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浙江 >开化县

开化县

景点评级:暂无评级景点地址:

开化县地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地带,是钱塘江的源头,宋太平兴国六年即公元981年建县,至今已有1020年历史。县域总面积2236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449个行政村,总人口34万。全县设部门党委17个,基层党委42个(其中乡镇党委26个),党总支22个,党支部902个,有党员14950名。开化的基本县情曾概括为"五区":革命老区、纯山区、移民区、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开化县加快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各项事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65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工业增加值8.33亿元,同比增长19%;财政总收入1.88亿元,同口径增长10.0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5亿元,同口径增长16.0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12元,同比增长8.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亿元,同比增长3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6亿元,同比增长9.6%;外贸自营出口1648万美元,同比增长47.5%;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4.2%;人口自然增长率3.72‰。回顾2003年,政府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十个方面的成效。 (一)生态县建设步入新阶段。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围绕建设生态县目标,组织实施了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经过努力,于2003年6月通过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这标志着我县生态县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一是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组织实施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社会十大生态工程。全年共实施重点生态示范工程37项,投入资金2亿多元。二是典型引路,积极开展生态示范乡镇、生态示范村和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绿色创建工作。全年共获得省、市级绿色单位称号30家。三是健全完善生态建设管理机制,生态县建设走上制度化轨道。先后制定实施了《关于生态县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开化县环境优美乡镇建设标准》等政策,与30个部门单位和26个乡镇签订了《〈开化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重点工作责任书》,对生态县建设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并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综合目标考核。 (二)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03年,全县上下坚持主攻工业不动摇,合力兴工的氛围进一步浓厚。相继出台《关于实施主攻工业做大做强工业企业的若干意见》(简称:工业55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和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全面完成工业企业改制任务,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4.48亿元,同比增长17.24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1.61亿元,同比增长40.76%;实现税金5974.5万元,同比增长42.5%;利润3983.4万元,扭转我县规模工业企业多年亏损的局面。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全年实施重点技改项目36项,技改投入3.59亿元,比上年增长26%。完成万向硅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150—200mm硅单晶抛光片生产线、万安塑料有限公司的万吨抗老化塑料生产线、泰康药业有限公司的胶囊和中药制剂GMP认证改造等项目的技改任务。初步完成了“两硅”、“两药”、新型密胺材料、竹木制品、铅笔、电光源、绿色食品加工等九个产业的规划编制工作。主导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元通硅业等两家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大关。依靠科技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建设硅产业先进制造业基地,鼓励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发,进一步加强科企合作。组织参加首届衢州“科工会”,积极开展“科普周”活动,组织各类专家开展科普知识咨询。通过网上技术市场共发布企业技术需求项目53项,已签约19项,达成意向20项。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全年共投入园区建设资金6018万元,新征用土地1003亩,园区内的道路设施,城防工程都已按期完成。加强对一区四园的整合提升,进一步提高园区的建设品位,吸引更多的主体来园区创业,目前入园企业达26家,其中建成投产13家,销售收入1.57亿元,占全县规模企业销售收入的13.52%,园区经济已成为我县工业经济又一个新的增长点。加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强化品牌与诚信建设。进一步降低门槛、放宽市场准入,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全县新增私营企业131家,个体工商户1900户。努力推进企业名牌战略和企业诚信建设,2003年,全县10家企业冠上浙江省名,4家企业冠上衢州市名;通过了“万春”、“万安缘”2个省级著名商标,“钱江源”食用菌和“宝霖”山珍等7个市级著名商标。一些企业被评为国家“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和省工商企业信用一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 (三)绿色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86亿元,同比增长5.48%。在绿色特色农业发展中,重点突出开化龙顶名茶、食用菌、绿化苗木、畜禽养殖、高山蔬菜等产业。全年新增名茶种植面积4483亩,名优茶总产量达830吨,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比上年增长26.7%。食用菌年产实现8885万袋,钱江源土鸡等家禽饲养量达102万羽,中药材种植规模达1.6万亩,绿化苗木生产达1.02万亩。