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浙江

浙江

浙江

浙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旅游景点众多,类型丰富,有重要地貌景观800余处,水域景观200余处,生物景观100余处,人文景观100余处。全省现有西湖、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雁荡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岛、天台山、莫干山、雪窦山等1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居中国首位。长江三角洲南翼,典型的江南水乡;拥有众多名山名湖,堪称为人间天堂。去浙江自驾游最佳季节是每年3-5月和9-11月。

九咆界

九咆界

九咆界风景区,又称上西风景区,位于淳安县北部屏门乡境内,距千岛湖风景区25公里,以其景区内拥有九座瀑布,形态各异、声如咆哮而得名。整个景区山环水抱,生态自然。 景区分石苑峡谷、上西古风、甘草湾瀑布群三大游览区。除九口瀑布多彩多姿共处一地属罕见外,其山岩突兀、如峰似壁;地岩如页,排序清晰的地质景观也十分奇特。迎客瀑 位于石苑峡谷景区入口处,是九个瀑布中最先与游客见面的一个,故称"迎客峰"。迎客瀑之水来自将军坞,瀑高50余米,瀑面最宽时达五米多。因水源较短,涸瀑时节较多,丰水时,瀑面飞降,气势磅礴,十分壮观。 龙门瀑 当地人习惯上把地势险峻处称为"龙门"。龙门瀑就因地处惊险而得名,位于里石苑中间地带。一堵石壁拔地而起,石壁间一注流水喷薄而出,形成瀑布。因瀑高水大,是本景区中最有气势的瀑布之一。瀑下有一石潭,四角见方,人称四鼓(角)潭。 三迪瀑 位于外石苑景区段内,在一组形态各异的溪石间,溪水绕石流淌,再从三个石隙流出石岩,降为瀑布。三口瀑布均为低位瀑,不足十米,但三瀑横呈,一字布列,十分秀美。迪,本意开启,也具"舞姿优美"的蕴义。三迪瀑如三条舞动的彩练,给人以美感。 一线瀑 位于甘草湾山垄田南侧的石崖上,瀑高近50米,因垂直度特别好,瀑水铅垂般降下,非常紧凑、细直,宛若一根丝线悬挂。故称"一线瀑"。因水量丰富,一线瀑长年不涸,隆冬时节,一线瀑降下来的水珠在降落过程中结成冰珠,一颗颗堆积成冰垛,景象奇特。 荫山瀑 是九个瀑布中唯一没有修筑游步道走近的一个,位于大寨田所依的荫山之巅。瀑高分两档,大约三十米左右,瀑下有深潭,可以蓄水引入大寨田。瀑两侧植被浓郁,大树参天,遥望此景,瀑布从石岩飞降,穿过浓荫,若断若连,撩人心动。 小黄果树 位于龙喉瀑上方,因瀑面宽大,态势俏如黄果树瀑布而戏称"小黄果树"。瀑高约20余米,瀑体倾斜,水流飞泄时,时常会因碰撞一些山岩凹凸而产生水花四溅,也有人称其为"飞花瀑"。潭底为一深潭,潭边为空旷地,游客可驻足小歇。 龙喉瀑 又叫"喉咙瀑"因瀑布本身隐蔽在一个硕大的石洞内而得名,位于小天门的南侧底。上游之水如游龙一般通过一个跌岩穿入一个石缝,在石缝窟窿里形成一口"之"字形瀑布。因有石洞包围,瀑声共鸣如雷,游人到此无不惊叹。 夫妻瀑 登越栈道至小黄果树瀑顶。即进入夫妻瀑观赏区。"夫妻"之谓由此瀑有两处出水口,形成一粗一细的两个瀑面,两瀑刚柔相济,朝夕相伴,义同夫妻而来。如遇水丰时两瀑相联相溶,又如情人幽合,有人建议更名“情人瀑”。 龙顶瀑 从夫妻瀑攀山路进入约一百余米,即可观赏龙顶瀑。龙顶瀑为本景区内的最末端景观,海拔最高,故有"龙顶"之称。瀑高近5米。宽3米余,长年水流不涸,水质清纯。瀑下有水潭,水深莫测,潭中游鱼众多,如此高山顶,尚有鱼儿栖居,生命顽强,令人叹奇。

