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云南

云南

云南

来到云南,旅行者既可以流连于慵懒的丽江古城,探秘神秘的“女儿国”泸沽湖;亦可远眺高峻的梅里雪山,将身心融化于香格里拉的清澈中;还可徜徉在洱海的波光中,体验大理的宁静祥和;更可以参加泼水节的狂欢,零距离触碰到少数民族骨子里的热情与奔放……去云南自驾游最佳时间是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4月,这个季节是旱季,气晴爽舒适,适合去云南避寒。

永平县

永平县

大理白族自治州辖县,位于省西部,人口17万,面积2884平方公里,辖2镇7乡,县府驻老街镇。 320国道过境。 年均温15.8摄氏度,年均降水量1092.1毫米,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森林资源、水资源、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金丝猴、孔雀、凤凰鸡、马鹿等。矿藏有高岭土、褐煤、银、铜、钴、砂金等。 工业以采煤、炼铜、小五金、酿酒等为主。农业以稻谷、玉米、小麦、烤烟等为主,特产有腊鹅、香菇、泡核桃、大蒜、白木瓜等。有中学12所。 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光寺、霁虹桥、博南古道等。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杉阳文笔塔、老街玉皇阁、厂街双鹤桥等。

了解更多>>

永德大雪山

永德大雪山

永德大雪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临沧县东北部永德县境内,澜沧江西岸,距西南方向的临沧县城直线距离为19千米。大雪山系怒江支系碧罗雪山的支脉,山脉呈西北一东南走向,南北绵延24千米,东西长15.6千米,总面积约300平方千米。大雪山主峰为大雪山,海拔3429米,主峰西北有小雪山,海拔3177米,峰之南有红花山,海拔2723米,峰之东有鼓鼓山,海拔2843米,最东边是属云县地界的大朝山,海拔1813米。 由大雪山片区、土林片区、棠梨山──观音洞山片区,南汀河游览线,共三片一线组成,90个景点,总面 积174平方公里。该区景观有林海茫茫生物多样,杜鹃花海艳丽多彩,瀑布云雾变幻无穷,土林奇观千姿百态,独树成林佤寨风情,睡佛岩画树包笔塔, 温泉溶洞滇西称雄,蕉园蔗林热带风景,民族民俗浓郁古朴,景观独特环境优美。是旅游观光,科研科考的好去处。

了解更多>>

盈江县

盈江县

盈江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北部,居东经97°31′—98°16′,北纬24°24′—25°20′之间,总面积4429平方公里,占德宏州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东北面与腾冲县为邻,东南面与梁河县接壤,南面与陇川县相连,其西、西南和西北三方与缅甸为界,国境线长214.6公里。 盈江县城小平原,又名象城,距省会昆明864公里,距州府芒市151公里(潞盈路);距缅甸密支那197公里、八莫131公里。 盈江县辖3镇16乡,共99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25.57万人,世居少数民族为傣族、景颇族、傈僳族和德昂族,占总人口的59.7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4.6人。 盈江县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土地达26亩,人均耕地近2亩。土壤类型多样,有红壤、赤壤、砖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亚高山灌丛草甸土、草甸土、水稻土等土类。山区森林覆盖率为43%,北部和西部尚有末开发的的原始森林。植物资源呈垂直地带分布,已查明的高等植物近千种,其中高大乔木有80科376种。八宝树、龙脑香、云南石梓、腊肠树、娑罗双、团花、高大含笑、鱼尾葵等为珍贵树种,树蕨、苏铁、鹿角蕨等珍希植物被称为“植物活化石”,西南部的大片热带雨林中仍有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群落。野生植物种目纷繁,已查明的兽类有10目27科57种,鸟类18目51科63种,两栖类7科19种,爬行类12科33种,昆虫类15目107科400种。蜂猴、白眉长臂猿、印度支那虎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云豹、水鹿、猕猴、蟒蛇、绿孔雀、原鸡、冠斑犀鸟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南药种类众多,分布广泛,大娘山山系野生药材尤其丰富,谷称“一屁股坐下就有三棵药”。

