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辽宁

辽宁

辽宁

辽宁省自然风光奇特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千山、医巫闾山、凤凰山都是享誉中华的旅游名山,还有“北方桂林”冰峪沟、“华夏之宝”本溪水洞,“浪漫之都”大连等,风景美不胜收。 辽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每年5-10月是去辽宁自驾游的最佳季节。2177公里海岸线风光无限,展北国之雄奇,藏江南之毓秀,集名山、秀水、奇石、异洞于一身。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概况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1950年始建于大连,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1953年迁至抚顺办学,1958年升格为抚顺石油学院,2000年2月由中央部委划转为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建校55年来已培养5万多名毕业生,其中绝大部分已经成为石油石化等各行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 学校坐落在辽宁省抚顺市风景秀丽的浑河岸畔,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校园占地2013亩,建筑面积56.4万平方米,藏书153万册(含电子图书65.4万册),资产总值7.2亿元(不含新校区建设工程待界定资产5.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684万元。新校区投资6亿元,2005年底已全部建成,新老校区已经连成一片,成为融教学、科研、人文、生态于一体的具有现代风格的大学园区。 学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已形成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教等七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和多层次的教育体系。拥有研究生、本科生、国有民办、高职、成人教育和留学生等,各类在校学生17149人(不含顺华学院本科生1858人),其中研究生803人,本科生11747人,高职专科生3769人,成教本专科830人。学校设有石油化工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顺华学院(独立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抚顺理工学院等15个学院和研究生部,拥有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32个校级工程技术和科研机构。现有2个联合培养博士点、26个硕士点、7个工程硕士领域、3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40个本科专业和20个高职专业,并具有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权力和招收选派留学生的资格。 现有783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和副教授占45.6%;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者占38.1%。有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129人。有1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人被评为国家和省的百千万人才,39人为国家和省部级科技专家、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学校还聘请校外名誉和兼职教授2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12人。 学校教学和科研设施完善、设备先进,拥有基础和专业实验室119个,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40个,先进的大中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200台件。拥有高速校园网。学校公开出版《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个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研究和推进企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 “十五期间”共承担科研项目426项,其中国家和省部级101 项。获省、市级奖励20项。专利29项,出版著作114部,发表论文4578篇,其中被SCI、EI、SCIE、ISTP收录175篇,国际论文174篇。根据国家科技部2005年的统计结果,2004年我校被《SCIE》收录论文16篇,居全国高校第176位;被《EI》收录论文16篇,居全国高校第148位;被《ISTP》收录论文8 篇,居全国高校第149位。2004年在由中国青年报社和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联合研发的《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报告》中,我校在619所院校中名列第198位。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英国、美国、俄罗斯等15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开展“2+2”、“1+2+1”、“4+1”培养项目。学校常年聘请外籍专家和教师来校任教,并派出大批教师到国外留学、访问和进行合作研究,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科研整体水平的提升。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构建了“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重德育、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出了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理论尖子班等教改新举措,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毕业生以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全面,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 学校积极推进“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工程”,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近五年来在全国和省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科技作品比赛、力学比赛、英语比赛中,共获得国家和省级奖68项。大学生定向越野队6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大学生橄榄球队在国内外历次比赛中,均获得前两名。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和抚顺市“学雷锋先进学校”,连续多年被团中央和教育部授予“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学校被辽宁省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 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全体师生将满怀信心、励精图治、与时俱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立足辽宁、面向全国、服务石油石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自身优势和办学特色,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较强,省内先进,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科研型大学

