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山西

山西

山西

山西简称晋,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山西多名山,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五岳、五镇和四大佛教名山的省份。大川首数黄河,是山西、陕西两省的天然分界线,流经山西19个县,流程965公里,先后汇入18条较大的支流和上千条溪流,晋陕黄河峡谷两岸秀峰林立,形态万千,风陵渡一带的黄河宽达数十里,为黄河最宽处。

忻州城楼

忻州城楼

忻州城原有四门,城门上均有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由于历史的原因,仅有北城门楼幸存于今。城楼总高28米,宽七间,深四间,四周围廊重檐三滴水(明三层,暗三层),歇山式屋顶,楼内无柱,梁架结构简洁,连接严实,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城楼阳面三层高悬一巨大匾额,上书“晋北锁钥”四个雄伟浑厚的大字。整个城楼,红柱蓝瓦,画栋雕梁,富丽堂皇,甚为壮观,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

了解更多>>

忻州碧山寺

忻州碧山寺

位于台怀镇东北2公里北台山麓,始建于明英宗年间,是五台山最大的十方禅寺。所谓十方,是指凡出家僧人和四方居士到此,都可以免费食宿,如果从这里启程时缺少路费,寺内还会周济一些。所以很多朝山教徒都把这里作为必朝之地。

了解更多>>

忻州般若泉

忻州般若泉

位于梵仙山北麓,殊像寺东侧,风林谷出口处,紧挨石凉公路,周围有一片杨树风景林。现在,周围建起了各种仿古建筑,华丽多彩。
般若是梵文音译,在佛教里作智慧解释。据说这种智慧一般人得不到,只有具备成佛条件的人才能获得。般若泉,就是说饮了泉水能增加智慧。
般若泉,亦称万岁泉。传说,康熙皇帝上五台山,煮饭喝茶,用的都是般若泉水,故名。历代班禅、达赖朝五台山,都要派专人到般若泉取水饮用。历史上,五台山各寺院来了名贵客人,都要派小和尚专程取水沏茶。五台山传言,般若泉三九严寒天不冻,冷泉水也能沏起茶来,在五台山用其它水沏茶,喝得多了会感到肚胀,用般若泉水沏茶,喝得越多越舒服。
有关部门对泉水进行了化验,确认属于优质矿泉。一些专家还认为可治许多疑难疾病。

了解更多>>

忻州阿育王塔

忻州阿育王塔

座落在代县城内。与边靖楼遥相对峙,竞相争高。
阿育王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原为木结构,称“龙兴”,唐宋几经废兴。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建为砖塔。
塔为圆锥体、佛教藏式造型。塔基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50米,东西30米,高1.5米,塔建于塔基正中央。塔平面为圆形,砖砌,周长60米,高40米。作覆仰莲瓣及重涩混肚与方涩的须弥座式,雕刻着各种花饰、荷瓣和印度的“陀罗尼经”。塔身上施曲尺形弥座,座上承刹杆。原有砖作相轮十三层,两层已毁,上覆盖盘,中装金顶宝珠。造型秀美,雄健挺拔,雕艺高超,为我国藏式塔中之佳作。

