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山西

山西

山西

山西简称晋,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山西多名山,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五岳、五镇和四大佛教名山的省份。大川首数黄河,是山西、陕西两省的天然分界线,流经山西19个县,流程965公里,先后汇入18条较大的支流和上千条溪流,晋陕黄河峡谷两岸秀峰林立,形态万千,风陵渡一带的黄河宽达数十里,为黄河最宽处。

太原双塔寺

太原双塔寺

在山西太原市东南郊郝庄村南。原名永祚寺,因寺内双塔高耸,俗呼今名。明万历年间高僧佛登奉敕建造。现存寺内主要建筑,全为砖构,大殿及东西配殿形制,用青砖雕以仿木结构建筑,有檐柱、斗拱及瓦檐,雕工洗炼,富丽精巧。
大殿为两层重檐楼阁式,内置砖雕藻井,玲珑雅致。寺侧砖塔两座,名文宣。平面八角形,十三级,高54.7米,檐下镂以斗拱,檐上饰有琉璃兽,绚丽壮观。塔内有梯踏道,可登顶层,凭窗远眺,太原风光历历在目。人们出入太原,双塔寺首先映入眼帘,成为太原的标志。寺内牡丹遍地,枝老叶茂,传为明代所植。
在山西太原市东南郊郝庄村南。原名永祚寺,因寺内双塔高耸,俗呼今名。明万历年间高僧佛登奉敕建造。现存寺内主要建筑,全为砖构,大殿及东西配殿形制,用青砖雕以仿木结构建筑,有檐柱、斗拱及瓦檐,雕工洗炼,富丽精巧。
大殿为两层重檐楼阁式,内置砖雕藻井,玲珑雅致。寺侧砖塔两座,名文宣。平面八角形,十三级,高54.7米,檐下镂以斗拱,檐上饰有琉璃兽,绚丽壮观。塔内有梯踏道,可登顶层,凭窗远眺,太原风光历历在目。人们出入太原,双塔寺首先映入眼帘,成为太原的标志。寺内牡丹遍地,枝老叶茂,传为明代所植。

了解更多>>

太原双林寺

太原双林寺

双林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寺,寺中的唐槐、宋碑、明钟、彩塑以及古代建筑都是稀世珍宝,其中尤以彩塑艺术闻名于世。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中都寺建于何时,至今尚难确考。据寺内现存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姑姑之碑》所记:“中都寺重修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仅就此推算距今也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宋代,取佛经“双林入灭”之说,中都寺改名双林寺。
  双林寺坐北朝南,唐群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禅院在东,寺院居西。10座殿宇组成三进院落。中轴线前端的天王殿重修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前院有释迦殿、罗汉殿、阎罗殿、武圣殿和土地殿。中院为大雄宝殿、千佛殿和菩萨殿,其中大雄宝殿是明初在焚毁的7层楼阁台基上重修的。后院是重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的五楹娘娘殿和贞义祠。双林寺现存彩塑2056尊,大者丈余,小者尺许,它们形神兼备,艺术价值极高,是我国元、明彩塑的精华。
  双林寺于1965年5月24日被列为山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8月7日双林寺彩塑艺术馆正式成立;1988年1月13日双林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大会通过决议,将“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双林寺为其中一项。
山西 联合国

了解更多>>

太原师范学院

太原师范学院

学校概况
太原师范学院系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3月正式批准,由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山西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以本科师范教育为主的全日制高等师范学院。学院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分为北、中、南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54778平方米,建筑面积365483平方米。现有本、专科在校学生10595人,全日制成人脱产学生1442人,高师函授学生7050人,成人夜大442。新建的太原师范学院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图书馆藏书97.7万册,其中电子图书11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额4836万元,计算机总台数1612台,语音实验室座位数729个,多媒体实验室座位数4029个;师资力量明显增强,现有专职教师703人,其中教授60人、副教授235人 、讲师263人、博士52人、硕士162人 、在读博士及博士后28人;专业门类更加齐全,本科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美术学、历史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汉语言文学、英语、经济学、教育学、学前教育、音乐学、舞蹈编导、应用心理学、法学等30个师范和非师范本科专业,专科有英语(非师范)英语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前教育舞蹈教育、旅游管理等6个专业;涵盖了高中的所有课程,专学科优势更加突出,教育科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人文地理研究、自然地理研究、政治理论研究、艺术科学研究、数学研究、音乐学、经济学、等学科专业,师资力量较强,已具备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的基本条件。

了解更多>>

太原圣姑庙

太原圣姑庙

又名万寿宫。在山西高平县城西北20公里上董峰村。据《泽州府志》载,“元时马仙姑蜕此,今有石椁”,故名。庙内石碑二十余通,记事颇详。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明、清重修。现存牌楼、三教殿、玉宇(乐楼)、圣姑殿、东西配殿等。其中三教殿为元初遗构,宽深各三间,周檐石柱抹角,屋顶为单檐九脊式,结构沿袭宋制。殿内东西墙上遗存部分壁画,内容为诸仙女,面形丰润,衣饰富丽,线条刚劲有力,有如永乐宫壁画,为建殿时原作。圣姑殿三开间,前檐插廊,歇山式屋顶,明间特宽,用大额枋及绰幕枋承托,殿中木雕神龛,塑马仙姑卧像一躯,头东足西,合目而睡,姿态慈祥,比例匀称,塑工之佳,可与晋祠塑像媲美。

