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云南

云南

云南

来到云南,旅行者既可以流连于慵懒的丽江古城,探秘神秘的“女儿国”泸沽湖;亦可远眺高峻的梅里雪山,将身心融化于香格里拉的清澈中;还可徜徉在洱海的波光中,体验大理的宁静祥和;更可以参加泼水节的狂欢,零距离触碰到少数民族骨子里的热情与奔放……去云南自驾游最佳时间是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4月,这个季节是旱季,气晴爽舒适,适合去云南避寒。

国际室外展园

国际室外展园

????国际室外展园位于人与自然馆与国际馆之间,断面呈南北高、中间低的U型谷地,中间以游览主干道友谊路分界设30个展出单元,沿友谊路两侧分为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及国际组织6部分。亚洲展区约1.6平方米,分布有日本、泰国、以色列、巴基斯坦等10余个国家,建筑风格体现东亚、南亚热带及穆斯林园林特色;欧洲展区约1.7万平方米,分布有法国、荷兰、奥地利、保加利亚等15个国家,各国展园反映了欧洲国家高水平的园林园艺特色和风土人情;美洲展区约1万平方米,代表国家有美国、加拿大、秘鲁等,展出风格以体现北美风情和南美地域文化;非洲展区约1千余平方米,代表国家有埃及、苏丹等,反映了古埃及金字塔建筑构思及非洲土著文化景观;大洋洲展区约2千平方米,参展国为澳大利亚,园林园艺风格以突出大洋洲风貌为主;形成了特色鲜明,异国情调浓郁的主题展区。除各国园林外,在亚洲展区由国际展览局和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共建一花园,以展现国际展览事业和世界园艺业的发展。??提示:??其中法国园最大,法国园的设计和建设者的目标是夺取此次世博会展国评比的桂冠。当然,他们面对着其它园林园艺强国的挑战和竞争。例如,日本、美国、荷兰、英国和德国。??欧洲的园林园艺与中国有很大的区别,简单、平直是他们的主要风格。早在二三百年前,中国的花卉、植物和园艺风格就传到了欧洲,茶花、珙桐等花都很受瑞士人的喜爱。九十年代初,昆明与苏黎世缔结友好城市,昆明市政府在苏黎市建造了一个中国花园,深受苏黎世人民的欢迎,两个城市以及两个民族在相互的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世博园里有两个面积各为2000平方米的大型餐厅,一个是位于主人口处的花园餐厅,另一个就是国际餐厅。六大专题展园之一的茶园位于国际餐厅的西北边。 ?

了解更多>>

国际馆

国际馆

国际馆。总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占地面积13250平方米,道路广场面积4300平方米、绿化面积3050平方米,室内地坪高程1953米。国际馆位于博览园的最东端,主游路收尾处,离博览园主入口约2公里。主体建筑以郁郁葱葱的山林作背景,环境优美。建筑造型由一圆形主体和100多米长的弧形墙组成,以大体量的展览空间展现在观众面前。建筑结构通过几个同心圆柱网形成 几个完整而流动的空间。世界各国的展室环绕中庭布置,充分体现了平等和睦的国际大家庭关系;背景的斜向弧形建筑有一种向上向前的动感和气势,象征着人与自然共同奔向二十一世纪的决心。国际馆大部分为两层,高8.5米,局部分为三至四层,高19.2 米,平面尺寸总体约66米×78米,中庭的圆形屋顶,直径18米,圆形中心部份采用钢网架玻璃采光天棚。国际馆前广场结合地形 设置庭园,前面有景观水流、绿草鲜花,室外绿化和室内绿化相 互映衬,使展馆布局溶于大自然。 ??提示: ??国际馆半地下层设有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风味快餐厅,参观完国际馆,可以在风味快餐厅用午餐(用餐地点可根据不同游览线路和旅游者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餐厅)。