了解更多>>

九里云松

九里云松

九里云松是形成于唐代的林阴路。据《西湖志》载:“唐刺史袁仁敬植松于行春桥(今洪春桥),西达灵竺路(今灵隐寺山门),左右各三行,每行相去八九尺。苍翠夹道,荫蔼如云,日光穿漏若碎金屑玉,人行其间,衣袂尽绿。”袁仁敬还在洪春桥建起了横跨道路的九里松亭,百姓多称之为一字门。 明代诗人王瀛诗曰: 西入行春翠霭中,长松夹道势凌空。 湿凝云气山山雨,晴卷涛声树树风。 可见九里松昔时的盛况,但乾隆年间翟灏作《湖山便览》时,九里松已荡然无存。 今天的九里云松,在路两侧各植松10行,宽达百米许,品种有火炬松,湿地松、晚松等,是1962年以后培植起来的。

了解更多>>

径山

径山

位于余杭区长乐镇附近的径山,满山都是竹海,山上有一三星标准的度假村,价格也不贵。半山腰有一瀑布,水相当清澈,喜爱钓鱼和游泳的准备好,山中央有一天然水库。山上有一径山寺,建于公元742年(天宝元年)。相传法钦和尚来此结茅传教,被赐封为“国一禅师”;至南宋,宋孝宗亲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嘉定间又被列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鼎盛时,殿宇楼阁林立,僧众达3千,被誉为"东南第一禅寺”。至今香火很旺。这地方最适合懒人休假,空气好,住得好,吃得好,游人少。

了解更多>>

镜湖湿地公园

镜湖湿地公园

是浙江省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素以“水乡泽国”之称。 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总面积约15公里,位于绍兴中心城市三大组团越城、柯桥、袍江之间,是典型的淡水河流湖泊型湿地。 “芦锥几顷界为田,一曲溪流一曲烟。”公园北侧有绍兴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面积2.23平方公里,湖上有省级文保单位避塘;东侧梅山是鸟类的天堂,成群白鹭在此栖息繁衍;西邻东浦古镇,文化内涵丰富;南部河湖密布,风光秀美。

了解更多>>

景宁畲族自治县

景宁畲族自治县

景宁县境西周属越。春秋仍属越地。三国是属临海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永嘉、临海二郡,置处州设立括苍县(含景宁地域)。明景泰三年(1452年)巡抚孙原员以"山谷险远,矿徒啸聚"为由始置景宁县。1949年5月12日景宁城解放,5月21日建立景宁县人民政府。1963年5月丽水地区复设,辖云和县(含景宁),1984年6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以原景宁县地域建立景宁畲族自治县。1985年4月22日,即畲族传统的"三月三"节,县人民政府在驻地鹤溪镇举行盛会,庆祝我国第一个畲族自治县正式成立。   畲族历史悠久,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同时居住有汉、畲、苗、藏、回、侗、黎8个民族。其中畲民自称"山哈",畲族早在唐永泰二年(766)就从福建罗源迁居景宁,与当地的汉族兄弟生聚教训,共启山林,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现畲族人口17378人。长期以来,畲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交错杂居,其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畲族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显示着本民族的素质特点,它使畲族的每个成员都感到自己是属于同一民族共同体的亲切心理,也是不断增强民族内部感情和团结的基础。  景宁人才辈出。从历代看,宋明年代,景宁地域有进士22人,曾有巨卿名臣、儒林学士。景宁畲族自治县志记载入的人物有52人,其中清代以前16人,如:北宋潘特竦,任尚书右司员外郎,县人曾为潘特辣建三世科名坊。北宋后期潘翼,精通经史及天文地理,著《九域赋》、《星图证验》等,南宋名宦王十朋曾搜集其著作。明代潘琴殿试赐进士出身,为官29年,作《招鹤辞》,著《竹轩集》、《山居录咏》,终年90岁,齿德俱尊,为东南重望,嘉靖年间,县人建亚魁坊、进士坊、达尊坊纪念。宋绍兴十五年进士汤思退,在同榜复中"博学宏词"第一名,任参知政事,掌管军机,官至岩仆射。曾罢相位,隆兴元年(1163年),孝宗复用为相,九月,晋封岐国公。南宋名医陈言,创立"三困极一"学说,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作《三因极一病源论粹》),载入《宋史》。解放战争时期叶仰高、梅师俞、严品端等。解放初期,雷景三、潘仲俊以及现代叶桐、吴正等一批老前辈,在各行业的创举,为景宁增添了光彩的一页。  景宁特产丰富,历史悠久。惠明茶,唐大中年间咸通二年(861)惠明和尚在惠明寺周围栽植茶树,明成化十八年(1482),惠明茶列为贡品,年贡芽茶二斤。迄今已有1100年的种植历史。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而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与天津泥人章、贵州茅台同时获得金奖。香菇,据食用菌专家张寿橙、赖敏易编著的《中国香菇载培历史与文化》记载,香菇栽培源自中国浙江龙泉、庆元、景宁三县连成一片的以创始人吴三公住地龙岩村为中心的1300平方公里的菇民区。龙、庆、景三县还世代传颂香菇是皇封专利。清道光19年(1839年),在景宁包坑口,建菇神庙,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日起连续十天为菇神香期,延续至今。黑木耳、厚朴、茯苓等三种为浙江省的重点基地之一。

