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云南

云南

云南

来到云南,旅行者既可以流连于慵懒的丽江古城,探秘神秘的“女儿国”泸沽湖;亦可远眺高峻的梅里雪山,将身心融化于香格里拉的清澈中;还可徜徉在洱海的波光中,体验大理的宁静祥和;更可以参加泼水节的狂欢,零距离触碰到少数民族骨子里的热情与奔放……去云南自驾游最佳时间是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4月,这个季节是旱季,气晴爽舒适,适合去云南避寒。

油鱼洞

油鱼洞

油鱼洞在洱源县沙坪渔潭坡,东面和洱海相通,有外洞和内洞,内出泉水,夏凉冬温,饮之清凉爽口。外洞出产油鱼,长5厘米左右,形如小鲤,色金黄,每年农历八月出,十月止。该鱼油脂丰富,味道鲜美,是洱海的特产。内洞呈圆形,直径20米左右,深10余米,水和外洞相通,出产丙穴鱼,小者一二斤,大者五六斤,形如鲤,平时生活在岩洞中,雷雨季节始出,此鱼油多味美,也是洱海的特产。油鱼洞是洱海的胜景之一,历代多有名流游览该观景,明代状元太史杨升庵在外洞壁上题留“丙穴”二字。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记道:“油鱼洞在庙崖曲之间,水石交薄,崖内逊而抱水,东向如快,崖下插水中,崆峒透漏。每年八月十五,有小鱼出其中,大亦如指,而周身俱油,为此中第一味,过十月,复乌有矣。”

了解更多>>

永仁方山

永仁方山

景区概况:方山地处滇川交通要道,曾是僧侣往来于鸡足山与峨眉山之间的咏经之地,所以历史上曾经是佛教圣地。方山吸引人的最主要特点,除了因为它\"方\",还因为它\"凉\",这里年平均气温12℃,实在是避暑度假的圣地。

了解更多>>

永平霁虹桥

永平霁虹桥

飞驾于永平县岩洞乡和保山市平坡乡的澜沧江上。是我省南丝路博南古道上现存最早的渡口桥,也是我国最早的铁索桥之一。
南诏时渡口已建有竹索吊桥,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改建铁索吊桥。今天的铁索桥为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建造,光绪年间重修。桥长115米,宽3.8米,净跨56.2米,由18条铁链组成,两条为左右扶手,其余为底,上面铺有横直交叉的两层木板。两岸筑成半圆形桥墩,铁链两头铆死在两岸桥台上,西岸为徒崖,东岸是险峰,下面是滔滔江水,十分险要。桥两端建有桥亭关楼。桥南普陀岩壁上刻有“西南第一桥”、“悬崖奇渡”、“要塞天成”、“壁立万仞”、“沧水飞虹”、“天南锁钥”等题字。
霁虹桥被大旅行家徐霞客誉为“迄西咽喉,千载不能改也”,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了解更多>>

永宁扎美寺

永宁扎美寺

摩梭人最初信奉达巴教,这是一种驱鬼除邪,祭祀祈福的原始宗教,后因毗邻藏区,又信仰藏传佛教,并形成两种宗教共存的现象。藏传佛教育有着更严密的教义,它也更深地影响着摩梭人的生活。
摩梭地区现存的最大藏传佛教寺院落是永宁的扎美寺。
相传永宁寺寺址由西藏白教噶玛巴亲自戡定,因现在寺庙所在位置地名叫扎美柯,用藏语翻译即为无敌之意。背依之山“增米瓦”亦与藏语“无法丈量之山”相同,寺旁村庄“巴搓古”又与藏语“巨大之汇集”同意。还说寺名用藏语全称为“塔洛扎美归”,塔洛又是含有通往涅磐之路之意。佛无处不在,缘随遇皆是。
永宁距宁蒗县城93公里,下车后,沿永宁街北行2公里,就能发现位于公路左侧的扎美寺。
金顶彩绘的寺院大门在阳光下尤其耀眼,寺内有一幢大殿北侧还有一个壮观的活佛殿建筑群。大殿门两侧的墙壁上绘着精美的宗教壁画,壁画前是金色的转经筒,殿内奉着宗喀巴像、达赖和班禅的台座,还有格姆女神及其他佛神的塑像。
如通常的藏传佛教寺院,幽暗的大殿、闪烁的酥油灯以及华丽而肃穆的彩雕和经幢,都能让你无处不感到宗教的神秘和神圣,而把格姆女神和其他佛神并奉一处,却是这座喇嘛寺的独特处。
献了功德,喇嘛会帮你点燃一盏酥油灯,你可以奉到你敬仰的神座前。 偏殿内塑一金身弥勒坐像,高约12米,头饰五佛冠,手持如意宝珠,为典型藏式泥塑风格。四面墙壁绘六铺壁画,为倾佛教经变内容。线条精细,设色明丽,造型生动。系清代作品。