了解更多>>

太原毛泽东故居陈列馆

太原毛泽东故居陈列馆

五台山塔院寺方丈院内,设有毛泽东故居陈列馆。1948年春天,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延安,路经晋西北,开赴河北省西柏坡,故居在台怀镇塔院寺。后院正房的左间,就是毛泽东当年故居的住室。室内按原样陈设,炕上铺一床军被,地上摆一张木桌,放有砚台和插着毛笔的竹筒,桌子前有一把木椅,木桌和炕沿中间的方台上放火盆,上架一只铜茶壶。后院东房三间,中间是堂屋,左右两间分别是周恩来和任弼时当年故居室。

了解更多>>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经过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文、管、经、法、体、美、军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也是国家中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所高校之一。2003年在全国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被教育部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优秀单位”,2005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一个世纪以来,太原理工大学始终致力于培养“思考人类、适应时代、服务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坚持“以人为本,文体为舟,承载德智,全面发展”和“求实创新、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和传统,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栋梁之材。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本,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00余名,博士、硕士生4000余名。学校设有61个本科专业,78个硕士点,25个博士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工程领域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山西省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山西省重点学科。

了解更多>>

太原科技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学校概况
太原科技大学位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于 1952年建校,其前身是在全国机械制造和重大技术装备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的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原隶属于机械工业部, 1998年,在全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改为由国家教育部与山西省共建共管、以山西省管为主的高等院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高校设置委员会评审通过,更名为太原科技大学。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目前,太原科技大学已从原来的一所单科性机械类院校,发展成为现在的在全国机械行业和山西省都颇具实力的多科性高等学校。
一、办学规模、层次与办学条件

太原科技大学现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 14700人。学校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学校以进行普通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兼顾全日制高职高专教育和成人本专科教育。 太原科技大学现占地面积 1100亩,现有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积16万平方米,实验室面积8.5万平方米,图书馆面积1.6万平方米,学生宿舍5.5万平方米,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870万元,各类图书资料102万册,图书馆拥有CSA、SpringerLink、CNKI、超星、万方、维普等20余种数据资源库。
二、学科专业及结构
太原科技大学现有本专科专业 52个(本科专业37、专科专业15个)。本科专业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七大学科门类。
工科:机械类、电气信息类、材料类、环境与安全 类、交通运输类、工程力学类、仪器仪表类
理科:数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环境科学类
商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电子商务类

了解更多>>

太原金沙滩墓群

太原金沙滩墓群

金沙滩墓群
金沙滩墓群在怀仁县城南25公里的金沙滩镇第三作村南及尚南头村西一带。年代为汉代。大型封土的墓葬现存共16个,没有封土的墓葬比比皆是。
配合基建施工曾发掘了7个大中型、30余个小型墓葬,大多数是汉代墓。大中型墓都是砖室墓,分为单室墓、多室墓两种,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小型墓有竖穴土坑和砖室两种。随葬品主要有陶壶、陶楼、陶灶等,也有少量釉陶、漆耳杯、漆盘、石桌、铜镜。曾出土汉代墓葬中罕见的铺地方花砖。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太原光化寺

太原光化寺

在山西太谷县城西南7公里白城镇。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大兴佛刹时创建名隆兴寺,宋真宗赵恒寓此,偶见龙像,于咸平十年(999年)敕命重修,改额“光化圣寺”。至元代寺宇颓败,泰定三年(1326年)重建;明清两代又几次修葺,保留至今。
大雄宝殿结构壮观,瑰丽严整,殿身宽五间,进深四间,八架橼,单檐九脊顶,檐头斗拱简洁疏朗,驼峰、角背、蜀柱以及梁枋规制等方面,还保留宋、金手法,是研究宋、金时代建筑向元代发展变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在山西太谷县城西南7公里白城镇。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大兴佛刹时创建名隆兴寺,宋真宗赵恒寓此,偶见龙像,于咸平十年(999年)敕命重修,改额“光化圣寺”。至元代寺宇颓败,泰定三年(1326年)重建;明清两代又几次修葺,保留至今。
大雄宝殿结构壮观,瑰丽严整,殿身宽五间,进深四间,八架橼,单檐九脊顶,檐头斗拱简洁疏朗,驼峰、角背、蜀柱以及梁枋规制等方面,还保留宋、金手法,是研究宋、金时代建筑向元代发展变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了解更多>>

太原古青莲寺

太原古青莲寺

在晋城市东南17公里寺南庄北侧硖石山腰。上距青莲寺里许,原与青莲寺合为一寺,宋代分作两寺,此寺时代较古,故名。北齐天保年间(550一559)高僧慧远在此创立道场,唐代重修。寺前有藏式佛塔一座,高约25米,明代所筑。寺内南殿和正殿两座,均经后世修补,唯殿内塑像和碑刻仍是唐、宋原物。南殿3间,内置彩塑12尊,中为释迦、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两侧有观音、罗汉、韦驮、胁侍、供养人等,造像风格与青莲寺宋代塑像如出一辙。殿内《硖石寺大陪远法师遗迹记》唐碑一通,宝历元年(825年)镌造,碑头线刻弥勒讲经图,山门、围廊、佛殿、讲坛莫不具备,是研究唐代建筑布局和形制的形象资料。正殿内佛坛宽大,上置彩塑7躯,释迦、文殊、普贤、二弟子及二供养菩萨,皆为唐制,面形丰满,肌肉健美,身式微屈,姿态自然。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