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西藏

西藏

西藏

7月-9月是西藏户外旅游的最佳时间。 但每年10至2月间前往拉萨旅游也是不错的选择,那时游客较少,因高原日照时间长,白天并不是很冷,夜间较冷,早晚温差大。 阿里地区建议夏季前往,那时路况较好,且可以转山。 有“中国瑞士”之称的林芝地区夏季去较好,可以看到茂密的林海和河流及成群牛羊。

卡若文化遗址

卡若文化遗址

卡若遗址,位于距离昌都镇以西约十二千米的昌都水泥厂附近。1977年,水泥厂在施工中发现了大量的石斧、石锛和陶罐等原始文物和工具。1979年正式发掘,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发现房屋遗迹31处,出土石器、骨器和陶片等共计上万件的文物,以及大量的动物骨骼和粟米,经测定这些物品均出自4千到5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卡若遗址占地面积约为一万平方米,文物种类繁多,古文化堆积层丰富,被考古界和古人类学研究者公认为西藏的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该遗址的发掘出土,在西藏的历史和考古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将西藏的历史提前到了距今约五千年以前,并以大量的出土文物证明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卡若遗址文化就与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古文化以及云南境内的元谋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个现代的工业废墟和古人类村落遗址夹杂在一起,让人颇觉有些“后现代”的意味了,很是有趣。但如果你不是对古人类学和考古特别的有研究和有兴趣的话,建议这个著名的遗址可以不用专程去参观,因为面对那荒草地,你大概也和我一样实在找不到那“著名”的感觉的。个人建议:与其来看这片荒草地,不如再多花些钱继续顺公路往前去看那“大脚印”,毕竟那些东西的神秘和玄妙,更能让你我这样的普通人着迷,虽然在“大脚印”那儿你可以用十分钟就看完所有的脚印。 位于西藏昌都县城东南约12公里的加卡区卡若村。1979年西藏文管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所、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云南省博物馆联合组成卡若遗址考古队进行正式发掘。迄今为止,共揭露遗面积1800平方米左右,发现房屋迹31座,出土文物数万件。卡若遗址已正式列入西藏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中发现的词语基址,叠压关系比较复杂。根据地层关系初步判断,建筑遗址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建筑遗迹有两层叠压关系,为半地穴草拌泥墙建筑。晚期建筑遗址为石壁建筑。通过从地下发现的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和农作物的标本,说明古代卡若村居民的经济生活中农业是一个重要的部门。在他们遗留的各种生活用品中,除了实用的需要以外,我们还看到了审美观念和艺术的萌芽,遗址中出土的玉器和海贝是卡若居民与各个地区的民族相互交换而来的。说明尽管西藏和其它 地区之间有高山大河的阻隔,但并不能断绝本地居民和其它民族的正常交往。 通过发掘,我们初步认为:卡若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人们居住的原始村落,村落布局有一定规模。卡若遗址位于澜沧江畔,为川、滇、藏三地的枢纽,又是古代南北民族的交通要道之一,对于这一地区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化,南与云南境内的龙川江流域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文化有一定的联系。 卡若遗址的发掘,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早在4000多年以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曾经以简陋的工具,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开发这片富饶的土地而斗争。他们所创造的灿烂的文化,将在我们祖国的史册上永放光辉。  卡若遗址 在西藏昌都县东南12km澜沧江西岸的卡若村。海拔3100M。1977年发现,1978年5月试挖,发现房屋遗迹26座,出土文化丰富,主要有铲类、锄类、切割器类、投掷器类、砍砸器类、敲砸器类、刮削器类、碎磨器、斧类、石钻等石制生产用具;还有环、珠镯等装饰品及土陶制品,此外,还有谷物、兽骨等。经国家考古工作者研究,遗址属新石器时代,距今有4000——5000年历史。当时人们已定居,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兼有狩猎和家禽饲养。文化方面已与内地有密切联系。遗址的发掘对研究西藏早期历史和汉藏关系史有重要价值。

