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山西

山西

山西

山西简称晋,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山西多名山,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五岳、五镇和四大佛教名山的省份。大川首数黄河,是山西、陕西两省的天然分界线,流经山西19个县,流程965公里,先后汇入18条较大的支流和上千条溪流,晋陕黄河峡谷两岸秀峰林立,形态万千,风陵渡一带的黄河宽达数十里,为黄河最宽处。

挂甲山石刻

挂甲山石刻

在山西吉县城南里许挂甲山。此地背依锦屏山,面临清水河,杨柳夹崖,拱桥如虹,景色优美。据县志记载,唐尉迟敬德出征寓此,曾在锦屏已挂甲,更名挂甲山,也有传说唐太宗与秦琼奔赴长安,曾挂甲山巅,故名。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在山脚石崖上雕造佛像五区,每区二至三龛,龛人火焰式,龛内内多为一佛二菩萨,龛为座为覆莲瓣束腰须弥状,菩萨胁侍两侧。其中卧佛一龛,右手托腮,左膝徽曲,造型生动,神态自如。雕造手法剔地突起与线雕相结合,与其他石窟中圆雕相较,别具一格。

了解更多>>

古县衙

古县衙

赤壁市古系沙羡县辖地,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孙权将蒲圻版土从沙羡县分出,首建县衙于西梁湖畔的衙门咀,即现在的泉口镇御屏山村的衙门咀陈家东20米处。县名亦是以此处系西梁湖一小洲,且又多蒲草而定。后因屡遭洪水浸扰,几经搬迁至鲍口,即现在的老市区。
经1千多年的风云变幻,县衙迁走了,后人就在当年建衙门的地方,重新修建一座青石结构的小庙,直至今天,一副“镇衙门灵钟百世,涌泥泉以感应千秋”的对联尚镌刻于庙门两旁。

了解更多>>

古市楼

古市楼

市楼始建年代无考,据清人赵谦德于乾隆二十三年撰重修金井楼碑记云:"先是康熙二十七年邑宰黄公(汝钰)葺之","数十年来,楼且浸颓坏","丙子(1756年)罩怀李公来宰斯邑,叹是楼之将倾",于第二年"邑人乃以斯楼之役请公,遂施俸金,择邑之老成者共成焉",历时六个月竣工,计花费四百余两,用工两千余个。将"南向旧塑关帝圣大像妆而新立,北向新塑观音大士像,最上一层则奎光阁为人文观兴之所,由起溯斯楼,自黄公整葺后,迄今凡七十余年,复焕乎一新",当时市楼就以斯雄姿壮观、造形华丽,被冠以"市楼金井"誉为本县八景之一。多少年来市楼以其造型挺秀,平座疏朗,屋瓦琉璃灿烂,斗拱装饰精巧,实为古城增添秀色。在人们的心目中,城墙和市楼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成为平遥古城的象征。历经嘉庆,道光、同治、宣统各代,得以不断地修葺润色,至今楼貌色姿色犹存,广大游客观之赞叹不已。从南、东侧跨砖级而上,中层沿平座走廊围绕一圈,凭栏远眺,可眺全城景色,南北大街人流车行,店面屋瓦尽收眼底、城垣四围,青山隐隐,会顿觉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如清代诗人赵谦德遗诗所云:"揽山秀于东南,挹清流于西北,仰视烟云变幻,俯临城中之繁华"。

了解更多>>

古码头

古码头

码头是一条临河的街道,人在街上走,水在脚下流。一湾宽阔而平静的黄河水面,一道长长的护岸石堤。据有关资料记载,当年每天都有200多只船筏在这里靠岸停泊,每天又有2000多头骆驼从这里出发,仅专职码头工人就有400多人。宁夏、包头一带的粮油、皮毛、盐碱、药材等从水路源源运来,再由旱路输送出去;天津、河北、太原等地的丝绸、棉布、茶叶、瓷器、日用百货,经旱路源源运来,再由水路运走,因此称之为“水旱码头”。碛口街上经营禾油生意的商铺就有二三十家,民谚说:“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
如今的古码头,已成为一处天然游乐场所。每年五六月间,黄河水变得出奇的清,清得能看见水里的鱼,人们就来这里垂钓观光。黄河里游泳,沙滩上晒太阳,集冷水浴、日光浴、沙浴于一体。黄河里游泳是一种特殊的享受,比海水淡,比湖水活,更比游泳池里舒坦。钓几只黄河鲤鱼,不光实惠,更是高雅的休闲娱乐。再有兴趣,可乘快艇到高家塔瞻仰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去黄河峡谷欣赏天然石雕艺术长廊。

了解更多>>

古脊椎动物群化石遗址

古脊椎动物群化石遗址

位于武乡县城北15公里处的楼则峪、石北、张村一带,其动物化石属三迭纪(开始于约2300万年以前)二马营统以中国肯氏兽类为主的动物群化石。另外,武乡县全境有新第三纪以三趾马为主的哺乳类动物化石,在世界享有盛名。三趾马是马类进化中的一个分支,个体比现在的马小,每蹄均有三趾,现已灭绝。楼则峪遗址如今为省级古脊椎动物化石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古佛堂

