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重庆 >父母恩重经变相

父母恩重经变相

景点评级:暂无评级景点地址:

在北山佛湾对面的山巅上,矗立着一座雄伟的宝塔。因位于县城北郊,故称其为'北塔'。  关于北塔的建造,在民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据说宋代人冯揖幼年丧父,母亲于贫困交加中只好把他寄养于邻家,忍痛出走谋生,从此沓无音信。  冯揖成年后,官至敷文阁直学士、左中奉大夫。他非常想念亲生母亲,曾多次派人打听其下落,但寻母不得。  时间流逝,冯揖已年满五十。在他做寿那天,热闹非凡,宾朋满坐。群丐闻之,也聚集门外。内有一位双目失明,白发皓首的老太婆,惴景生情,叹息道:'吾儿生同今日,年亦五旬,若在,老身不至流离如此。'这句话恰好被冯揖管家听见,认为是辱骂了他家老爷,于是命人要把瞎眼老太婆轰走。  此时冯揖正好送客出门,见其争执,问明缘由,触动了心事,便把老太婆留下问道:'汝子生年月日能记忆否?'老太婆一一回答,果然与冯揖的生日不差分毫。但冯揖仍有怀疑,又问道:'你儿有什么特征吗?'老太婆答道:'吾儿乃双胞胎,生下时两背相连,以刀割开,一死一存,存者背上有长长的刀痕为记。'冯揖未等她说完,扑地便拜。原来站在他面前的瞎子乞丐正是他的亲生母亲。  此后,冯揖将母亲接入家中,尽心侍候,并请名医为母亲治疗眼疾。  不久,冯揖母亲的双目重见光明。他很是高兴,认为是佛祖保佑,菩萨显灵。于是便出钱在北山修了这座宝塔,名曰'报恩塔'。  此事在《四川通志》中有载。在'北塔'第四级造像记中也确有'敷文阁直学士左中奉大夫、潼川府路兵马都铃辖、沪州安抚使、知沪州军州提举学事兼管劝农使、东安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赐紫金鱼袋冯揖今于昌州多宝塔内施钱四百贯文,足造第六层塔一级'的记载。但据考冯揖出资所造'报恩塔'不在大足北山,而在沪州开福寺。  根据塔内现存三则造像记,一则培修塔记知道,北塔的总募捐者是白亮,捐资者有冯揖、何正言、刘揆等,主持建塔者是刑信道。  北塔系八角形楼阁式砖塔,高约33米。塔基每面宽3.6米,对角距离9.4米。塔身呈腰鼓形,外有十三层,因檐子距离较小,内部两层为一层,共七层。由拱券门进塔内有石梯盘旋而上,通达塔顶。从第二层起,每层都按东南西北四方开有四个拱门。   此塔较为显著的特点,是在塔之内外雕刻了八十号与塔同时的、至今保存完好的石刻造像。这些造像皆刻在嵌于塔心外壁或置于塔身内壁的小龛中。主要题材有:'观音菩萨'、'如意轮菩萨'、'释迦佛'、'文殊菩萨'、'哗严三圣'、'西方三圣'、'释迦与孔雀明王及观音同龛'、'摩利支天女'、'地藏菩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释迦涅般圣迹图'等。  其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的雕刻,在大足石窟中独此一处。它依据《华严经·入法界品》而作。其经说:'善财童子在福城之东庄严婆罗林中,听文殊菩萨说法,依其指导,次第南行,值诸善知识而闻说法。'塔内第2、3、6号龛表现的均是这一题材,但造像很简单。  此外,'释迦涅般圣迹图'的雕刻与宝顶大佛湾第11号龛略有差异。此龛高1.05、宽0.57、深0.98米。龛正壁中部有两棵浮雕的娑罗村,枝干虬曲,叶分五瓣,树枝中斜插一扬杖。树右上方摩耶夫人站于云端,衣饰华丽,风冠霞披,左右侍女搀扶其臂。树下刻五人,或手捧供物,或悲恸搀扶,或嚎陶大哭。五人脚下横置一口棺材,有六人围棺侍立。棺之右侧,释迦双目紧闭,神态安详。其后二人跪地,互相搀扶痛哭。其中一人右手拉其左臂,左手上指,面呈惊恐痛苦状。另在龛左右壁,刻有释迦姨母摩河波者波提夫人及其妻子耶输陀罗与众侍从等。全龛造像,毫无宝顶大佛湾涅磐像所表现出的宁静肃穆之感,而是一幅悲天怆地,惊恐万状,大地震动,金刚倾倒的惨淡场面。  观罢石刻,再登塔顶上。极目远眺,但见烟霞往来,梯田层层,崇峦耸削,峰青山笑。远处宛若长龙的县城,也尽收眼底,沐浴在蓝天白云之下。  出了塔门,向前行走二三米,脚下便是悬崖峭壁。就在这绝壁上,又有二尊高约十米的大佛抚膝并坐。这二尊大佛,为北塔的一部分。据《法华经·见宝塔品》说,在法华会上,有多宝佛塔由地涌出,释迦使大法力,用右手一指,令塔门顿开,众人即见多宝佛于塔内坐狮座上,全身不散,如入禅定。多宝佛在塔中见释迦至,让出半席,与释迎并坐论道。崖上二尊造像便是释迦佛与多宝佛,因其位于北塔之下,故俗称'二佛背塔'。  参观完白塔,下得山巅,游人往往情不自禁,回头眺望,只见北塔势如涌出,犹在虚空之际,给人以神妙之感。

父母恩重经变相 父母恩重经变相 父母恩重经变相
  • 写点评
  • 写点评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