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3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个:武夷山、湄洲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个:泉州、福州、漳州、长汀;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个:上杭县古田镇、邵武市和平镇;国家历史文化名村3个: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武夷山市武夷乡下梅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处;国家森林公园21家;
厦门理工学院位于中国东南海滨城市厦门,创立于1981年,前身鹭江职业大学是福建省最早的全日制职业技术大学。现有47个本科专业,65个单独招生的专业方向,定位于“特色的工科、精致的理科、应用的文科”,紧密对接厦门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形成了“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文化传播、数字创意、城市建设与环境、新材料”等7条专业链,正在构建“绿色能源”专业链,涵盖了工、理、经、文、管、艺等学科,逐步形成“强工程、大文化”的学科专业战略布局。
了解更多>>
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著名博物馆(中国共有137所博物馆入选),也是中国大陆唯一的一所人类学专科博物馆。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内。1952年筹备,1953年3月正式开放。
厦门大学坐落在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著名校友有余光中、林峰、易中天、鲁迅等人。由于紧邻南普陀寺,学生和僧人的学习及生活场景构成了厦大校园及其附近区域独特的风景。厦门大学被喻为“中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中西结合的独特建筑风格是最大看点。
霞浦县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北纬26°25’─27°07’,东经119°46’─120°26’。面积1716平方千米。辖7镇、6乡(包括3民族乡)。人口51.00万。通行闽东方言福安话。 农副产品有稻米、甘薯,花生、芝麻、大豆、蚕豆、豌豆、油菜籽、油茶籽、油桐籽、棕片、药材、蘑菇、大白菜、花椰菜、芹菜、包心甘蓝、榨菜、晒烟、茶叶(龙首山清水绿、龙豪、白豪著名),雪梨、蜜桃、柑橘、杨梅、枇杷、香蕉、柿、西瓜,涵江荔枝、溪南龙眼、崇儒芙蓉李干为名产,黄鱼、带鱼、鳓、鲨、鳗、石斑鱼、梭子蟹,海带、紫菜、对虾、贻贝、竹蛏、花蛤,沙江牡蛎著名。工业有食品、制茶、造纸、电子、塑料、机械、服装、鞋革、建材、陶瓷、五金、竹木加工、针织、旅游工艺品等门类。公路以省道215、310线为主干,通车490.6千米。三沙港为闽东对外通商口岸,福州─上海客轮在三沙古镇挂靠。 主要城镇——松城:县人民政府驻地。三沙:闽东渔场指挥部、省三沙渔业公司所在地,闽浙两省渔业生产重要基地,有台湾同胞接待站,古镇港为天然深水良港。牙城(凤城):霞浦、福鼎边界海滨圩市。溪市:渔业集镇。沙江:古县村为晋代温麻县治。海岛:西洋岛主要集市。下浒:东冲半岛中部集镇,海滨游览地。柏洋:土地革命时期霞鼎县工农苏维埃政府驻地。北壁:东冲口为三都澳门户要地。盐田:畲乡集镇。 城北龙首山麓有烈士墓、唐末农民起义军遗迹黄巢坪,山巅有虎镇塔和明代抗倭的金山寨。城东华峰山建善寺为唐代高僧灵佑禅师出家地。城南南峰山黄竹峰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长春法华寺有白马双岩等景。大京城堡系明代抗倭要地,为我国现存最长的石构海疆城堡(长3415米)。西洋岛是1934年红军闽东独立师海上独立营诞生地。州洋赤岸石桥古为闽浙交通要道、军事要地,桥南入海口为日本空海大师入唐登陆处。松山系八闽五大水寨之一,尚存水寨故址、烟火墩遗迹。盐田西胜寺是红军闽东独立二团成立地。
厦门五缘湾湿地公园是厦门五缘湾片区带动项目之一,占地85公顷,面积相当于半个鼓浪屿,是厦门最大的公园,也是最大的湿地生态园区,被称为是厦门的城市绿肺。五缘湾湿地公园的概念性设计是由英国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提出的,这家公司是欧洲最大的设计公司,其设计的迪拜七星级帆船酒店已成为国际性的标志建筑。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50多万平方米。每年的3月,大批的白鹭会在此筑巢,繁殖。这里还是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驿站。湿地公园的设计理念是:不破坏原有的生态基础,尽量利用现有的生态环境,以保护、修复为主,重构为辅,营造一个绿色原生态的湿地公园。在五缘湾湿地公园现在的地块上,已有的水栖和湿生植物带、水生植物群落、芦苇及湿地区域植物群落都将得到保护,并将种植上台湾相思树、木槿、银合欢、睡莲、红树林等植物;而目前栖息在湿地中的包括黑天鹅、野鸭等9科25种湿地水鸟和17科29种山林和农田鸟类也将继续在这儿生息鸣唱。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主要景区方圆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米,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被国际旅游组织执委会主席巴尔科夫人称为“世界环境保护的典范”。“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构成了奇幻百出的武夷山水之胜。“溪曲三三水,山环六六峰”,“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临水可观山景,登山可望水秀,乘上一叶竹筏游览世间一绝的九曲溪,顺流而下,山沿水立,水随山转,山光水色,交相辉映,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一览无余,其间更有距今约3800年前高插于悬崖峭壁之上的船棺,令人叹为观止……