了解更多>>

金龙洞

金龙洞

在下宫坑底东端山头上,后有妙庭观。从步虚山巅远望,它如三角锥体,中有空洞深邃,引人神往;元《仙都志》‘金龙洞,在步虚山东,中有二洞相连,通明开敞’。   这次出土的文物有五:   (一)鎏金铜龙两条。龙长17.25cm,龙四足,造型类似于食肉恐龙,和明清雕刻、绘画完全不同。而八只龙爪更接近传说中麟麒之腿,是件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二)铜抓两只。这铜抓,属凤凰一类脚爪。金龙洞中,可能还有铜质金鸡凤凰一类的文物。(三)铜钱二枚。唐国通宝,景德元宝。(四)残玉简二种。一为朱书木简,二为墨书木简。因简上文字数量过少,均不能通读。(五)小金片一块。这次出土的文物,目前存缙云文管会。    金龙洞,分上下两洞,上为金龙洞,南北曲折相通,是主洞;下为拍板洞。    明朝中叶,刘姓入住伏虎岩下成村后,山民常在此祈雨,故又俗称笋川北海洞。明工樊有诗云“古洞翳树昼亦瞑,悬岩背日风常颠。抽身斜从石径入,披衣直上山之巅。遂有白浮足下,似离玉笛弄樽前。脱巾温倚危石坐,不数蓬莱第一天。”    拍板洞,清王诰诗云“谁将铁板劈分风,藏得元洲奏乐乐童。曾有霜钟应落叶,恰宜石鼓如孤桐。敲惊几辈筝琶耳。拍醒当场傀儡翁。邀笛步能同一处,请公高唱大江东。 金龙洞后山,为金龙山,最高处山岩,崎崎相偎,十分壮观。岩上溅红斑斑,人称梅花岩。中有石(石基)、瓦罐和瓦片、相传是妙庭观古钟楼遗址。

了解更多>>

金鸡叫天门

金鸡叫天门

在半山寺前仰观天都峰腰老人峰上,有一石如雄鸡,头朝天门坎,振翅欲啼。半山寺路侧岩壁上,刻有“空中闻天鸡”五字。 这块巧石还伴有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古时候,黄山紫云岩下的小溪两岸,居住着银妹和金哥两户贫苦人家。金哥与银妹天天结伴上山挖药采茶。天长日久,两人难舍难分。一天,双双来到小溪边,金哥吹起了竹笛,银妹唱起了山歌。不料这日天上的玉皇大帝也在游览黄山,听到银妹那百灵鸟般的歌声,便心想娶她做妃子.金哥和银妹分手回到家后,玉帝派的天兵天将就来到银妹家,告诉银妹说,玉帝要娶她为妃,银妹死也不从。第二天,银妹和全哥刚要成亲,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天兵天将降到屋中,抢了银妹就走。金哥追到老人峰上,已不见银妹踪影,便对着天门喊叫银妹的名字,连叫七七四十九天,突然一阵风雨过后,金哥变成了一只大金鸡,抬头高叫,声音直冲九霄。那悲苦凄厉的叫声,震塌了天门,只剩下一边门坎,就成了如今看到的“天门坎”.那金鸡也随着化成了一块巧石,终日朝着银妹走过的天门。这就是如今看到的那高大的金鸡永远望着天门坎的奇景。今人有诗赞曰:“天外飞来翅未收,峰前玉立几千秋。雄姿不怕风和雨,日对天门叫不休。”