了解更多>>

归化寺

归化寺

位于迪庆州州府中甸城北佛屏山下的噶丹松赞林寺,在中甸县城以北5公里处,建于1679年。它汉语名称是归化寺。   松赞林寺可以说荟萃了藏族宗教文化的精华。其建筑造型充分体现了藏式建筑特点,表现出深重的宗教意味。      全寺占地五百亩,形成椭圆形城垣,开设扎雅、独肯、东旺、绒巴、鲁古五道城门。布局上,扎仓、吉康两主寺居于最高点,坐北向南,为四层藏式碉房建筑。八大康参和西苏、觉厦(扎仓的两所事务机构)拱卫周围。还有五百所僧舍错落有致,竞相辉耀。周围筑城垣,设置望台、哨楼、碉堡。扎仓、吉康两所主寺的建筑特色和室内布置设施可谓真正体现了松赞林寺的艺术精华和宗教内涵。    归化寺中收藏的文物,有各种精美的金佛像,有达赖五世馈赠的五彩金汁精画唐卡16轴,还有各种藏文经籍,如手抄。精印的世界著名佛学丛书《甘珠尔·丹珠尔》一套共400余函,历世达赖、班禅所念诵及供奉的贝叶经,皆为少有珍藏。还有各种精彩的大型壁画、美丽的酥油花,内容虽多为宣扬喇嘛教教义,但它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才能和智慧,是藏汉各族人民的艺术创造。      1936年5月,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路经中甸,贺龙、萧克同志曾亲临归化寺,访问活佛喇嘛,题赠“兴盛番族”的匾额;争取归化寺属下开明的夏纳古娃等人为红军征购粮草;归化寺提供了不少物资,使红军短期内准备了抵甘孜前翻越雪山所需粮秣;还派武装喇嘛担任向导,支持了红军北上抗日。可惜,这座在迪庆很有影响的大寺毁于十年浩劫之中,寺中曾拥有许多珍贵的文物现已难准确记其数量和实况。近年来,党的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落实,人民政府拨出专款,修复了部分建筑。现在,中心大寺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八大“康参”正在施工,寺中已有喇嘛300余人,并自建了数十幢静室。如今虽然也可见一斑,但已远无当年的规模。 松赞林寺可以说荟萃了藏族宗教文化的精华。

了解更多>>

广南县

广南县

广南县山青水秀,县城莲城是一个古老的文化名城。元代即设广南西路宣慰司于此,至今已是700余年的古城。青山环城壁立,似盛开的莲花花瓣,县城即在花瓣中心,像一只花蕊,因得莲城之名。  最为特别的是在广南县的安王彝家山乡,有一个“中国现代第一奇村”。该村位于广南县城东南一百多公里的南屏镇安王办事处的崇山峻岭之中,名叫峰岩洞村。峰岩洞村奇就奇在全村60余户人家,300余口人,全部生活在一个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的溶洞里。溶洞座东向西,周围绿树掩映。一个开阔的倒八形的洞口,充分吸收着洞外的自然光线和偏西的阳光照射。站在洞口,洞内整个村寨尽收眼底。各家房屋没有片瓦遮盖,楼面既是阳台,也作屋顶。房屋或,相连,或独建,依洞势高低错落,分布其间。建筑风格与外界元异。有墙体立柱,有隔板篱笆,装有门窗,地面平坦。牛马有圈,猪鸡有窝,人畜各得其所。一条人工石板路迂回曲折连接各家各户,洞内左侧,株株石峰拔地而起,形如村边丛林;洞顶乳石倒悬,藤蔓缠伸;右侧一白色钟乳石巨柱顶天立地,犹如一棵浓荫密布的长青树庇护着整个村落。栖息的群燕翻飞,伺养的家猫穿梭。洞内春暖夏凉,是人间少有的天然所在。  峰岩洞村并不乏现代的色彩。居家住房摆放着收录机、电视机以及现代家庭用具;粮食、南瓜、芋头等农副产品堆满楼面;成吊成串的腊肉高挂楼台;洞内开设加工作坊,方便村民碾米磨面;每家饲养多头牛马和成群的猪鸡,从事着日趋兴旺的酿酒业。洞内办有学校,白天孩子上课,夜晚村民学习。 广南峰岩洞村奇还奇在洞里几十户人家世代相依,和睦相处。据介绍,这个溶洞历经沧桑,至今已有九代人相继在这里生活近百年。村里不仅重视生产生活,而且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严格的村规民约,维护着洞内秩序。全村尊老爱幼,互谅互让,夜不闭户,道不拾遗,亲如一家。

