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山西

山西

山西

山西简称晋,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山西多名山,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五岳、五镇和四大佛教名山的省份。大川首数黄河,是山西、陕西两省的天然分界线,流经山西19个县,流程965公里,先后汇入18条较大的支流和上千条溪流,晋陕黄河峡谷两岸秀峰林立,形态万千,风陵渡一带的黄河宽达数十里,为黄河最宽处。

桑干河

桑干河

桑干河,为永定河的上游,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相传每年桑葚成熟的时候河水干涸,故得名。上源为山西省的元子河与恢河,两河于马邑附近汇合后称桑干河。在河北省怀来县朱官屯汇洋河后入官厅水库。长506公里,流域面积2.39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壶流河、御河、浑河。干流建有册田水库。注:著名作家丁玲1948年写成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小说即为此河

了解更多>>

三多堂

三多堂

太谷三多堂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城西南5公里的北汪村,傍依108国道,是我省又一处主要的文物旅游景点。  太谷三多堂博物馆是明清晋商巨富曹氏家族的一幢“寿”字型宅院,占地10638平方米,有房屋277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该宅院建筑风格古色古香,南北通融,结构独特,雄伟高大,堪称“中华民宅之奇葩”。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多堂博物馆主要陈展有曹家经商史、明清古旧家俱展、瓷器展、珍宝馆等四大项目。曹家经商史主要反映了曹家历代从艰辛的创业到创造辉煌和走向衰落的过程,有创业阶段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辉煌时的“辽奉蒙俄六百座”,“福禄寿喜四合围”;有衰落时的“白烟一股瞬息间,千年瓦金落纷纷”。  明清家俱展陈列有400多件明清家俱,有世所罕见的“百寿大屏风”、“螺钿镶嵌贝壳镜”、“大理石座镜”等稀世精品。这些家俱用材考究,做工精良,造型独特,雕琢细腻,是我国能工巧匠的一个缩影,极具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珍宝馆展出的金火车头钟、《清明上河图》、羽毛镜、古陶等价值连城的稀世之宝,是三多堂博物馆的精华。  瓷器馆陈列有近2000件瓷器,从掸瓶、罐,到碟、碗、盘,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其中不乏许多珍品,令人留恋忘返。除此之外,三多堂展出的还有清末大书法家赵铁山的40余幅书法真迹,形义拳发展史,根雕艺术展,太谷县史及各类古玩等展览。  三多堂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以其独特的风格诱人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游客。三多堂距省城太原只有50分钟路途,距祁县乔家大院不足10分钟路程。

了解更多>>

清徐县

清徐县

清徐县地处省城太原市城郊,依山面川,交通便利,全县国土总面积609平方公里,辖四镇五乡,总人口30万人。清徐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国古典文学大师罗贯中先生的故乡,也是全国四大葡萄名产地之一和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素有“葡乡”、“醋都”之称,境内资源丰富,特产众多,水电气暖及通讯成网配套,是发展工业,旅游、商贸的卫星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清徐经济以跳跃式态势步入快车道,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暖气片和食醋生产基地,冶金焦、金属镁也初具规模,全县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十强之列。至2003年底,国内生产总值达39.16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71.21亿元,财政收入3.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18元。实现了整体达小康,成为山西省首批命名的13个小康县之一。依托区位优势,现已形成食品加工、建材铸造、煤焦化、冶金、运输、旅游为支柱的一批龙头企业,创优创汇产品近百种。营造的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高效农业示范区和清泉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崛起。   在深入贯彻十五大精神、推进跨世纪伟业的进程中,清徐按照“超百亿、达小康,再翻番、争百强”和“重工强农兴三产,建设太原卫星城”的总体思路,确立了“三大目标两步走,一年再翻番,小康变宽裕”的战略目标,并将99年确定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年。   清徐,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这里将敞开大门,引进高新技术,吸纳中外资金,诚招天下贤才,谋求共同发展。清徐人民正以优良的全程服务,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前来考察、投资,共同发展。

