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旅游景点众多,类型丰富,有重要地貌景观800余处,水域景观200余处,生物景观100余处,人文景观100余处。全省现有西湖、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雁荡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岛、天台山、莫干山、雪窦山等1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居中国首位。长江三角洲南翼,典型的江南水乡;拥有众多名山名湖,堪称为人间天堂。去浙江自驾游最佳季节是每年3-5月和9-11月。
孝思祠,位于花坦乡廊二村,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该祠规模宏大,制作精美,为明代典型建筑。
了解更多>>
除了海宁盐官,位于萧山区南阳赭山的萧山钱江观潮城是另一个观赏钱塘江大潮的观潮点。每年前往观潮的游客络绎不绝。观潮期间,都会举行中国国际钱江(萧山)观潮节,至2005年已举办了十二届。观潮时刻表大潮日 季节 春秋季 夏季 冬季 潮 汐 潮 汐 潮 汐 初一、十六 01:50 13:30 1:05 13:20
极乐寺位于浙江省萧山市坎山镇勇建村航坞山麓,乃重建寺院,由佛教临济宗慧南第九代传达室人海智法师发心创建。1980年4月海智法师卖去自己棺木,凑了点钱兴工,初名法海极乐寺。倍赏艰辛,建起天王殿、观音殿、三圣殿。1991年,海智法师因操劳过度圆寂,其徒增瑞法师继任,又建大雄宝殿。1994年10月,经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并定名为“极乐寺”,属萧山市开放寺院。1996年夏,海智弟子清锦法师从普陀山法雨寺参学归寺,接替师兄任住持,在政府有关部门指导下,寺务管理建章立制,新建了大悲楼、山门和僧侣宿舍楼,总地面积16亩。 该寺所处地形独特,“青龙白虎,左旗右鼓;前有朝拜后有讲,像把帝王太师椅。”据当地群众传说:当年刘伯温怕此地出反王,就从水塔桥开始破局,把东江的十个运串乌龟似的小山头砍成二段,痕迹至今犹存。海智法师在发动民工开拓大雄宝殿地基时,正好掘出一块陶瓷八卦牌和一个空洞,空洞内很有规律地排着五枚泥蛋,似在黄卵。今人以为此乃刘国师镇山之物,可惜保管不妥,此物被盗,至今下落不明。 极乐寺青山环抱,松竹相间,风景秀丽。“钱塘江边起群峰,深入山中又一春。”此地穴向巧合,寺中两眼泉井,冬暖夏凉,天旱不涸,水涝不溢,可口甘甜。 极乐寺现任住持清锦法师,63岁,兼任浙江省萧山市佛教协会会长。
地藏寺位于浙江省萧山市坎山镇航坞山,始建于宋熙宁六年(1073年),有高僧无能大师觅居到此,观看宝地,结草为庵,独来独往苦修三年。当时闽南佛教衰退,僧人无居修持,十方丛林高僧大德云游四海,寻觅宝地定居。明朝初年有天台圆通大和尚及法徒寂照,来此又建茅庵供奉地藏王菩萨,取名为地藏庵。每逢七月香客颇多,当时名播杭、绍、萧等地,挂单僧人越来越多,香火旺盛。 地藏寺三面环山,树木葱郁,正面一望无际,直视钱塘江,风景秀丽。寺内有千年古樟两棵,树粗四人不能合围;一泓“洛思泉”,清澈见底,永不干涸;霜边山上“百丈岩”形似石佛,直立松间;坡上有狮子岩,形似卧狮;还有“鸡笼石”、明朝石屋“化纸亭”等,一年四季,香客不断。 地藏寺现任住持本一法师,67岁,兼任浙江省萧山市佛教协会副会长。
象山县居浙江省中部沿海,位于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由象山半岛东部及沿海608个岛礁组成,陆域1175平方公里,海域535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800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六分之一。现辖有10镇5乡3个街道,2005年底,户籍人口52.74万人。 象山历史悠久。早在6700年前就创造了塔山古文化,是长江流域史前文化的有力补充。春秋时,为越国鄞地,唐神龙二年(706)立县,因西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 改革开放以来,象山县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巩固农业基础,强化工业主体,发展特色经济,推进城市建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渔业生产先进县、科技进步先进县、体育先进县、双拥模范县、民间艺术之乡、柑桔之乡和省建筑之乡、小康县称号。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8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财政收入6.01亿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10683元。 特色效益农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三水一菜”(水产、水果、水禽、蔬菜)主导产业,2001年实现农业产值37.5亿元,列全省前茅。全县现有柑桔、枇杷、杨梅、茶叶、竹笋等经济林30万亩,浙东白鹅饲养量达到148万羽。“种子种苗”工程有效实施,建成优质柑桔、特种野猪、浙东白鹅和大黄鱼等种苗基地15个,水产品总量居全国前茅,海洋捕捞业平稳发展,水产养殖业迅猛增长,海淡水养殖面积23万亩,建有全国最大的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现已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80只。