了解更多>>

广南峰岩洞

广南峰岩洞

位于广南县南屏镇,由于全村56户200多人至今仍穴居岩洞之中,村因洞而得名。 峰岩洞一带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周围都是深盆状圆形山坳和石头山坡,峰岩洞便坐落在这样一个山坳的山腰之上。从远处眺望,峰岩洞口像张开大口的蛙嘴。洞内拥挤着错落有致的户屋,其住屋有土墙房和蔑笆墙屋两种,由于居于洞中,无风吹雨淋之忧,故全村住房均无房顶,站在洞口,全村一览无余。 峰岩洞已有200多年历史,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洞中已通了电并架设了卫星电视天线,但村民仍保存自然经济的特色,村民之间和睦相处,悠然自得,为当今一大人文奇观。 [[div align=right]][[/div align=right]]

了解更多>>

观斗山

观斗山

观斗山位于威信县城东北40公里高田乡的华汾山与罗汉山之间,因平西王吴三桂到此观星斗而得名。观斗山海拔1880米,山势雄伟,气势磅礴,林木繁茂。 观斗山始建于明代,历经清到民国,以观斗山为中心,同时,在昆仑山、小西天、卧龙山、镇龙山、福林山等处共有十多座庙宇。据有关碑刻记载,庙宇多次被焚,最后一次续建始于民国初年,共花了30多年时间,直到民国38年(公元1949年)才复原了9个大殿,即观音殿、关圣殿、王母殿、雷祖殿、三教殿、瑶池殿、黑煞殿、弥勒殿、玉皇殿。殿宇坐东向西,自上而下,层层分布于观斗山顶,占地面积6200平方米。十年动乱中多数殿宇被毁,各殿的石门坊、石台阶、石碑、石壁及部分造像、石刻残存。 残留的石碑雕像有:碑刻8块。观音、关圣、王母、四大元帅、四大天王、孔子、释迦牟尼、老子、弥勒佛、玉皇、哪吒、八仙等造像63尊;其中弥勒佛造像高5米,其余造像体量均比人高,显得雄伟壮观,威武慑人;龙、凤、狮、豹、麒麟、大象、马、羊、蟾蜍等14种动物石雕。另有石刻浮雕12组,描绘了唐僧西天取经、闹渡、三英战吕布等戏剧场面。观斗山石雕其内容为儒、佛、道三教合流,将宗教、传说融为一体,规模宏大,内容庞杂。艺术上多受四川雕刻艺术的影响,其造型别致,工艺精湛、美观,是云南规模最大的宗教石雕群,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现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div align=right]][[/div align=right]] 观斗山

了解更多>>

贡山的黑普隧道

贡山的黑普隧道

怒江的西岸,座落着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东西宽9千米,南北长135千米,总面积12万公顷。山势陡峭,峰谷南北相间排列,有着极典型的高山峡谷自然地理垂直带景观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   这是横断山脉中的一颗明珠,森林覆盖率达85%,高山峡谷复杂的地形和悬殊的生态环境,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有利的自下而上条件。高黎贡山巨大的山体挡住了西北寒流的侵袭,又留住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使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保护区,形成了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在东西坡海拔1600—2800米地区,是自然保护区的主体,它连接东喜马拉雅区,组成了我国最引人瞩目的原始阔叶林区。在这里,森林资源极期丰富,珍稀植物随处可见。有当今世界上是大的杜鹃树种—500多年树龄的大树杜鹃;有被称为“绿色寿星”的古老孑遗植物——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树种秃杉;有云南樱花的原始种、云南山茶的原生种,以及其它珍稀树种,是我国珍稀树种汇集的森林。   北南延伸的横断山脉,动物学家们把它称之为南北动物区的走廊。被誉为“哺乳动物祖先分化”的发源地。保护区内生活着各种野生动物,属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就有30种。与大熊猫和滇金丝猴享有同样声誉的羚羊,是高黎贡山的古原生动物。还有长臂猿、懒猴、黑叶猴、灰叶猴、熊猴、红面猴、黑麝、云豹、金猫、灵猫等。鸟类有300多种,白尾梢红雉、红腹角雉、白鹇、金鸡、白腹锦鸡、红腹锦鸡、绿孔雀、太阳鸟和种类繁多的画眉等等。   在自然保护区的中心地带,现已建成独龙江公路。独龙江公路在高黎贡山风雪丫口的黑普隧道海拔3200米,距贡山县城51公里,是去独龙江的必经之路。因自然保护区森林类型多样,植被垂直分布,因而在黑普隧道一日可分别领悟到高黎贡山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和景色。这里可以看到有如冰雪长城的高黎贡山主山脊,可以观赏到有“阴山镖水”之誉的滴水河双瀑布,往山上攀登,即可到达高山冰蚀湖——听命湖。