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为主要生产经营模式的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建成了国家级有机食品基地4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7个,森林食品基地2个,部级无公害农产品2个,省级绿色农产品13个。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35家。通过政府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县已建立112个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精心组团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活动,钱江源头生态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打响。黑木耳连续三年荣获农博会金奖,金针菇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被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推广项目,名茶生产基地、杜仲茶基地通过了全省首批森林食品基地认证。开化龙顶名茶先后完成“开化龙顶”国际商标《马德里条约》成员国注册、原产地地理标志注册,茶叶出口大幅度增加,得到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百里清水河道整治24.5公里,修复水毁工程150处,加固加高堤防35.6公里。实施千库保安工程,2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加快小水电开发力度,6座电站投入使用,新增装机容量3385千瓦。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0.5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8万亩。生态公益林区划调整为158万亩,完成绿化造林2.5万亩。重视粮食生产, 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和储备调控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粮食抗风险能力。 (四)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一是城镇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岙滩新区二期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城市规划相继实施。完成了城市排污、排水、供水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规划初步论证。开展了促进城华一体化发展的课题调研,着手编制205国道城华沿线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准实施星群、青联、张家、小桥头等四个新村建设规划,县城农民新村建设正式启动。二是城乡面貌不断发生新变化。岙滩新区一期市政建设基本结束,开元路延伸、岙滩东路等二期市政道路系统基本形成。南湖中心区山体搬迁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5%,累计投资达6940万元。环城北路综合改造工程基本完工,主要路段已顺利通车。投资1.2亿元的220千伏古田输变电工程建成投产,全面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工程,完成337个行政村的农网改造任务,城市电网一期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荷花广场二期工程、岙滩开元广场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城市防洪工程全面完成,江滨北路景观带建设基本完成,城市文化品位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进一步美化。重视抓好集镇建设,按照“一体两翼”的发展要求,华埠、马金等重点集镇建设日益加快。三是城乡交通环境不断改善。县短途客运中心主体建设工程竣工,205国道华埠至开化段顺利建成通车,205国道西坑口至开化段一期改建工程、油苏线改建工程按计划进度施工,城底线(开化至林山段)、长虹线(里洪至方村段)砂改油等工程顺利完工,塘坞线路基改造基本结束。全面实施乡村康庄工程,新建通村公路90公里, 38个行政村通达等级公路,完成通村公路路面硬化30公里,新增15个行政村通高等级公路。 (五)第三产业发展稳中有升。由于非典疫情,上半年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下半年,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升温。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6.4%。全面开展旅游资源普查,着手修编钱江源旅游总体规划。争取钱江源旅游国债项目850万元,加速了钱江源头旅游项目的建设步伐。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中国根雕博览园、南华山风景旅游区等景点建设进展顺利。市场培育与发展步伐加快。新建花山宾馆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完工,商贸城建设顺利完成,新的名茶市场投入使用。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年完成房地产投资2.11亿元,房产市场供销两旺,供需基本保持平衡。加大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力度,开展土地市场、建材市场、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市场管理,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邮政、电信、移动、 联通等通讯事业稳步发展,总收入达7824万元,比上年增长18%;服务业、运输业、物流业加快发展,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 (六)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年和项目推进年活动深入开展,“山海协作”工程不断深化,多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全年共引进招商项目266个,协议引进县外资金3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49亿元,其中“山海协作”工程新签约项目39个,协议引进市外资金4.52亿元。增强与诸暨市的对口合作与交流,举办了“开化-诸暨劳务输出交流会”,首次有组织地输出农村劳务1800余人。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精心组织实施“2003—510”工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完成年度计划的87%,累计总投资7.1亿元,项目开工率96%,完工率80%。外贸出口形势喜人。全年实现外贸出口交货值3.63亿元,自营出口1648万美元,其中生产企业自营出口1340.13万美元。新增外贸自营进出口获权企业16家。积极组织经济主体参加“浙洽会”、“义博会”、“广交会”、“华交会”等各类大型经贸洽谈活动,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 (七)财政金融工作运行平稳。基本完成地税、国税的征收任务,地方性财政收入逐步上升。努力培植地方财源,优化财政收支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公共财政框架逐步完善。稳步推进预算编制改革,积极探索国库集中收付,大力推进政府采购,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着力抓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营运、监管机制建设,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金融业务健康发展。