了解更多>>

忻口战役遗址

忻口战役遗址

忻口战役遗址,位于忻州市高城乡忻口村北1里处的红崖湾,距忻州城区25公里。1937年10月初,坂垣征四郎指挥日军第五师团主力和关东军第一、十二师团等共5万人,由晋北代县分路南下,进攻平原、忻口,准备直趋太原。中国国民政府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为前敌总指挥,统率以刘茂恩为指挥的第15、17、33军为右翼兵团,以郝梦龄为指挥的第9、19、35、61军为中央兵团,以李默庵为指挥的第14军和66、71、85、15师为左翼兵团,在忻口以北的龙王堂、南怀花、太白水、南峪一线布防。10月13日,日军主力在战车、飞机配合下,采取中央突破战法,猛攻忻口西北侧阵地。中国军队在南怀花、红沟等地顽强抵抗,白刃肉搏,阵地多次失而复得。16日,中国第9军军长郝梦龄,54师师长刘家麒在红沟西北高地督战时殉国。与此同时,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派出九个团深入敌后,切断平型关至张家口的运输线,有力地配合了友军的正面作战。22日,日军华北方面军急调萱岛支队增援,24日使用毒瓦斯、燃烧弹再次发动进攻。26日,娘子关失守,日军占领寿阳,沿正(定)太(原)路西进,威胁太原。11月2日,卫立煌下令部队转移阵地,固守太原,忻口遂失。是役国共两军密切配合,阻敌23天,据国民政府战报宣布,消耗日军二万余人,中国军队也有很大伤亡。
忻口村北半公里的红崖湾现存当时作战所挖窑洞15孔,当年激战的240号高地及附近经常发现生锈的枪弹、手榴弹及遗骸等,遗址范围南北约500米,东西约1000米。

了解更多>>

新城街

新城街

早年与新城北街是一条街,叫做新满城街,俗呼新城街,得名于新满城的创建。所谓新满城,乃于旧满城(今旧城街一带)相对而言。
新满城创建于光绪十三年( 1887年 )。建城之因,是因旧满城的废毁。据太原地方史籍所载,光绪十二年秋,汾河秋汛,冲决东堤,泛滥于太原城郊,府城内西南低凹处顿成泽国。旧满城地处太原西南最洼处,积水丈余,房倒屋塌。久居满城的满族居民和城中旗兵,只好临时迁居府城贡院( 今起凤街铁路宿舍 ),聊以栖身。直到第二年春,即光绪十三年春,才以每亩地价16吊钱的廉价,购得西起文庙、崇善寺,东至山右巷南口泰山庙,东、南两面迄至城墙根的土地,重建满城,新筑旗兵署,修栅盖舍,取名新满城。
新满城,东、南两边依托太原府城城墙,西、北两边修筑栅栏,以为城。与初建于顺治康熙年间的旧满城规模,难以同日而语。新满城城内,共四条大街,取三个街名,即新满城街(今新城南街和新城北街)、新满城西街和新满城东后街。据载:新满城内十字路口以北(即今新城北街),马路东侧建房13排,分属正蒙旗满民居住,前面设小旗校衙门 4座,方尉府衙门 4座(今新城街小学一带),路西侧建排房9排,分给镶蒙旗满民居住,前面设有城守衙门、关帝庙、万寿亭和传习所(现太原 17 中一带)。在十字路口以南,即今新城南街路东,建房新房16排,给正蓝旗居民居住。路西也盖新房16排,分属镶蓝旗。此外,还在新满城南栅外,即今小五台一带,辟建了练武场、演武厅,为满营旗兵操练习武的场所。在西栅外新建农工实验场,作为满族青年学习工、农、牧技艺的地方。
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山西商业专门学校,由西羊市迁入新满城中的满城营守尉署及农工传习所。居住在新满城的满民,失掉了多年来由国家下拨的粮银和生活费用,生计没有着落。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重新走上吃粮当兵的老路,参加了阎锡山的部队。一部分人则外出寻找营生,另谋出路。尤其是 30 年代初,阎氏兴办“西北实业公司”后,多数满族青年涌入“西北公司”下属各厂,学徒从工,成为太原新兴的工人阶级队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民国中叶,新满城街一分为二,南段改称“ 新城南街” ,北段定名“新城北街”,构成新的格局,一直延用至今。而令的新城南街,东起五一东街,北至新城北街,全长310多米,均宽9米左右。