了解更多>>

贡茶普洱

贡茶普洱

普洱自古以来以普洱茶产地和集散地闻名中外,清代时为向朝廷上贡普洱茶的普洱府所在地。 "普洱"为哈尼语,"普"为寨,"洱"为水湾,意为"水湾寨"。西汉时属益州郡哀牢地,东汉至南朝隶属永昌郡。北朝及隋朝属濮部,隶南宁州。唐南诏为步日睑(治今普洱县城),奉逸城(治今磨黑镇)地,属银生节度。宋大理国前期,属威楚府之步日部。元属元江路,称普日部、明初属元江府之普日、思摩甸两长官司地,继属元江军民府之车里宣慰司地,始称普洱,清雍正七年(1729)设普洱府,雍正十三年(1735)增设宁洱县,隶普洱府。民国时期先后属普洱道尹公署,第二殖边督办公署,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更名普洱县,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隶属思茅地区。 普洱地处无量山余脉与西南部中山宽谷的过渡地带,山高谷深、谷宽成坝。坝子年平均气温为18.l"C,终年无雪,年平均降雨量1398毫米,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普洱茶"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县城东北的白草地梁子,有万亩古茶群落,其中把边乡团结村中寨、新寨、丫口境内有8183亩,凤阳乡宽宏村困鹿山有1939亩,茶树高大古老,十分罕见。在勐先乡板山附近有茶山管头野生茶树林,树龄最老的约1700年。在野生茶树林附近处有板山万亩茶园6万亩,为现代茶园,由普洱县茶叶公司经营,原始茶树林和现代茶园并存,构成了普洱茶的自然博物馆。 过去的普洱茶,主要通过马帮沿茶马古道运往内地,远销海外。这运输普洱茶的茶马古道为石板路,至今在普洱城北10公里处,还保存有当年的"茶庵鸟道",即茶庵塘茶马古道,另在城南同心乡那柯里村南边昆洛公路539公里碑左侧,今也还余存石阶铺就的昔日"那柯里茶马古道"遗迹。新中国建立后的普洱,国家政府十分重视普洱茶的生产,大量投资开辟茶园,改善加工工艺,拓展普洱茶的花色品种。全县现有茶园4万亩,年产茶万担。 [[div align=right]]摘自:云游网[[/div align=right]] 贡茶普洱