了解更多>>

金华市区

金华市区

总面积:10919平方千米。总人口:454.13万人(其中市辖区92.16万人);非农业人口99.1万人(其中市区31.36万人)。市人民政府驻婺城区双龙南街801号。邮编:321000。行政区划代码:330700。区号:0579。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东邻台州,南连丽水,西毗衢州,北与杭州、绍兴接壤。东西长150.3公里,南北宽129公里。古属越国地,秦入会稽郡。金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境内即已有人类繁衍生息”。自三国吴宝鼎元年(266)置郡始名东阳以来,历名金华、婺州、或设郡、州、路、府,或设道、区、专区和地区。  金华市上海市经济开发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内陆腹地的结合部。这里历史悠久,是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城,人文荟萃,名人辈出;这里是华东交通枢纽,水陆空交通四通八达;这里景点秀丽,气候宜人,物产富饶,是浙江中部中心城市,中国东南的旅游胜地。   金华这座古老美丽的文化名城,自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建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金华文化发达,从古至今,素有“江南邹鲁”、“文物之邦”之称,人杰地灵,在文学、诗词、戏曲、书画、科学等方面人才荟萃、代有名家;如唐代骆宾王为初唐四杰之一,张志和首创渔歌体,革新了词坛;诗僧贯休“十八罗汉图”为中国古画瑰宝。自宋朝以来,金华学风鼎盛,南宋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和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名噪全国,金华被誉为“江南邹鲁”;元代名医朱丹溪创立滋阴学说,名扬国内外,明代宋濂为文质朴,文学理论观点颇有影响,作品广为流传;清代戏曲家李渔戏曲理论造诣极深,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近代的陈望道、施存统、曹聚仁、冯雪峰、邵飘萍、吴晗、艾青、黄宾虹、施光南、严济慈等都是世界级名人。他们都以自己的出色成就为中国和世界作出了贡献,为中华民族增添了光彩。1937年,杭州沦陷,金华一度成为东南抗日前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宁、沪、杭、延安、武汉等地南来的文化名人云集金华,中共浙江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和中共中央东南局文化工作委员会先后在金华成立,领导文化界的统一战线工作。当时金华有13个抗战文化团体、9种报纸、50多种刊物、12个抗战剧团、20家书店、冯雪峰、林默涵、石西民、何家槐、聚绀弩、可是思、柯灵、张乐平等活跃在金华文坛上,当时金华被称为“东南抗战文化名城”。金华古城寺庙楼阁林立,名胜古迹众多,有国家级文保单位5处、省级文保单位37处、县(市)级文保单位300多处,馆藏文物达3万余件。如南朝的八咏楼、唐代的法隆经幢、元代的天宁寺、明清的卢宅,太平天国重要将领李世贤攻克金华后,将当时的清试院拓建成的侍王府等,都是江南颇为著名的古建筑。   金华市交通便捷,是浙江和华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市域内公路通车里程达4739公里,对外则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的综合运输网络。浙赣铁路、金千铁路和金温铁路在金华市交江,规划中的金甬铁路、金椒铁路及黄山至千岛湖铁路将引入金华枢纽。金华公路北通杭州、上海,西连衢州、东接宁波、台州港口,南达温州港。杭金衢高速公路、沪杭高速公路、金温高速公路正在筹建。金华江为钱塘上游,自古为水上交通要道。金华主要水路曲贯东西:东阳江、金华江(婺江)与兰溪首尾相衔,顺流下富春江而汇钱塘。武义江上系永康南溪,下行与东阳江合流于金华市区。溯兰江而上,可至龙游、衢州、江山、常山、开化等地。自唐始水上航运十分繁荣。宋室南迁临安后,金华地位尤显重要,其时船帆如织,航程辽远,著名女诗人李清照的名句:“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实为当时航运兴旺的生动写照。