了解更多>>

沁县

沁县

沁县位于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北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东接襄垣、武乡,南邻屯留,西部与沁源毗邻,北部与武乡及晋中地区的平遥接壤,位居省城太原与市府长治的中轴线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位,自古就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之称,是长治市北部四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县总面积为1315平方公里,属黄土丘陵山区,全境地形四周隆起,中部低平,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拨1000米,最高点为位于西部的棋盘山,主峰海拨1745.5米,最低点为南池乡的二神口,海拨高度为916米,全县辖6镇7乡 306个行政村,总人口17.2万人。 沁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年平均气温8.9℃, 全年无霜期167天,年平均降雨量为606mm,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典型农业县,也是全省的产粮大县之一,大部分地区农作物采用二年三熟制。 沁县历史悠久,早在一万多年前就有人类生息。公元前十一世纪,晋灭赤狄部后置铜革是邑,秦为铜革是县,北魏时属并州乡郡,隋初属上党郡,宋初建威胜军,元初称沁州,民国初年废州改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属太岳专署。1946年沁县解放,属晋东南地区行署领导,1985年市管县体制后隶属长治市。沁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曾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沁县就以出兵、出粮、出干部而著称。为了中华人民的解放事业沁县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后代子孙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和珍贵的精神财富。 沁县位于长治市北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东接襄垣、武乡,南邻屯留,西部与沁源毗邻,自古就有“冀州之门户,潞泽之咽喉”之称。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曾在此置州设县。全县总面积1315平方公里,辖6镇7乡306个行政村,人口总数为1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万人。沁县是革命老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薄一波曾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沁县人民出兵、出粮 、出干部,被誉为支前模范县,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写下了不朽的一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沁县人民发扬老区人民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万宝全”工厂的成功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治土改水,大办水利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沁县被誉为“太行山上的渔米之乡”。 沁县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薄弱,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县,但因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同时也是长治市经济较为落后县之一,1984年被国务院核定为重点贫困县,2001年列为山西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城市建设 沁县县城位于县境中部偏北的浊漳河河谷东岸台地,二郎山、龟山四面环绕,西湖、北海两座水库点缀其间,迎春河、浊漳河分别从西、北绕城而过,是一座青山掩映、碧水常流的美丽山城。近年来,为了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投资环境,全县围绕强城带乡促发展,建设“山水园林”县城这一总体目标,实施了以“五化一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县城建设工程,以沁州路、胜利路、育才街、富民街、红旗街和现在正在实施的友谊大道改造,新建的环湖路、西内环路为主体的四横三纵两循环为主体的城市交通主框架初具雏形。新建了县城供水工程,对县城供水管网进行了全面改造,自来水日供水量达到1万立方米,可以满足县城未来10年的用水需求,结合县城的美化亮化和拆墙透绿实施了街道硬化和旧城改造,新建了东苑小区、西苑小区、新盛小区等居民住宅小区,使县城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城市商业网点布局日趋完善,龙泉超市、贸易大厦、金星市场、沁州购物中心、春阳百纺大楼、城关供销社等大型商场分布在县城东、南、西、北四条主要街道,东街欧式商贸一条街独具特色,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县城范围内有大专院校一所,职业中学一所,高中学校2所,初中学校6所,幼教及小学10多所;医疗卫生机构有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站、计生服务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县体委有400米标准跑道,室内灯光球场,门球场等设施,重点旅居设施有沁州宾馆、沁州饭店、新纪元大洒店等10余家,其中沁州宾馆达到准星级标准,现有的北海渔业度假村、南涅水石刻馆和正在建设的西湖游园、滨河公园等景点可供人们休闲旅游。交通概况 沁县位于省城太原与市府长治的中轴线上,省道东长线、国道208线和太焦铁路穿城而过,省道沁涉线和沁沁铁路横贯东西,交通条件相对便利,为了更好地发挥区位优势,提高经济的外向度,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全县上下大打公路建设攻坚战,建成了新漫线、迎兴线、沁次线、峪下线、松牛线、漳景线等县级公路10余条,实施了村村通工程,到目前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745.5公里,其中国道1条44.3公里(主辅道),省道2条81.6公里,县道5条119.6公里,乡道27条 229公里,村道271公里,以国道、省道和几条主要县道为框架,以其它县、乡、村道路为脉络,构成了沁县南北两大循环,十小循环为主体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自然景观 沁县地形地貌以黄土丘陵山区为主,全境地形四周隆起,中部低平,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各类地形所占比例为平川8%,山地45.5%,丘陵46.5%,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要气候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年平均气温8.9℃,全年无霜期167天,年平均降雨量为606mm。沁县境内有少量的煤、铁、石油及天然气资源,但因受条件限制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高岭土、红金石和矿泉水是我县主要的矿产资源。其中位于册村镇后泉、郭村镇元王的矿泉水属含锶重碳酸钙镁型优质矿泉水,日涌出量为万吨左右,经专家测定其质量和贮量都超过山东崂山,可与法国阿尔卑斯山矿泉水相媲美,极具开发利用的价值。 沁县是山西省范围内相对的富水区,主要河流有漳河、庶纪河、段柳河、徐阳河、迎春河、圪芦河、白玉河、涅河等八条,地表水年径流量为1.316亿立方米,大部分为浊漳河水系,为了解决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和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建国初期拦河建坝建成中小型水库9座,蓄水库容达到6830.4万立方米,此外,县境内有泉水19处,地下水总动贮量4500万立方米,调节贮量6000万立方米。

