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浙江

浙江

浙江

浙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旅游景点众多,类型丰富,有重要地貌景观800余处,水域景观200余处,生物景观100余处,人文景观100余处。全省现有西湖、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雁荡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岛、天台山、莫干山、雪窦山等1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居中国首位。长江三角洲南翼,典型的江南水乡;拥有众多名山名湖,堪称为人间天堂。去浙江自驾游最佳季节是每年3-5月和9-11月。

通津桥

通津桥

通津桥位于东大街古运河上,建于宋代,为单孔石拱桥。为南浔众桥之首。原名浔溪桥,后改名通津桥,俗称“大桥”。后经过多次重修。通津桥是过去南浔镇中心,是十字形水系的交叉点。明清时期,通津桥畔成为繁华的丝市。桥南面有一条小街名叫丝行垛,素以经营蚕丝业著称,曾是历史上“辑里湖丝”的集散中心。当时通津桥头丝行盛行。

了解更多>>

竹博园

竹博园

  安吉是中国第一竹乡,安吉竹博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竹乡旅游的经典之作,王牌景点。到竹博园游览,可以一览世界各国的奇篁异筠,洞悉千载的竹子加工利用史。清风摇曳,竹影婆娑,占地1200亩的园内,遍植各类竹子389余种。置身其间,仿佛走进竹的海洋,它们有的伟岸凌空,有的低矮匍匐;或细如棒针,有的叶大如帛;有的色彩斑斓,有的古怪扭曲。秋冬观竹,可观竹的形态,观竹秆的颜色和形状,观竹叶形,而春夏之际,观看竹笋,则更是兴趣盎然。且不说笋壳呈黑绿色的乌芽笋,紫红色的金竹、青色的四季竹,花的角竹,也不说形如缨花枪的枪刀竹,甜的甜笋,苦的苦竹,单说那哺鸡竹和黄甜竹,就让人瞧上半天了。在翠竹丛中,运用独具匠心的造景艺术,述说源远流长的竹子传说和典故。泥墙垒筑的茅草房,栩栩如生地诉说着孟宗哭竹的故事;特异造型的竹庐,活灵活现地再现斑竹传说;"墨竹院",翰墨飘香;"竹峰栈道",更着实体验了一番《卧虎藏龙》中竹林腾飞的意境。  中国竹子博物馆于2000年10月26日开馆,全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总投资2000万人民币,是由浙江省建筑设计院和省林学院园林设计厅设计的。馆内呈群体结构,分为序厅、历史资源厅、栽培利用厅、文学艺术厅、学术报告厅、工艺集萃厅、国际陈列厅等8个展厅;其中一展厅正在进一步规划、布展、建设为专题展览厅。它们反映了中华6000年的竹历史、竹文化,以及古今中外各类竹工艺精品,各类竹笋标本,竹文化底蕴十分丰富。中国竹子博物馆是是中国一流、世界领先的竹子专业博物馆。竹编《清明上河图》,《兰亭序》,世界最粗最大的巨龙竹,实心的古里竹等。以丰富的展品,详实的史料,了解中国丰富的竹资源、悠久的竹历史和光辉灿烂的竹文化。竹博园内还备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节目。如鸟艺表演、跑马、赛车、野营、烧烤、垂钓、穿竹迷宫、破梅花八卦阵、听竹音乐、赏竹舞、或是湖上荡舟、或是林中品茶……韵致无穷!  竹种观赏区,除了聚集了安吉的乡土竹种45种外其余从福建、江西、广东、北京等全国17个省市移植引种,还有与泰国、美国、日本等各国交流的一些竹种,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竹子王国,被誉为“竹类大观园”。每个竹种都有自己的一块园地,片片竹林汇成了一片大竹海,我们徜徉其中,仿佛进入了竹的海洋,竹的世界,让我们进入这翠绿、清凉的大自然享受一下吧!  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而竹乡安吉人民就地取材,形成了以笋为主要原料的特 交通