了解更多>>

峻巴村

峻巴村

西藏有很多河流湖泊,鱼类资源也十分丰富,但大多数藏族人是不吃鱼的,这主要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藏传佛教中有一系列的龙神,而在苯教经典的记载中,龙神泛指鱼类,这就是西藏人不吃鱼的主要原因。因此,长期以来,西藏的渔业并不发达。但也有例外。生活在拉萨河下游峻巴村里的人们,不仅吃鱼,而且世世代代以打鱼为生。峻巴村是全藏区独一无二的渔村。 峻巴村住着82户人家,371口人。这些人家中只要有男人,就会有牛皮船,因为打鱼全部是男人们的事情。峻巴村一共有60多只牛皮船。这些船既是交通工具,又是生产工具。 峻巴村人的生产、副业和生活,几乎都围绕着打鱼来进行,甚至连他们的娱乐活动也与打鱼有关。村里的男人们都会跳一种“果子舞”,藏语中的“果”就是船的意思,“果子舞”也就是船舞,作为全藏区唯一的渔村,这种负船而跳的果子舞也算得上峻巴村里独有的民间舞蹈。

了解更多>>

惊人的曲贡文化遗址

惊人的曲贡文化遗址

screen.width-460)this.width=screen.width-46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style="BORDER-LEFT-COLOR: #000000; FILTER: ; BORDER-BOTTOM-COLOR: #000000; BORDER-TOP-COLOR: #000000; BORDER-RIGHT-COLOR: #000000" alt="" src="http://www.tibettour.cn/cms/ie_edit/uploadfile/20060724112125321.jpg" border=0>点击更多图片  曲贡文化遗址位于拉萨北郊5公里的河谷边缘地带,海拔3690米。1983年10月,西藏考古学家在这里的考古发掘,把拉萨的文明史推到4000年之前。  在娘热山沟曲贡村发掘出了一些墓葬和灰坑,墓葬有石椁,葬式为屈肢葬。出土了一万多种器物和大量兽骨,石器以打制最多,也有少量磨制石器和玉器,以及极少数细石器。磨制石器有石刀、石斧、石钵、石铲、石磨等;骨器也有很多,以骨锥、骨针、骨簇为主,有一枚骨针,针尖开小孔为针鼻,类似近代缝纫机针。装饰品主要有骨笄、陶耳坠、陶环和石环等,多是用于头部的饰物。  曲贡遗址下层中还出土了一枚铜镞,铜镞呈扁平形,经鉴定原料为冶炼所得,表明当时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开始跨入青铜时代。  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陶片,陶器均为手制。陶色以灰色为主,其次为表面磨光的黑色或红褐色陶。纹饰非常丰富,以刻划纹为主,也有锥刺纹、锯齿纹、弦纹等。  曲贡考古发掘证明拉萨周围至少早在四千多年之前,已经有人类居住,而且他们正在从事农耕、畜牧、狩猎、采集活动。通过那些网坠、鱼骨的遗存,表明当时拉萨河鱼类资源丰富,当地人早有食鱼的习惯。  曲贡遗址总面积5000平方米,现在发掘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全部挖掘,一定会有更加惊人的发现。 曲贡文化遗址位于拉萨北郊5公里的河谷边缘地带,海拔3690米。1983年10月,西藏考古学家在这里的考古发掘,把拉萨的文明史推到4000年之前。  在娘热山沟曲贡村发掘出了一些墓葬和灰坑,墓葬有石椁,葬式为屈肢葬。出土了一万多种器物和大量兽骨,石器以打制最多,也有少量磨制石器和玉器,以及极少数细石器。磨制石器有石刀、石斧、石钵、石铲、石磨等;骨器也有很多,以骨锥、骨针、骨簇为主,有一枚骨针,针尖开小孔为针鼻,类似近代缝纫机针。装饰品主要有骨笄、陶耳坠、陶环和石环等,多是用于头部的饰物。  曲贡遗址下层中还出土了一枚铜镞,铜镞呈扁平形,经鉴定原料为冶炼所得,表明当时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开始跨入青铜时代。  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陶片,陶器均为手制。陶色以灰色为主,其次为表面磨光的黑色或红褐色陶。纹饰非常丰富,以刻划纹为主,也有锥刺纹、锯齿纹、弦纹等。  曲贡考古发掘证明拉萨周围至少早在四千多年之前,已经有人类居住,而且他们正在从事农耕、畜牧、狩猎、采集活动。通过那些网坠、鱼骨的遗存,表明当时拉萨河鱼类资源丰富,当地人早有食鱼的习惯。  曲贡遗址总面积5000平方米,现在发掘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全部挖掘,一定会有更加惊人的发现。