了解更多>>

小北门街

小北门街

它和小北门有着几乎同样久远的历史,但是,它却被人们遗忘了很久。它所以被人们遗忘,那是因为从明初到清末数百年的漫长岁月里,这里太荒凉、太偏僻了。
小北门街,自然是得名于小北门了,而这个小北门的正宗大号,原本叫做“拱极门”,是当年“锦绣太原城”的八个出口——八座城门之一。因为它与镇远门同时辟建于太原城的北城垣,而且,建筑规模、地理位置、交通作用均不及镇远门,所以镇远门得了“大北门”的别号,它却只能屈居于次,叫做“小北门”。
早在明代之前,今小北门一带是乱坟参差的郊野荒坡。明初,这里虽圈入城中,成为城内的一爿之地,但是,在整个明代的 200多年和清中叶之前的近百年中,它仍旧是荒草萋萋,墓冢点点。仅是在城门根及附近有几舍守城士兵的营房、简陋的兵器库和星散的住户,形成一道走巷,虽取名叫小北门街,对“街”字实在是有些委屈。
直至清乾隆年间,在晋王府的废墟上建起了精骑营,常有营兵出没于小北门和小北门街。而位于该街的两侧又建起了一些军卒号会,城外也迁进一些菜农,在城东北隅的荒地上垦植一些菜地,多年荒凉冷清的小北门街,才略略出现了一点生机。然而,此景不长,逮至嘉庆之后,清王朝江河日下,一帝不如一帝。为城内安全起见,干脆将小北门堵塞,与城外完全隔绝。除城门楼子和关城上象征性地设置了一些长年不用的土炮外,连守城的戍卒也裁减不用,只留五名游兵散勇,充作耳目。小北门徒具形式而且。而交通的断绝、民户的迁走,使小北门街有其名而无其实。
至于小北门之外,仅有一条小径通往北沙河,城关与沙河之间,除去几片菜畦,均为无主官地。每逢夏秋两季,东山洪水暴发,这里顿成汪泽,年之既久,遂成一片水潭,时人称其为“北门海子”。而在水泽中稍高的那片滩地,即小北门街关城外的那一段路址,便得名“海心滩”。
民国初年,太原经济略有回升,人口相对增加,加之阎锡山为巩固自己既得的政权,积极扩充军队,创建军工工业,努力倡导教育,兴建学校,于是,空旷多年被遗忘的小北门街以及小北门一带,变得金贵起来。在不长的几年中,军营、军训操练场、军火仓库,取代了往日的枯草荒丘。一些城内无地无房民户,也先后乘机在小北门街盖起房舍和简陋的窝棚,聊以栖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省城颇有些名气的“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也是在这一期间,创办于小北门街的一侧。这一切都使这片数百年来无人问津的偏僻之壤,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开发,很快繁闹起来。
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简称“国民师范”,口语表述时往往只用两个字“国师”。它创办于民国八年(1919年),在抗战前的十大几年中,一直是省城太原极有影响的学校。首先,它校舍宽敞,设备齐全,在校学生人数最多。其次,它注重职业教育,重视对学生实用工艺的教育,最早兴办了校属工厂、农场。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学生思想活跃,积极投身于学生运动,在太原享有“革命启蒙的摇篮”之称,与当时的山西省立一中并誉为太原学生运动的中心。不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从国师走上革命道路的,最著名的诸如薄一波、程子华、段若宗等等。
对于国师师生们的革命活动,阎氏政权极度恐慌,遂于民国25年(公元1936年),以学生殴打警察致死一案为借口,勒令停办,改组学校为“太原初级工业学校”。一直到抗战胜利后的民国35年(公元1946年),国师才又恢复。
小北门街在太原名声的鹊起,是与国民师范在此街的创办分不开的。

了解更多>>

襄汾造像碑

襄汾造像碑

在山西襄汾县境内,原分布在善惠寺等五座寺庙中。 寺宇早毁,尚存造像石刻二十二通,形象秀美,刻工洗炼。造凿于 魏、北齐、隋、唐四代, 有年号者分别为北魏正光二年(公元52 1年)、四年,北齐天保七年(556年),隋开皇七年(587 年),大业六年(610年),唐显庆元年(656年),龙朔三 年(663年)等。碑高大者2.8米,小者1.5米, 一般在2米 左右。内容主要是佛、菩萨、弟子、胁侍、天王、供养人等。佛像 肃穆端庄,菩萨秀丽娴静,弟子恭顺,供养人虔诚。 唐碑中还雕有 屋形龛一间,内置卧一躯。时代不同,工艺均佳。另有唐代石塔一 座,方形,三层,高2米,每层雕有塔檐,塔顶设有塔刹, 塔身收刹甚急,各层四面雕有券拱形佛龛一区, 总体轮廊与西安大雁塔近 似,镂刻精湛,是我国唐代石雕艺术中的佳品。今存襄汾县博物馆。

