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赤城山麓,俗称下岩。洞口镌刻“赤城霞”三个大字,为明代万历年间题刻。洞广30米,高20米,仰视危岩,凌虚而出,势欲下坠,岩檐滴水,终日不绝。洞内结屋数间,分上下二层,可盘梯而上,上层有栏,凭栏远眺,山景苍翠欲滴,满目清新;底层系佛殿,洞前竖“建文帝度岁处”碑。洞檐岩唇时有水下坠阶前,称“净尘水”。午日初临,银鳞闪烁,别有情趣。相传东吴赤乌初,葛玄曾在此修道,为道教中的“第六洞天”。晋义熙中,昙猷法师在此建寺,冠洞名为“紫云”。洞旁卧佛岩所祀的“五百大神”,传为战国齐时壮士田横所建。从紫云洞上行,曲径盘旋,旧称“十八盘”登上半山。古时有香云洞和瑞霞洞,两洞毗连,香云洞供观音,瑞霞洞供济公。现已扩建成济公人僧衣、僧帽、袈裟、僧鞋的象征,饶有情趣。三洞合称为中岩。再向西百步,是高轩宽敞的玉京洞。此洞虽比紫云洞略小,但更为精致,俗称上岩。相传汉道士茅盈曾来此修炼。右上有餐霞洞。洞西百步有“金钱池”。相传晋朝昙兰法师在此诵经时,有神献金钱,昙兰将钱弃于池中,故名。
院东白云洞,是外荒之所。现已建成济公殿,殿外曲廊小轩,自成一体。济公院之上为司空洞,俗称中洞。唐代天台宗高僧湛然在此讲演天台宗教义,壁镌有“释签”二字。1992年建成悟月楼,是一处楼轩临崖如悬、幽门小院的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