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位于山西西南边隅,北与大宁接壤,南与乡宁毗连,西临黄河与陕西宜川隔河相望,东与临汾、蒲县交界。总面积177.5平方公里。现辖 2镇 9乡,人口9.03万。县政府驻城关镇。 吉县,春秋时为晋国屈邑,西汉置北屈县,北魏先后置禽昌郡,定阳郡、定阳县,隋开皇十八年改称吉昌县,为汾州治,唐为慈林治,五代唐改名吉乡县,金为吉州治。元至元二年吉乡县并入吉州,民国元年称吉县。今因之。 该县整个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山高谷深,塬岭相连,峰峦重叠、沟壑纵横。为山地丘陵区。主要山峰,东有石头山、小南山、高祖山,管头山等。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高天山海拔1820米为最高。其次是人祖山海拔1742米。该县河流以清水河最长,该河发源于高天山西麓,从东北流向西南,流程六十多公里注入黄河。北部河流均属昕水河交流。境内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0度,一月-- 5度,七月23度,年降雨量 580毫米,霜冻期为十月中旬至次年四月上旬,无霜期 175天。 全县现有耕地23.35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谷子、玉米、豆类、高梁等。林木覆盖面积为69.4万亩,人均8.74亩,较建国初增加62.3%;占宜林面积的30.7%。四旁植树 903万株,比建国初增长三倍多。 工业主要有煤炭、化肥、农修、毛毯、铁木、缝纫等行业。 境内交通,现有临汾至七郎窝、临猗至大宁两条干线公路途经本境,此外还有县级公路多条,大部子乡镇可通汽车。但由于该县山高沟多,地形复杂,交通受到很大影响,部分山区人畜驮运仍占主要地位。 吉县地居军事要冲,故有“兵家必争”之说。春秋时在此置采桑津,西晋时建姚襄城,北周置总管府,唐朝置慈乌戍辖乌仁关,金朝筑牛心寨,元朝置吉乡军,明、清时均于此设巡检司。 位于县西侧的黄河,流经晋陕峡谷,在该县壶口一带河床突然下跌数十米.流水直泻,形成瀑布,景色非常壮观,该瀑布为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的第二大瀑布,是我省的一大景观,吸引着众多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