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江西

江西

江西

江西,古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是“形胜之区”。江西风景名胜众多,文化遗产丰富。李白曾在庐山咏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绝唱,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更是人人皆知,三清山、龙虎山等国家级风景区名扬天下。江西名山寺庙众多,南昌和景德镇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上饶集中营,铅山鹅湖书院,铅山宋代辛弃疾墓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江市游泳池

九江市游泳池

九江市游泳池始建于1975年6月,改建于1986年10月,占地面积2460平方米,泳池长50米,宽25米,设有8条泳道,为标准比赛型游泳池,有完善的给、排水系统和相应的灯光设施,配有男女更衣室、淋浴间、消毒卫生设施,可昼夜使用,曾多次举行过全国区域游泳达标赛和全省、全市性的游泳比赛;暑期可面向社会开放,举办少儿游泳训练班,普及我市游泳项目的开展。

了解更多>>

九江市体育场

九江市体育场

九江市体育场始建于1974年,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1986年10月完成全部看台合拢,能容纳观众两万多人,可举行足球、田径等体育项目比赛,是用于大型集会和文艺演出等综合性群众活动的理想场所,曾多次举办过全国乙级足球联赛、全省足球比赛和全市田径运动会。

了解更多>>

九江石钟山

九江石钟山

地理位置: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出口长江南岸,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因苏轼的千古名篇《石钟山记》而更加声名远扬。
景区看点 :在山顶的“江天一览亭”,凭栏远眺,万里长江,一泻千里,浩瀚鄱阳湖,波涛万顷;。山下摩岩石刻琳琅满目,至今仍有石刻石碑200余处,其中唐魏征题写的“清翁方纲”、宋王安石书的“古仙洞”、明常遇春的“忘怀天地”都是石刻中的珍品。
当地特色:石钟山的钟声一直是个谜,北魏郦道元说,是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其声若钟;唐李渤则在深潭上发现两块巨石相击之声,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钟;大文豪苏轼亲自考察,发现绝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缝,风浪冲击洞穴,发出钟呜般的声响,为此写下流芳千古的《石钟山记》。
风味美食:银鱼是潘阳湖里的一种鱼,一寸长,全身透明,油炸后再放入面中煮,又有营养又好吃。

了解更多>>

九江石门涧风景区

九江石门涧风景区

在庐山众多的瀑布中,李白吟诗的黄岩瀑布,南宋发现的三叠泉,归宗寺旁的玉帘泉,算是远近闻名的“瀑星”。然而,庐山最早载入书册的瀑布,却是山西北的石门涧瀑布。东林寺的创始人对它一见如故,在他影息庐山的30多年中,曾多次来到石门涧,并为之写诗作文,可以说是情有独钟。
当“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黄岩瀑布还没有“成名”前,《后汉书·地理志》就写道:“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焉。”《后汉书》的作者范晔,与慧远是同时代人。由于范晔被杀,书稿未完,今天我们所见的书的“志”的部分,是略早于慧远的晋朝司马彪所著。
公元381年,慧远来到庐山,先住在师兄慧永的西林寺。西林寺离石门涧不远,“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慧远有条件结识石门涧瀑布。一有头暇,他便杖锡出游,去观赏瀑布,于山水间参悟深邃的哲理。隆安四年(公元400年)阳春,慧远率领30多位好友与徒弟前往石门涧。一行人不畏道路崎岖难行,攀附近葛,穿林涉水,一到瀑布之下,立刻吹咱雀跃,兴奋不已。他们吟歌赋诗,“众情奔悦,瞻览无厌”,在石门涧盘桓了一整天。归来后,人们将这一天的诗编成诗集,慧远为诗集写了一篇《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这是历史第一篇《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这是历史上第一篇有关庐山的旅游散文,文中有叙述,有描写,有哲理,有抒情,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散文。

了解更多>>

九江山南景区

九江山南景区

山南是指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南,山南地区北跨雅鲁藏布江曲水大桥连接拉萨,往西可至日喀则,东则抵达西藏平均海拔最低的林芝。古代猕猴变人的传说便发生在山南的首府——泽当镇,泽当在藏语中的意思便是“猴子玩耍之地”,这种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传说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不谋而合,颇见神奇。
在山南,古代建筑和遗址众多,从最早的宫殿到最大的古墓群,再到最古老的寺庙。在山南,许多看似名不经传的山和寺庙都可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西藏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山南是西藏最富庶、历史文化渊源最深厚的地区,是藏文明的发祥地。