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不断突破。全国四大群众渔港之一的石浦港后方建有华东地区最大的水产品批发市场——中国水产城,年交易量20万吨。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4000余家工业企业中,形成了以华翔、天安、巨鹰、甬南等大企业为龙头,以针纺织、机械电子、水产品加工等为主体的门类较为齐全的体系。针纺织业是象山的传统优势行业,有企业近千家,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0%,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机械电子是象山工业的主导产业,主要生产汽车配件、输变电设备、电子通信设备、消防器械、医疗器械、食品设备等,发展势头迅猛。2001年,全县工业产值251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73亿元。 建筑产业特色优势明显。全县有建筑企业54家,其中国家一级资质企业5家,从业人员7.5万人,2001年完成施工产值80.2亿元,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建筑大县行列。宏润、龙元集团是浙江省最早获取外经权和多项一级资质的建筑企业,年施工产值均达到20亿元,连续7年包揽外省市进沪施工企业综合考评冠亚军。几年来全县建筑企业共创国家“鲁班奖”8项,上海市“白玉兰奖”59余项,省级以上优质工程奖213项。上海高架桥、杭州黄龙体育中心等一大批“高、大、难、新”项目,由我县建筑企业承建。目前,建筑市场已拓展到全国20多个省市,并在越南、也门、马来西业等国承建项目。 海洋旅游业蓬勃兴起。2001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70.3%。距中心城区5公里的国家“AAA”级海滨旅游度假区松兰山六个沙滩蜿蜒相连,岬角礁石峭挺拔,山川洞穴千姿百态,与石浦皇城沙滩、红岩长廊成为宁波市新十大名景。由杭州宋城集团和象山共同投资5亿元的综合性海洋文化旅游项目——“中国渔村”,规划用地面积2000亩,计划于2004年完工。还有“海上仙子国”之称的渔山列岛、“中国檀香山”之美誉的檀头山、钟灵毓秀的灵岩山以及拥有峻峰怪石、摩天石林的花岙岛等都能让你留连忘还。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中心城区由丹东、丹西、爵溪三个街道组成,总面积11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民广场、体育馆、广电中心、医疗中心、高教园区等一批标志性、基础性设施相继完成或正在紧张施工中。她正向着“创建最佳人居环境,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海城市”的目标大踏步前进。
与水月洞相邻, 因在象鼻山的象鼻稍后处而得名。岩高1.9米, 宽3.3米, 长约13.5米, 面积44.5平方米。岩口面江, 东向, 呈条形封闭状态, 是纳凉、眺望江景佳处。明代学者毛宾泉曾在此读《周易》,后人在岩口刻“读书岩”三字, 并称此岩为“点易山窗”。万历丁丑(1577)春正月中进行修整, 有“宾泉山人开深此洞”题名石刻。明诗人张襄《访毛宾泉点易山窗》诗, 有“千顷水光涵洞府”“山窗寂静观周易”句。
“香山”的“香”是指中药较为名贵,“山”则是形容药材堆积如山。 店面座北朝南,店堂间内东壁与北壁还分设3幢药橱,名为“百眼橱”,存放各种常用中药。店堂临街设一曲尺型柜台,这是药店撮药的工作台。店前,斑驳的“ 南北 ”老招牌虽已有些残破,却依旧在河风中吱呀。
仙人卧室位于老鼠坑水库左边100米处。有巨石一块,高5米,长11米,耸立山峰。 巨石一侧有二个石室,一横一竖,如“人”形,横的石室长3米,高0.6米,宽0.5米,能仰卧一人; 竖的石室高2米,深0.5米,宽 0.6米,可坐卧一人。 传说石室为仙人居所,当地人称“仙人倒岩。”惊奇之处还在横室,上下设进石室的阶梯和起卧把手的五个手指印(洞)。据说如果在石室仰卧一小时,能胜过神仙生活一年。
在西海排云亭前左侧近处,峰顶有一石如只古靴倒置在石台上,名为“仙人晒靴”。相传,古时八仙之一的铁拐李路经过此处时,被这儿的奇丽风光所吸引,挟在腋下的一只靴子掉了下来也未察觉。他走后,这只靴子便长年累月地晒在那里,化成石头,成为别有情趣的一景。今人有诗云:“昔日女锅未补天,黄山竟日雨绵绵。仙人已去留奇迹,一只潮靴晒万年。”
在排云亭前,远瞰正前方,可见有一石,下端极细,似一根根子插在地上,上端若一人直立,身子向前微倾,其状酷似民间游乐节目“踩高跷”,故名。每当云雾缭绕时,则象仙人踩着高跷,在西海峰壑中揽胜,其状酷似仙人踩高跷。 相传,当年八仙不满他们已正的道果,大家合计一番后,特来黄山恳求黄帝赐说仙道究竟之法。当八仙不远万里来到黄山外围一看,眼前却横隔一道波浪汹涌的天涯云海。其他七仙都各自显示了自己的神通,渡过了西海。 落在后面的铁拐李面对这茫茫云海左顾右盼,发现他的足下白云庵周围生长着万杆参天毛竹。心想,要渡过这个特殊的大海,必须借助于特殊的工具。于是铁拐李恭身来到白云庵中,向长死和尚求救,长死和尚并叫小和尚去山由砍了两根最长最粗的上好毛竹送给了铁拐七。 铁拐李道了谢,立即使出他的法术。两根长达十丈,重有千斤的翠竹,拿在手里像鸿毛一样的轻巧,朝空中一竖,便成了两根擎天柱。“咔嚓”一声惊雷,只见这位李仙人已经上了擎天柱的上端,随着那双跛腿的迈动,两根擎天柱已成了一副巨型的冲天高跷,在滔滔的云浪里一边玩着杂耍,一边滤着西河。谁知那万顷云海下面,并不是坦途大道,更不是滔滔的水面,而是隐藏着数不清的奇峰峭石和深谷巨壑,到处是悬岩裂踩的杂耍高跷,“噗哧”一声,被陷进了岩缝,再也拔不出来了。多少年来,经过冰霜雨雪的侵蚀,这全踩高跷的李仙家,便化为一个巨大的石人,永远屹立在黄山西海的东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