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名山胜水遍布境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安徽的资源丰富,茶竹林特产丰富,全国十大名茶中,安徽占4个: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此外广泛分布于皖浙赣接合地区的气味清香的屯溪绿茶也很有名。左边是黄山的雄奇壮丽,右边是徽村的水墨淡雅。去安徽自驾游最佳季节:每年4—11月。
游览了双溪寺,还可往南游翠峰寺、六亩田,这便是翠峰滴翠。翠峰,有滴翠、翠微、翠盖三座山峰。翠盖峰也称盖山。翠峰最高处海拔1087米。北有天香岭、升云峰等,西北有狮子峰,南有双峰,下有舒姑泉、雪潭等名胜。滴翠峰如垒砌三层,上大下小,又称上翠峰、下翠峰、中翠峰。朝朝暮暮,峰顶烟云缭绕,如凝烟积翠,苍翠欲滴。古人描写翠峰景色是:“云气沾衣湿,风光著树浓。玲珑三袭幻,空翠滴芙蓉。”峰前有翠峰寺,寺内有《翠峰八景》碑,刻诗文于其上。寺原名“天柱庵”,系唐未从天柱峰下拆迁重建的。翠峰寺庙宇高大,佛像庄严,寺内楼阁、禅房依然是古寺风貌。寺前有小溪环流,寺后有山泉涌溢,环境清幽。清光绪年间,著名法师月霞等人从湖北而来,在寺内创办“华严大学”,专门讲授《大方广佛华严经》,有名的虚云和尚,当时以僧伽学员身份在校听经参学。“华严大学”正式学僧三四十人,前来旁听讲经的更多。凡愿来听经的“四众弟子”都可列席。一次,智妙和尚被法师指责,愤然离去,到八里外的山洼垦荒“六亩田”,自建茅庵数间,接待僧、尼和男、女居士,创建成了一座大庙。定名为“心安寺”。庙宇至今完好,僧人居此禅修
了解更多>>
慈云洞风景区,位于慈云禅寺旁,因处慈云山下而得名,洞体全长3500米,已开发1500米。地下泉水从洞内蜿蜒流出,水声潺潺,终年不绝。洞内钟乳累累,步步有景,“人在景中走,水在脚下流”,景色相连相映生辉。石柱、石笋拔地而起,石幔、石帘从天而降。钟乳石变化万千,形态各异,状人拟物,无形不似。 有的像大慈大悲的“观世音”、有的像“福、禄、寿”三位仙翁,有的像“蟾蜍望月”、有的像“麒麟送子”。一条百米长的通道,钟乳倒挂、层层叠叠、薄透如纱、如银如玉,加上现代灯光的效果,色彩斑斓,如同丝绸展览大厅,洞深处有一岩壁,酷似一组雪景的天然山水浮雕,浓浓相间、主次有序,令人称奇“七音响石”而钟乳倒挂、厚薄不一,用手叩之,能发出不同音响,悦耳有韵如竖琴。“颂经堂”、“雪拥玉门”等景观另见特色。洞余下的2000m开发的“探险游”,游人涉水而不进,深处及颈项,窄处需匍伏而行,险象环生、别生情趣。
船形石纵卧天柱山景区内虎头崖下的溪流中。长20余米,高阔均10余米,如一艘船只搁浅在溪涧之中。溪水从石下奔流而过。石顶有明嘉靖年间罗文博题刻的大字.
卧牛湖风景区是韭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21000亩,其中水面17000亩,山场2000亩。碧波万顷的卧牛湖依偎于峰峦起伏的凤阳山脉腹地,是凤阳人在1958年用智慧和汗水兴建的一容量为1.03亿立方米,面积11.1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所以又叫凤阳山水库,它位于韭山洞至禅窟寺公路以北,宋集至韭山洞以东的大片水域。这里青峦叠翠,修竹茂林,浮山游云,雁飞鱼跃,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南天门位于琅琊古寺南山峰,海拔310米,是琅琊山最高峰,拥有会峰阁、古碧霞宫等建筑群。有“二九径”或“天门登道”登上南天门,站在会峰阁上远眺长江如带、钟山如罗,瞰群峰汇聚,似潮奔涌。碧霞宫是人们为纪念碧霞仙姑使琅琊山变得风景秀美而建造。每年初九人们纷纷前来祭祀,从而形成规模盛大的“初九庙会”。一九九二年七月三日由中央电视台琅琊山风光摄制组拍摄到的千古奇观“海市蜃楼”为琅琊山增添了无限神奇。 当地相关景点: 南天门 琅琊山风景区 醉翁亭 琅琊古道 深秀湖 琅琊山-野芳园 欧阳修纪念馆 意在亭 琅琊山-让泉
龙兴古刹,又称大龙兴寺,俗称龙兴寺,位于凤阳县城北面“第一山”下。它的前身是於皇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早年出家礼佛于此,为朱元璋的发祥地。龙兴古刹建于明兴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朱元璋亲自写了《龙兴寺碑》碑文,御书“第一山”碑,制定了一部《大龙兴寺律僧法》。明初的龙兴古刹,规模宏壮,拥有佛殿、法堂、僧舍共三百八十一间,为我国名刹之一。明清二代,古刹多次遭兵、火之灾,规模逐渐缩小。到清末,古刹面积仅有明初时的二十分之一。文革初期,又遭人为破坏。一九九二年,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复龙兴古刹,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一九九三年,县政府聘请大九华百岁宫住持慧庆法师主持修复古刹。几年来,先后新建了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藏经楼、念佛堂,改建了大悲亭、太祖殿,共有佛殿、僧舍二百余间,占地六十作亩,规模仅次于明初时期,成为皖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重要的旅游景点。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自为龙兴古刹、大雄宝殿题字。
