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山东

山东

山东

山东,中国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片伟大的土地不仅有名山大川、碧波万顷,而且在漫长的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非常灿烂的文明。“万世师表”的孔孟故里,誉满天下的泰山,“泉城”济南,“齐都”淄博,还有“风筝故乡”潍坊,每年6-8月是去山东自驾游的最佳季节。

滨州医学院

滨州医学院

·滨州医学院学校简介
滨州医学院前身是青岛医学院,1970年10月,青岛医学院整体搬迁至山东省原惠民地区北镇办学;1974年11月,建立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1981年9月,建立北镇医学院;1983年3月,北镇医学院随驻地更名改为滨州医学院。
学校现有滨州、烟台两个校区,占地1950亩,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设备总值8866万元,图书馆藏书97万册,中外文期刊1400余种。学校编辑出版《中国医院统计》杂志和《滨州医学院学报》,均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现拥有附属医院9所、教学医院、实践教学医院30所,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各类实践教学基地50余所。学校直属附属医院建筑面积万11万平方米,资产总值4.7亿元,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开放床位800张,年门诊量45万人次,是鲁北地区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中心。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校本部专任教师551人,其中教授71人,副教授14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225人;另在学校7所三级以上附属医院聘任副高职称以上兼职教师857名。

了解更多>>

滨州兴国寺

滨州兴国寺

兴国禅寺,在千佛山山腰,南是峭壁,北面泉城。这寺是千佛山主体建筑,面积二十九亩,青瓦红柱,花窗棂扉,殿宇亭廊结构错落,院内植有银杏、红枫、翠柏、椿树。明朝刘敕曾作《咏兴国寺》诗,对它做过全面地描绘:"数里城南寺,松深曲径幽,片湖明落日,孤障插清流。云绕山僧室,苔浸石佛头,洞中多法水,为客洗烦愁。"

寺门朝西,两侧石刻楹联是"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字是济南清末秀才杨兆庆书写。上额原刻"兴国禅寺"四字,现改为"千佛山"三字。门内左右两侧,原是钟鼓二楼,穿过圆形洞门就是寺院。寺分东西两院,东西长南北窄,中间有三间过堂相通。

进寺门北侧,原有厅房三楹(现已改造)匾额上写着:"旷如"二字。厅东接走廊,廊北是饰有异形窗的墙,在这里可凭窗远眺,向东又是北厅三间。东侧山墙上镶嵌着赵朴初题的"齐鲁青来"四个石刻大字,西山墙上是佛经禅语,中间北墙壁上有董必武游千佛山诗《古寺云千佛》碑刻和郭沫若的《俯瞰齐州烟九点》七绝碑刻。与此相对,南侧是坐北朝南的大雄宝殿,由于年久失修,现坍塌还没有修复。再南是悬崖,上刻佛像多尊,被称为千佛崖,崖上由西向东依次是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再东是"洞天福地"石坊横跨在石阶上,拾级而上便进入对华亭。穿过过堂便是东院,院内南殿是观音堂,对面是三间殿堂,在里面也可凭窗眺望,东侧又是三间过堂,即为东门。

明成化七年石志载,殿堂内原塑有释迦佛一尊、地藏王菩萨一尊、十八罗汉、四大天王。从清嘉庆至咸丰又分别增添了观音堂、佛爷殿、千手佛,后毁于"文革"中。 这寺建于隋开皇年间,因在石崖上凿佛像多尊,所以叫千佛寺,由于年年迁祓,故也称"迁祓寺"。隋唐中国佛教进入鼎盛时期,寺院在全国也迅速建起,唐贞观年间"千佛寺"也随着扩大,于是便改为"兴国禅寺",后遭兵火破坏,殿堂毁尽,一片荒墟。明成化四年八月三日,德王府内官苏贤,因游览到千佛山,看到当时的情景不胜慨叹,欲成善果留名千古,于是捐资建佛殿,盖僧房,塑金身,在成化七年全部完工,现有建筑大多数就是这个时候遗留 下来的,解放后一九五七、一九七二、一九七九年分别加以修建。

了解更多>>

滨州会仙山

滨州会仙山

会仙山在邹平县城西南7.5公里处,高590.8米,为长白山脉北部山群的主峰。会仙山山势陡峻,北有石船谷,南有盘壑峪,绝顶深涧,三面环绕,只有西坡几线羊肠小径可达山顶。 为长白山脉北部山群的主峰。

了解更多>>

滨州范公祠

滨州范公祠

范公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享堂。地处邹平县境内长山城南,孝妇河畔的河南村。该祠始建于宋治平二年(1065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范公祠坐北面南,分前后两院,前院为大殿,后院为享殿。大殿采用歇山式建筑,灰砖青瓦,斗拱飞檐,殿内塑有范公坐像,大殿前东西两侧,各植银杏1株,高达10丈。院内还有古槐3株。殿下有匾额两块,一为“长白书院”,一为“菜根味舍”。 范公祠历经沦桑,历900余年而不衰,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碧霞祠