古佛堂

在长治县城北5公里东呈村左侧。创始年代无考。相传古时此地土崖崩陷,凸出一丘,形如佛像,人称古佛,建庙祀之。元明清都有重修。现存中轴线上的南轩和前后二殿为元代遗构,其余都是明清建筑。三座殿宇均为五开间,悬山顶,檐下除柱头铺作外,各施补间兰拱一朵。前殿五铺作双下昂,后殿六铺单抄作下昂,南轩五铺作双抄,用材规整,制作工精,结构严实。殿内梁架全为彻上露明造,梁枋断面多为原材料砍制后使用,规格不一,手法简朴,具有元代特征。殿顶琉璃吻、兽、龙、凤、狮、象、仙人、武士、天马等构件,为明成化年间烧制,图案精细,神态生动,色彩富丽。

了解更多>>

新绛古城

新绛古城

绛州城被古人称为““卧牛城”,因其南临汾河,北沿丘陵,只有南北两个城门,人们形容其南为嘴北为臀,角塔为牛犄角,南北大街为牛脊,左右62条巷为牛肋,宝塔为牛尾。该古城不同一般州县城制,抛弃了惯用的方城十字对称中轴的格局,而以高就低随的地势制胜,街、楼、塔、园、寺、庙、碑,三关五坊,两门62巷,皆依其自然,巧妙利用空间,穿插其间就地而建,形成一片生动而活泼的整体建筑群落。虽历经一千四百余年,受到各个时代的冲击与潜化,仍然较好地保留了唐代的形制,为一座很有研究价值的唐代古州城。

了解更多>>

代县古城

代县古城

代县古时称代州,宋辽以来代州城一直是繁荣兴盛的贸易边市。时至今日,古城的大街两侧还保存着众多的商贾票号遗迹。

了解更多>>

古城长治

古城长治

它西屏太岳山,东倚太行山,漳河、沁河两河纵贯其间,是山西著名的米粮产地。上党盆地,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军事地位重要。
长治市历史悠久,古有壶关、潞州、隆德府、潞安府之称。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即有人类活动;中华始祖炎帝曾在市境内的老顶山一带活动;商周时,为黎国;春秋时为赤狄人的潞子国;战国初为韩国别都,后属赵;秦时置上党郡,后周时又设置潞州。隋开皇年间,在现在地址筑城,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宋崇宁间称隆德府,明嘉靖八年,升潞州为潞安府,附郭置长治县,取长治久安之意,长治之名由此而始。一九四五年十月建市,一九五三年改为省辖市。
长治市的战略位置至为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向有“得上党而望中原”之语。建安十一年( 206),曹操不顾羊肠坂道之艰难,亲自带兵来这里征服袁绍的外甥高干。他的著名诗歌《苦寒行》,就是纪述这次行军的情景的。战国时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就是在长治的附近进行的。在现代战争史上,也同样显示了长治市战略位置的重要。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为领导抗日,开辟革命根据地,先后在市境内的故县、北村、南村等地驻扎。揭开解放战争序幕的上党战役,也发生在这里。

了解更多>>

古堡湘峪村

古堡湘峪村

山西晋城市沁水县郑村乡的湘峪村,是个耸立在悬崖坚石上的城堡式村落。湘峪,原名相谷村,又因明代名宦孙氏三都堂建于堡内而以“三都古城”闻名。
完成于1634年的三都古城,状如“棋盘”,占地325公顷。2000余米长、25米高、4米宽的城墙,虽已残破,但镶刻在东、西、南城门上的“迎晖”、“来奕”、“宸薰”字样清晰可辨。城内路面石磨盘铺地,是当地一道罕见的独特景观。村中五纵三横的街道均由“丁”字型组成街巷网络。石磨、石碾处处可见,石鼓、石礅随手可及。街巷两边“四大八小”的双层或高层民宅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历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大多保持完好。古色古香的“四都首司”巨大额匾高悬在三都堂的门上,明万历皇帝御赐“三世少宰”及“二世清乡”石牌遗迹可寻。
古城中,尤为重要的是修筑在城垣之中的藏兵洞和迷宫般的地下通道。藏兵洞高居崖顶,面向峡谷,筑在墙体内呈蜂窝状,故又名蜂窝城。
被誉为“铁面御史”的明朝重臣孙氏三兄弟是湘峪子民的骄傲。“三都上殿,文武打颤”一说,早已在民间流传。历史上罕见的同朝为相三兄弟中,孙居相官至户部尚书,时称“第一清官”。孙可相升到御史都堂,而孙鼎相则官居四部首司。
村东有被称作“装头”的孙居相墓地。墓地在一片片油绿的麦田中,四柱三间三楼式石牌坊上刻有“恩荣四世”四个大字,触摸着那横七竖八破残的石人、石马等物时才得知,曾被誉为“铁面御史”的孙居相为贪官小人所害,遭逢身首异处的结果。史可为鉴,但愿天下官者多姓“廉”。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