了解更多>>

沁水县

沁水县

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西北部,中条山东北,黄河支流沁河中游。县境四周环山、东至老马岭、岳神山与高平、晋城市泽州县为邻;西至东坞岭与翼城县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与阳城、垣曲县接壤;北至香山岭、关帝岭、宇峻山与浮山、安泽、长子县毗邻。全县4个镇、17个乡、341个行政村,人口21万,耕地43.6万亩,总面积2655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沁水古为端氏地。春秋属晋,战国属韩。古县治在今沁水县城东郑庄乡西城村。北魏时,在今县城西分设东永安县。北齐时,改为永宁县。隋开皇三年(583),端氏县治迁今县城东端氏村。隋开皇十八年(598),永宁县改称沁水县,县治迁今县城。元至元三年(1266),端氏并入沁水县。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将沁水分为沁水、士敏、沁南三县。1947年恢复沁水建制。1958年10月,与阳城合并称阳城县,沁水县城改为沁水城关镇。1959年10月与阳城分治,恢复沁水县建制。1950年1月至1985年5月,沁水县为晋东南地区行政公署属县。1985年5月起属晋城市。 自然资源 全县为典型的土石山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藏有煤铁、铜钛、铅、锆、石灰石、白云岩、重晶石、水晶石等17种。其中煤炭、铁矿石分布广、储量大。煤炭分布面积2400.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0.4%,地质储量在260亿吨以上。煤为高热质无烟煤。铁矿石储量800万吨,含铁量25—50%。沁水县是沁河的流经地,水资源丰富,1991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农村小水电初级电气化试点县。 工 业 沁水县现有国有、二轻工业企业29个,总产值9.9亿元;乡镇工业企业2058个。支柱产业有:采煤、冶炼、电力、机械、纺织、建材、食品饮料等。主要产品有:原煤、生铁、铁矿石、铸件、水泥、潜水泵、热工仪表、发电量、核桃露、净化蜂蜜、丝织品等。1998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3.62亿元。 农 业 全县有土地面积39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0万亩,牧坡草地资源极为丰富。1980年中国与新西兰合作在境内王必乡杨家河村兴办了北方示范牧场。主要产业有:粮食、畜牧、林果、蚕桑、蔬菜等。主要农产品有:粮、棉、油、瓜、果、菜、蚕茧、蜂蜜,干鲜果品种有苹果、黄梨、红果、核桃等。蚕茧、蜂蜜为沁水两大特产。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28元。 财政金融 1998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9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022万元。全县城乡居民存款余额4.9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5亿元。 商 业 全县国有、集体、个体商业零售网点已发展到3800多个,规模较大的有12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3.64亿元。市场货源充足,购销两旺。 交通邮电 全县现有公路183条,通车里程达1475公里。其中省道3条133公里,县乡公路16条318公里,上等级公路682公里,油路210公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候月铁路途径沁水74公里,境内设站7个,其中加丰站为候月线最大的区段站。全县21个乡(镇)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乡乡通程控电话、数子移动通讯、无线寻呼等业务。实现了村村通邮。 教 育 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637所,其中高中2所,初中23所,职业中学1所,教师进修校1所,小学612所,教职工3439名,在校学生28813名。小学入学率99.9%、巩固率99.8%、毕业率99.4%、15周岁初等教育普及率均达99%以上。初中分别为97.2%、97.1%、98.2%和17周岁初级中等教育普及率94.3%。全县中小学基本实现了“一无两有三配套”,跨入了全省先进县行列。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兴建的远距离师资培训工程“一台三站三十个放像点”已经开播,为提高师资水平打好了基础。 医疗卫生 全县有县、乡医疗卫生机构27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57名,设有病床513张。该县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被国家五部委树为全国27个达标先进县之一,县城爱国卫生获省级“卫生红旗县城”十连冠荣誉,农村改厕、改水受国家爱委会表彰。 文 化 全县有蒲剧、上党梆子两个专业刷团。业余文艺演出队175个,21个乡(镇)有14个建有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达230多个。有露天剧场250多个,影剧院6个,电影队50个。建有沁水调频电台、电视台、教育电视台各一座,乡村差转台30个。 文化古迹 全县有文物保护单位84处,其中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下川遗址、八里遗址、东峪北齐石刻造像、柳氏民居、玉溪塔等。古今人物有五代十国时著名画家荆浩、现代著名作家赵树理、著名历史家江地。 风景名胜 有舜王坪、白云洞等。1980年经省政府批准,成为历山旅游区。 人民生活 1998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2.24‰,死亡率7.42‰,自然增长率5.42‰,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3412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9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26平方米。

