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浙江

浙江

浙江

浙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旅游景点众多,类型丰富,有重要地貌景观800余处,水域景观200余处,生物景观100余处,人文景观100余处。全省现有西湖、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雁荡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岛、天台山、莫干山、雪窦山等1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居中国首位。长江三角洲南翼,典型的江南水乡;拥有众多名山名湖,堪称为人间天堂。去浙江自驾游最佳季节是每年3-5月和9-11月。

绍兴越剧博物馆

绍兴越剧博物馆

嵊州是越剧之乡。嵊州越剧博物馆为全国首家专业戏曲博物馆,着重介绍越剧发展的历史。越剧博物馆于1990年10月18日落成开放。
位于鹿胎山麓的越剧博物馆西邻溪山第一楼,北毗“越剧之家”,是一座朴素、典雅的三层楼建筑。嵊州不仅有古代文明的辉煌,而且是“越剧之乡”,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王文娟等都是嵊州人。1962年建成的“越剧之家”培养了数以百计的越剧新秀输送到全国各地的越剧团体。在此兴建的第一个越剧博物馆陈列80多年来越剧发展的珍贵史料,是我国研究越剧发展史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
经过多年的完善,越剧博物馆已收集、整理、展示、珍藏着数以万计的越剧发展史料和文物,为研究越剧的历史,促进越剧的发展,提供了详实、完整和系统的资料。馆长高月英介绍说,越剧博物馆有140多个版面,近800多幅照片,300多件实物,系统而详细地反映了越剧发展的面貌,展示了越剧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和走向繁荣的历程,其三大展厅反映了越剧的三个时期。一是落地唱书、小歌班、绍兴文戏男班时期;二是绍兴文戏女班、女子越剧时期;三是建国后繁荣昌盛时期。

了解更多>>

绍兴永乐梅苑休闲山庄

绍兴永乐梅苑休闲山庄

绍兴永乐梅苑休闲山庄
永乐梅苑休闲山庄利用自身优势,开设有杨梅果园观光采摘、水库垂钓、水中捕鱼、水上娱乐、烧烤、棋牌等特色活动项目。山庄餐饮推出:土鸡堡,鱼头堡以及各种野菜和四季山笋的纯正农家菜肴。土特产品有:土鸡,杨梅,杨梅酒,鱼干,笋干等。
永乐梅苑位于绍兴县湖塘街道永信村,从县城柯桥乘坐(604郭家山班车)到永信村,下车即到
自驾车从柯桥104国道经红旗道口沿香林大道到型塘街口停车场左转开大约5分钟车程即可到永乐梅苑。
通讯地址绍兴〈市〉绍兴〈县〉湖塘街道 永信〈村〉
邮编312030
联系人王永祥
电话0575—4360598
移动电话13325758398

了解更多>>

绍兴一中

绍兴一中

位于胜利西路上。当年鲁迅在这里执教时,还叫"绍兴府中学堂"。先生办公、休憩的那幢旧楼仍保留着,辟为了鲁迅纪念室。楼前面是一条石板走廊,廊下是一个狭长的天井,种了各色花草。先生在《秋夜》中提到的两棵枣树,就栽在这儿。进门就是先生的一尊半身塑像,楼下靠东的第二间是鲁迅办公与就寝的地方。用木板隔开的前半间是办公室,朝南开着一扇五尺高、四尺阔的格子窗。紧靠窗门是一张淡黄色的五斗写字台,东墙下放着一张茶几和两把椅子。靠北壁是一张荸荠色的八仙桌。后半间是卧室,一张棕色的油漆木床,一张黑漆的二斗长方形桌子,简朴至极。

