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公元649年),历经晚唐、五代(公元907~959年),盛于两宋(公元960~1278年),明清时期(公元14~19世纪)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与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相齐名。 大足石刻的观音像 谈起我国的石窟艺术,过去人们习惯于把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大同云冈石窟,称为我国三大石窟。其实,四川省大足县的大足石刻,在艺术上并不逊色,规模也宏大,完全可以与莫高龙门、云冈三窟相提并论。 大足是石刻之乡,全县有40多处石刻,造像达5万多个。其中最著名、规模最大的有两处,一处叫宝顶山,一处叫北山。这两处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晚唐以后窟艺术的代表作。 重庆 大足石刻普贤观音 北山的石刻造像近万。主要的造像集中在长约1里,形如新月,名为佛湾的地段上。这里的石刻群开凿于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五代、两宋,前后经营了达250年。这些石刻像的特点是刻工精细,形象生动,其中最精彩的是几座观音、文殊和普贤的造像。 宝顶山的石刻是我国石窟艺术中罕见的,它是经过通盘规划、设计以后,先雕刻出小样,作为蓝图,然后再扩大雕。其中充满农村生活情趣的牧歌式的石刻《牧牛道场》,是最精彩的,它所表现的是牧童驯牛。牛的犟劲和牧童在驯服牛后的悠然自得的神情都刻画得非常真切、生动。 大足石刻 神奇的雕塑 大足石刻纵贯千余载,横融佛道儒,造像精美,完好率高。同时伴随造像出现的各种经文、傍题、颂词、记事等石刻铭文有15万余字,而且多为金石史中的佳品,是一座难得的文化艺术宝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是天才的艺术,是一座独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宝库。 门票:90元 位置:位于中国西南部重庆市的大足等县境内 概貌: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与云岗、龙门鼎足而三,齐名敦煌 ,是我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她集我国石窟艺术之大成,把我国石窟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74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的总称。 大足石刻地图 宝顶山的石刻,在风格上和北山很不相同。这里的刻像,大都是用一组一组的雕像来连续表达一个或几个不同内容的佛经故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例如一组叫《父母恩重经变像》的石刻,把父母养育儿女的过程,从怀孕、临产、哺乳到儿女长大成人,婚嫁、离别等,分别用十一组雕像来表现。每一组表现一个主题,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都刻画得相当生动、细腻,并都刻有文字说明。游人观看这里的石刻,仿佛在欣赏古代的连环图画。 大足石刻 色彩斑斓 《释迦降生图》是颇有趣味的。释迦降生后,半身端坐于石盆内,旁边有两个力士手扶石盆。上面雕有九条龙的龙头,正中的龙头口中吐水洗濯太子,名为“九龙浴太子”。水从何来?原来在这片崖壁上有一水池,根据这种地形是不适于崖刻的,因为日久天长会把崖壁浸蚀。但是精明的古代石匠,巧妙地利用雕刻把水池积水从龙头排走,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这种匠心独运,不能不使人感到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