了解更多>>

姐德秀镇

姐德秀镇

从曲水大桥向东走36公里,或出贡嘎机场东行不足10公里,就到了贡嘎县城所在地吉雄。贡嘎机场地处该县甲竹林乡境内。  贡嘎县面积2288平方公里,总人口近4.4万。贡,为上方、上部之意;嘎,意为白色。这个县有两个去处最有名,一个是藏传佛教宁玛派名寺——多吉札寺,另一个是西藏最有名的“邦典之乡”——姐德秀。  多吉札寺宁玛派在前藏的主寺和大道场,历史悠久,1717年被蒙古准噶尔部尽毁,重建于1718年。该寺僧人以弘传“北藏”为主,并传承“三素尔”典籍。寺主转世承袭。该寺地处江北,在昌果乡境内的勇宗山上,交通不便。  姐德秀镇在贡嘎县城以东16公里处,位于去泽当的公路旁。在藏语中,“杰德”意为口齿伶俐,“秀”是表示下方、下部的方位词。交通方便,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民族手工艺产品邦典的主要产地,有“邦典之乡”的美称。  邦典就是西藏藏族妇女腰间围的彩色围腰,十分美丽,深受藏族妇女喜爱,同时也是旅游爱好者的热门货。在西藏,织造邦典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姐德秀出产的邦典色彩艳丽、经久不衰、耐磨耐洗,久负盛名,当地的大部分人家都会这门手艺。姐德秀围裙一般需经过洗毛、晒毛、梳毛、捻线(细捻为经,粗捻为纬)、上织机织图、着色、浆染、揉搓、褪洗、晾晒等工序而成。图案花色和产品类型多样,以供少女、中老年妇女及平时、节日不同之需。也多种多样。产品不仅在藏区为抢手货,而且还远销尼泊尔、印度、不丹以及西欧等地。姐德秀镇建起了邦典厂,能生产20多个品种。

了解更多>>

结罗拉雪山

结罗拉雪山

结罗拉雪山,耸立在那玉河浴和琼果杰之间,海拔5000米,横空出世,它的雄姿秀色,让无数勇敢的旅行家为之折腰。  骑马翻越结罗拉雪山的神秘旅程,一路上铺满了加查特有的点地梅和芳香扑鼻的雪层杜鹃,在雪层间潺潺流动的山间小溪也在草滩上欢唱,闪烁着银光的雪峰嵯峨峥嵘,映衬着蓝天的白云自由而飘逸,置身在山巅玛尼堆和经幡之间,放眼四望,环宇冰清玉洁,颇有出离尘世之感。