了解更多>>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概况 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座落在中国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校园占地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 学校始建于1951年8月,初建时为旅大师范专科学校,是新中国诞生后首批建立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1953年,东北地区7所师专调整归并为3所时,更名大连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7月,扩建为大连师范学院;1960年更名为辽宁师范学院;1983年12月,辽宁省政府决定将学校更名为辽宁师范大学。 建校50多年来,学校一直把教育教学质量放在中心地位,把培养高质量人才作为办学的根本目的,在“坚持方向,摆正位置,发挥优势,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各方面事业都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学校拥有教职工1910人,专任教师982人,其中双聘院士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授194人、副教授339人、讲师320人;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544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967人,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人员908人,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165人,成人教育学生7673人,外国留学生591人。学校现设有20个学院,49个专业;1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9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省级重点学科及重点扶植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设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国家信息化(授权)培训中心、华文教育基地、“中国中小学绿色行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心、教育部考试中心海外计算机化考试大连考点、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中心、雅思考试中心、辽宁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远程教育中心、大连市农业生物工程技术中心。学校成立了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此外还与美国西南密苏里州立大学合作成立辽宁师范大学商学院,与英国奥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威尔士大学合作,成立辽宁师范大学生物制药技术研发中心、辽宁师范大学预科学院。还设有海华学院、职业中专、附属中学等。 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80000余人,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优秀奖1项;获得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6项。1991年以来,获批国家科研项目151项,其中国家“863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4项,获批省、市科研项目725项;获省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53项;获市级以上优秀成果奖218项,通过鉴定60项,取得专利39项,签订科技转让及服务合同258项,出版各类学术著作147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141篇。1986年以来,学校党委一直是省、市先进党委,学校连续获得省、市文明学校光荣称号。1993年,学校被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授予“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称号,2000年、2003年学校先后被评为辽宁省“文明单位”。2003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04年,学校被评为辽宁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目前,学校已发展成辽宁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咨询基地、高校师资培训基地、适应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研基地,成为辽宁省最大的、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师范教育中心。 展望新世纪,学校从辽宁省基础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出发,按照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要求,提出坚持为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和其它各类教育,形成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协调发展,可同时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生的完整教育体系。争取成为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教师教育特色突出的综合性大学

了解更多>>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英文: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oning,英文简称:USTL ),位于辽宁省鞍山市,是以工学为主,并包括工,法,管,经,文等六大门类的多科性大学。

了解更多>>

辽宁工学院

辽宁工学院

·学校概况 辽宁工学院是辽宁省属高校,坐落在依山傍海、历史悠久的辽西重镇??锦州市。 学校始建于1951年,1960年升格为本科,定名锦州工学院;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辽宁工学院。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之前,是辽宁省唯一的省属本科工科院校,1993年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扶持的四所高校之一。 学校现有38个本科专业,分属工、理、经、管、文5大学科。有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有机械工程、控制工程、材料工程、车辆工程4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材料物理与化学是省级重点学科;汽车材料与工程、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两个实验室是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省级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土木工程系、艺术设计与建筑系、外语系、数理科学系、文化传播系、社会科学部、体育部等13个本科教学院系(部),并设有研究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工程训练中心、CAD应用发展中心、国际交流中心、汉语言培训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还设有软件学院和工程技术学院(独立学院)。截止2005年6月底,在校本科生9255人,研究生290人,成人脱产班学生567人,留学生7人。合计全日制学生10119人(折合在校生10308人)。形成了以本科生为主,兼有研究生、留学生、继续教育学生,以工学为主,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多科性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教职工1277人,其中专任教师641人,生师比为16.1:1。专任教师中教授69人、副教授257人,高职比为50.86%;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289人,占教师总数的45.09%。教师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省优秀专家2人,省学科带头人2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和千人层次人选7人,辽宁省中青年社会科学人才百人层次3人,学校学科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7人。一批学历高、素质好、后劲十足的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了一支思想作风过硬、结构比较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一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的观念,面向辽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适应社会需求,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实行弹性学制、主辅修制、选课制、导师制、教考分离等制度,2000年被省教育厅列为学分制改革试点,由佟绍成教授主持的《学分制下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辽宁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着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和人文、科学素质提高,科学制定或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以精品课和优质课建设为主线,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推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已建成省级精品课3门,校级精品课15门,并对12门重要基础课实行了课程负责人制度;加强教学管理,强化质量监控,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实行学校和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党政一把手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坚持全方位的教学检查、评教评学、教学督导、教学奖惩、信息收集与反馈和校内教学评估。2002年开始实行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效果良好;重视实践教学,学校设有金工、电工电子、计算机、现代加工4个实训中心和60个教学实验室,55个校外实习基地,基础课实验开出率100%,专业课实验开出率90%以上,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77.6%。校园网运行良好,已开通教务管理信息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图书资料阅览与查询平台等多个应用系统,目前已有61门课程在网上运行,部分实验课实现网上演示和预约。教师积极投入多媒体课件及网络教学的研究与应用,自制多媒体课件271套,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学时占授课总学时的24.75%;在2005年辽宁省高校多媒体课件大赛中,我校参赛的3件作品分获特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以设立创新学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近三年我校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学生英语、“挑战杯”科技作品制作等各类科技竞赛,获省级奖励127项,其中特等奖6项、一等奖27项;获国家级奖励81项,其中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二等奖3项,英语竞赛获国家特等奖3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23项,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二等奖1项,所获成绩在省内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科技发展势头良好,科研实力不断增强。近三年承担国家级课题16项,省部级课题33项,市级课题169项,纵向科研经费837万元;承担横向科研项目162项,项目经费5517万元。三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579篇,其中71篇被SCI、EI、ISTP检索收录,中文核心期刊发表441篇。出版著作50部。科研成果鉴定11项,获省部级奖励5项,获国家专利4项。钢的成分设计与性能预测、金属熔体外场处理技术、模糊控制理论等项目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合金价电子与成分设计所取得的成果,已被本溪钢铁公司和宝山钢铁公司采用;与企业联合开发的汽车安全气囊、举高消防车等项目,推动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学校科技的进步,有力地支撑了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十几所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近三年,来我校从事教学、学术交流和访问的国外大学教授、专家200多人次;我校有60多名教师到国外大学进修、访问或学术交流。我校与美国东肯塔基大学、英国龙比亚大学、德国克劳斯达尔大学、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学校之间的交流,从“2+2”办学到教授之间的科研合作,领域不断扩大。2002年到2004年,我校有5项与国外大学合作的科研课题得到国家外专局的经费支助。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学校开放办学和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学校立足发展,抓紧建设,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校园占地597101平方米,生均59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64405平方米,生均16.25平方米;各类功能教室49296.5平方米;百名学生配备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76.2个;百名学生配备教学用计算机22.93台;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210.34元;生均图书文献78.3册;学生宿舍75381平方米,生均7.45平方米。学校重视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坚持服务教学,丰富文化内涵,着力建设绿色校园,为广大教师和学生营造典雅幽静、整洁规范、安全有序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先后被锦州市政府命名为“花园式学校”,“辽宁省绿化先进单位”;2004年被省教育厅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安全文明校园”,被辽宁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教育系统唯一的“文明单位标兵”。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一代又一代辽工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国家和辽宁地方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三万多名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一代辽工人将秉承“砺器悟道”的校训,按照“提高质量,充实内涵,突出特色,加快发展”的办学方略,努力地为把学校建成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多科性大学而奋斗