了解更多>>

香岩寺

香岩寺

位于山西柳林县城内。相传为古离石县唐朝八大寺庙之一。背山面水,筑于山腰,苍松环绕,翠柏成荫,寺庙布局完整。中殿佛台有砖雕,纹饰多样细致,雕刻刀法熟练。寺内各殿,保留有明代的琉璃瓦件甚多。其中后代增补的酱釉和黑釉琉璃瓦件,为其他寺庙所罕见。

辽宁鞍山香岩寺位于千山南部,是千山的早期建筑,相传建于唐代,最迟不晚于金、元。香岩寺结构精巧,雕刻细腻、装饰华美,它的建筑艺术令人惊叹。这里的建筑均为单檐硬山式,脊上有彩色浮雕,斜脊有跑兽,檐下有五铺作的柱头、转角斗拱,枋下有盘龙、犀牛透雕。
香岩寺的名胜古迹很多。寺内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之间有一株树龄为三、四百年的古松,皮似龙鳞,枝干盘曲,人称“蟠龙松”。寺前有元代高僧雪庵的墓塔,与雪庵有关的古迹还有老祖洞和炼魔石.寺东山上的“双峰塔”建于金代,雕有飞天等图案,建筑美观大方。
寺西北有一山形似卧虎,名为“卧虎峰”,寺东山上有一块20多米高的巨石,叫“鹦鹉石”.寺前还有一座四个山头的山峰,中间高,两边低,形似笔架,故名“笔架山”。峰下的山坡五彩缤纷,如锦似缎,人称"绣坡".

了解更多>>

县文庙一龙壁

县文庙一龙壁

大同的一龙壁共有四座,以两座为一组,分两组按八字形挺立于原明代大同县文庙的两侧。以龙壁为八字墙,这在大同市现存诸龙壁之中独此一处。从雕塑风格看,此壁应为清代遗物。
这四座一龙壁皆为单面龙壁,黄色琉璃龙图案镶于砖壁中央。
第一对一龙壁座北面南,分居于庙门两边,各高为2.30米,长2米,下设壁座,中为壁身,上为屋檐式的壁顶。壁身四角为边长0.55米的等边直角三角形的彩云图案。中央镶嵌着直径约一米的黄色琉璃团龙,其形态为云雾中飞腾,并有一火珠,呈飞龙戏珠状。第二对一龙壁,分别斜砌于第一对龙壁的东西两侧,长3.15米,高2.3米。建筑结构与第一对龙壁相同。这两座龙壁四角呈对称的正黄色琉璃龙直角三角形图案。图案底边均长为1.55米,另一直边长0.90米。各龙头皆锲于上而尾置下,头尾均向中心。中心团龙直径约为1.44米,为淡黄色的琉璃龙。精雕细镂的龙头高昂于上,眼睛下视,似在凝望行人,呈盘龙戏珠状。
这四座一龙壁的结构与雕塑,同明代的龙壁相比,显得拘谨而规则。四角出现了规整对称的图案,这也是明代龙壁中所没有的。龙体的雕刻与明代雕龙的粗壮有力相比,已显得消瘦,同时,神态也不如明代那样雄健苍劲。但是,龙体的细部雕饰,较之明代则更加精致而优雅,修长而苗条。特别是龙头的雕饰愈益细腻繁复,入微有致。
此外,兴国寺山门前原有两座“八”字墙式的砖镶一龙琉璃壁,均为明代所建。墙体为出檐式普通砖墙,高约3米。墙体中间为黄琉璃团龙,直径为1.5米。整个龙体粗壮有力,形态雄健苍劲,张牙舞爪,如飞腾于蓝天碧水之间。可惜现已不存。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