了解更多>>

永宁温泉

永宁温泉

永宁最早的名字在摩梭语中就是“休息的地方”。温泉在当地被称为“热水塘”。
温泉水从山脚岩缝中涌出,水温恒温在37℃,非常适合沐浴。尤其是水中硫化氢,对皮肤病、风湿性关节炎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在过去温泉只是一个50多平方米的天然池塘,农闲的时候附近的居民就会到这里洗浴、休闲,并且结交“阿夏”。不过现在已经专门修建了不同档次的浴室。
提示:
永宁温泉位于永宁北10公里外的温泉村,在永宁街可乘出租微型车前往。洗澡每位5-10元。

了解更多>>

永昌道遗迹

永昌道遗迹

永昌道是"蜀身毒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中国境内的最西段。永昌路东段因途经永平博南山,又称博南山道;其西段路经滇越(今腾冲),故又称滇越道。
从西汉武帝至东汉初,中央王朝一直在全力打通和控制永昌道。武帝元狩元年(公元 前122年)在打通西去身毒(今 印度)的道路时,曾被滇西的 "昆明"人、"宿"人狙挠,末取得 成果。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汉又遣郭昌击昆明人,无功而还。至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汉已在洱海以西设不韦(今施甸)、 巂唐(今保山)、邪龙(今巍山、漾濞)等县,初步打通了博南山道。到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部族内附,汉于其地设哀牢铃腾冲、龙陵、德宏州)、博南(今永平)2县,加上云南(今祥云、弥渡)、邪龙、叶榆(今洱源、剑川、鹤庆)、比苏(今云龙、兰坪)、 巂唐、不韦,设永昌郡,全面打通了永昌道。当时有民歌说:"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度兰仓,为它人。"永昌郡成为蜀身毒道的要冲。
蜀身毒道从成都出发,经五尺道至滇池后,往西到达洱海地区,与从川西到洱海地区的零关道相接,然后继续往西,经永昌出缅甸。再经缅甸东北丛林到达印度。这是我国最早与国外陆路往来的古道之一,人们习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其中,从洱海地区西进,沿博南山道,至语唐,再经由滇越(今腾冲)出缅甸,这就是永昌道。永昌道所经过的地区,多是高山大河、崇山峻岭,它必须经过高险的博南山,渡过湍急的澜沧江,涉过凶险的瘴疠之地。《永昌郡传》说:¨此津有瘴气,往以三月渡之,行者六十人,悉皆闷死,永昌西行,翻怒山,过怒江。怒江为腾冲、永昌之间的要路,即使是在清代,一旦怒江桥断,也只能用大竹10根编连成竹筏,1人撑篙;每筏仅载四五人及货物二三驮。如遇夏季涨水,更为难渡。加之永昌道西段多穿行于深林大窒,毒虫虎豹出没,又有毒物瘴疠,永昌道十分艰险难行。
永昌道东段的博南山道,是由今漾濞县过顺濞桥,进入今永平县境的黄连铺,登叫狗山, 经老北斗铺、万松巷、杉松哨、梅花铺至永平县 城,然后从西南方向行进,到桃源铺,上博南山, 经铁厂、花桥,过永国寺梁子,下杉阳镇,再由西 山寺、湾子,上江顶寺,过雾虹桥进入保山县。 南山道由东到西横贯永平县境,全长100公里,叫狗山和博南山两段现存有石砌路面约扔公里,路宽2-2.5米,土路面宽3-4米不等,石路面有深达15厘米的马蹄踏印。博南山海拔2704米,山高林密,箐深路陡,是古道上最难通行的一段,也是工程浩大的一段。博南山道沿途还有永国寺、金浪巅神祠、土堆古墓群、凤鸣桥、江顶寺门楼等遗址,均与古道列为重点文物保护范围。
永昌道西越兰津渡霁虹桥后,经平坡、水寨、天井铺、牛角关,官坡、板桥进入今保山城区,然后分南北两路越过高黎贡山入腾冲。北路在保山分道,东线走瓦房、西亚,登灰坡梁子,过北斋公房,抵腾冲界头;西线经青冈坝、杨柳、怒江双虹桥、百花岭,过南斋公房,抵腾冲曲石。 南路经石花洞、薅子铺、冷水管、蒲缥、道街"、怒江惠人桥,抵达坝湾或塘子寨后又分为两路,北线经上卜蛮哨,越高黎贡山,过龙川江桥、三甲街、芒捧抵腾冲;南线沿怒江南下,经镇安、芒市人缅 甸。保山地界内的古道总长约朋升余公里,均用人工开凿路基,石块铺筑路面,宽1.5-3.5米,保存较好的有水寨、官坡等路段。