了解更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具有50余年悠久历史的国家重点大学。早在建国前夕,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支援解放全中国,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分别成立了鹤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鸡西煤矿工业学校、抚顺工科高级职业学校、阜新工科高级职业学校以及东北煤矿工人速成学校。1958年分别成立了阜新煤矿学院、抚顺煤矿学院、辽宁煤矿师范学院和鸡西矿业学院。六十年代初期院校调整,四校合并,校址选于辽宁省阜新市,定名为阜新煤矿学院,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1978年学校更名为阜新矿业学院。1996年4月, 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从此揭开了学校发展的崭新篇章。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在上级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积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锐意改革,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与办学水平日益提高、办学实力显著增强,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88所重点院校之一、全国200所有条件接收留学生单位之一,1981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获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9年被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年学校又成为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已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拥有工、理、文、管、经、法、农等多学科,办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的著名高等学府。现设有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葫芦岛软件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技术与经济学院等18个院系、74个本科与高职专业。目前,在册学生3万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高职生、留学生2.5万余人 辽宁工大教学科研设施完善、学习生活环境幽雅。学校建有阜新校区和葫芦岛校区,占地3260亩,校园内古朴、典雅的建筑鳞次栉比,校舍建筑面积78.4万平方米,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1.3亿元。一万二千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藏书170余万册,订有中外文期刊2000多种。学校编辑出版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已进入CSTA 和EI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首批进入中国核心期刊。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立足之本。辽宁工大以前瞻的意识,站在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充实内涵、提高质量、分级管理、重点建设”的方针,大力加强学科建设。目前,学校不仅拥有一批基础厚、实力强的传统学科,也拥有一批生机勃勃的新兴学科。建有矿业工程、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5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已形成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辽宁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体系。 一流的大学必须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辽宁工大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以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加强中青年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创新能力、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456名,拥有双聘院士2人,教授、副教授近500人;具有或正在攻博士学位134人;1名教师被确定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师荣获全国百名高校教学名师奖;一批教师分别被确定为省部学术带头人和拔尖人才。 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视为生命,以培养政治信念坚定、道德品质优良、知识结构合理、心理体魄健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先后有23项教学成果获国家和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在国家、省部组织的课程统考和教学质量检测及各类大赛中,我校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95%以上,居辽宁省高校前列。广大毕业生以思想文化素养较高、基础专业知识扎实、埋头苦干富于创新的特点,赢得了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欢迎,受到了社会的好评。1999年,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2000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做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技优势,积极开展科技创新,调整科研主攻方向,不断加强与国内知名大型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振兴的贡献力,特别是为阜新经济转型做出了应有贡献。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863 ”国家高新技术等各类科研课题800余项,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20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省部及市级科技进步奖。目前,学校在矿山灾害治理、安全工程、测绘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机械制造等研究领域形成了明显优势和突出特色,在矿区开采沉陷治理、“三下”采煤、冲击地压的预测与防治、地质动力区划、石油开采等许多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校成功参加了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先后荣获大会优秀成交奖、优秀组织奖。 学校始终坚持走国际化、开放式办学道路,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扩大,先后与德国、澳大利亚、南非、美国、日本、越南、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的许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学术交流关系,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南非比陀利亚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日本秋田大学等国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互派专家、学者、留学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开展科研合作,聘请世界知名学者担任学校名誉教授。学校聘请了一大批外籍教师和专家为学生上课,培养了一大批外国留学生,与国外科研院所合作承担了数十项科研课题。学校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越南矿业学院共同开办了“2+2”、“3+1”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与德国克劳斯达尔技术大学签定了联合培养人才协议。 辽宁工大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机械设计大奖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大奖赛等丰富多彩的科技学术活动形成了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学校每年都有10余项学生发明专利问世。在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中我校参赛作品获得一等奖;在全国第五届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我校学生获辽宁赛区冠军;在1999年辽宁省“凤祥杯”首届大学生电视辩论赛上,学校代表队获得了冠军;在“创维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参赛队伍分获辽宁赛区一等奖和三等奖;在“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中荣获优胜奖;在全国大学生软件之星大赛中学校代表队获得第三名;在近几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上,有20余项作品获奖。以挂职锻炼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次受到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的表彰。2000年,学校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光荣称号;2005年,学校被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央精神文明办、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光荣称号;2006年,学校被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授予“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光荣称号。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学校以其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多次被辽宁省政府、省教育厅授予“文明单位”、“安全文明校园”、“优良学风校”荣誉称号。建校半个多世纪以来,已向国家输送了6万余名各类人才,广大毕业生遍布国家经济建设各条战线,涌现出了一大批卓越管理人才和著名专家、学者。 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世纪,辽宁工大人正以昂扬的斗志、豪迈的情怀、创新的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办成优势学科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教学科研水平高、综合实力强、社会贡献大、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了解更多>>