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4.23亿元和17.73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3.44亿元和4.02亿元。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进一步下降,资产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逐步好转。开展“送金融下乡”、“送金融到企业”、“送金融进社区”活动,有效发挥了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保障支撑作用。农村“信用村”建设全面铺开,共发放小额农贷证45000本,投放小额农贷8118万元,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农民增收。 (八)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003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4.25亿元,比年初增长10.93%。深入开展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年劳务输出7.4万余人,总收入近6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近2000元。“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继续实施下山脱贫工程,17个下山脱贫小区(点)建设初具规模,已落实下山脱贫农户512户,1792人。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林山梅岭村62户农民整体搬迁工作顺利进行。关心城乡弱势群体生活,建成面向城区中低收入对象的经济适用住房72套。出台城区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县享受低保的城乡居民达到4095户共8061人,城关、马金、池淮、苏庄、中村、音坑等乡镇五保老人集中供养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482位五保老人实现集中供养,完成应供养人数的64.8%。加快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民人均负担由86元减至33元,减幅达62%。 (九)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以非典防治工作为契机,加大公共卫生建设投入。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无偿献血活动,大力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血防工作得到加强,驻村医生制度进一步深化,农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和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保率达到80.98%,截止2003年底,共有1155人核准报销医药费近200万元,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贫、返贫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2003年全县考上大专院校908人,其中上重点线82人,衢州市的理科状元出自开化中学。完成开化二中、华埠中学教学楼的改造任务,村头初中的教学楼改造基本完成。开化二中、实验小学被评为首批衢州名校,电大远程教育通过省级验收。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原则,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布局调整工作取得新进展。基础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小学儿童入学率达到99.57%,小学升初中比例达到100%,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79.6%。实施农村中小学校改水工程,全面完成61所学校改水任务。开展城乡困难家庭子女免费入学工作,全县共有565名学生实现基础教育阶段免费入学。少数民族子女入学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多元化投资办学机制日趋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发展,瑞园外国语学校、求实职校等一批民办学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特色文化先进县建设取得新成效。编制了《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文化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反映生态县建设的文艺创作和基层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广播电视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城乡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7%。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老年人体育运动会,积极申办2004年中日韩三国举重比赛,并获得承办权。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健全村级计生工作网络,推行计划生育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完善了优生优育奖励政策。“四五”普法教育深入开展,公民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律援助取得新成效。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坚决打击“六合彩”等赌博活动,积极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专项整治行动,确保社会稳定。关心老干部生活,落实了老干部相关待遇。以城乡低保、救灾救济、优抚安置为主要内容的民政工作取得新成效,移民工作稳步开展。国防动员工作扎实推进,圆满完成178名新兵的征集任务。老龄、残联、民族宗教、对台、外事侨务、档案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十)政府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服务中心、会计核算中心、工程招投标中心、政府采购中心有效运转。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坚持依法行政,清理和修订了规范性文件,落实和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重视做好人民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完善和加强政府监督职能,财政监督、审计监督、效能监督、药品监督、质量技术监督及物价监督日趋规范。政府廉政建设得到加强,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年初确定的城市防洪工程、百里清水河道整治工程、抗灾防灾预报监测网络建设工程等1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圆满完成。

开化县 开化县 开化县
  • 写点评
  • 写点评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