了解更多>>

彝文碑刻摩崖

彝文碑刻摩崖

楚雄州境内的摩崖很多。但彝文摩崖仅发现元谋江边乡卡莫彝村帝,当地人称“石城花园”的岩壁上有一处,摩崖共120字,内容主要是李氏家族的发展历史。卡莫崖未注年代,近旁刻有“环洲主人”和“环洲居主人”字以及题于清康熙年间的八道汉文七言绝句。 彝文碑刻主要存留于武定、元谋、双柏等县。据勘察,武定县有彝文碑刻424块、元谋县18块、双柏县7块,彝文碑刻共有碑、山碑和界碑3个种类。 墓碑占彝文碑刻的绝大部分。其碑文因墓形制不同而有所差异。“一开式”(独门墓)的碑文有全为彝文,也有彝汉文同碑;“三开五滴式”(三门墓)则左碑多刻彝文墓志。碑上铭文最多600余字,少则50字左右。据目前所发掘,年代最早的为乾隆四十二年(1777),最晚的为1939年。 山神碑来文碑刻中数量不多,具代表性的有两块,一是武定县东坡乡矣赤丹村公所矣木古彝村,供奉一石虎,其座基前立有一彝文碑刻。共30字。字的内容是:该尊石虎乃村里的山神,祈求虎神保佑全村人丁兴旺,六畜安宁,五谷丰登。每年农历三月十三日,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向石虎行祭献。另一处山神碑也在武定县,供立于该县发窝乡分多村公所康希德彝村山神树前。 山界碑数量较完整的碑刻发现于武定县发窝乡分多村公所罗矣更彝族后坟山;上刻有彝文137字。 [[div align=right]] [[/div align=right]]

了解更多>>

彝良县

彝良县

位置面积:彝良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03度51’一104度45’、北纬27度16’一27度57’之间。东靠镇雄、威信,西邻昭通、大关,北与盐津、四川缔连接壤,南与贵州威宁、赫章相连。县城距昭通市73公里,距省会昆明市545公里。县境东西宽40公里,南北长70公里,总面积2,804,16平方公里。其中矮山河谷区面积占28.8%;二半山区占27而%,高二半山区占33.1%;高寒山区占10.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6人。 建置沿革:汉、晋属朱提郡县地。唐置西安县,属协州。宋称易娘部,属叙州暴魔地。元置益良州,隶芒部路。明洪武年间改隶四川布政司,后废益良州入镇雄府:正德年间置白水江簸酬长官司,嘉靖初置归化长官司,隶镇雄府。清雍正初改隶云南,置彝良州同,治今奎阳镇,隶镇雄州;乾隆年间另设昭通府知事分防牛街,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废州同置县,仍隶镇雄州。民国2年(1913年)废州,从镇雄划出17甲,计343村,分置彝良县,治所迁至角奎。 人口民族:1984年全县总人口中,共有大专文化程度的188人,中专、高中3,265人,初中19,637人,小学97, 477人。平均每千人中有大专,文化程度的0.5人,中专高中8.5人,初中51.4人)小学255.1人~198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27‰。1985年末人口比1984年实际增长16,34‰。民族:全县有苗、彝、口、水、壮、白、拉枯、伉、纳西、瑶等11个少数民族。1985年,少数民族人口共53,735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13.8%。其中苗族36,35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4%,彝族16,595人,占4.3%,其他少数民族784人。还有未识别民族(自称菜族)的计32户、170人。宗教:县内主要有基督教(以苗族、彝族为主)、天主教(以汉族为主)、佛教。有宗教点50个,支点170个。