碧霞祠

碧霞祠位于泰山极顶之南,天街东首,北依大观峰(即唐摩崖),东靠驻跸亭,西连振衣岗,南临宝藏岭。系元君上庙,为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筑群,宋大中祥符年间创建,金碧辉煌,俨然天上宫阙。祠为二进院落,以照壁、金藏库、南神门、大山门、香亭、大殿为中轴线,两侧为东西神门、钟鼓楼、东西御碑亭、东西配殿。
据《泰山道里记》和《岱览》载,唐代前泰山顶上女神早有玉女或元君的称号。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东封泰山时雕玉女像,凿龛供于玉女池旁。至宋元年间始建玉女祠,金改称昭真观,明洪武年间重修,号碧霞元君,成化、弘治、嘉靖年间拓建重修,正殿施铜瓦,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铸铜亭(当时称金阙,现存岱庙)。清代顺治年间神门上增葺歌舞楼及石阁,乾隆年间建御碑亭及钟鼓楼,同治年间建香亭。其中在康熙年间因水冲庙毁而重修,道光十五年(1835年)又重修。碧霞祠现存建筑保留了明代的规模及明代的铜铸构件,建筑风格多为清代中晚期的风格。

了解更多>>

碧霞元君祠

碧霞元君祠

碧霞元君祠位于章丘绣惠镇,占地约1380平方米。历经风雨,院内厨房、磨房以及庙内神像俱已毁坏,山门公余四墙,泰山行宫殿宇、院内石碑均保存完好。碧霞元君祠坐北朝南雄踞眼前,前殿为灵应宫,后殿为泰山行宫。 建筑皆用料石砌合而成,前檐石雕图案精美,令人赞叹,而无木建筑之独特,巧夺天工,实属罕见。

了解更多>>

碧霞元君行宫

碧霞元君行宫

位于博山城区西南的凤凰山巅,占地1560平方米。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行宫始建于1602年(明万历三十年),历经几度劫难,清代、民国曾多次重修。现存建筑和布局均系明、清风格。现为颜山公园名胜之一。
行宫为三进院落,有石坊、山门、正殿、配殿、官厅、钟鼓楼等48间,第三院建国前曾毁于火灾,1984年政府拨款重修,始恢复原貌。
山门坐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描金绘彩,单檐琉璃瓦。檐下有云龙石郎柱4条,山门里侧东山墙上嵌有明末大司马、镇人张晓所书修建碧霞元君庙碑记。
山门前露台上有四柱一层式石牌坊1座,坊额南为“接望岩岩”,北书“灵钟东长”,巍然屹立,古朴大方。
南院面积最大,东西两厢各建官厅3楹,北大殿是行宫的主体建筑,面阔3间,进深1间,单檐前出厦,上覆琉璃瓦,明廊下有4根云龙浮雕石柱,殿内祀碧霞元君。大殿左右钟鼓楼对峙,东西配殿各3间。
中院为观音殿,面阔3间,进深1间,单檐,东西各有配殿3间。
后院有玉皇殿,规模、结构可与碧霞元君殿媲美,唯明廊东西两壁各嵌有造像石刻1方,描绘佛门暮鼓晨钟参禅拜佛故事。殿前有一方影壁,须弥座,壁柱以青石砌成,四角敷以三角形浮雕云龙石,中间缀以菱形石,上刻一大“佛”字。东西配殿各3间,分别为三圣祠和八仙堂。

了解更多>>

碧霞宝光

碧霞宝光

碧霞宝光又叫泰山佛光,是岱顶奇观之一。多出现在碧霞祠东、西、南诸神门外的云雾中而得名。如果遇浓雾或密云天气,背光仔细观察,便见云雾经强光照射而衍生出一个五彩光环,环中央晃动着观赏者的身影。光环呈现出红、橙、黄、绿、蓝、靛、紫各色。若风定雾稳,可持续几十分钟。光环大小与云雾中的水滴大小有关,水滴越大,光环越小。当云雾中大小水滴并存时,即可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光环,称做多重宝光。

了解更多>>

比高崮

比高崮

似与巨峰试比高,巨峰侧目看崮低。请大家看远处那座石崮。这座海拔1083米高的花岗岩石崮,相对高度约为100米,山体笔直陡立,顶部比较平坦。如果从西侧观看,好像比巨峰还要高,大有与巨峰试比高的气势,因此人们给它起了个有趣的名称“比高崮”。它又像一个亭亭玉立的窈窕淑女,面向巨峰含情凝望,因此还被称为“美人峰”。 传说古时候山下住着一位农家女,长得十分美丽,被当地一个恶棍相中,几次想霸占她为妻,结果都被巨峰变成的青帝真君搭救。农家女为报答青帝真君的救命之恩,化为这座山峰,经年累月,侍立于巨峰侧旁。

了解更多>>

北洋海军提督署

北洋海军提督署

北洋海军提督署设立于清光绪年间,为旧时北洋海军提督记总兵、副将、参将们一时办公场所,是北洋海军的指挥机关。提督署为一座砖木结构古建筑群,沿中轴线建有三进院落,整座建筑雕梁画栋,精描彩绘,朱红圆柱,青瓦飞檐,气势恢宏。署内现设甲午战争展览厅、蜡像馆等八座展厅,是一座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