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目的地 >江苏

江苏

江苏

江苏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东临黄海,与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接壤,江苏与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江苏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有小桥流水的江南水色,有精巧雅致的古典园林,有烟波浩渺的湖光山色,有规模宏大的帝王陵寝,有历史悠久的千年名刹,景色优美,人文丰富,是旅游的好去处。

杏花村

杏花村

“清明时节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春游贵池城西杏花村,写下这首富有江南风情的杰作——《清明》诗。迹以名传。贵池秀山门外的杏花村,原只不过是几间“沦为荒烟野草之中”的茅舍酒肆,毫无名气可言。正是杜牧的诗名和他这首千古绝唱,才使杏花村名播青史,饮誉天下。明代名士福建福清人林古度(字冉予,一字茂之,晚号乳山)的七绝,抒出了千百年来池州人民因杏花村而自豪之情。诗曰:“郡楼高出秀山门,古迹今时不可论。杜牧当年有名句,独唱城外杏花村”(引自清《杏花村志》卷五)

了解更多>>

灵岩山

灵岩山

灵岩山景区位于“秀绝冠江南”的灵岩山麓。景区内楼台亭榭依山势而建,九曲长廊因地形而走,清池涓流,岸曲水回,是吴中著名的旅游胜地。

了解更多>>

周泾桥

周泾桥

位于太仓市城厢镇东门街边濠弄口,跨致和塘上,建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原名海门第一桥,又称南周泾桥,为三孔石拱桥,长17.26米,高5.18米,宽4.7米,北孔已淤寒,桥身概用青石建成。拱石上刻有资助修桥人名单和造桥年代,正中地幅石上刻有“海门第一桥”5个大字,全桥4块条石和两侧石栏板上均雕刻了各种图案。桥面中央一块3米长的龙门大石上,刻有八卦图案,建桥至今已有650余年,仍较完好。

了解更多>>

中国丝绸文化旅游景区丝博园

中国丝绸文化旅游景区丝博园

中国丝绸文化旅游景区丝博园坐落在中国四大绸都之一的吴江市盛泽镇。由江苏华佳控股集团投资建设。是吴江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汇集了农业的种桑、育种、养蚕、收茧;工业的烘茧、选茧、煮茧、缫丝、捻线、织造生产与服装加工;商业的丝绸产品销售一条龙的蚕桑与丝绸文化产业链。

了解更多>>

南河下历史街区

南河下历史街区

南河下片区和此前的“双东”片区一样,是老扬州耳熟能详的地方,区内现存花园巷、南河下、丁家湾等老街古巷。以何园为首,这里盐商住宅、会馆、扬州古民居云集。小巷深宅中,古宅遗迹俯拾皆是,老井、砖雕门楼、古树随处可见。据介绍,在南河下街区,除了著名盐商宅邸何园外,还散落着湖南会馆(棣园)、平园、小盘谷、贾氏庭园、二分明月楼、许云甫住宅(尊德堂)、廖可亭盐商故居、岭南会馆、四岸公所等众多保存完好的盐商宅第和会馆。同时,街区内的南河下、花园巷、大树巷、丁家湾、武城巷、居士巷、引市街、新仓巷等古巷阡陌纵横,巷内古井、老宅众多,夹墙、砖刻门楼等大多沿袭原型,街区风貌保存极为完整。片区内还存有百年以上古树木16株。