了解更多>>

江达县

江达县

江达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处横断山脉上段的高山峡谷之间,地理位置为东经97°21ˊ98°53ˊ,北纬30°01ˊ32°,平均海拔高度约3650m,最低海拔2800m,最高海拔5436m。年平均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最高温度28℃,最低温度-15℃。   江达全县辖11个乡、2个镇、94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乡镇分别为:江达镇、岗托镇、岩比乡、邓柯乡、波罗乡、汪布顶乡、卡贡乡、娘西乡、德登乡、青泥洞乡、字嘎乡、生达乡、同普乡,2002年全县总人口为69662人,其中农牧业人口数为67180人,非农业人口数为2482人。江达县幅员面积1.32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4万亩,人均实有耕地面积1.15亩;有草场面积1641.5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1400万亩,森林面积123万亩。   江达县水资源以金沙江流域为主,金沙江分布于江达县东北、东南部;字曲河和独曲河分别流入金沙江;江达县河流分布十分广泛,基本上全县各自然村的村口都有河流分布,全县共有大小河流147条,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河流116条,为江达县群众提供了丰富的人畜饮水及土地灌溉水源,也为发电动力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沐浴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在我国雪域高原的东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之中,正在升起一颗璀璨的明珠江达。   江达因处觉普沟口而得名,属于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四川、青海、西藏三省(区)的结合部位,也是藏东的门户,举世闻名的川藏公路317国道经过这里。全县面积1.32万平方公里,辖11乡2镇,人口6.96万人。   江达,历史源远流长,据文物和史料考证,远古时期江达就有人类居住,繁衍生息。在漫长的社会演变过程中,这里的人们以部落群居,原始狩猎,刀耕火种,农耕牧野,屡遭战乱,历经沧桑巨变。公元7世纪中期,江达成为土蕃王朝属地。早在公元6世纪以前,江达县境内便已存在藏族先民的传统宗教苯波教。相传公元8世纪末,莲花生大师前往“俄洛”(青海果洛地区和四川西北部)布教时,影响并改革了康区西北部的笨波教,对加速这一地区苯波教与佛教的融合起到了主要作用。江达也是解放西藏的第一站,金沙江十八军渡口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革命地,那经历几十年风吹雨打仍然较为完整的保留着当年那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和先人们的丰功伟绩。现这块土地上,已成长出一批又一批民族英杰,与汉藏兄弟一道打造着新的历史画卷。  江达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境内有被誉为鬼斧神工的吉荣大峡谷;一望无际的德登大草原;木巴沟原始大森林;具有历史意义的普水石刻;康区著名的神山果普白宗神山离县城约 5 公里,此山中,有动人的传说,神奇的故事和高僧大德留下的足迹,也有许多苦行僧在此诵经修行,构成了一道神奇的风景线。   江达县有果普白宗神山、邦绕神山、郎绕神山等。这些神山有着动人的传说,神奇的故事和高僧大德留下的足迹,也有许多苦行僧在此诵经修行,沿途秀丽的山水构成了一道神奇的风景线。

了解更多>>

甲玛王宫

甲玛王宫

墨竹工卡县西距拉萨73公里,东距工布江达县206公里。早在吐蕃王朝时期,这里就是王室大臣们的政治活动中心。从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正南面就是当年雅隆部落所在的泽当一带,只是中间有冈底斯的崇山峻岭拦成的屏障。公元6世纪,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松赞越过雅鲁藏布江北面的这道屏障,来到墨竹工卡,一举兼并了拉萨以北的苏毗部落,在墨地暂作小居,松赞干布就出生在墨竹工卡的甲玛明久王宫里。6世纪末期,王朝中心从这里向拉萨转移。   甲玛王宫遗址在墨竹工卡县的西南,与山南地区的桑耶区毗。1640年,蒙古族贵族首领固始汗入藏,甲玛赤康的万户长与之兵戎相见,诸多古建筑遭到焚毁和破坏。6世纪的王宫已然不复存在,但现在的城堡也相当古老,有700多年的历史,城墙上有无数的射箭孔,城门外有一片片的陷马坑,使人联想起那硝烟弥漫的古战场。现今的甲玛沟因风光秀丽,成为一些拉萨观光客的郊游之地。   

了解更多>>

加麻车康

加麻车康

  在拉萨东面约90公里的加麻乡,相传为7世纪著名吐蕃松赞干布的出生地。加麻,意为百里挑一的富地;车康,一说是松赞干布房名,一说万户长住房。  据藏史记载,在松赞干布之父郎日论赞当政期间,这里建有强巴明久林(仁慈不变宫),松赞干布就诞生在这座宫殿里。现强巴明久林已无痕迹可寻,但留下与松赞干布有关的松玛拉佛等遗迹。该殿主供护法神松玛,两旁雕刻有观音、释迦牟尼、无量光佛、度母第五尊石佛。附近有两座寺庙,一为扩囊拉康,寺已残破,内有残缺的铜铸释迦牟尼,传为松赞干布时铸造。另一座寺庙为杰布康,仅一间佛殿,内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的塑像。现已修茸一新。  加麻地方古时为群山环绕水草丰足之圣地。西面山坡有松赞干布出生的宫舍和一泓清泉;东面山坡屹立着赞普宫堡,堡内供奉松赞干布塑像一尊。山中还凿有不少供佛教高僧大德修炼的禅洞石窟。13世纪时,该地属萨沙派统治的十三万户之一。当时境内经济繁荣,人了兴旺,名声显赫。此后又建造佛殿佛塔多座,古迹文物甚多。现已大多无存。近年部分遗址寺院重又修复,辟为新的游览胜地。   

