绩和咸阳原上那高高耸立的陵冢联系在一起,不乏祭奠和瞻仰,并且留下了种种神话般的传说。
长青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园内以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最为著名,由活人坪、珍稀动物观赏区、亚高山草甸、太白红杉纯林、石门瀑布、烽火石柱、第四纪冰川遗迹等风景组成。另外还有红25军司令部、朱鹮园、熊猫谷、金丝猴保护区、龙吟峡等景区。景区内现有珍惜植物上千种,野生动物百种,区内飞瀑流泉、森林茂盛,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天然氧吧。
公输堂原名源远堂,创建于明永乐(公元1403--1424年)年间,是“白阳三会”教教徒为纪念其祖师公输般(鲁班)而建,历时十一年建成,源远堂既是“白阳三会”的法堂,又是供佛的礼拜殿,殿内原有佛像137尊,古又称“万佛堂”。公输堂最具观赏价值的是其内部彩绘和雕刻。彩绘将仙草花卉、山水人物、龙风博古等包容在一起,反应了佛道儒三教故事。由于彩绘用沥粉贴金,故立体感强,变化多端,五彩辉煌,经久不退。雕刻用多种手法表现莲花、卷云、如意等图案,如工洗炼、线条瀛畅、形态逼真、很有生气。
老母殿,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城南骊山西绣岭第三峰之巅,据殿内现存之《创修山路碑》记载,始建于秦。唐初重建,时称老母祠。 老母殿整体建筑包括山门五间、三仙殿三间、祭殿五间、主殿五间、厢房六间、配 殿四间。三仙殿内供奉被尊为“福寿、治眼、授子”三位女仙云宵、琼宵、碧宵之 神像。主殿内供奉骊山老母(女娲)金身神像。明崇祯八年在主殿后增建藏经楼一 座五间两层(民国年间已毁,遗址尚在)。明万历四十七年曾对总体建筑进行过较 大修缮,故现有建筑基本属于明清格局,占地面积八千余平立米。建国后虽进行过 两次维修,但原貌未变。近几年,道观对殿前平台、道路进行了彻底整修,新修 了进殿石台阶路。 老母殿内现尚保存有明万历十六年铸之铁锅、铁缸各一口,老母像前有明代铸之铁 磬一个。主殿内存有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立之《骊山老母授经碑》一通,记述 了唐代著名道士李筌在骊山脚下遇老母为其传授《阴符经》的经过。 老母殿自古以来就是骊山上一座著名的道教宫观,骊山老母是我道教供奉的一位远古尊神。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坑院,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地坑院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垅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地坑院的构造其实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米~7米深,长l2米~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作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14个窑洞,工程量2000个土方左右。窑洞高3米左右,深8米~12米,宽4米左右,窑洞两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两米以上至顶端为圆拱形。其中一洞凿成斜坡,形成阶梯形弧行甬道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通道,称为洞,是地坑院的入口。地坑院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土层厚且坚硬,窑洞还是天然的温度调节器,冬暖夏凉,特别是它建造简单价廉,对昔日贫穷的山民来说,这样的建筑是再理想不过的了。所以地坑院千百年来受到黄河岸边豫西山区人们的喜爱,这是黄土高原地带生长的人与黄土深深的依恋之情,祖祖辈辈黄土人割舍不尽流淌着的血脉。
昭仁寺创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是李世民称帝后为纪念在浅水原(今长武附近)大战中作战阵亡的将士,表彰勇士戎阵杀身成仁而建。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仅见的一例采用八卦悬顶式(九梁十八担架叠拱起,民间俗称“一担挑八角”)的砖木结构就存在于昭仁寺的大雄宝殿中,整个殿内无一立柱和通架大梁。寺内现存的“豳州昭仁寺碑”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珍品,传为虞世南手书,记载了浅水原大战的经过及寺院规模,书法秀丽遒劲。
韩(世忠)蕲王庙,位于绥德城南5公里之一步岩。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道光十八年(1838)、同治十一年(1872)先后重修。正殿对面为乐楼,乐楼西侧有石牌坊1座,牌坊横额上下两块,上刻“韩蕲王故里”,下镌“中兴佐命”。蕲王庙位于榆林绥德县城5公里的一步岩。蕲王,是南宋名将韩世忠的封号.蕲王庙建于清代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正面是一孔高大、宽敞的石拱窑洞,正中是韩世忠的坐像,正殿的对面是乐楼。其横额分上下两段,上段写着“宋韩蕲王故里”,下段写着“中兴佑命”。蕲王庙正面的石柱子上刻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恢复中原,志同诸葛”,下联是“再扶宋室,功迈汾阳”。石柱背面也刻有对联一幅,上联是“东南半壁,仗孤撑,至今江水滔滔如闻鼙鼓”,下联是“西北一天祟血食,抚此山川郁郁隐护风雷”。这座牌楼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联语为绥德知州凌树祟所书。庙前立石碑4通,记载着韩世忠抗金卫国的英雄事迹。
全面锻炼开发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及孩子的性格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