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江西

江西

江西

江西,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是“形胜之区”。江西风景名胜众多,文化遗产丰富。李白曾在庐山咏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绝唱,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更是人人皆知,三清山、龙虎山等国家级风景区名扬天下。江西名山寺庙众多,南昌和景德镇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上饶集中营,铅山鹅湖书院,铅山宋代辛弃疾墓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岩泉自然保护区

岩泉自然保护区

岩泉自然保护区地处武夷山脉中段,位于江西省中部最东端的黎川县国有岩泉林场境内,其东南部分别与福建省建宁、泰宁两县相连。1999年8月和2000年11月,该区申报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别通过专家组考察论证和评审,2001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岩泉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460公顷。
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7.8%,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专家考察报告资料表明:该区拥有高等植物20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661种,国家级、省级保护树种54种,且保存块达3000标(其中胸径1米的近千株)的香榧群落;鸟类、兽类和两栖爬行动物186种,其中云豹、黑熊、猕猴、苏门羚、大猫、山猫等28种为国家级、省级保护动物果组织虫类动物536种,其中宽尾凤蝶、麝凤蝶、金裳凤蝶、鱼纹环蝶等十余种为稀有品种。

了解更多>>

岩墓群

岩墓群

三十六臂山民族岩墓群石刻图像:它在离宜宾县城西60公里的伏龙镇边缘,因其凿建在三十六臂山的峭壁悬岩上故名。这个山头共有51座岩墓,大致可分为老鹰嘴、箱子石、二岩头和观音岩四个墓区,这些岩墓,基本上都有浮雕石刻。
我们所在的位置在老鹰嘴西端最高处,它与回龙坝的垂直水平高约200米,这里共有直穴单室墓18座。墓门上方都凿有“人”字形或穴字头形风雨槽。墓门石质双扇,可惜大部份都已经毁坏。风雨槽下,刻有各种纹饰图案;墓门左右两侧为浮雕人物,或贯甲仗剑,或地服峨冠,或骑马欲行,或直立侯令,各具姿态,表情生动。
现在我们来到箱子石墓区。它在山东面的中部,共有岩墓23座。这些岩墓石刻,题材广泛,内容不一,有的在风雨槽下仿木建筑浮雕各种形式的斗拱,有的在墓门两侧浮雕持斧武士或侍从、奴仆,有的在墓室内左右石壁上浮雕各式人物等。所刻人物,他们的装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头椎髻,腰束带,右衽、短衣、赤足,这与我们汉民族的风俗显然不同。
二岩头墓区和观音岩墓区有岩墓10座,也有各种石刻浮雕。它的风格和内容,同我们参观过的老田嘴,以及箱子石墓区一个样,就不再去参观了。
三十六臂山民族岩墓石刻,分布集中,从它表现的内容来看,属于少数民族;从风格来看,不会晚于明代,也不会早于宋代。这里南距高县的南广河民族岩墓群不远,南广河民族岩墓群的石刻字画,经证实有的刻绘于明代洪武年间,两者相比较,它们的风格、内容大体相同,可能是宋、明时代,居住在这两个地方的人群,都属于同一个民族。
这里的岩墓石刻对于研究少数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1982年,宜宾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崖墓群

崖墓群

历时二千六百多年的春秋战国崖墓,是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的又一“绝”景,崖墓分布广、数量多、位置险、造型奇特、文物丰富,为中国之最。