辽南第一溶洞

辽南第一溶洞

辽南第一溶洞 辽南第一溶洞位于大连普兰店市瓦窝镇赵口村,是迄今辽南地区所发现的一处规模最大的天然洞穴。该溶洞群分布于寒武系张夏组灰色中厚层灰岩中,受构造裂隙控制,形成时限约为0.7-1.3亿年。这里距瓦房店市区15公里,距大连市区80公里。 辽南第一溶洞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0.4公里,分布面积0.8平方公里。洞内空气流通,常年流水无污染,无毒害,终年恒温12℃。经辽宁省地址矿产局第六地址大队初步勘测,探明主溶洞5个,支溶洞10个,总长度600余米。该溶洞纵横交错,酷似一座巨大的迷宫。孔穴内发现石笋、钟乳石成群分布,洞顶钟乳累累,如乳云满天;洞底石笋玉立,如莲花盛开,为人们旅游、观光、避暑、考察提供了良好的去处。

了解更多>>

辽东学院

辽东学院

·辽东学院简介 辽东学院是辽东地区第一所省属本科院校。2003年4月16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辽宁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和原丹东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学院位于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辽宁省丹东市,这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四季如画,洁净清新,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学院分南北两校区,南校区坐落在举世闻名的鸭绿江畔,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市隔江相望。北校区坐落在林木葱笼的群山脚下,距沈丹高速公路出口咫尺之遥。 学院占地面积1547亩,总建筑面积47.6万平方米,藏书94万册,固定资产总值3.89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346万元。学院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下设14个二级学院和4个教学研究部:经济学院、韩朝经济与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农业与环境学院、装备与材料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医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社科部、基础部、公共外语部、体育部。 学院现有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万余人,专任教师1072人。教授50人,副教授432人,高职比达到45%。学院开设本科专业26个,高职专科专业38个。 高职专业中,投资与理财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服装工艺技术专业为国家级高职教改试点专业;国际商务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为省级高职教改试点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多年来,教师出版专著、译著、教材及工具书1200余部,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8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50篇),承担或参与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86项,市级科研项目71项,有454项科研或教学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为繁荣地方经济和科技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 学院一贯重视国际合作交流,分别同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1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联系,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互派留学生以及合作办学等活动,其中,与韩国多所大学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充分体现了辽东学院的地缘特色。 _ 组建后的辽东学院,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进一步增强了办学实力,确立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等职业专业人才的办学模式,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培养基础扎实,素质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直接为辽宁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新的世纪,新的起点。面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千载良机和辽东半岛加大对外开放的迫切需求,辽东学院人满怀信心,壮志豪情,在学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院职工将励精图治,埋头苦干,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为早日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现代化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学校地址:南校区: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临江后街116号 北校区: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文化路325号 网址:www.ldxy.cnE-mail:ldxyzsb@163.com 招生咨询电话:0415-4138277、13342167715  传真:0415-4138277邮编:11800