了解更多>>

绍兴香炉峰

绍兴香炉峰

它是会稽山诸峰之一,位于绍兴市稽山门外,从大禹陵南有三处可上山,海拔354米。从峰北螺狮旋启程,过南镇殿,拾阶1508级,经青翠亭等数亭,可达峰顶。蜂顶数十米见方,形似香炉,唐白居易有“峰峭佛香炉”之诗句,每逢云雨天气,山顶雨雾迷朦,烟霭缭绕,有“炉峰烟雨”之称,为越中12胜景之一,故南宋状元王十朋又有“香炉自烟”的名句。
香炉峰四周景色十分壮观,山脊有半月岩、一片石、云门石、飞来石等厅峰异石。东侧有大老鼠塔,顶上有巨石。据古籍记载,峰下有罗汉潭,峰旁有千丈坑。香炉峰旧有庵,倚岩而筑,名南天竺,现已重建,并在山上新建了三圣殿和观音宝殿。山脊线石壁上,有近现代题刻七处,摩崖中字数最多的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相传宋代即于此供奉观音像,时称南天竺。香炉峰现规模最大的建筑当数炉峰禅寺,是1990年由华侨出资,于峰巅建筑而成。占地15.3万平方米,包括观音宝殿、配殿、僧寮及客堂等。香炉峰是一处佛教寺院与风景名胜兼有的游览胜地,尤其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佛教信徒朝山进香,一天游客多时达5万人以上。

了解更多>>

绍兴西施殿

绍兴西施殿

在诸暨城关西,左伴浣纱江,右依苎萝山,古称浣纱庙,祀西施。相传城关镇兰萝山上很早就有纪念西施的建筑,唐时已具规模,历宋元而不废。明崇祯五年(1632) 诸暨知县张央重修后改名西子祠。清道光、咸丰年间及民国18年(1929)均有修葺,并改称西施殿。
西子祠屡毁屡修,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由陈延鲁捐资重修。咸丰十一年(1861年)又毁于战火。光绪(1875一1908)年间,里人集资重修,架屋三楹,余皆荒废。民国初,已成“短垣半纪,藓草迷离。”民国十八年(1929),陈锦文等集资再建,正厅三间,祠宇高敞,门额书颜体“西子祠”三字,里人周嗣培署。前临旷地,植花栽竹,围以石栏。民国二十三年(1934)两庑又配筑南厅、北阁。正厅銮阁,中供西施塑像,旁立宫女二,銮阁顶端竖二小匾,一曰“归真处”,一曰“时雨之化”。左右置小联。
今殿为1990年重修,坐北朝南,三开间,重檐歇山顶,殿内塑西施像。西子祠门联为:“山围古堞青萝色;水涌寒滩白些声。”西子祠龛联为:“越锦何须衣义士;黄金只合铸娇姿。”柱联有:“驻节观风,想当中名娃粉黛,国士风流,俯仰千秋人物;飞觞醉月,问门外山色苍茫,溪声幽咽,浮沉几代兴亡”。其他景点有古越台、郑旦亭、碑廊、红粉池、沉鱼池、暨阳先贤阁等,是一个颇具特色的仿古建筑群。

了解更多>>

绍兴五泄

绍兴五泄

位于诸暨市西北23公里处,面积9.45平方公里,呈狭长分布。72峰、36坪、25崖、10石、5瀑、3谷、2溪、1湖,为五泄构成了天然的山水画卷,素有“小雁荡”之称。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景观令人神往,人文景观亦十分丰富。当地人称瀑布为泄,一水折为五级,所以叫“五泄”,五泄瀑布总长334米,落差80.8米,首尾相接,气势磅礴,慑人魂魄。五泄瀑布早在1400年前的北魏就闻名于世,郦道元的《水经注》里,就有着详细的记载。历代的文人墨客如宋代杨万里、王十朋,元代杨铁崖,明代陈洪绶、徐渭、袁宏道、宋濂都曾来此游览,留下了画稿、诗文。明代吴中四才子唐寅、文征明等赛诗于五泄,传为佳话。现代的伍朝枢、张宗祥、蒋鼎文、郁达夫等均到此,或吟诗作画,或题词记述,对五泄风景赞叹不绝。