护国寺位于天长市区南端,占地五十余亩,建筑面积近五千余平方米,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是全国千座经典寺庙之一,现为省级重点开放寺庙。护国寺是一座园林式庙宇,有“袖珍九华”之美誉。寺内殿阁错落,亭台参差,花木繁茂,绿草如茵,环境幽雅,景色秀丽,是皖东地区著名的宗教旅游胜地。 护国寺原考虑在天后宫基础上进行重修,但因该面积狭窄,交通不便,在再三斟酌下,最后将护国寺迁至离县城二里许的南郊望城冈进行建造。护国寺新址濒临川河,四周有桑竹环绕,环境清幽雅致。1987年4月,重建工程破土动工。十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及有关人士的大力鼎助下,先后累计投入250万元,新建起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报恩堂、玉佛楼、方丈楼等,另建醒园,内有怡然亭、爱莲亭、咏丰亭、义城堡、长春楼、清凉园等景点。全部建筑仿苏州,扬州寺院格局建造,是一座具有园林风格的崭新寺院。迄今为止,护国寺已先后接待海内外香客游人五十多万人次。现在的护国寺已原成为天长市的主要风景区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寺内珍贵文物主要有一对石狮和“仙人足印”。石狮原存于清嘉庆年间吏部尚书王安国宅内,后移至寺中。石狮质地柔软,雕刻精美,历经两百多年,线条依然清晰,栩栩如生。怡然亭北面有一块石头名曰“仙人足印”,原置于横山天官寺中,后寺毁乃被弃于横山脚下,1989年移入护国寺。石上凹处酷似仙人足迹,约一尺长,民间传说是张果路过此地留下的足印。
宝林寺座落于天长市区东郊芦龙乡王桥古街北侧高邮湖南岸,四周绿水环绕,环境幽雅,寺内古柏参天,花木繁茂。宝林寺是唐代御赐寺院,历史上规模颇巨,现复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多景楼等。古寺声名远扬,历史上文人墨客参访者甚多,留下大量诗篇游记,当代高僧茗山法师为宝林寺题写寺名。
赤铸山位于市东北郊,与神山、火炉山、马鞍山连绵一体,因“山势逶迤”、“曲径幽邃”,为近郊之胜境。赤铸山充满历史古韵,极富传奇色彩。 相传春秋时干将在此设炉造剑,三年成雌雄二剑,其剑青光闪烁,锋利无比。 《图经》云:“干将淬剑于此”。至今山上仍存“淬剑池”、“砥剑石”、“铁门槛”等遗迹,并都有一段精彩动人的故事。“淬剑池”位于山颠,池不大,水不深,但终年不枯,水清鉴人,颇为神奇。 据书载:干将死后亦墓葬此山。唐代名将李靖曾在附近平叛,安定一方,后人遂在神山建李卫公祠以奉祀。 传说宋乾道七年(1171年),芜湖大旱,县令沈端节到赤铸山李卫公祠祈雨二日后喜得,乃建一亭,取苏轼《喜雨亭记》文竟,命名“志喜亭”。从此,“神山时雨”名闻遐迩。历代文人雅士爱来赤铸山寻古探幽,留下甚多诗篇:“古剑摩空宇,寒光启太阿”、“干将昔此铸芙蓉,风雨千秋石上松”,使“赤铸青锋”古韵长存。 1977年,芜湖市人民政府始建神山公园,植树造林,恢复景点,重建志喜亭,开掘芙蓉湖,丰富和美化了“赤铸青锋”这一著名景观。
赤滩位于泾县城北7.5公里琴溪河与青弋江交汇处,是青弋江航道上一个古老的水上重镇,自明、清以来一直就是乡(镇)政府所在地,成为远近数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曾是泾县历史上知名的十八古镇之一,现隶属琴溪镇。赤滩古镇历史悠久,在水运交通发达的时代,为青弋江水上航运要冲,人口众多,商贾云集,名扬泾、南、宣周边数县。其三面环水,环境清悠,风景宜人,民俗文化丰富,佛教氛围浓郁。周边人文古迹众多,距赤滩数里的马头矶,为古泾川八景之一,邑候江恂有“泾川锁钥”的题刻,笔力雄浑,镌刻精湛;琴溪古窑址名列“省保”;建于宋代的岩龙禅寺,曾一度香火旺盛,历经沧桑,现已部分修复,有大雄宝殿、观音、药师、财神等配殿,殿中佛像金碧辉煌、庄严威仪;新辟的青弋江漂流,水光山色俱佳,沿途有獭猎洞、鹰站鳌头、书板岩、太阳岛等鬼斧神工的奇洞异石。面江远眺,青山野渡,江水东流,令人心旷神怡,水光山色间仿佛依然荡漾着当年诗仙李白举杯临风、缘江而去的悠悠身影。尽管随着陆路交通的日益发达,青弋江水运地位的下降,古镇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但漫步其间,依然能从那整饬的卵石道、错落有致的马头墙间感受到它曾经的辉煌。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为保护赤滩老街的古建筑做了大量的工作,并逐步依托其保存较为完好的老街古建筑和丰富的民俗、佛教文化基础大力开发旅游修缮了老街,重建了岩龙禅寺,新辟了县城至赤滩老的青弋江漂流,恢复了赤滩传统庙会,初步形成了独特的赤滩街民俗文化旅游。随着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赤滩古镇将逐步焕发出新的生机,以全新的面貌将自己悠久、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展现在广大游客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