水寨段是永昌道最为精彩之处,有我国最古老的铁索桥--霁虹桥,有平坡铺遗址,还有险峻的梯云路。水寨段自澜沧江边至长湾,长约10公里;原设平坡铺、山达铺、水寨铺等驿站,现存的平坡铺小街宽3米,长50米,两端有券洞、街门等遗迹。平坡紧贴在陡峻的罗氓山腹,名虽称"平",其实仍是坡,不过坡度稍缓而已。由平坡西上罗氓山至水寨,山腰水石坎长三四公里的路段系就悬崖峭壁开凿而成,两山夹峙,一径陡绝,崎烟回环,500级台阶犹如天梯,故称"梯云路"。下坡的第一段,称"倒马坎",据说是因山路陡险,"马蹄高下处,一步一心惊",跋涉艰难而得名。沿途螺径迂回,蹬道盘空,时间一久,由于长年累月马踏人行,青石阶上留下一个个深深的蹄印,有的达13厘米深。这些蹄印像特殊的"文字",记录着古道悠入漫长的岁月。3个半世纪前,徐霞客途经这里,曾写道:"路从广叠蹬夹缝间,或西域北,曲折上脐甚峻;两崖夹石如劈,中垂一窗,水捣石而下,蹬依壁而上,人若破壁们天,水若争道跃额,两不相逊者。夹中古木参霄,虬枝悬蹬,水声石色,冷人心骨。""这段古道的奇险,至今仍旧。
官坡段驿道在保山城北14公里处,因山顶原有古隘"牛角关"而得名。后因地处新辟的官道,从而易名为"官坡"。官坡现残留有二段长1.5公里,宽2米的石砌古驿道,保留较好。
在永昌道上,现还留存着3座古桥的遗迹, 一是双虹桥,位于古道西端芒宽乡的烫习;是一座保存完好、坚固秀丽的铁索桥,建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利用江心礁石为礅,架设为东西两段,东段由15根铁链组成,桥面宽3.1米;西段由12根铁链组成,桥面宽2,8米,全桥总长162.5米,桥头关楼为穿斗式木结构飞檐建筑。二是惠人桥,位于潞江坝红旗桥上游2公里,兴建于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九年后(公元"1839年)落成。"桥墩系就江心大石复以巨石垒之,周围广40余丈,围以墙。两岸以铁索贯于中。墩高52丈,悬空飞渡。南北两岸各建以亭,中铺以木板,左右翼以栏干。"现在只遗留桥墩和两岸亭台,但仍气势磅礴,是现有古代怒江上最大的一座铁索桥遗址。三是龙川江桥,位于腾冲上营乡桥街的高黎贡山西麓,横跨龙川江东西,桥为悬吊式铁索桥,西构于危崖峭壁,东筑于平衍田畴。桥东岸有引桥和桥台,桥孔为面石结构,宽6乃米,引桥长10米,直连桥台。桥身跨径52米,宽23米,承重底索33根,两侧扶拦索各3根。龙川江桥自元朝以来,一直是永昌古道上的重要交通设施,保腾公路开通后,龙川江桥仍是两岸各族人民来往的重要通道。
永昌道腾冲段,东接保山市卜弯哨,南接梁河县曩宋关,全路自卜蛮哨西逾高黎贡山至分水岭关,西下23公里为龙川江桥,西上3公里为檄揽寨,又行27公里至腾冲城。腾冲古驿道是边疆交通史的实物见证,而且还是云南省内现存古驿道最完整的一段。其特点是路面宽整,均为2米左右,无论是经过高山、峡谷还是平地,都铺筑石路面,并且施以防滑、排水设施,转弯处一般又加长叉道,陡坡弯急处宽达3米多。石砌路面现在还保存完整的有:分水岭至龙川江桥段、橄榄寨至黄草坝段、芹菜塘至玉壁村段、镇夷关坡头至甘蔗寨段,其中距腾冲城南6.5公里的镇夷关坡头至甘蔗寨段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在腾冲上营乡高黎贡山太平铺的古驿道上,还有二组我国现今保存较为完 整的烽燧。台上3座蜂燧一字排列,相距7-8米,由台基、燧座、燧身组成,形制大小皆同。台 基为石砌,边长7.5米,宽3.5米,高0.5米。懂 座呈正方形,边长l.6-1.8米,高0.5米,以石块镶砌。燧身呈圆丘形,中空,系用卵石垒筑,高1.4米,底部直径1.2米,开一梯形燧门,燧膛直径约1米。烽火台是古代的军事通讯设施。腾冲自古交通不便,为传递军情,常设烽火台举烟火示警。在历史上,烽火台对防守边疆、传递军情,曾起过重要作用。
由腾冲西行,经毛家营、板桥,即可到达古永,清朝曾于此设比关稍小的古永隘。古永原名“古勇",意为“古道勇行",位于腾冲县北部的大西山以西、欢喜坡以北、琅岈山西南的纵谷中。它西起野牛坡,经风吹诬口、葫芦地头、石城山口至琅岈山头,各处都与缅甸相连。这里峭石林立,远望去像一座石垒小城。古永河、三岔河、黑泥塘河流汇成摈榔江,再注入大盈江。 横跨摈榔江的猴桥,素有"滇缅锁喉"之称,是鹰,冲通往缅甸的重要津梁。猴桥原为藤桥,只容;一人通行,人行其上,颠簇摇摆,犹如舟行,故俗称"浪桥"。江面上也曾有过独桥,行人要像猴子一样攀援而过,故称"猴桥"。
岁月悠悠,永昌道有过辉煌的过去。在历史长河中,为内地与边疆、中国与国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在未来,必将旧貌换新颜,继续谱写古道新篇。