了解更多>>

宿北大战纪念馆

宿北大战纪念馆

宿北大战纪念馆宿北大战纪念馆地处宿迁城区幸福路中心广场北端,是宿迁市公园、陵园合一的新景区,园内有七处烈土纪念碑、纪念塔、雕像和革命文物陈列馆,并有各种新式建筑,是一个集瞻仰先烈、学习革命历史与旅游休憩为一体的胜地。进入馆区,第一个瞩目点,就是宿北大战纪念塔。塔高33.12米,基层坪台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东西长110米,南北宽50米)。由一层塔脚坪台起步至塔身基础,计46级台阶,寓意宿北大战发生时间为1946年。每一层台阶两侧或中间,均有草坪绿地;每一层坪台周边都装饰汉白玉护栏;每隔10米立一标杆,顶部装上五头簇立的荷花灯;每层立壁地脚处都安装地埋反射灯;顶层坪台四角也装有投光反射灯。每到傍晚,纪念塔上下,灯火辉煌,陈毅元帅题写的遒劲的宿北大战马陵山革命烈士纪念塔大字,金光闪烁。塔东正面二层斜坡草坪中间的南北两棵刺松,在五光十色的灯光映照下,象是龙宫里的珊瑚碧玉,美丽极了。塔西二、三层斜坡用翠柏栽成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远在公园西大门外的黄河路上也清晰可见。马陵公园的西大门前,有一个开阔的广场,长170米,宽17米,清一色的大理石铺成,可停放100多辆汽车,也是市民们晨练和纳凉的好地方。大门由对称的三面战旗组成,战旗上刻画着国歌和国际歌五线曲谱和歌词。门北边是英特纳雄奈尔就一定要实现、门南边是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进!的光亮大字。战旗门的两边全是铸铁的绿漆栅栏,一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赠送的歼6型战机,停放在馆区西大门至纪念塔中间绿茵的草坪上,给馆区又增添了一道引人人胜的景观。

了解更多>>

腊梅园

腊梅园

腊梅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蜡梅文化。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蜡梅为寒梅,有“知访寒梅过野塘”句。《姚氏残语》又称蜡梅为寒客。蜡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特别是虎蹄梅,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早梅。蜡梅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花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蜡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欲赏蜡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腊梅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各地均有栽培,秦岭地区及湖北有野生。栽培品种较多,据赵天榜《中国蜡梅》一书所载:蜡梅有4个品种群,12个品种型 165个品种。它们中间有纯黄色、金黄色、淡黄色、墨黄色、紫黄色,也有银白色、淡白色、雪白色、黄白色,花蕊有红、紫、洁白筹。其中最佳者为河南鄢陵县所产的鄢陵蜡梅,素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誉。代表品种有‘素心蜡梅’:《鄢陵文献志》称‘鄢陵素心蜡梅’,其心洁白,浓香馥郁。因其花开时不全张开且张口向下,似“金钟吊挂”,故又名金钟梅。

了解更多>>

甲辰巷砖塔

甲辰巷砖塔

砖塔位于相门内干将路甲辰巷市桥头,又称甲辰巷砖塔,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据《吴门表隐》载,苏州城中曾有七座小型砖塔,多为宋带所建。其中两座早毁,两座毁于清乾隆间,白塔于1928年拓宽临顿路时拆除,濂溪坊的一座也于50年代加阔路面时拆去。仅存的这一座,《吴门表隐》谓为“城中七塔”之第二,“在孟子堂东”,即今所称甲辰巷砖塔。该塔为五级八面楼阁式砖结构仿木塔,高6.82米,基座每边底宽0.51米,对径1.2米。腰檐、平座以菱角牙子和叠涩砖相间挑出,并有转角铺作及阑额、柱头枋自檐下壁面隐出。八面间隔辟壶门和隐出直棂窗,各层门窗方位交错设置,内部方室逐层转换45度。全塔以清水砖砌成,不施粉彩,朴实无华。该塔民国初年即被围入民宅,围着塔身搭建了房屋,仅上半截露出屋面。由于长年失修,加上1966年的人为破坏,原仅存四层,腰檐亦已残缺不全。1991年列入文物维修项目,经一年半动迁、测绘、设计等准备,于1993年5月动工维修,加固了底层,修复了各层塔檐、翼角、平座,补齐了斗拱等构件,重建了第五层和塔顶,制作安装了塔刹,并在拆除民房的地基上开辟了塔院。该塔建再年代无考,因宋《平江图》上在此位置上有塔的标记,而且塔的结构的造型与宋代楼阁式仿木结构砖塔如罗汉院双塔、上方山楞伽寺塔相似,因此过去都认为是宋塔。然而,在着次维修中对塔砖进行了“热释光”抽样测定,结果砖的制作年代为晚唐至五代末期,同时发现塔的有些部位和构件的做法和风格也表现出某些唐代建筑的特征,因此建塔时间可能早于宋代,确切年代尚待进一步考证研究。甲辰巷塔小巧精致,构造规范简洁,是苏州“城中七塔”仅存的一座,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畅享自驾游