了解更多>>

崖墓

崖墓

东汉崖墓葬,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乐山城东2.5公里处柿子湾。共约800余座,多为双穴,现存100多座,以精美石刻画像和文字题记闻名,故称为“石刻之湾”。其中最有特色为一、二、三、四号墓。 一号墓在柿子湾北侧,是一座前堂二穴的大型墓,面北向南,墓门宽16米,高7.2米,厅堂入口处由两根石柱隔为三门,檐上装饰瓦当、斗拱,两边各有一出侍图,环壁刻有14幅雕刻画,有老莱娱亲图、牛马送行图、董永孝子图、侍从图。武士图及两尊坐佛等。 二号墓在一号墓东侧150米处,墓门宽14米,高4米,门右刻一石阕,门上方瓦当。斗拱下刻有朱雀、羊、鱼,左右壁上侍役图、出侍图等。 三号墓在一号墓西侧100米处,坐北向南,为单穴墓,享堂左壁有高1.4米、宽0.9米的下山虎,还有吠犬、朱雀、羊、犬、豕、鼠、蟾蜍、长蛇等。 四号墓在柿子湾南侧,与一号墓相对,门右一石阕,门上刻右宴乐图、杂耍图、调弩图等,是研究汉代历史的宝贵资料。

了解更多>>

悬棺遗址

悬棺遗址

悬棺遗址位于仙水岩一带。仙水岩诸峰峭拔陡险,岩壁光滑平展,岩脚下便是泸溪河。临水悬崖绝壁上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岩洞,里面有一百多座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的岩墓悬棺,其葬位高度为20-50米。在大片岩壁上,洞穴星罗棋布,从泸溪河舟中或地面眺望,可隐约望见洞口或钉木桩,或封木板,“藏一棺而暴其半者”多处可见。因这些洞穴高不可攀,无人入内,其中所藏之物,多少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
直到七十年代末,江西考古工作者利用吊篮和云梯进洞、才将这个谜解开,考古工作者入洞后,对悬棺葬进行了科学清理,出土了大批遗物,其葬制盛行崖洞合葬和群葬。在水岩、仙岩、仙女岩、谷子岩等处,每处都有十几座到数十座不等几种类型。其中如十二号墓,洞宽50余米,墓室规模巨大,内置十副棺木,显然是大家族几代人的聚葬之所,悬棺棺具形制有扁圆形、圆筒形、长方形、顶盖式和屋脊形等几种,多用巨木刳割挖穿而成,木料多为楠木。随葬品多用仿铜礼器、兵器、陶器、竹木、骨玉和石器等,忌用金属器皿。贵溪悬棺是武夷山地区悬棺葬的代表,所处年代为3000年以前的春秋晚期,是当时生活在彭蠡泽东部水系的古越人的古老葬俗,且是行于中国长江以南许多省区以及台湾和一些太平洋岛屿的悬棺葬的起源。这里悬棺数量多,随葬品丰富,其科学研究价值之巨大,素为海内外学者瞩目。
离水面高达几十米的悬棺在古代是如何安放进去的?这个问题曾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一时众说纷纭,至今仍无定论。现在,您在仙水岩就可以欣赏到按其中一说而举行的模拟悬棺安放表演。

了解更多>>

秀峰

秀峰

秀峰,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景区内山奇水秀,摩岩碑刻如林,自古便有“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之美誉。这里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黄岩瀑布,有匡庐二绝的漱玉亭以及碧波荡漾的龙潭,仪态万芳的双剑、香炉诸峰,有众多历代名人侠客留下的摩岩石刻。秀峰不仅风景优美,气候更加宜人,宋人洪明有诗赞曰:“山瀑两道泻,木叶四时春。日螟不知去,鱼鸟会留人。”
秀峰位于庐山南麓,鄱阳湖之滨的江西星子县,由香炉、鹤鸣、双剑、姐妹、文殊、龟背诸峰组成。香炉峰如紫烟绦绕,鹤鸣峰形似鸣鹤飞翔,双剑峰势如芙蓉插天,姐妹峰态同娟娟秀女,文殊蜂似尖锥屹立,龟背峰脊如行龟遇云。这些山峰,千姿百态,玲珑秀丽,层峦流翠,风光旖旎,聚尽山南之美。志载南唐中主李憬少年时曾在此筑台读书,继帝位后在读书台旧址建寺,取开国光兆之意,名为开元寺。清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南巡,手书“秀峰寺”匾赐寺僧超渊,此后改名为秀峰寺,俗称“秀峰”,为庐山山南五大丛林之一。秀峰不但峰秀,而且瀑秀、峡秀、潭秀、林秀、石秀、寺秀,诸秀汇集,各施其妍。
瀑美。向北仰望,双瀑高挂。一称“开光瀑布”,如匹练悬空,倾泻于鹤鸣、行龟峰之间。李白《望庐山瀑布》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八大。”写的就是此瀑,一称“马尾水”,悬于双剑、文殊二峰之间,瀑水被二崖紧束喷洒,如骥尾摇风,故名。