了解更多>>

绍兴文理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

·学校简介
绍兴文理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普通全日制综合性本科院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市区。
绍兴文理学院是在原绍兴师专、绍兴高专等高校合并的基础上建立的一所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
原绍兴师专的前身可追溯到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绍兴办起了山会初级师范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以后,鲁迅先生出任山会师范学堂学监。1915年,师范学校由全省统辖,改称浙江省第五师范学校。1923年,全省各地师范并入当地省立中学,绍兴五师亦并入浙江省第五中学。抗战胜利前夕,在会稽山区重建绍兴简易师范。于1948年改名为绍兴县立师范学校。1951年8月,省文教厅决定新办“浙江省绍兴初级师范学校”。1956年9月,建立绍兴中等师范学校。1970年,改名为绍兴地区师范学校。1978年4月,改制大专,开始招收大专生。1980年5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绍兴师范专科学校。成为绍兴历史上第一所全日制高等学校。
原绍兴高专建立于1984年12月,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1986年3月,绍兴市委、市政府决定绍兴高专、电大绍兴分校、绍兴职工大学联合办学,使学校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多方位培养人才的办学机制。
为适应绍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提高办学效益,1993年10月,绍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绍兴师专、绍兴高专基础上筹建绍兴大学,并于1994年1月成立了绍兴大学筹备委员会。1995年8月,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绍兴大学(筹)校务委员会,绍兴师专、绍兴高专正式合并。1996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绍兴文理学院。

了解更多>>

绍兴王羲之故居

绍兴王羲之故居

金庭,古称"洞天福地",四周环山,前有五老峰,后有放鹤峰,左立香炉峰,右峙卓剑峰,峰峰青秀翠绿,峰前溪水环绕,峰间清泉淙淙。在幽幽的山谷里,有一座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文化圣地-金庭观。旧时的金庭观共分四进,头进为山门,上书"第二十七洞天",二进为天王殿,三进为大殿,上书"桐柏禅院",四进为后殿,又称"三清届",两侧为禅堂、僧寮,观之为东庙为右军祠,晋书圣王羲之晚年就隐居在风景秀丽的金庭观,卒后葬在观后瀑布山下。山门前青石牌坊上镌刻着"晋王右军墓道"六个大字,与参天的古柏相映成辉。

王羲之自幼酷爱习书法技艺,先拜学卫夫人,继学蔡邕,再学钟繇书法,然而他不拘泥于古人,博采众长,形成了笔划清圆、结构端正之风格,在书法技艺上有很高的造诣。梁武帝曾赞他的书?quot;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书圣的楷、草、行书俱佳。草书龙飞凤舞、出神入化、飘逸俊美,千古流芳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想方设法将《兰亭序》占为己有,死后竟殉葬昭陵,而今只能见到后人的摹本了。

王羲之是山东琅王牙人氏,后涉迁到绍兴。任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后因与骠骑将军不和,称病辞官司隐居金庭挥笔疾书,挥毫泼墨,以文会友,结识了许玄度、支遁、谢安等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人故事和历史典故。王子猷雪夜访戴(戴逵),"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成为千古佳话。

王羲之的一集《兰亭序》成为千古绝唱,誉为书圣被后人敬仰。每年清明时节,国内外书法家慕名来到金庭王羲之墓前扫墓。书圣之墓,宽敞整洁,墓呈圆形,墓围石砌茔堂,墓前石砌飨亭中间有一块大明弘治年间立的"晋王右军墓"碑,北面刻"大明弘治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吉日,浙江等处承宣布布政司使右参议吴重立"。亭石柱上镌刻着一副楹联"一管擎天笔,千秋誓墓文"。此墓为1984年重建,在10年浩劫中,金庭观和书圣墓道荡然无存,令人惋惜。幸有有识之士历经艰辛将墓道予以修复。