了解更多>>

千佛寺摩崖造像

千佛寺摩崖造像

千佛寺摩崖造像位于盂县肖家汇乡南兴道村的千佛山。北魏孝武帝永熙元年(532)山上曾建千佛寺,寺庙旁侧凿有大型壁龛3处,内有石雕造像总计1100余尊,营造年代自北魏永熙元年(532)始至唐开元(618)时期,长达200余年。民国盂县知事王昌所著《金石志》对此有所记载。现仅存壁龛一处,平面为长方形,无后室,举高米,阔宽8米,面积达40平方米,以营造塔状佛龛为主,故又称"塔窟"。其左面造像共21层。其中,上5层,每层均列16尊;正中央镌着象征皇帝的主佛像一尊,其两侧并列3层,每层均列车尊;并在其间镌刻有9厘米大小的确良 "永熙元年造"、"兴和三年造成"的文字。其右面共造像22层。其中,1至2层每层均列像22尊,3至5层每层列像25尊;6至8层每层均列像23尊;9至12层每层均列像21尊;正中雕大像1尊,并列两侧的左竖排8层,每层列像12尊,右竖排2层,每层列像60尊,其间镌有4厘米大小的字,注明上述造像系"东魏兴和三年"造。此处造成像总计900余尊,大者尺余,小者寸许,姿势各异,线条优美,衣饰富丽,布列不拘一格且又严谨有序,惟妙惟肖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蒲津渡

蒲津渡

蒲津渡遗址博物馆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口,黄河岸东侧,东3公里与《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相依,西1公里与全国四大名楼鹳雀楼相望,处于旅游黄金线上,蒲津渡遗址博物馆所遗存的为唐、宋与明时代文物,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博物馆工作人员翻阅大量文献资料,走访当地老人,并探用探杆控测,发现并发掘出土了唐代大铁牛等文物。1991年、1999年省、地、市联合考古队两次对蒲津渡遗址进行科学考古发掘,完整地出土了唐开元12年(724年)铸造的铁牛4尊,铁人4个,铁山2座,铁墩4个,七星铁柱一组(7根),明代防护石堤约70余米,明正德16年(1512年)记事碑一通。蒲津渡源远流长,蒲津浮桥始建于公元前541年,毁于公元1911年,在漫长的2400余年中,数兴数衰,历尽沧桑。它的兴衰演变,可以划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时期,属于临时一次搭用的浮桥。春秋鲁国昭公元年(前541年),公子在秦国无法安身,随从资财,其车千乘,靠舟渡要 用很长时间,于是搭起浮桥,使车辆连贯通过(〈左传〉:“秦公 子出奔晋.........造舟于”)。这座浮桥比西方波斯军队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浮桥(前493年)早48年。    第二时期,属于第一次在黄河上修建起固定式的浮桥。秦昭 襄王在任国君二十年内(前297-283年),在蒲津渡两次造桥,用以进攻韩、赵、魏诸国。桥址即今山西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西接陕西省朝邑东境。“初作浮桥”,乃是指第一次在黄河上修建起固定式的浮桥。    第三时期,从北魏(386年)到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前后约337年,蒲津桥是竹缆连舟的固定式曲浮桥。据史载,汉高祖刘邦定关中,魏太祖英曹操西征马超和韩遂,刘王高欢进攻西魏,西魏丞相宇文泰大统四年定秦州,隋文帝下河东,都不断维修竹缆连舟的蒲津浮桥。    第四时期,唐开元十二年到金元光元年(1222年)前后约500年,蒲津桥是铁索连舟的固定式曲浮桥。唐开元八年,蒲州与陕、郑、汴、绛、怀并称为“六大雄城”。开元12年,蒲州河中郡对蒲津桥进行了彻底改建,变“ 竹缆连舟”为“铁索连舟”,且铸地锚铁牛、铁人和铁柱。宋神宗赵顼是一位力谋富国强兵的皇帝,熙宁元年(1068年),他多次诏令护修蒲津桥;金时,有专管浮桥的官员,金元光元年十一月,金、元争夺河中府(蒲州城),金将侯小叔纵火烧绝蒲津桥。    第五时期,明洪武二年(1369年)到民国初年(1911年)前后约542年,由于黄河不断倒岸,加之维 修不善, 蒲津桥走向毁灭阶段。期间,明洪武二年,明将徐达率10万大军取陕西,最后一次修复蒲津桥 (《明史》)载:“洪武二年,大兵会于蒲,渡河西定关中,都督康茂材策划为浮桥,逾日而成,民不告苦,师徒毕济”。)1886 年,舟桥已毁,只留东岸铁牛、铁人和铁山。1911年,“牛、人、山”钱被泥 沙埋没于地下。