了解更多>>

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

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

享有“南有庆余堂、北有同仁堂”盛誉的胡庆余堂创立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是中国专业性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大井巷。1989年10月胡庆余堂制药厂建厂115周年时在厂内建立,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于1991年开馆。在杭州秀丽的吴山北麓,座落着气宇轩宏、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江南药王”-胡庆余堂国药号。胡庆余堂是清末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集巨匠、摹江南庭院风格耗白银三十万两于1874年创立。胡庆余堂承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广纳名医传统良方,精心调制庆余丸、散、膏、丹、精心制备丸散膏丹,济世宁人,因药效显著,被誉为“江南药王”。

了解更多>>

三江口

三江口

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条江水汇聚在宁波,三江交汇的地方就形成了三江口,那里的景色十分美丽。宁波域区的三个行政区就是按三江口江岸而分,东面是江东区,西南面是海曙区,北面是江北区。三江口是宁波最早的“宁波港”港埠,就是从灵桥脚下到江北的下白沙一带,到了70年代,宁波已经建有港务客运码头,但这一带仍然百舟靠泊,非常繁荣。了解宁波历史的人都知道,自古以来明州(宁波)始终是一个极其优良的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港口,特别是到唐朝,“海外杂国、贾船交至”,宁波成为全国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并与扬州、广州一起列为中国对外开埠的三大港口;宋代,又与广州、泉州并列为我国三大主要贸易港;鸦片战争以后,宁波被定为“五口通商”口岸的其中之一。

了解更多>>

超山风景区(超山赏梅)

超山风景区(超山赏梅)

西湖的另一个观梅胜地,离杭州城区40公里。超山赏梅位于杭州之北,余杭县境内。主峰海拔二百六十米,唯此座山峰超然突峙,并遍地植梅,故名,素有“十里梅海”之称。与苏州之邓尉,无锡之梅园,并称为江南三大梅林,并以古、广、多、佳而名列之首。超山的梅花已有千年历史。超山北坡方圆数里,尽是梅林, 其色有玉白、粉红、萼绿、淡黄等;景观梅有百余亩之多,达数千株。春日繁花似景,又素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誉。 梅林之中,有两株古梅,一唐一宋,尤为珍贵。山中多奇石怪岩,园林建筑点缀其间。梅开时节,雪海香涛,蔚成奇观。 园林建筑有大明堂、疏景亭、宋梅亭、翠筠亭及含光阁、浮香阁等点缀其间。山中多奇山怪岩,状如人如兽、如鱼如笋等。东南有海云洞,峰顶日天门,有八仙台,相传八仙来此聚饮赏景。极目四望,运河如带,梅林似海。近代闻名金石书画家吴昌硕咏梅诗云:“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死后葬于梅林,并建有吴昌硕纪念馆。

了解更多>>

良渚文化博物馆

良渚文化博物馆

杭州市中心向西北约13公里便是余杭区良渚镇,这是一个普通的小镇,却拥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良渚:美丽的水中小洲,“美丽洲”。 1936年良渚人施昕更先生的一个发现,让这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名字为更多人所熟知,良渚亦从此声名远播。施昕更先生的这个发现,就是最终被考古学家以最早发现地“良渚”命名的“良渚文化”。施昕更先生在良渚最早考古发掘良渚遗址以来,后继的考古工作者用手中的手铲不断地揭开了良渚文化那尘封已久的历史面貌,一个概念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距今5300——4200年左右,在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广袤土地上,良渚文化在这方美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了一千余年。在充分汲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的养分后,良渚文化开创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绚丽篇章,迎来了堪称核巨变的文明初创时代:犁耕的稻作农业,分工精细而发达的手工业,大规模的营建工程,复杂的社会结构,完备的礼仪制度,以玉器、漆器、黑陶为代表的卓越的艺术成就……虽然至今良渚文化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但数千年前良渚古国的神魂魅力一直令学者专家们如痴如醉,他们称赞:中华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