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大地的每一寸土壤都饱负历史的厚重内涵,以文明见证者的姿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去陕西自驾游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春季到秋季。有秦始皇兵马俑,大雁塔,西安城墙,大唐芙蓉园,华清池,翠华山,黄帝陵,骊山国家森林公园,黄巢堡国家森林公园,秦始皇陵等陕西景点。
木兰陵园和牡丹隔河对峙,建于农田基建中毁掉的花家陵花木兰墓的下侧,占地约1300平方米,为一古典式建筑群。大门上“木兰陵园”4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出自行署顾问王廷壁的手笔。陵园内最显著的是花木兰坐骑石雕,刻工精细,既有古代石刻的风骨,又展示了现在绘画艺术的长足进步。下方是《木兰辞》石碑,有中国书法协会主席舒同的题字,笔力雄浑,堪称艺术精品。石碑背面雕刻《木兰辞》全文,供游人在观赏风物之余,重新缅怀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感人事迹。最上方为花木兰墓家,大书“花将军之墓”字样,十分显赫。
了解更多>>
位于黄、渭河交汇处南岸,距今县城10公里。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建关,宋、金、元各朝设防,明、清扩建、重修。城周长约5500米,城墙高16米,宽7米,建有东西南北城楼和南北水关。民国二十六年~三十四年(公元1937年~19I5年)遭日本侵略军炮击,空袭和国民党驻军拆毁,着火,破坏严重。1959年三门峡水库拦洪,县城搬迁,城垣、建筑物拆毁殆尽,城址尚存。
明伦堂建于明洪武四年,本三代氧序学校以明从伦,后世学宫悉宗此义。 堂为五间,两边有东西“碑林”、“掌酒司”、“典库司”,上边正中悬挂有“师道遵严”四字大匾额。这里昔日教论、训导均对诸生讲经督课于此,教育英才之所。
横贯榆林市境。为明成化延绥镇巡抚都御史余子俊率领将士4万人历时3月筑成。这段长城东起清水营(今陕西府谷县东北),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县东北),全长880公里。其在榆林境内的城墙自东接神木县高家堡边墙入境,经由建安堡、双山堡、常乐堡、保宁堡,西接横山县波罗堡出境,蜿蜒100多公里,有烽火台210多座。这一段古长城因紧靠榆林城,明万历年间曾重新严格修整。墙身都用夯土和城砖砌成,内填灰浆、泥土、石块。墙顶内侧有砖砌约0.8米高的宇墙(或称女墙)。墙顶外侧砖砌高约1.5米的垛口。每个垛口的上部都有降望口,下有射洞,墙面还设有排水沟和吐水嘴。榆林城区古长城每隔5公里左右筑设一小军城,供驻防军队居住。而且在小军城上筑有凸起于城墙的台子,用于巡逻、放哨、?t望。
榆林地区的明长城东起府谷,西至定边,沿途城堡林立,规模宏大。虽屡遭破坏却依然能看出其当年的雄伟,其中尤以榆林至神木一段保存最为完好。
新石器时期的村落遗址,位于韩城老城东南庙后新村。遗址面积达24000平方米,堆积分3层,总厚5米。 遗址已出土陶器23件,石器28件,骨器20件和部分兽骨、红烧土。成形器物有双耳、小口、细短颈瓶一,单耳、臌腹、尖底、刻刺纹陶瓶一,红陶钵一,夹沙红陶杯四,红陶盆一,灰陶瓷棺一(棺 内有小孩碎骨)。石器有石斧、石镰、磨盘、磨棒,磨盘四处有谷物和粉末粘附。出土的骨器有铲、锥、针、鱼钩和骨刀。全部骨器形体均小,然制作精细。
位于(陕南)汉中勉县城南3公里的马鞍山下的温泉乡郭家湾村,隔汉江与定军山相望。 温泉水流沸涌,冬夏汤汤。水温平均58.2℃。水中含有二氧化硫、砷、氮、氰、氟,可溶性二氧化硅等几种化学元素,是一所天然的高温温泉。经常沐浴可治疗皮肤病、关节炎、腰腿风湿等病。 温泉水的利用始于何代,已无证可考,根据《水经注·河水》中记载:“汉水又东,右会温泉水口,水发山北平地,方数十步,泉源沸涌,冬夏汤汤,望之则白气浩然,言能度百病。云:‘洗浴者,皆有硫磺气’。赶集者,常有百数,池水通往汉水。”可见此泉历史悠久,时至今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抗日战争时期温泉为伤病员疗养疾病之所。当时温泉边盖有草房数间,后被洪水冲掉。 解放后,政府关心人民的健康,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又在泉边盖有瓦房10间,正式作为浴池。建有男、女大池。男、女单人池,一次可容纳近百人。 现在,以温泉为中心,已建成疗养院,并有宾馆、饭店、服务业等配套设施,是一个理想的疗养胜地。仅1984年,前来沐浴疗养者达4万人次。
勉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盆地西端,北依秦岭,南垣巴山,居川、陕、甘要冲。全县辖30个乡镇,374个行政村,总人口41.5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7.27万人,,总面积2406平方公里,其中平川占8.8%,丘陵占16.4%,山地占74.8%。这是物产丰饶,气候温暖湿润,山川钟灵毓秀,民风淳朴,人杰地灵。
孟门山距离壶口约2.5公里,河水被巨石一分为二。此石横亘数百步,河水分流,俯视如门,故有孟门之称。孟门山虽“临危若坠”,但“卧镇狂流”,“任水涨滔天,终不能没”,实为壶口之下一大景观。河水出孟门之后,以“奔腾到海不复回”的态势,直至相距65公里处的龙门。
又叫御宝圣旨碑,立于合阳县城西门外路北。此碑刻于元代延佑六年(公元1319年),碑高2.35米,宽1米,厚0.31米,座长1.40米,宽0.7米,高0.33米。碑圭阴纹。篆刻“御宝圣旨”四字,两边为阴线刻缠枝蔓草纹,碑文上边为蒙文,下边是汉文,内容为元代诸帝保护寺院的谕旨。碑阴有文,除年月和落款有别外,其余都与阳面相同。1985年于碑端建砖亭保护。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