千年古城武平地处福建省西南部,位于闽、粤、赣三 省交界处,南与广东梅州相连,西与江西赣州接壤, 是闽西、粤东、赣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中转、集散地,素有闽西 “金三角”之称,全县土地面积263O平方公里,辖17 个乡镇,总人口37万。 武平交通便利,境内国道、省道贯穿南北西东。东经龙岩与厦门、漳州、泉州等经济开发区公路网相衔接,距厦门3OO余公里;南经广东梅州一日可达广州、深圳、 珠海、汕头,距梅州机场、梅州火车站7O余公里;西直通江西会昌;西南直通广东平远;北经长汀至赣州300多公里。 武平自然资源丰富,煤炭储量7000万吨,石灰石11 亿吨,膨润土1300万吨,锰矿55万吨,还有银多金属矿、铁、钼、铀、稀土、白云石、石英石、大理石、钾长石、 萤石等种类繁多的矿产资源,林地面积317万亩,木材蓄积量1100多万立方米,森林乔木树种200多种,森林动物200多种,境内有大小河流200多条,水力资源相当丰富。武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发展高优农业前景广阔。 武平系客家聚居地,境内山青水秀,风光旖旎:粱野仙山、丹井温泉、南岩石洞、平桥翠柳、灵洞仙山、石径云梯、绵洋古刹、龙岩雨霁等自然景观古老而神奇。这里是中国南方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之一,从这里出土的大量陶器、石器和青铜器,闪烁着我们远祖的智慧之光;这里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和客家人的保护神定光古佛在这里留下许多美丽而神奇的传说;中国空军之父刘亚楼和文坛宿将林默涵更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光彩。这里民风淳厚,古风犹存:中山一镇,百姓聚居,被称为“天下一绝”;军家方言,独树一帜,被誉为“方言孤岛”;这里的百姓古道热肠、热情好客。 改革开放以来,武平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产业化农业转化,蔬菜、瓜果、烤烟、芳樟、瘦肉型猪等农业基地遍地开花;矿产开发、林产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产业扬帆奋进;工贸小区蓬勃发展,边贸经济日趋活跃。全县社会治安稳定,社会风气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武平的投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境内国道205线、省道306线已全部扩建成二级水泥路,县城至各乡镇道路已全部实现黑色化;现有水电装机容量7.2万千瓦,3条110千伏输电线路,2个11万伏和10个35千伏变电站构成的独立电网,既可并入省网运行,又可自行对外供电;综合通讯能力不断提高,程控电话可直拨世界各地,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已覆盖全县各地,网络通讯迅孟发展;城镇建设进程加快,园林式山区边界风景城市初具规模,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梁野献翠迎宾客,平川展袖纳百川。武平热忱欢迎海内外客商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兴业。
乌山,逶迤于福建省南部的云霄、诏安、平和三县的边界,海拔1117米,脉走闽粤两省,千米以上山峰如笏冲天,这里峰峦奇妙,景色天然,具有泰岳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岳之烟云,峨嵋之清凉等名山的优点,又有雄、奇、秀、险、幽等特色,是游客猎奇、探险、寻幽的最佳去处。乌山还是原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所在地,电台处,军械所秘密通道等十多处革命胜迹可供人们游览。是中国南方一块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
威镇阁俗称八卦楼,是漳州城的标志性建筑,福建省十大古建筑之一。威镇阁始建于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数百年间,几经毁建。1997年重建,为三层八角楼阁,占地9亩,高57.88米,踞九龙江畔,望漳州府城,与建在芝山上的威镇亭遥相响应。 主楼雕梁画栋,彩画、红木雕刻独具风格,栩栩如生;楼中辟有“中华灯谜”第一馆,馆内收藏有“国粹一号端砚”及中外灯谜资料万余件等。
铜山关帝庙,又名武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扩建,至第四年,始建成纵袤一百二十尺,横广五十一尺的宫殿式大庙。尔后,几经扩建、焚毁、重修,终成现在的规模。 关帝庙,它没有北方高堂的粗犷,却有南国宫殿的精巧;没有名都圣殿的巍峨,却有临海建筑的雄伟;没有府城古刹的宽广,却有老镇庙宇的结实。专家见之,赞曰:“选址精妙,结构精巧,工艺精湛。”名家见之,喜不自禁,吧为观止。摄影家见之,拍案叫绝,即刻定为天宫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