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名中外的大同九龙壁,在我国现存最享盛名的三座九龙壁中,是建筑年代最早、尺度最大、而又最富艺术魅力的一座。(另两座在北京,一座在北京北海公园,一座在北京故宫皇极门前,均建于清乾隆时代。较大同九龙壁要晚三百五十至四百年。)
这座九龙壁原是明初代王朱桂府邸的建筑物,即代王府端礼门前的照壁。
朱桂是朱元璋第十三子,生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阴历七月十八日(《大同县志》)。他与蜀王朱椿皆为郭惠妃所生。代王妃为中山王徐达女,仁孝文皇后(朱棣后)之妹。虽然明王朝规定藩王不得干预地方政治,但由于上述特殊关系,同时又握有实力,所以实际上他是大同地区的小皇帝。朱桂家族终明一朝,虽然几经波澜,但始终地位显赫,经久不衰。据《明史·朱桂传》记载,自代王朱桂始,传至五世四王时,“封郡王者凡二十有三”。
明初,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抵御北元蒙古的犯扰,截至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先后将皇子二十五人分藩于全国各地,以监督地方官吏的军、政、财、文。朱桂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9年)受封为豫王,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阴历四月十三日改封为代王,成为九个塞王之一;次年十月就藩于大同。代王府正是为朱桂所建。据《大同府志》记载:“旧学府在府治东,……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6年),建为府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以府学为代藩府第,改云中驿为府学,即今学也。”案此,代王府是在原府学的基础上改造扩建而成的。作为王府前的照壁——九龙壁,也当为此时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