了解更多>>

宜良县

宜良县

位置面积: 宜良县在昆明市东南,地处北纬24°30′~25°17′、东经102°58′~103°28′之间。东临陆良、石林县,南接弥勒、华宁县,西与澄江、呈贡县及官渡区毗邻,北与嵩明、马龙县相连。东西最大横距51.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5.3公里,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其中盆地、谷地占11%,山地占88%,水域约1%。县城匡远镇海拔1536米,距昆明市区54公里。 历史沿革: 西汉元封二年设昆泽县,属益州郡。蜀汉属建宁部。西晋属晋宁部。隋属昆州。唐初设新丰县,隶郎州;南诏国时西爨西迁后,乌蛮罗裒部筑城居住,称罗裒龙,属拓东节度。宋大理国时属善阐节度。元宪宗六年(1257年)设大池千户,属嵩明万户;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大池为宜良州,二十一年(1284年)改州为县,属中庆路。明、清沿称宜良县,属云南府。民国时期废府一级政区,县直属省管辖。1950年设宜良专区,县为专署驻地。1954年撤宜良专区,县改属曲靖专区所辖。1983年10月划入昆明市。    行政区别: 2001年,全县辖匡远、汤池、北古城、南羊、狗街、草甸6镇及马街、北羊街、蓬莱、九乡、耿家营、竹山6乡,其中九乡为彝族回族乡,耿家营为彝族苗族乡。12个乡镇下设133个村民委员会,4个居民委员会,1015个村民小组。    人口民族: 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4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47万人,非农业人口4.0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04万人,占总人口的7.69%,其中,世居少数民族有彝族2.29万人,回族4571人,苗族1678人。    地理气候: 全县地势北高南低,中部平坦。山脉属梁王山系,主要山岭有老爷山、老黑山、竹山等。境内最高点是汤池镇老爷山主峰(海拔2730米),最低点是竹山乡老熊箐尾巴(海拔1270米),山地、谷地与坝子相间分布为地貌总特点。坝子有宜良、凤鸣、草甸、马街等4个,宜良坝子在全省坝子中排序第30名。水系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南盘江上游区,除南盘江外,径流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还有贾龙河、麦田河、獐子坝河、摆衣河和巴江。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3℃,年平均日照2177.3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12.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5%,全年无霜期260天左右。 人文历史:"滇中粮仓"的由来 宜良坝子气候温暖,每拔1510-1667米,年平均温度16.3℃,最冷1月,平均温度8.1℃,最热6-7月,平均温度21.8℃。年平均日照2177.3小时,年平均降雨912.2毫米。适宜水稻、蚕豆等农作物生长。历史上境内夏粮、秋粮收获期比周边邻县早2-4个节令。土地肥沃,农业恳殖率平均达31.3%。水利资源丰富,地表水年4.68亿立方米,地下水年1.05亿立方米,年入境容水19.96亿立方米,年水资源总量25.64亿立方米。天然湖泊阳宗海,总面积31.9平方公里,最大库容6.02亿立方米。 丰富的水利资源,为"滇中粮仓"打下基础。汤池渠的开凿和续修,使宜良坝子水稻栽培有了重大突破。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十九年(1369),沐春莅临宜良视察,感慨阳宗海水就在附近而不知其用,造成大片土地荒芜,于是在当年冬天,命云南都指挥王俊,发卒15000人开挖渠道,自汤池阳宗海口取水,费时1月余峻工。汤池渠的开凿,给宜良坝子带来生机,改雷响田为自流灌溉。建文四年天旱,芒种产后雨量十分稀少,附近州县难以栽插,只有宜良首毕农事。清乾隆、嘉庆年间修建兑冲沟、永济沟、七村大沟,民国时期整修文公、龙公渠,引水渠道扩至20余条,小坝塘达150件。形成了宜良坝子地盘江南岸的流灌系统。光绪七年(1881)年刘慰三《滇南志略》载:"省城食米,全赖宜良、新兴(今玉溪)。"宜良成为名副其实的"滇中粮仓"。1950年后修通二干渠、和平渠、云鹤渠、英雄大沟等,随着小(一)、小(二)型水库的兴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面规划、扩建水库和建设水浇地工程,至1998年全县有中型蓄水工程1件,小(一)、(小)二水库106件,有效灌溉面积22.5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8.1%。正在建设中的柴石滩水库,可蓄水4.37亿立方米,灌溉农田21.9万亩。 宜良土壤肥沃,种植技术的娴巧,稻米品质的佳美,是获"滇中粮仓"的重要因素。据考古发现推断,县境水稻生长历史不少于3500年。唐南诏时期已形成每年稻、麦两熟的耕作制度。20世纪70-80年代,在土地利用,合理施肥,良种引进,合理密植等方面的重大突破,科学技术的提高,宜良紧紧围绕优质水稻基地的建设,粮食产量连年增收。1981年实现亩产千斤县,1993年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水稻种植13.7万亩,总产8677.7万千克,平均单产950千克,列为全国商品粮食基地县,粮食产量名列全省第十名