抗日时,水运兴盛亦为金华一大特色,曾有“陆路关隘,水上通衢”之说。60年代后,由于陆上交通迅猛发展等原因,水运事业渐趋萎缩,但潜力仍很大,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讨开发之中。金华义乌机场已开通广州、北京、深圳等10多条航线,进一步扩大了金华的交通优势。   金华地处金衡盆地东缘,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地肥沃,物产富饶,粮食产量仅次于嘉兴,有浙江的“第二粮仓”之称。金华的花茶、举岩茶、佛手均闻名于国内,金华火腿则以色、香、味、形“四绝”而驰名世界。金华的寿生酒以及八九十年代金华市晓明真菌研究所培育发展的大仙灵芝、灵芝盆景和佛手酒厂酿造的佛手酒也驰名中外。   金华是一座山水城市,自然风光极富特色。以双龙五洞十景和兰溪六洞构成的溶洞群竞相争奇;以方岩山、九峰山为代表的红层丹霞地貌山景,挺拔绝秀;以婺江、兰江为代表的水乡景观风光迷人;以金华北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代表的山林景观一派郁郁葱葱。义乌江和武义江在金华城南汇流为一,俗称婺江,雅号双溪。溪水清澈,像一条玉带绕城向西流去,沿岸风光旖旎,城外有南山和北山相峙对立,气势雄伟。康熙朝《金华府志》云:北山“蜿蜒起伏,势如游龙,腾空驾云,高为潜岳,云压万峰,左右分支,回峦列峰,连屏排乾,拱卫四维。西南诸峰数座,近者横如几案,远者环如城廓。”尤其是金华山国家级双龙风景区,层峦迭峰,林木蔽天,曲径通幽,水石争奇,素有“五洞十景”之称。其中双尤洞、冰壶洞、朝真洞合称北山三洞,最为著名。近年来又开发了江南第一道观黄大仙祖宫、世界第一洞瀑仙瀑洞和桃源等景点。360多年前明代著名大旅行家徐霞客步行到金华山游览了4天,考察了三洞,写出了近5000字游记。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历代文人雅士慕名前来游览者举不胜举:古代的有刘峻、沈约、孟浩然、苏东坡、王安石、陆游等,现代的有郁达夫、郭沫若、叶圣陶等。他们有的写下游记诗篇,有的留下题词墨迹,为风景区增添了绚丽风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宋庆龄、李先念、彭真、陶铸、严济慈、费孝通、朱容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均先后游览过北山双龙风景区。改革开放后,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览者络绎不绝。   通过几年的开发,金华旅游迅速崛起,已拥有双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方岩、六洞山、仙华山、郭洞龙潭、三都屏岩、九峰山——大佛寺等六个省级风景区,兰溪、武义两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横店中国农民旅游城和诸葛村、江南第一家等一批富有特色的景点,并有10个景点纳入国家和省级旅游线路。金华已经形成了以金华山(城)为统领,以山水游、朝圣游、民俗游、购物游、美食游为骨架的大旅游格局。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金华的旅游基础设施和管理日臻完善,综合接待能力迅猛提高。全市现拥有涉外饭店38家、旅行社28家、旅游票务车船公司4家、旅游定点单位55家,形成了一支素质良好的管理队伍、导游队伍和宾馆、景区员工队伍。   金华已成为一个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一个为广大旅游者所神往的旅游胜地。 补充资料 我要纠错

了解更多>>

接引松

接引松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旧志列为九大名松之三,始信峰三面临壑,唯有东南与另一峰相隔丈许,早先断木为桥,以渡游客。 此松生于两峰隔谷边缘,清人刘大櫆记述:“北岸有松,横枝直抵南岸。”似在接引游人。后改木桥为石桥,名“渡仙桥”,游者仍扶此松枝过桥。接引松树高4米,胸径30.5厘米,冠幅3.5米×5.5米,树龄约500年。

了解更多>>

接官花亭

接官花亭

所谓“接官”,带有向往科举功名的意思。亭中有对联曰“名师留奇迹,怪匠逗行人”。因位于岩头丽水街南端荷花池畔又名花亭,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