了解更多>>

映月潭修闲文化中心

映月潭修闲文化中心

映月潭修闲文化中心座落于“云南第一村”——大营街。大营街地处玉溪大河下段,境内九龙池河、西河、罗木箐河、白龙潭河、洲大河、窑沟河、南屯(通)沟、密罗河、麻冲河(小河),九条溪流均汇流于大营街左前方的玉溪大河。“九”,数之极也,“极”又是“吉”的谐音,按民间的说法,大营街是“九九归一大吉大利的吉祥地”。并于2005年10月经省政府审定批准为云南第一批生态乡镇。映月潭是亚洲最大的水松纸生产企业——云南玉溪水松纸厂下属企业。映月潭修闲文化中心由映月潭温泉、映月潭水体健身中心、感恩旅游商品街、映月温泉客栈、释迦文化静享园、玉泉寺组成。由佛教文化、感恩文化、温泉文化、传统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及生态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映月潭独具特色的 “修闲之道”,营造出心灵环保的理想氛围,在这九溪汇集,两龙相会之风水宝地,祝您吉祥、好运。

了解更多>>

盈江明代古关

盈江明代古关

盈江明代古关位于盈江县境内地势险要之处。这是明代正统年间,云南巡抚陈用宾为抵御外来侵略和“威定边疆”,奏清朝廷在边境门户要道上设立了8个关隘,其中盈江有铜壁、巨石、万仞、神护四,统称上四关。明万历年间于钢壁关设蛮哈守备,驻兵五百,总领四关。清顺治十七年(166年),每关驻汛兵11名,康熙、乾隆后渐废。

了解更多>>

盈江落水洞

盈江落水洞

位于盈江县城34公里的坝尾山边,数百来宽的大盈江流到这里一下子收束成了七、八米,两岸两座冲天而立的石壁象两扇半开的巨门,封住了大江的去路,狂怒的江水拍打着江中峥嵘的乱石,激起冲天的水柱和水花,发出雷霆般的轰鸣,翻卷着穿过石壁,像是要把一切都摧毁,给人一种气势磅礴,吞天化地之感。屹立于江中的两块巨石就叫虎跳石。
从虎跳石沿江而下,步行数百米,就到了落水洞,洞口乱石嶙峋,江水咆哮着往洞里猛灌,震天撼地的江水穿过石洞,又从石峰中倾斜而出,掸着岩石,溅起翠玉般的水珠,再砸到岸边的石壁上,散成漫天的水雾,正是:“江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岸边似景勿须彩笔景天生”。
盈江虎跳石落水洞堪称全国最大的落水洞。

了解更多>>

盈江凯邦亚湖

盈江凯邦亚湖

凯邦亚是景颇语,意为山谷地。1993年,中国德宏与马来西亚合资在山下建了一个装机容量为6.3万千瓦的水电站,电站的蓄水库就选择了这片山谷地。这山谷地是高山上较为低凹的浅丘盆地。四周的山脉,形成马蹄形。在马蹄口筑了一道高45米、长74米的大坝,便把这8平方公里的山谷地变成了一个人工湖。径流面积达22平方公里的湖周山脉,多系亚热带原始森林。此地从夏到冬,从早到晚温差极小,高不过28℃,低不过10℃,即可避暑,也可避寒。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