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又称庙岛群岛,位于胶东、辽东半岛之间,黄渤海交汇处,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连接带,东临韩国、日本,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由于地理位置十分险要,长岛又被称为“京津门户”。 长岛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奇礁异石众多,有海市蜃楼、海滋、平流雾等海岛奇观,是八仙传说的发源地,素有“海上仙山”之称。长岛属东亚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和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1.9℃,是理想的避暑度假胜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4%,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空气中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万个,是天然的“氧吧”。每年途经长岛的候鸟有百万只之多,享有候鸟“驿站”的美誉,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 长岛历史悠久,民风纯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岛上人文历史遗迹众多,有距今6000多年、被誉为“东半坡”文化的大黑山北庄遗址,还有我国古代航海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北方建造最早的妈祖庙---庙岛显应宫。 长岛海域辽阔,水质肥沃,水产资源丰富,盛产30多种经济鱼类和200多种贝藻类水产品,曾是我国重要的渔场之一。特别是刺参、皱纹盘鲍、紫海胆等海珍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命名为“中国鲍鱼、扇贝、海带之乡”,是我国重要的海珍品出口加工基地。 长岛县历史上曾是以捕捞业为主的海岛县。1992年,率先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小康县,1993年进入“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2002年8月,山东省政府在长岛召开了现场办公会议,为长岛提出了“三年大发展、大变样”的奋斗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全县上下卧薪尝胆,干事创业,海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高速发展时期。全县完成GDP1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69元,列全国县级前茅。 近年来,按照“品种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要求,不断加大投入,海参、虾夷扇贝、鲍鱼、海胆等品种养殖效益逐步显现,深水网箱养鱼、海带、裙带菜等多品种生态化养殖步伐加快,发展前景广阔。特别是海参养殖异军突起,已形成集海珍品育苗、保苗、养殖、加工于一体产业链。 立足海岛丰富的风能和水产品资源优势,着力开发风力发电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两大产业。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的各个风电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目前,长岛风电总装机容量达1.2万千瓦。大力培植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海洋药物、海洋食品和保健品开发步伐不断加快,深加工产品已远销俄罗斯、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围绕“旅游兴岛”战略,努力打造中国北方海岛度假中心、妈祖文化中心和休闲渔业中心,逐步实现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海岛旅游档次不断提升,旅游接待条件日趋完善。慕名而来的游客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 全县共接待游客105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89亿元,成为集观光、赏古、品鲜、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海上乐园。 围绕打造旅游城市、生态城市、花园城市的目标,长岛县投入资金2亿多元,先后完成了广场、公路、港口、供电、通讯等20余项重点工程建设,海岛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 近年来,长岛县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了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国家级海岛资源综合开发试验区、全国十大“科技兴海”养殖示范基地,并荣获联合国全球500佳提名奖以及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首批实现“两基”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和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县等200多个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