了解更多>>

老虎滩四维影院

老虎滩四维影院

四维电影很多人看过,虎滩影院的不同在于其规模:播放宽31.4米、高6米、环幕180度的立体影像,配合环绕立体声和震动、坠落、拍打、造风、烟雾、泡泡、闪电等特技特效和根据影片情节设计出的雨、光、气味、表演等,使观众充分体验到什么叫“身临其境”。2001年建成,建成时为亚洲最大.

了解更多>>

老虎滩海洋公园珊瑚馆

老虎滩海洋公园珊瑚馆

2003年5月建成开放,搜集来自西南太平洋等热带海域的精品珊瑚200余种、珊瑚礁鱼1000余尾,辅以声、光、影像等高科技及惟妙惟肖的仿生岩石造景衬托,一个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生动完美地展现到游众面前。     内分珊瑚及珊瑚鱼精品区、水中万花筒、海底实验室、沉船探宝、科普走廊、潜水表演等六大区域,分别陈示有稀有的珊瑚树,形似榔头的大榔头珊、色彩富于变化的玫瑰珊,及香菇珊瑚、绿脑珊瑚、宝石花珊瑚、皮革珊瑚、海百合珊瑚等,个中珍品,价值非凡;游弋其中五颜六色的鱼儿,共同组成了绚烂的风景线。      一条长十余米、蓄水200多吨的"海底隧道",于国内第一次以90度的角度展示珊瑚及珊瑚礁鱼类;“海底实验室”则模拟了太空实验室场景,增强了游客参与性;水下梦幻婚礼、美人鱼、水中芭蕾、水下漫步等为潜水表演区常设的表演项目。   亚洲最大展示珊瑚礁生物群为主的海洋生物馆——珊瑚馆,展示珊瑚礁生物群200余种、3000多个。通过声、光、影像等现代的高科技手段,完美地还原了海底世界的神奇与美丽。海底实验室区域有漩涡鱼、电子像册、潜望镜、电子显微镜、真空水槽、水下音乐会等游客参与性项目,使您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有关海洋的专业知识,感受海洋世界的神秘莫测,领略现代高科技展示方法的奇妙。表演场中,还有精彩的水中芭蕾、美人鱼表演、水下梦幻婚礼等项表演,游客也可穿上潜水服与鱼儿共游,亲身体验一下潜水的乐趣

了解更多>>

老虎滩广场

老虎滩广场

沿着北大桥与极地馆门口的一小段滨海路漫步的话,就会看到这座依山傍海的别致广场。 广场面积不大,俯瞰起来形状也不是很规则,反倒是有了种浑然天成的感觉。它两面环山一面靠海,广场的中央是座几只呼之欲出石雕老虎的雕像。雕像可以说是广场的灵魂,经过了中国传统风格的抽象后,错落有秩地交叠在一起,充满动感活力的同时也散发着古典的壮阔气势。雕像的西北面的山坡上依势建成了鸟语林,林中汇聚百鸟,时常有孔雀东南飞等表演惹人驻足。 广场的东侧是一顷蔚蓝的大海,游人可以扶着堤坝上的石柱,看海浪拍岸而起,卷起千层白雪,听磅礴巨响,动人心魄;沿路向北走两步有块海滩,可以走了下去,近距离的接触下清澈的海水,海滩上的鹅卵石会多少有点搁脚,是种痛并舒服着的感觉。想要刺激玩水的话,不妨坐坐摩托艇,不过衣服必然会被激起的浪花打湿的,但不会狼狈,更多的是惬意。如果有幸,在不远处的桥下,会呈现百鸥聚集的场面,也许是那里水浅滩平适合休憩,也许是游客随手喂海鸥的面包屑,是它们最爱的美味,上百只海鸥在这一小块湿地上起起落落,场面蔚然壮观,桥上的栏杆上会整齐的站上几只已经吃饱了的,低头看桥下仍在啄食的伙伴,空中盘旋的寻找着最佳的落脚地...... 山海的完美融合,石雕的画龙点睛,百鸟的轻灵飞翔,这些是老虎滩广场的魅力所在。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