了解更多>>

一脚踏三国

一脚踏三国

在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中国国境与越南国境、老挝国境相连,而在曲水乡南部的"石层大山"山顶,就是一脚踏三国的地方,在山顶上有一国界碑,正好是中国、越南、老挝三国的分界线,有着"鸡鸣三国"的特殊旅游价值,景观十分富。 山顶海拔1400米,山上有森林与草场植被交错茂密,从800-l400米,动植物呈垂直分布,山脚山腰为热带风光,有野牛、野象、绿孔雀、树蕨;山顶部为亚热带,山腰处有高差数十米的瀑布,山脚有热带水果园:芒果园、菠萝园、荔枝园、龙眼园等,游客可登临山顶观赏三国风光,可走进山腰观赏瀑布,可进人果园饱尝大自然的美味,体会自然生态平衡带来的无穷乐趣。 [[div align=right]]摘自:云游网[[/div align=right]]

了解更多>>

姚安县

姚安县

州、县,为古西南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境内文物古迹及历史文化名人众多,艺术遗产丰富,民族节日丰富多彩,“梅葛”、“姚安花灯”、“坝子腔”、“莲花落”等四大民族民间音乐声情并茂,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骆宾王、张柬之、程立本及著名思想家李贽均在姚安任过知府、知州,元代高明、明代陶氏兄弟、清代高映、马驷良、甘氏父子等“一门出五举,三步两道台”,陶珽草书海内驰名,高映“桃李满南中,著作冠一州”,赵鹤清书画尽得“南派”真髓,绘画蜚声艺坛。县内有建于唐天佑年间的龙华寺,建于明初的德丰寺、文峰塔、文昌宫及铸造于清代的高映铜睡像等一大批名胜古迹,县博物馆馆藏省级以上文物达

了解更多>>

漾濞彝族自治县

漾濞彝族自治县

漾濞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点苍山以西。东邻大理市、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邻永平、云龙两县,南与保山地区昌宁县隔河相望,北与洱源县山水相依。全境居横断山系滇西纵谷区,云岭山脉南段,境跨北纬25°12′─-25°54′,东经99°36′─-100°07′。 辖区地域北宽南窄,地势由北至南渐次降低;东西最大水平距离53公里;南北最大水平距离79公里;最高海拔点苍山马龙峰4122米;最低点在境内南漾濞江纳羊街河出境处1174米,相对高差达2948米。全县总面积1867.82平方公里,其中98.4%是峰峦叠翠的山地,河谷平坝仅占1.6%。从1300米海拔的河谷到2500米海拔的高山,都有居民点和农田分布。

