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长峡
黄河九曲汇青铜,看水先须访古峡”。青铜峡是黄河上游峡谷地段的最后一个峡谷。自1968年建成水电站之后, 这里形成一个长43公里,最大面积为113平方公里的水库。水库依山傍水,风光明媚,景色秀丽。两岸山势峻峭,高峡巍峨,景点众多。尤以睡佛山为名,其海拔1360米,由于山体错位形成一座酷似仰卧的大佛,大佛坐西向东,神态凝重,栩栩如生。换个角度,就又不见了佛身,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映空,大佛周围便佛光闪闪,真是巧夺天工,妙不可言。还有如魔窟、鬼门关、群虾起舞、鳄鱼嘴。观音台、 天书阁, 三道沟,响号湾,云水崖、“青铜峡”等……其中“青铜峡”三个字的来历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这里是由黄河水形成的大山阻挡而水流不畅,大禹来到此地,看到上游因河水受阻而形成水涝,下游无水有干旱,便举起神斧,奋力开山,只听一声巨响,中间豁然出现一道峡谷,黄河水得以畅通,下游旱情得到解除,上游也不再有洪涝灾害,农田滋润,禾苗茁 壮。就在大禹劈开山后,透过阻挡大山的阳光把牛首山的岩石染成了古铜色,大禹见此情景,便兴致勃勃地在山岩上题写了“青铜峡”三个大字,从此这段峡谷便有了青铜峡的美名。人民为了纪念大禹的功绩,就在此山上建了一座“禹王庙”,并写诗赞道:“河流九曲汇青铜,峭壁凝晖夕阳红。疏凿传闻留禹迹,安澜名载庆朝宗”。 乘船游江河,本寻常之事,但在宁夏青铜峡乘船和羊皮筏子游黄河, 却非同一般,甚至可以说有点神奇, 它古老淳朴,不由得将人们的情思引入到对历史的回忆和遐想之中。这里所说的“船”,其实是指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是宁夏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客货两用, 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并排捆扎在细木架上制成。使筏的把势俗称“排子匠”,他们不仅是划筏的能手, 而且是制筏,修筏的巧匠。所谓“浑脱”,就是囫囵脱下的羊皮。 “排子匠,,把皮板较厚的山羊割去头蹄,再将羊皮完整脱下,经浸水,暴晒、去皮,扎口,灌入食盐和香油等一系列的工序,然后将十四五个吹得圆鼓鼓“浑脱”,绑在经粗纬细、纵横交叉的木架一一“排子”上做成的。这种“排子”,称为小筏,它像一叶“舟”,在黄河里飘着,灵巧轻便。空筏子,用手指头就能拨得团团转。 重筏子, 载六七个人, 只屑用桨板轻轻一点就离岸上路了。通常摆渡和短距离漂流用小筏。一叶小舟,没遮没拦,似乎也不需要别的救生设备,因为“排子”本身就是最好的救生船,它永不沉底,万一倾翻,只要抓牢木杆,保证没事。长距离旅游用大筏,由五十多个“浑脱”组成,或将四个小筏连起来,有二十来平方米大,上铺木板,可以来回走动,十分平稳。两侧有低矮栏杆,并有比较舒适的座位。筏头上装饰着活泼可爱的山羊模型,增加了快乐的气氛。旅游筏很轻,靠岸容易,在没有码头的地方,“排子匠”用桨板拖着它也能拢岸。游客 可根据自己所需指定上岸的地方,或到河滩上捡拾陆离班驳的河卵石,或上岸观赏美丽如画的“塞上江南”田野风光,或到附近的柳荫农舍里野餐小憩,其乐无穷……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