了解更多>>

加查碉楼

加查碉楼

碉楼遗址位于安绕诺米村北约0.5公里处的山脊上,该地点南侧紧临雅鲁藏布江,与江面的相对高差约80米,海拔3350米。碉楼一面靠山,一面临江,两面皆为悬崖峭壁,地势险峻。    碉楼为木、石结构建筑,墙体用片石垒砌而成并有泥浆为粘合剂。内部楼层采用木坊,圆木搭筑而面。其平面为圆角方形,西、北墙体平面为方形,南、东墙为内方外圆。墙体厚1-1.3米,高约14米。碉楼内部南北长3.5,东西宽4.8米,底屋面积16.8平方米。门道辟于北墙底屋正中、宽1米。    根据残留的木坊分析,碉楼原为4屋,每层高3-4米,每一层的四面墙体均辟有射孔,底屋辟有2孔,第二层为4孔,第三层为3孔,第四层为5孔,各层射孔有逐层增多的趋势。这类射孔有两种形状,一为竖长方形,仅有北面临江一孔,高1.3、宽0.9米;另一种为坚长三角形,即内容对窄式,内高1.6、宽1.1米,外高1,宽0.4米。    射孔的上面多加架没横木用以铺没楼板,第二、三层墙体上遗有横木残留,直径0.1-0.2米。楼板采用未经研制的圆木铺成,圆木长约1.5,宽0.2、厚0.05米。底层未发现木质构件痕迹,仅见其东北,西北两角上有凸出墙体壁面的石板,可登援至上层。在调楼临江一面墙体的了望孔上方,以木枋出檐,上铺为板,可档风遮雨。    碉楼外墙体有连接的护墙两道,一道位于北侧,呈南北走向,长4米,墙体由石片砌成,厚约0.9米,上有两人射孔;第二道筑于南侧并向西延伸至悬崖边缘,石砌墙体厚0.7米,辟有3个射孔。两道护墙现存高度在4-8米之间。碉楼北面有石彻台阶数级,可由此进入碉楼内部。    据实地调查,该碉楼约在公元15世纪就已存在。相传当时碉楼所在的雅鲁藏布江上曾有唐东杰布建造的一座铁索桥(该处现为一座可通行汽车的钢缆吊桥),此桥建成时当地群众利用该楼在其内供塑了一尊唐东杰布塑像(今已不存)。由此推知碉楼建造年代的下限不会晚于15世纪,有可能始建于公元13-14世纪之间。

了解更多>>

加查布拉丹山

加查布拉丹山

布丹拉山,是乘车往加查县必经之路,海拔5088米,从山底到山顶的环形公路犹如一条洁白的哈达,徐徐展开,登顶俯瞰,可饱览藏南谷地的秀丽风光。    五、六月份,漫山遍野盛开的杜鹃花和西藏特有的花卉苏罗玛布、邦锦梅朵,艳丽娇媚,竞相斗艳,把一面面山坡点缀成五彩锦缎。山腰上薄雾弥漫,丛林和花草色彩迷离,如君赶上一场细雨,漂漂缈缈,脚下的山峦和雨中的景物都仿佛一幅连轴画卷迭次展开,更使人心旷神怡。    布丹拉山顶,五彩经幡飞舞,哈达飘飘,象头戴彩帽的姑娘,一朵朵白云飘来,蓝蓝的天象多情的小伙向姑娘诉说衷肠,冬日的山顶,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置身其中,仿佛入仙境。    布丹拉山,原称布喳拉山,传说,是莲花生大师派乌鸦往琼果杰寺送经书,乌鸦叨书飞到布丹拉山时非常疲劳,于是张开嘴休息,经书便散落一地。人们为了记住这一传说并称其为布喳拉山,后人称布丹拉山。如果你亲临山顶俯瞰,立即能阅读要么翻开要么迭放的经书呢。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