了解更多>>

平遥县衙署

平遥县衙署

平遥城为县治所在地,设官莅事,必有常所。县衙署位于衙门街中段路北,坐北朝南,东西宽131米,南北长203米,占地2.66万平方米。建筑群主从有序,布局对称,前朝后寝,左文右武。  明成化十年《山西通志》称:“平遥县治在城内西南宣化坊,元至正六年建,国朝洪武三年主簿孙在明重建。”据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记载,县治于明万历十九年、二十五年 、四十七年 、四十八年间,均有过大规模的增建改筑;清顺治十二年及光绪五年补修添建。衙门外,左翼有观风楼,右翼有乐楼,前有照壁.衙门内,沿中轴线自南而北有仪门3间 、牌坊1座 、大堂5间 、宅门3间、二堂5间(明代匾额名" 忠爱堂")、内宅5间、大仙楼3间。仪门外之东西厢窑(房)各7间为赋役房。大堂前东西厢各11间,为吏、户、礼、兵、刑、工房。大堂两旁设赞政厅、銮驾库各3间 。宅内各层均有东西厢房。 平遥县衙署    衙署东部有彰瘅亭,自南而北又有钏楼 、土地祠 、寅宾馆 、粮厅和花园 。西部有申明亭,往北有重狱、女狱、轻狱、洪善驿、督捕厅和“马号”。

了解更多>>

平遥文庙

平遥文庙

---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 ---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文系建筑群 ---中国目前最大的孔子及儒学先贤塑像群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固定性科举史展 ---中国唯一的专业性摄影博物馆 ---中国1300多年科举史仅存的一张状元卷亮相平遥文庙。 平遥文庙位于县城内东南隅,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其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至今保持原貌,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是全国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在1957年地震后,县政府揭瓦维修时发现,殿脊梁下记有“维大金大定三年岁次癸未四月日辛酉重建”的墨迹。据《新唐书-礼乐五》载:“武德二年,始诏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贞观)四年,诏州、县学皆作孔子庙。”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朝廷又对孔子的尊号、孔庙规格、祭孑礼制、配飨者名单等制定了统一规范,尊孔崇儒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峰。唐代把全国各县按人口、税赋、物产、地理位置等分为七个等级,即“赤、畿、望、紧、上、中、下”,平遥属“望”,即第三等,其位置重要,自然应当率先奉诏修建孔庙。 平遥文庙历来为县学所在,直至清光绪末年废除科举后,县学才停,改办为“平遥县实业学校”,开始了新学。到1923年,在文庙办起了“平遥励志中学校”,县长郭学谦还题写了校名门额,后改为官办平遥中学校,迁址到察院街。1950年,太岳中学同平遥中学合并,校址又设在文庙。1997年平遥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平遥文庙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正式向游人开放。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