墓道前两侧一大片樱花林长得十分茂盛,这是日本友人相赠的,樱花林中还竖有青石镌刻的高大的《兰亭集序》碑,是日本天溪会所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千百年来,王羲之后裔已发展到第55代。金庭镇华堂是王氏后裔最大的聚居古村落,现有人口约5000人,有两条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商业街,保留了一大批具有嵊州地方特色的古建筑,明代古建筑王氏大祠堂(王羲之宗祠)有门楼(慈节坊)、水池、石桥、孝子殿和后殿,已被列入省级文保单位,得以修缮。华堂一带历史悠久,民风古仆,民俗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金庭王羲之祖孙几辈的书画作品,几乎挂满了厅堂、书房,观看者不绝,称之为’华院画堂’"。王氏后裔为纪念羲之公,在旧庄改址时,取名曰"华堂"。书圣故里还有传统的庙会、灵鹅的高跷、锣鼓等民间艺术和民间音乐演奏活动,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一个以"书法朝圣"为主题的文化旅游风景区正在兴建之中。

今存山门,大殿和东厢等建筑系民国13年(1924)重建,占地1470平方米。大殿面宽25.80米,进深16.60米。1983年,重修山门、大殿与寺前墨池。

了解更多>>

绍兴王充墓

绍兴王充墓

明万历《上虞县志》载:“郡功曹王充墓在县西南四十都乌石山。”
王充(27~97),字仲任,上虞人,东汉著名思想家。所著《论衡》一书,30卷,85篇,20余万言,以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着力批判了当时盛行的谶纬迷信思想和天地万物由神主宰的谬论,成为一部战斗的宣传无神论的光辉巨著,开创了我哲学史上朴素唯物主义的新阶段。
王充死后,葬于上虞乌石山,即今上虞市章镇滨笕枪山上。清嘉庆十二年(1807),邑人林鉴曾修王充墓。咸丰五年(1855),林鼎臣、谢简迁又加重修并立石。1965年扩建茶场时被平毁,仅成咸丰五年墓碑。198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拨款在原址重修。
重建后的王充墓基,占地110平方米,座南朝北,上覆封土,墓圈用条石砌筑,园形,顶盖草皮。前立长条青石墓碑,高1.75米。上阴刻行书“汉王仲任先生充之墓,清咸丰五年岁在乙卯桂月吉旦”。墓前甬道,用乌石拼铺而成,长15.5米。两旁植柏。原有纪念塔已圮。墓地四周,茶树茂盛,整个环境,肃穆静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绍兴汤江岩风景区

绍兴汤江岩风景区

汤江岩也是浣江·五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之一,在诸暨市西南,与斗岩景区相距不足10公里。因景区世居汤姓,浦阳江流经段称汤江,江边山林巾屹立的摩天巨岩,也就称汤江岩。
汤江岩也是浣江·五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之一,在诸暨市西南,与斗岩景区相距不足10公里。因景区世居汤姓,浦阳江流经段称汤江,江边山林巾屹立的摩天巨岩,也就称汤江岩。
汤江岩景区面积14平方公里。三面青山一面湖,由汤江岩、虎洞山、灵屏寺、五指山、安华湖等主要景点构成。在汤江岩中心区,古称三十六景。旧志曾有“岩高百丈,奇险历落,无山不崖、无崖不石,无石不洞,无洞不穿,凡三十六景”的记载。
汤江岩 为整个景区的主宰景点,岩高三百三—十多米,在汤江边拔地而起,孤耸雄峙,悬崖壁立,气势磅礴,岩壁上的条条纵纹裂隙,将巨岩切割成无数奇特的崖石群,千姿万状,引人遐思。西面岩壁上倾下收,形成天然的石窟状。抬头仰望,使人头晕目眩。倾壁之下建有一庙,旧称胡公庙,相传是纪念元末新州守将胡德济而建。寺庙后部借壁为殿,无梁、无椽、无瓦,大雨却不能淋到庙身。庙内冬暖夏凉,清幽异常。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