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索菲亚教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始建国土1907年3月,是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随军教堂。后重建,直至1932年落成。它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美的典型拜占庭式建筑,这座诞生近百年的建筑宏伟壮观,古朴典雅,充溢着迷人的色彩。教堂的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蓬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巍峨壮美的圣索菲亚教堂,又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市近代历史的重要珍迹。教堂内部现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展出了哈尔滨发展史上珍贵的照片。
问悠然
2018-01-03 22:42:38
圣索菲亚教堂气势恢弘,精美绝伦。教堂的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蓬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 圣索非亚大教堂的角度是多变的,令人目不暇接,就是在里面呆一整天也不会觉得厌倦。可惜我的时间不多,没能更多的领略教堂内部的结构。
风中双子
2018-03-17 12:32:25
这座教堂始建于1907年,是典型的拜占庭建筑——这都是照抄资料的,反正我对建筑学毫无认识,只知道光看表面,教堂虽然不大,但众星拱月的结构、错落繁复的装湟,确实当得起“华丽”二字。只是它最吸引我的两点,都已是遥远的历史了。一是全木结构,加建后早已是砖石结构;,但现在已易名“哈尔滨建筑艺术馆”。教堂内部的陈设是展览馆式的,而且展出内容与教堂本身无关。,基本上没有什么宗教痕迹了。那些油画,大多是单人肖像,可能是什么圣徒的写真,而正中那幅,则是耶酥与他的十三门徒那顿著名的晚餐。 虽然圣索菲亚的内部让我有些失望,但外表还是很值得多拍几张照片的,各个角度都很完美,无懈可击,以致我一开始几乎把教堂背面当成了正面。 雪还在下,漫天飞舞。飞雪打着转儿,漫不经心又锲而不舍地,不停堆落在教堂的各个平顶和穹隆顶上。披着雪衣的圣索菲亚,看上去有一点
colouryy
2017-12-20 10:28:27
当初来哈尔滨就是为了去看看它,到了之后果然很壮观,并且可以买票进去,但是里面其实都已经空了,只是放了图片和建筑模型展示中央大街和附近洋街的历史变迁,不过到的时候正好这里的合唱团练习,于是也呆了很久,听着这群早已不年轻的人们唱着古老的歌谣,声音依然如此穿透,在那样的教堂底下,也是一份感动。
ultrasusu
2018-03-19 19:18:03
圣,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April_Silent
2018-02-07 10:01:05
圣索菲亚有多美就不解释了……只是内部有点让人失望……
鸡大腿
2017-12-11 08:10:28
白天的索菲亚教堂,
我爱逛
2017-12-14 07:13:21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原为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的随军教堂。同年,由俄国茶商出资,在随军教堂的基础上重新修建成全木制结构教堂。1932年重建,,以其精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享誉中外。 教堂巍峨壮美,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成为哈尔滨市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她历尽风雨,饱经风霜,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重要遗迹。
悦兮同学
2018-01-25 12:08:58
这座始建于1907年的拜占庭式建筑,是在转角处不经意映入眼帘的,突兀地挺拔于一片现代化高楼大厦间。我是如此忠于自己的第一感觉——它很令人震撼,很震撼。由红色砖块砌成,教堂一侧壁沿上错落地站着白鸽,这些鸽子不怕人,不时飞下来几只在地上悠闲地踱步。教堂广场上播放空幻缥缈的排箫曲,音乐像个无形的罩子,将教堂与周围的环境隔绝开来。即使这教堂现在已然只做商业用途,但依旧是座能够打动人心的建筑。
一地鸡毛
2018-01-15 20:12:53
圣索菲亚教堂气势恢弘,精美绝伦。教堂的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蓬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巍峨壮美的圣索菲亚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同时,它又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市近代历史的重要珍迹。
海阔凭鱼跃
2018-02-28 06:14:25
这里是来哈尔滨的人们都要必去的地方,由于特点鲜明,而且高大雄伟,给人以滂沱的气势,人们还是很喜欢看见他的存在,。在蓝蓝的天空,白白的白云的映衬下,更显得的魅力壮观,重点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