了解更多>>

兴国烈士陵园

兴国烈士陵园

兴国烈士陵园位于兴国县汽车站旁,内有烈士纪念塔、纪念亭、英名碑、广场、飞机陈列馆等建筑群。烈士纪念塔建于1957年,高18米,三级四面,砖混结构,塔顶为2米高的五角星,巍峨雄伟。
烈士纪念馆1957年建于鸡心岭,1977年迁入现烈士馆内,由门厅、灵堂和五个展堂组成,占地1401平方米,展出兴国23000多位著名烈士的生平、照片和部分遗物,并建有著名的马前托孤、宁死不屈、洗衣队员、江善忠跳崖、过雪山等艺术雕塑。1991年建成的“革命烈士英名碑”,呈五角回廊式,中间为英烈群雕,回廊镶满镌刻全县23179位烈士的英名的碑石。烈士广场周围还塑造了多处烈士群雕。

了解更多>>

新余仙女湖

新余仙女湖

  仙女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西部的新余市,因东晋文学家干宝的《搜神记》中“毛衣女”下凡豫章新喻县的神话传说而得名。仙女湖地处江西省“三清山—龙虎山—南昌—仙女湖—萍乡”和“庐山—鄱阳湖—南昌—仙女湖—井冈山—赣州”两条旅游线路的交汇点,区位条件优越。  仙女湖风景名胜区分为舞龙湖景区、钟山峡景区、钤阳湖景区、大岗山景区、九龙湾景区五个部分。这里人文荟萃,有古溶洞、古建筑、水下古城、古墓、石刻、古代名著、革命历史遗址、渔家风情等人文景观。《天仙配》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神话传说、江西第一个状元卢肇、明朝权相严嵩、古代科技巨著《天工开物》、现代国画大师傅抱石等就诞生在这里;这里气候宜人,仙女湖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 17 ℃左右。这里风光秀美,仙女湖最大的特点是:青山绿水、山水相映、水天一色。有植物230科、 3000多种,其中名贵树种20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水质达地表水二级标准,能见度达2米以上,良好的生态环境滋养了众多的动物,有鹿、狐、猴等兽类动物37种,鹰、隼、雁、白鹭、斑鸠等鸟类动物39种。每到清晨与傍晚,都能见到湖光山色之间百鸟翔集的美景,是人、动物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天堂。

了解更多>>

新余万年桥

新余万年桥

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至今已有360余年历史,为江西今存最长的石拱古桥,桥长410米,高10米。桥基坚实,桥身轻巧,自下而上用青石发卷砌成,拱圈采用纵联式卷砌法,桥墩前尖而高昂,后墩方而低矮,有昂首挺胸迎水之势。

了解更多>>

新余江口风景区

新余江口风景区

位于袁河上游,是1958年修建的一个水库,湖中岛屿众多,有江西千岛湖之称,景区面积达175平方公里,四面有青山环抱秀水泱泱。风景区共有三部分,下游三万亩库湾,港叉婉蜒曲折,岛屿星罗棋布;中游有3公里长的高山峡谷,两岸对峙倚霄汉,昂首只见一线天,是其真实写照,故有小三峡之称。上游水面达三万多亩,烟波浩渺,一望无际,渔帆点点,远处山峰或隐或显,好一派湖光山色美景。人到这里,如同置身于山水画面之中,真是舟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之感。南岸巍巍钟山、葱葱铃岗山,如翡翠屏风横空,北岸袁岭七峰状 若游龙,从高耸人云的仰山俯冲而来,气势磅礴,锐不可挡。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