了解更多>>

九江琵琶亭

九江琵琶亭

位于九江市长江大桥东侧,面临长江,背倚琵琶湖。唐代元和十年(815年),诗人白居易由长安贬任江州(今九江市)司马。翌年秋天,送客于浔阳江(今九江市北长江一段)头,有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诉说身世,触景生情,因作《琵琶行》赠之,亭名由此而来。
亭始建于唐代,后屡兴屡废,亭坐落在现长江大桥南端,临江而建,是一座极具中国古典园林色彩的建筑。整个建筑群由亭、台、楼、池、圃组成。亭耸立在景区正中醒目的高台上,平面呈八角形,上下两层,重檐青瓦,粉墙立柱,造型简洁,气势雄伟。亭下前方竖立着白居易高大的汉白玉全身雕像。雕像后凿有一方池,池后筑有一高大石平台,台左右有石阶相连。石台正面照壁上嵌着一块由毛泽东书写的《琵琶行》诗刻。亭院正中,矗立着汉白玉白居易塑像。亭院两旁建有碑廊,镶嵌着历代诗人题咏琵琶亭诗赋共56块碑刻。
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长恨歌》,是各有独创性的名作,成千古绝唱。有道是“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此后,一直传诵于国内外,显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我们能有机会游览琵琶亭,体味诗人所写的意境,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亦为人生快事。

了解更多>>

九江南山

九江南山

山是鄱阳湖上又一座名山,它与都昌县隔湖相望,有大堤相连。
南山自古就远近闻名。汉时有一贤者隐居于此,武帝南巡,请他出山,辞不赴诏,自称野老,无意功名。南北朝时山水诗人谢灵运到此诵经礼佛,至今还有他的幡经台。北宋诗人苏轼在《过都昌》诗中写道:“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至今在南山的野老岩下,仍留有他手书“野老泉”三字。泉在野老岩下,水从石缝中涌出,清澈甘冽,终年不涸,为南山一大胜迹。现南山修建了集贤亭、博物馆、碑廊、溢香池等亭廊池馆,与人仙石、南山寺、观音阁、野老泉等古迹连成一体,显得更加多姿多采,引人入胜。

了解更多>>

九江落星石

九江落星石

又名落星墩,位于星子县城南三里的鄱阳湖上水边,它是一座小小石岛,高若数丈,纵横周回大约一百余步,总面积不过1800平方米,形如星斗乍看像是浮在水面,传为坠星所化。宋人蒋之奇有“今日湖中石,当年天上星”的诗句形容。传说五代有位皇帝老儿,赐封它为“宝石山”,并捐建“福星龙安院”于石墩上。宋后历代都加以维修,明代又加建亭台楼阁,如浮玉楼、玉京轩、岗漪轩、清晖阁等,由于历尽沧桑残存无已。上生竹木,墩境依旧幽雅秀丽。伫立其上:远眺庐山,淡烟轻掩雄姿;近观湖水,碧波连天一色。

了解更多>>

九江浪井

九江浪井

所谓浪井,妙在江面兴波,井里起浪,堪称一绝。此井,传为西汉名将灌婴于高祖六年掘凿,故又称灌婴井。壁铭:“颖阴侯所开。”靠近江边浪井巷内,是九江历史悠久的古迹。一度井迹塞没,直到东汉末年才被孙权发现,喜命重开,视为祥兆,改名瑞井。如今,因江边筑堤防汛,堵住两水相通,奇观不复可见。但古井保护良好,设有护井亭和碑记。苏轼诗云:
江波浮阵云,岸壁立青铁。
胡为井中泉,浪涌时惊发。
水性本无定,得止自澄澈。
谁为女娲氏,补此天地裂。

了解更多>>

九江观音桥

九江观音桥

观音桥,座落于庐山东南麓的星子县境内,由白鹿洞循九星公路南行,经五里公社再折向西北行数公里,即可见一座石桥横跨高崖,这就是著名的千年古桥——观音桥。
观音桥又名栖贤桥或三峡桥,建于北宋初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一座石造单孔桥,长24.4米,宽4米,桥面铺以大石,两侧砌有石栏,桥孔内圈由七行长方形石首尾相衔,凹凸榫结,渐弯呈弓形。在桥孔正中石块上刻有当日造桥的能工巧匠的名字:“……江洲匠陈智福、弟智汪、智洪”。
观音桥,被誉为“南国桥梁建筑上的一颗明珠”,千百年来任凭桥下“银河倾泻,起蛰千雷”的三峡涧水狂奔撞击,桥身却安然无恙,至今经受汽车重压仍岿然不动。难怪游人观赏古桥,遥想当年陈氏兄弟凭着劳动的双手凌空飞架巨桥,无不拍手称赞:“神施鬼没,巧夺天工”。
观音桥畔,秀林葱翠,景色如画。桥的南端,傍山矗立着石造小亭,亭内有一眼清泉,俗名“招隐泉”,为唐代茶神陆羽品题的“天下第六泉”;另一头有石级可至桥下刻有“金井”二字的巨石之上,石下壑深百丈,激流穿石,怒涛飞溅,动人心魄。宋代诗人王十朋漫游观音桥触景生情,感慨讴歌,挥笔写下:“三峡桥边杖履游,此身疑已到夔州;题诗欲比真三峡,深愧词源不倒流”的诗句。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