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市沁水县郑村乡的湘峪村,是个耸立在悬崖坚石上的城堡式村落。湘峪,原名相谷村,又因明代名宦孙氏三都堂建于堡内而以“三都古城”闻名。
完成于1634年的三都古城,状如“棋盘”,占地325公顷。2000余米长、25米高、4米宽的城墙,虽已残破,但镶刻在东、西、南城门上的“迎晖”、“来奕”、“宸薰”字样清晰可辨。城内路面石磨盘铺地,是当地一道罕见的独特景观。村中五纵三横的街道均由“丁”字型组成街巷网络。石磨、石碾处处可见,石鼓、石礅随手可及。街巷两边“四大八小”的双层或高层民宅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历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大多保持完好。古色古香的“四都首司”巨大额匾高悬在三都堂的门上,明万历皇帝御赐“三世少宰”及“二世清乡”石牌遗迹可寻。
古城中,尤为重要的是修筑在城垣之中的藏兵洞和迷宫般的地下通道。藏兵洞高居崖顶,面向峡谷,筑在墙体内呈蜂窝状,故又名蜂窝城。
被誉为“铁面御史”的明朝重臣孙氏三兄弟是湘峪子民的骄傲。“三都上殿,文武打颤”一说,早已在民间流传。历史上罕见的同朝为相三兄弟中,孙居相官至户部尚书,时称“第一清官”。孙可相升到御史都堂,而孙鼎相则官居四部首司。
村东有被称作“装头”的孙居相墓地。墓地在一片片油绿的麦田中,四柱三间三楼式石牌坊上刻有“恩荣四世”四个大字,触摸着那横七竖八破残的石人、石马等物时才得知,曾被誉为“铁面御史”的孙居相为贪官小人所害,遭逢身首异处的结果。史可为鉴,但愿天下官者多姓“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