了解更多>>

杨梅山观鸟

杨梅山观鸟

座落在滇东北腹地的会泽县大桥水库。尤如一颗镶嵌在高原上的明珠(水域面积13.5平方公里,海拔2500米)。淙淙的山泉、小溪一路欢歌笑语地流淌至水库来,在库区尾部,形成几千亩的沼泽地,这一带就是杨梅山。信步漫游到“入海口”举目远眺,天水一色,远山隐在薄雾之中;日出日落血红血红的太阳落在水面上,那等壮观,那等难忘。斑驳耀眼的点点鳞波,给游人带来无限的遐想。库区四周,群山环抱,虽然已是冬季,但那些饱经风霜的秋叶却还装饰着山麓和村庄。在森林面积日渐减少,荒山荒坡日渐裸露的今天,看到这基本保持着自然生态的杨梅山,真是使人感慨万分。   一方水养一方人,一方水也养育着一方珍禽,在这广阔的沼泽地和茂盛的树林中,栖息着黑颈鹤、灰鹤、白鹭、苍鹭、斑头雁、赤麻鸭、绿头鸭、喜鹊、八哥和几十种不知名的小鸟。八哥在这里大多是集群活动,无论是在树梢,在溪边总是一动不动,不过它们不怎么怕人,常常乐意为游客充当模特,待你为它们拍照完毕后它们会又换一个地点,让人的照像机不停地为它们服务。八哥偷懒时,喜爱停在猪身上,是想比一比到底谁最黑还是它想借舟渡河,这我就不得而知了。   今年我又来到了大桥杨梅山。那一群群数以千计的麻雀不知从那里冒了出来,这或许就是成立保护区的功劳吧。这是省级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仅管理,投食的人员就有三个,记得前年,管理员蒋仕学的哥哥捉到一只野兔蒋仕学知道后,硬是到他家去将野兔拿来放回山上去了,为了保护这些野生动物,他只有伤了兄弟的和气,保护区如果没有像蒋仕学这样忠于职守的人管理,那保护区还不成个空架子?县城建环保局的领导,每年冬季都要下来检查几次野生动物保护,刘局长、袁副局长对保护区倾注的心血,真使我们这些爱鸟人感动。前几年,距离这里不远的炎山,人们看到一群一群的麻雀在金沙江集体投江,真惨。今天看到这里的麻雀叽叽喳喳地闹了起来,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慰藉。   海鸥在杨梅山像一群顽皮的孩子,成天不停地燥动,简直就不休息一分钟,数以千计的黄鸭、麻鸭和小型野鸭总跟游人捉迷藏,没等你看清它们漂亮的衣服时“噼噼扑扑”地飞到远处去了。灰鹤在这里永远当不了鹤王,它太胆小了,总是依赖着黑颈鹤,稍有风吹草动就盲目地逃之夭夭。黑颈鹤却不然它总是以不变应万变,泰然自如,我接近它约30米左右,用标准镜头拍照它也不飞。只要游人没有越轨的举动,它都能与人类和平共处,当它预感到真有危险时便毫不犹豫地紧急起飞,飞起来比灰鹤还快。   在沼泽寺中,最有耐心的莫过于白鹭、苍鹭了,它在水中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一动不动,人们常常会忘记了它的存在,等到那些无知的小鱼游到它的身边时,它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一口,将鱼捕获饱餐一顿。   看了一天的鸟,累了,与村民们席地而坐,他们又告诉了我许多当地鸟禽的趣闻。一位年青的彝胞,心血来潮一展粗犷的歌喉,长声么么地唱起了山歌:   “大桥海坝宽又宽,青山树林坐四边,中间一片沼泽地,雁鸭飞来落水边”。   “雁鹅飞起脚杆长,这山飞到那山梁,黑石老包(地名)找美味,吃饱喝足懒洋洋。”   清晨,傍晚“鹤鸟协奏曲”一曲高过一曲,“咕”“国!国!国!”,“叽—”“喳!喳!喳!”的旋律会打动任何忧郁者的心扉让你也快乐起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前后几天,冬侯鸟要北迁时在沼泽地齐唱《告别越冬地进行曲》时更是一番悦耳,壮观的景象,观鸟是种精神陶冶,聆听鸟鸣也是一种甜美的享受。杨梅山是一个飞鸟的天地;杨梅山是一个水禽的乐园,说它是一个观鸟圣地,一点也不过分。   冬季到杨梅山来观鸟,真令人乐而忘返!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