了解更多>>

贡茶古府普洱

贡茶古府普洱

普洱市地区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北纬22°02'~24°50'、东经99°09'~102°19'。东接红河哈尼族自治州、玉溪地区,南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北沿澜沧江为界与临沧地区相望,东北接楚维彝族自治州,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南边界与越南、老挝接壤,西南边界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486.29公里,其中中越段67公里,中老段116公里,中缅段303.29公里。从地形来看,普洱市地区地处云贵高原西南边缘,横断山脉南段,山川相间排列,烷蜒南下,北部篮密,向东南、西南散开,呈北窄南宽的帚状构造。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无量山的猫头山最高,海拔3307米;南部江城县内李仙江出境处最低,海拔317米。境内群山起伏,沟望纵横,以中山山地、侵蚀山地为主,海拔1000~3307米的中山及山间岔地占全市总面积的89.5%,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谷占10.5%。以澜沧江为界,以东的景东、镇沅、景谷、墨江、普洱、普洱市、江城7个县(市),山地陡坡多,缓坡少;澜沧江以西的澜沧、西盟、孟连3个县,山地缓坡多,陡坡少。境内山脉有哀牢山、无量山、怒山南段余脉的大黑山、西盟山,由北向南,纵贯全境。 全市山岭一般高度海拔2000~3000米。水系有红河、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的100多条文流分布在祟山峻岭之中。属于红河 水系的李仙江,发源于南涧县新街,从景东县安定乡入境后沿哀牢山、无量山谷,奔向东南,流经景东县境称川河,入镇沅县境称思乐江,入普洱境称把边江,与阿墨江汇合后称李仙江,境内干流河长397.5公里,有阿墨江、泗南江、勐野江等15条主要支流。澜沧江从景东县入境,沿西南区界南下,自景谷与澜沧两县交界处,折向东南,贯穿区境,经普洱市市竹林乡小橄榄坝流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干流长346.5公里,有小黑江、威远江、曼老江等19条主要支流。属怒江水系的南卡江,汇集南康河、南马河等交流,经西盟、孟连两县西部边界流入缅甸,汇入怒江下游的萨尔温江。由于受地形、海拔影响,立体气候明显,但主体为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普洱市市境内年平均气温17.80°C,最冷月平均气温10.5°C,最热月平均气温21.7°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全市下辖9个民族自治县和1个市,即: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沉彝族哈尼族拉枯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澜沦拉祜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普洱市市。全市南北纵距208.5公里,东西横距北部55公里,南部299公里,总面积为45385方公里。有汉族、哈尼族、彝族、拉拈族、佤族、傣族、布朗族、傈僳族、回族、白族、苗族、瑶族、蒙古族、景颇族等14个世居民族。全市人口1995年末统计为25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5万人,占总人口的9.93%;少数民族人口144万人,占总人口的61%。 普洱市地区自古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西汉时属哀牢地;东汉、蜀汉、西晋时属永昌郡;东晋、南朝属宁州永昌郡;北朝至隋朝属濮部;唐朝属剑南道,澜沧江以东区域(今景东、镇沉、景谷、墨江、普洱、普洱市、江城)屑濮子部,澜沧江以西(今澜沧、孟连、西盟)属望部和茫部;唐南诏国时期,建立银生节度,于景东设银生府,辖开南城、柳追和城(镇沉)、咸远城(景谷)、奉边城(普洱)及河普川(江城)、通傻川(墨江)等。宋大理国时设威楚府,辖当箸赕(景东)、威远赕 (景谷)、步日部(普洱)、思摩部(普洱市)、马龙部(墨江)。今澜沦、西盟、孟连属永昌府。元朝设开南州(景东)、威远州(景谷),隶屑威楚路;步日部(普洱)、思么部(普洱市)、马龙他郎甸(墨江),隶属元江路;澜沧江以西(澜沧、西盟、孟连)属木连路。明代设景东府、镇沉府、威远州、恭顺州(墨江);今普洱、普洱市属车里宣慰司,澜沧、西盟、孟连属盂连长官司。清代设普洱府,领三厅一县一司,即普洱市厅、威远厅(景谷)、他郎厅(墨江)、宁洱县(普洱)、车里宣慰司(西双版纳);镇边直隶厅,辖今澜沦、'西盟、孟连;景东为直隶厅,镇玩为直隶州。民国时期设过普洱道、第二殖边督办公署,第一、四、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后,先后设思普临时人民行政委员会、普洱区行政专员公署、普洱市专员公署、辖今普洱市地区和西双版纳州;1968年9月,改为普洱市专区革命委员会;1g79年2月至今,改称普洱市地区行政公署。 普洱市地区地域辽阔,人均土地面积32亩。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各种鸟兽460多种,爬行两栖类动物46种。全市每人有森林9.8亩,为云南第二大林区。除主产稻谷玉米粮食作物外,盛产茶叶、甘蔗、热带水果、橡胶、花生等多种经济作物。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金、银、铅、铁、锡、铜、镍、钻、锌、铬等,还有岩盐、钾盐、石油和煤,并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澜沧江水电和澜沧江国际航运资源正在开发,澜沧江国家级口岸普洱市港已建成投入使用,大型民航班机昆明至普洱市航线四季畅通,昆洛公路、弥宁公路、楚江公路、思澜公路、景圈 (临沧圈内)公路、恩水公路纵横全境,全市城乡均通汽车。 普洱市地区名胜古迹甚多,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9项。民俗风情奇异多彩,曾诞生过一批著名人物。有不少珍合异兽和奇花异木。地方风味特产特别,旅游交通方便。中外专家、学者、游客,透过神秘的面纱,身临其境,都会留下难忘的印象。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